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纨绔第34部分阅读(2/2)
《大唐纨绔》作者:作者不祥 2021-04-11 23:21
人,无一不是饱读诗书之士,哪怕是年纪最幼的魏王李泰,也是已有七八年的书龄,自是不难从中品出杜荷书写此诗的含意。
刚入大狱,尚未沉冤,就好像一张洁白的纸上被染了污点一样,杜荷此番,以松喻己,以雪喻狱喻冤,可畏是恰到好处。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无畏无惧,自身高洁,明志且不忘赞己,这倒是很符合这位杜二少一概的秉性。
只是,抛开这首诗作不谈,李恪与李泰这两个对杜荷了解至深几是深恶痛绝的皇子殿下,实在是看不到杜荷身上到底有哪一点高洁之态?
“很不错!”李承乾颇有些意外地轻点了点头,很给面子的第一个开口赞叹,原以为面对老三老四这样的突然刁难,杜荷并不会作出什么佳作,毕竟诗赋不比其他,佳词绝句并不是说想就能想到,如果少有兴致与灵感,便是真个写出,多也是生硬的应场之作,平白遭人笑话,所以,从心底里,李承乾并不想杜荷应下两人的挑衅。
不过,让李承乾没有想到的是,杜荷不但作了出来,而且写出的诗句竟还是如此的绝妙,绝妙到让任何人都挑出一丝瑕疵来,直接而有力地堵住了老三还有老四的嘴巴。
很明确地告诉他们,杜荷不但能写,而且还能写得很好!
张继初与姚顺两人不由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瞧看出了一丝难言的赞叹与惊讶,很难想像得出,这种随性自然且又隐露锋芒的言志诗作,竟是出自于一个十二三岁的孩童之手。
若是放在别处见到此等诗作,两人怕是早就已然高声大赞,不过现在,慑于三位皇子在场,而且蜀王与魏王明显是想要找寻杜荷的难堪,张、姚两人实在是没有那种驳两位殿下脸面的胆子,只得在一旁默声点头,少有言语。
“诗确是作得不错,”李恪神色淡然地点头附言,静看着杜荷轻声说道:“不过,诗句的内容在本王看来却是多少有些滑稽,没想到身为当年‘长安四害’之一杜二少爷,竟也是一生性高洁之辈。”
说着,李恪不禁嗤声一笑,不脸不屑地斜眼看着杜荷,道:“不知这些诗句若是被那些曾被杜二少欺凌祸害过的长安百姓听到了,他们会作何感想?”
“老三!”李承乾高声冷喝,打断李恪还待继续下去的话语,阴沉着脸色冷声说道:“你说这些,却是有些过了!”
“过了吗?”李恪淡声反问道:“难道皇兄也觉得杜荷之前在长安的所作所为,是为生性高洁之举?”
“蜀王殿下说得不错,”眼见着两人就要掐起,杜荷抢在李承乾之前断然应声答言:“之前在长安时,荷确是做了一些荒唐之事,高洁之说,荷确是不敢轻受。”
早知道不同的诗词,由不同的人书写出来,就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观。当年陈毅元帅写出的这首《青松》自是合题合意,完全映照了陈毅元帅的为人与秉性,自是没有人会认为不妥与异议。
但是现在,这首诗却提前被杜荷给搬到了一千多年以前的唐朝来,诗当然还是好诗,但是,若是由一个名声不好且又年岁不大的孩童写将出来,却难免会给人一种诗不符人的感觉。
不过,在将这首诗作读诵出来之前,杜荷又怎么可能会没有一点儿应付现在这中质疑的准备?
“不过,有句话不知蜀王殿下有没有听过,”杜荷淡笑着与李恪对视,轻声言道:“佛家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连那种杀人无数,十恶不赦之人,只要有了悔过之心,只要肯放下手中屠刀,就还有成佛之机,”杜荷淡然问道:“那,为何杜荷这种因为儿时顽劣而犯下的一些小错,在蜀王殿下眼中,就不可能会有改过之可能?”
