您的位置:安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纨绔章节目录 > 大唐纨绔第26部分阅读

大唐纨绔第26部分阅读(2/2)

大唐纨绔作者:作者不祥 2021-04-11 23:21
就是,杜荷这厮已经无耻到了一定的境界,虽然他确是有一些才学。

    大家都是读书人,虽然在书院的时间不少,虽然真正学到的东西并不是很多,但是大环境在,耳濡目染之间,见的多了,听得多了,真正好的诗赋他们还是能够读得懂品得出味道来的。

    所以,在杜荷通过最高院试的当天,当宋青山三人初次听到杜荷在院试中所写作出来的诗赋后,三个人也是着实被吓了一跳。

    杜荷以前在长安时是个什么样的状态,他们三个都是心知肚明,毕竟杜荷开始进入书院时被散波出去的那些恶名就是出自于他们的手笔,所以对于杜荷,他们也算是颇为了解。

    那就是一不学无术,无是生非,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的小恶棍,他怎么可能会写得出什么诗赋,通得过书院的最高院试?他们不是在做梦吧?

    可是,当原本只是以为杜荷主仆吹牛中所说的事情成为事实摆在眼前,当他们从甲院那里打听并抄来杜荷在最高院试所写作出来的诗赋之后,几个人全都被惊住了。

    没想到,原本跟他们在同一水平,甚至比他们还要低上一筹两筹的杜二少爷,眨眼之间就成了院主夫子心中的天才,成了甲、乙、丙三院学子心中的楷模与偶象,说是不受刺激,那纯粹是在蒙傻小子,三个人谁当时没有眼红,没有生出一丝嫉妒不服的心思?

    所以,他们很快就想到了杜荷前一天给他们的那份‘读书精要’,所以,他们很快就成为了乙辰学堂之中最为勤奋好学最为夫子所喜的好学生。

    同时,不管他们愿不愿意,之前有没有想到,他们也很快就成为了韦隘院主与高仁夫子眼中,最先受到杜荷影响与感化的第一批学子,因为他们的这番表现,也让韦隘与高仁夫子对杜荷更是器重了许多。

    至于柳三吾,在最高院试结束的当天就已无声地离开了寒山书院。

    而上官云鹰与宋青山他们口中所说的那个麻烦杨善,却是一直都没有动静,没在校外堵人,也没直接寻来乙辰学堂生事,一切都显得那般平静,好像这件事情已经随着柳三吾的离开而彻底结束,也好像是从来都没有那么一回事儿一般,从始至终,杜荷甚至连杨善的面容都没见过一面。

    对此,杜荷从来都没有放在心上,别说他只是蜀王李恪的一个小表兄,就是蜀王亲来,杜荷也不见得会怕他几分,杨善是他的表兄,本少爷还是他的妹夫呢,大家都是皇亲,谁也不比谁多长一颗脑袋,谁怕谁啊?

    所以,这半个月来,杜荷每天除了正常的晨练之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被他用来记诵积累这个时代的古书经文。

    既然已经决定要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既然已经不可必免地要参加科举进入仕途,那么要想出人头地,要想在仕途上走得更远,腹中没有足够的墨水,是无论如何也行不通的。

    而且,想要参加科举,必须要先过县、府两试获得举人资格,而县、府两试所考,却大多都是经义与时务,远不是随意抄写两首诗赋来得那般简单,所以,对于学堂上夫子所讲的那些基础,却是也不能马虎。

    毕竟,杜荷现在所欠缺的,恰恰就是这些在别的学子看来最为简单不过的基础。

    时近正午,长安皇城,太极宫内。

    内侍总管李安然惦着小步似缓实速地推门进入,见皇上正倚在一张长椅上静心翻看奏折,遂轻身上前,微躬着身子,低声向李世民禀道:“皇上,负责守护杜仆射一府周全的王统领方才传了消息回来。”

    “哦?王毅的折子?”李世民闻言,不禁直坐起身来,将手上的折子放在一边,伸手向李安然说道:“这可是自克明回到杜陵之后,近两个月来,王毅的首次密奏,也不知是否克明那里出了什么事端,快拿来朕看!”

    “皇上且放安心!”双手将折子交至皇上的手中,李安然轻声回道:“杜仆射的身子并无大碍,而且已多见好转,王统领这次所说,皆是一些喜事。”

    “嗯。”李世民神色稍缓,轻点了点头,目光也随着折子的打开而开始变得专注。

    这个时候,李安然则恭恭敬敬地立在一边,不再多说一句言语。身为宫中的内待总管,且在皇上的身边已呆了数年的光景,李安然知道什么话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所以他才能搏得皇上的信任,才能在皇上的身边呆得长久。

    “杜荷这小子,”看到杜荷初至杜陵时的一连番霸道表现,李世民不由轻声笑道:“倒是生了一身虎胆,才一回去,就露了本性。”

    “只是,”说着,李世民的眉头不由皱起,低声自语道:“杜氏在杜陵的处境,真的已是那般艰难了么?竟然连克明的子侄,都已有人敢在当街随意欺辱了?”

    “回皇上话,”李安然适时插言道:“墙倒众人推,这是古理儿,杜仆射既然已经辞官,而他们杜氏一脉之中又没有人能挑起大梁,下面的那些乡申就是这样,绵上添花的事情他们不见得乐意去做,但是落井下石这种勾当,当他们却是一定会去凑个热闹。”

    “混帐至极!”李世民面色一沉,冷声喝道:“克明是我大唐的国公,是我大唐的开国功臣,就是官位不在,却依然爵位临身,朕倒要看看,有谁敢对朕的蔡国公无礼!”

    “皇上息怒,”见皇上似动了真气,李安然忙着在一旁劝说道:“杜氏受辱之时,蔡国公他们不是还没返乡么?杜仆射回到杜陵之后,一切都已变得风平浪静,皇上不必挂心。”

    “再说,”李安然道:“有王统领他们在暗中照看守护,国公大人定不会在杜陵受了什么屈辱。”

    “嗯,”李世民轻点了点头,其实李世民自己也很清楚,国公这个名号,听上去似很威风,但多也只是一个虚名,没有切实的封邑,没有相应的职权,有的,仅只是一个比那些官员都要高上一些且比较体面一些的爵位而已。

    刑不加身,官不施礼,每月有特定的俸例,死后可以爵传子孙,但是,对于一个已经失势的氏族来说,国公这个爵位,多也只是名头上好听一些而已,并不会为太多人所重视。

    若是高一些的爵位真的管用的话,当初李世民也就不会特意派出王毅带人在暗中相随守护了。

    “嗯?”轻声叹了口气,李世民接茬儿往下瞧看,待看到杜荷在寒山书院的连番表现后,不由轻声惊异了一声,而后随声将折中的诗句轻吟而出:“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这是杜荷那小子写的?不会是王毅给弄错了吧?这是李世民在看到杜荷所写诗词后的第一反应。

    “俊鸟还投高处栖,腾身戛戛下云梯。有时透露凌空去,无事随风入草迷。迅疾月边捎玉兔,迟回日里拂金鸡。不缘毛羽遭零落,焉肯雄心向尔低!”

    “天如罗帐地如毡,日月星辰陪我眠。一夜不敢伸足睡,惟恐蹬倒太行山。”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予谓菊……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随着这一首首诗赋的读出,李世民的面色一变再变,王毅性子沉稳,没有确切依据之前他断是不会也不敢这般禀奏,既然这份奏报现在切实地摆在了自己的前眼,那就是说这些诗赋当是确是出自杜荷之手。

    只是,杜荷那小子,真的会有此文采吗?怎么以前从来都没见他表露过分毫?

    还有这三诗一赋,无一不是言志咏怀之调,尤其是那首‘十年磨一剑’,更是让李世民感怀莫明,难道以前在长安之时,杜荷对外纨绔种种,皆是故意为之?

    到了现在,李世民已经多少有些明白了王毅来此奏报的用意何在,他是想要通过些事情告诉朕,杜氏又出了一个可堪大用的辅国之才,杜氏崛起的日子亦是不会太远,他这是想让朕安心。

    第二卷 名显京兆 第72章 去杜陵

    第72章 去杜陵

    立政殿中,长孙皇后正在抱着幼子稚奴玩乐,忽然见得太子李承乾不经通报便兴冲冲地从殿外走来,手中拿着几张白色纸卷,看得出,他现在正处在一种很是兴奋的状态之中。

    “儿臣见过母后!”及到长孙皇后近前,李承乾收敛思绪,规规矩矩地躬身见礼。

    “嗯,过来坐吧。”换手将怀中的稚奴乖乖地坐在自己的腿上,长孙皇后轻声向李承乾招呼道:“你不在太极殿帮着你父皇处理政务,怎么有暇跑到母后这里来了?”