“圣人有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俗语也有云,浪子回头金不换!”杜荷施然坐下,淡声说道:“现在,荷已生出悔过之心,已养成向善之意,为何就不能有高洁之性?”
“同时,荷还想反问蜀王殿下一句,”杜荷抬头看着李恪,不点不留情面地轻声问道:“难道从小到大,蜀王殿下就没有做过一件错事?要知,便是先贤往圣,一生之中也难免会有诸多不是,蜀王殿下总不会是比他们这些圣人还要圣贤吧?”
“杜荷贤弟说得不错,”眼见着老三就要被杜荷问住,一边的魏王李泰忙着笑声打起了圆场,轻声夸赞了杜荷几句之后,继而扭头向李恪说道:“三哥,现在的杜荷贤弟,早已是今非昔比,咱们也就别再以老眼光视之了。”
“呵呵!”见所有人都扭头向自己看来,方才还一脸愠色的李恪忽然长声直笑起来。
“诗才不俗,雄辩滔滔,杜荷贤弟此番,确是让为兄刮目相看啊!”李恪缓缓站起身形,端起桌上的酒杯,遥向杜荷敬道:“至此,为兄才真个确认,贤弟确实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长安杜荷了!方才是为兄的不是,在这里,向贤弟赔罪了!”
说完,李恪举杯直饮,先干为敬,而后,面带笑意地淡然看着杜荷。
“早知道蜀王殿下心胸开阔,断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处处难为小弟,”杜荷也举杯而饮,同样带着几分和善地看着李恪,道:“现在看来,果然不错!”
双双尽饮,彼此带笑,看上去还真有一点一笑泯恩仇的意思。
不过,身在场中的张继初与姚顺两人在蜀王与杜荷两人的笑意与和解之中,却感觉到了一阵阵的胆战心惊,感觉这酒席之间的紧张局面,怎么比杜荷来之前还要激烈浓郁几分?
这个杜荷心中,难道就没有一点儿对这三位殿下的敬畏之心?不然的话,他怎敢对蜀王对魏王两位殿下如此的针锋相对,如此的步步紧逼?他怎么会有那般大的胆子?
“行了,都坐下吧!”抬头看了还站在那里的两个人,李承乾提起筷子夹了一块莲藕轻放到嘴里,边嚼边轻声说道:“呆会还有公务要办,酒水不宜多饮,将各自杯中的酒水清净,这就开始用膳吧!”
太子殿下发话,自是无人敢去反对,仰脖将自己杯中的酒水饮尽之后,张继初就开始命人将桌上的酒具收起,早就已经备好的热菜热饭也开始一一地往餐桌上摆放。
“小地简陋,粗茶淡饭还望三位殿下莫要嫌弃!”看着桌上满满一桌的家常小菜,张继初起身客套说道。
“这么多的山珍小炒,张大人有心了!”李承乾客气地夸赞两句,第一个端碗提筷。
“殿下,小人回来了!”几人刚刚吃上没几口饭菜,就听外面有人尖声回报,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见得先前随在太子身边的那个内侍李清小跑着急赶了进来。
“见过蜀王殿下,见过魏王殿下,见过杜荷少爷!”进得屋来,见除了他们家殿下外,竟还有他人在侧,李清忙着上前一一见礼,最后还回到李承乾的身边,乖乖地立在李承乾的身后不再言语。
“事情办得如何了?”李承乾倒是没有那般多的忌讳,拿起桌上的餐巾轻拭了下嘴角的油腻,淡声向李清询问。
“回殿下话,”见他们家殿下肯当着蜀王与魏王两位殿下的当面询问,李清就知太子当是已经不准备再作隐瞒,是以他便躬身朗声回道:“先前殿下交待的事情,俱已办妥。”
“而且,”稍顿了下,李清接声回道:“皇上已经下了旨意,着令太子殿下全权处理杜陵这一命案,杜陵县还有刑部过来的官员皆会全力协同。”
“嗯?”一旁的李恪与李泰二人闻言,神色不由皆是一愣。
怎么会这样?父皇不是一向都不允他们这些皇子插手地方事务吗?怎么这一次,对于太子的逾越之举,父皇不担不去怪罪,反正还这般大力地支持鼓舞,这是为何?