    “太子哥哥,抱抱!”不待李承乾回话,长孙皇后怀中那个刚学会说话不久的小稚奴倒是率先说出声来,伸出双臂,一脸渴望地看着李承乾,稚声求抱。

    “好好好,太子哥哥抱抱!”将手中的卷策放于桌上,李承乾再次起身,一脸疼爱地看着自己的这个小九弟,伸手将其从母后的怀中接过。

    “莫要太宠着他,”见李承乾不停地在那逗弄着稚奴,长孙皇后在一边慈声说道:“身为长兄,日后对于稚奴,你得多教着一些才是,不要太过宠溺,不然的话,日后如何能够成器,如何能够帮着你还有你父皇打理这大唐的天下?”

    “知道了,母后,儿臣省得。”嘴里轻声应着,不过李承乾却仍是一脸笑意地哄着自己的小弟,欢喜宠爱之情,溢于言表,也难怪稚奴会喜欢同这个太子哥哥呆在一起。

    “行了,”长孙皇后温声说道:“方才被稚奴一搅,乾儿还没说此次过来,是为何事呢?”

    “哦,对了,母后若是不提,儿臣还真是就给忘了,”说着,李承乾将稚奴骑在自己一条腿上,一手帮扶,一手拿起桌上的纸卷递于长孙皇后,道:“这是儿臣方才在弘文馆中发现的几首诗词,请母后过目!”

    “诗词?”长孙皇后一愣,伸手将纸卷接过,惑声道:“没事儿你给母后找来些诗词作甚?有这般功夫,你还不如多读些诗书,多经一些政事,自己多长一些本事。”

    “是,母后所言极是,”李承乾随声应和,开声说道:“不过这一次,却是有些不同,这些诗词,可都是孤的那个妹婿所作,母后看了,也定会惊喜!”

    “妹婿?”长孙皇后接声关道:“乾儿说的是冲儿,还是荷儿?”

    长孙皇后膝下只有两女,一为长乐,二为城阳,长乐早已许给了大哥家的长子长孙冲,而城阳也在两个月前被皇上给指给了蔡国公家的二子杜荷,所以,听到李承乾提起妹婿,长孙皇后不由便起了长孙冲与杜荷这两个小家伙来。

    “哦,看看,本宫倒是糊涂了,”不待李承乾答话,长孙皇后又自顾自地惑然说道:“既然这些诗词是皇儿从弘文馆内得到,自然是已经得到了馆内学士的嘉许,冲儿素有诗才,且现又在弘文馆从事,自然是他的可能最大。”

    “至于杜荷,”稍顿了下,长孙皇后轻声说道:“却是自幼便多有顽劣,少读诗书,当是不能写出能入得弘文馆学士眼界的诗词来。”

    说着,长孙皇后已是看过了第一首‘咏怀’中的《剑客》一诗,不由点头赞许道:“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寥寥数句,豪爽之气便溢于字行之间,不想一向沉稳内敛的冲儿,竟也有如此豪气!”

    “这一次母后却是错了,”长孙皇后的反应并没有出乎李承乾的意料,李承乾适时开声说道:“这几首诗赋,并不是出自于表兄长孙冲之手,母后猜错了。”

    “哦?竟不是冲儿所作?”长孙皇后一愣,不由扭头向李承乾看来,除了冲儿,还能有谁,难道乾儿口中的妹婿,会是其他几个公主的驸马?

    “是杜荷,”李承乾定声说道:“虽然有些让人难以置信,甚至可能觉着只是一个笑话,但是它确是杜荷所作,是前些天过来长安打探科举榜单的寒山书院院主韦隘亲口所传,绝对不会有假。”

    “现在这几首诗赋在长安城几乎已经被传了个通遍,”李承乾淡声说道:“除了是因为这些诗赋写得确是不错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它们是杜荷所作,很多人都想看看,两三个月前还是‘长安四害’之一的杜荷杜二少爷,怎么会在一瞬之间,就变成了一个才子佳人。”

    “真是杜荷?”长孙皇后神色颇为诧异地淡声说道:“可能吗?”

    “开始时,儿臣也觉着不大可能。”明白母后现在的心情,李承乾接声说道:“儿臣与杜荷可以说是从小一起玩到现在,对于他的为人还有他肚子里的那点墨水儿,儿臣那是再为清楚不过,以前的他,绝对不可能会写得出这种大气魄的诗词来。”

    “母后请看这首,”说着,李承乾拿起桌上的第二张纸卷,递于长孙皇后,道:“天如罗帐地如毡,日月星辰陪我眠。一夜不敢伸足睡,惟恐蹬倒太行山。”

    “像是这么大胸怀大气魄的诗文,便是儿臣也不能写出,更何况是那个少读诗书的杜荷?”李承乾接声说道:“但是那个韦隘,是当今名士,为人刚正,素有直名,当是不会为了什么而故意为杜荷吹捧。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杜荷,他确是正在寒山书院读书学业,而这些诗赋也是切切实实地摆在眼前,实在是很难让人不信。”

    “皇儿的意思是说,”言语之间,长孙皇后已然明白李承乾想要说明的意思:“杜荷以前,一直都在藏拙?而且,就连你这样与他亲密无间的好友,也给他瞒了过去?”

    “除了这个,再没有其他解释,”李承乾定声说道:“儿臣可不相信,他能在三两个月的时间内,就能从一个一无是处的纨绔子弟,一下就变成了现在这般前途无量、诗赋皆通的后起之秀。”

    “这么说,便是连皇儿也曾被他骗过,”长孙皇后面带着几分笑意,淡声向李承乾说道:“可是为何在本宫看来,皇儿对此,好似不以为恶,反而是万分地欢喜呢?”

    “母后慧眼,就知道瞒不过母后。”没有否认,李承乾接声说道:“蔡国公后继有人,城阳妹妹也算是有了一个好的归宿,儿臣这是在为初尧高兴,想来母后也不希望初尧未来的驸马,会是一个一无是处的纨绔子弟吧?”

    “你这孩子,”见李承乾没说实话,长孙皇后不禁轻笑着微摇了摇头,接声向李承乾问道:“这件事情,你父皇可已知晓?”

    “儿臣不知。”见母后这般玩味地看着自己,李承乾的心气一虚,不由低下头来,恭声回道:“不过一会儿父皇就会照例去弘文馆读诵经义,到时候虞世南还有王志宁他们几个当值的学士,定会向父皇引荐。”

    “嗯。”长孙皇后轻点了点头,道:“想来,若是皇上知晓了此事,知道克明公幼子出众,杜氏一门后继有人,心下也定会万分欣喜。”

    “母后说得是。”李承乾随声附和。

    “皇儿今日所带这些诗赋,对本宫来说,确是一桩不小的惊喜,也算是解了本宫这段时日一直憋闷在心的一块心病。”抬头看了李承乾一眼,长孙皇后温声说道:“原本,对于你父皇将初尧许给杜荷之事,母后心中还是多有埋怨,毕竟杜荷的品行,素来不佳,本宫怕初尧日后跟了他,会多受委屈。”

    “但是现在,”长孙皇后话语一转,淡声说道:“看他这段时日的表现,倒也算是一个可托之人,将来城阳便是跟了他,本宫多少也能放下心来。”

    “母后说得是。”李承乾再次随声附和:“杜荷近来确实有了不少的长进,尤其是这四首诗赋之后,他在长安城的恶名必会十去其九,倒也能配的上初尧妹妹了。”

    “嗯,”长孙皇后接声说道:“无论如何,他日后都是城阳的驸马,都是皇儿你的妹婿,你这个做兄长的,也当时常去关心问候一下,毕竟这杜陵距离长安,也就只有半日路程而已,也耽误不了皇儿太多的功夫。”

    “母后说得是,”李承乾接过话茬儿,道:“儿臣也正有这个意思,只是最近儿臣亦是课业繁多,不好向父皇请示,是以……”

    “是以,”长孙皇后淡笑着接声问道:“你就特来寻?br />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