难道还是为了他们杜氏一族?
不约而同地,李恪与李泰都将目光移向了正在太子身侧安然进食好像根本没有听到李清言语的杜荷身上。
除了是为了维护他们杜氏一族,为了警告那些想要对蔡国公,对杜荷,对杜氏所有族人心有不轨之人外,两人实在是再也想不出还有什么理由会让他们的父皇如此的一反常态,竟让一国的储君殿下来插手地方上的一桩普通命案。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想起前次的孙万德孙立人父子,不就是因为一次与杜荷的冲突斗殴而引来了一个抄家殒命的下场么?
想到此处,李恪与李泰心中不由都是一寒,以孙万德父子为前车之鉴,他们并不难想像得到,这一次,那些妄图陷害杜荷妄图对杜氏不利的幕后之人的下场。
这一次,他们怕是都也是有些凶多吉少了……
---
俗事缠身,更得晚了,大家见谅,晚一会儿还有一更……
第二卷 名显京兆 第101章 制衡
第101章 制衡
下午未时末,杜陵县衙。
有了皇上的旨意与明确的批示之后,太子李承乾终是明正言顺地顶替了张继初这个本地县令的作用,如愿坐上了主审的位置。
县衙正堂之中原本当差的衙役,全部被从长安过来的刑部官差替换下来,主审堂上,蜀王与魏王两位皇子的下首,刑部司郑义带着数位刑部官员赫然在座,辅同太子殿下一起过问此案。
至于张继初与姚顺等几位本地官员,则全都被安排在了右侧偏下位置听审,没有半点发言的权利。
不过即使如此,张继初与姚顺两人还是欢喜雀跃不已,这样既能与诸位上差混个脸熟,又不用承担什么审案得罪上差的风险,是他们平素想都想不来的福利,比之之前他们杜陵县作为主审,那可是要轻松得多的多。
“恭喜大人,”坐在张继初的侧旁,姚顺面带着些许笑意,低声向张继初说道:“这次已是脱离险关,亦是安然度过。”
“全赖姚兄之前的出言提醒,”张继初轻声回道:“如若不然,本官说不定早就已将杜荷定案判了重刑,若是那般,本官现在怕是已经蹲在牢狱之中了!”
“想想方才在后衙收到的那些信笺,本官直到现在都还觉着有些后脊发寒,不能自己。”说着,张继初又是一个哆嗦,道:“尚书左仆射房大人,左武候大将军兼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大人,右武卫大将军程知节将军,左骁卫大将军大将军段志玄将军……”
每说出一个人名来,张继初都会打上一个寒战,这么多当朝的能臣武将来信过问,他一个小小的杜陵县怎么能够承受得起?
好在,在案子发生的当天,太子殿下也在杜陵,不然的话,他这个小小的杜陵县令,这一次怕就是真的要万劫不复了。
“通过这次的事情,”姚顺轻笑点头,接声向张继初问道:“不知大人看出了点儿什么没有?”
听到姚顺的问话,张继初想都没想地直声回道:“通过这件案子,本官算是看出来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的杜氏一门,仍是不能小瞧!”
想起杜如晦一家初回杜陵那日自己在杜府的表现,张继初不止一次地在心中暗自庆幸,庆幸他自己当时能及时在悬崖边上勒马,不然的话,他怕是连怎么死的都不会知道。
还有,他从杜荷嘴里要来的那份分红,张继初已经在心里拿定了主意,待此番事了,无论如何也得将之前得来的银钱还送回去。
“大人这么说,也算是不错,”姚顺轻声点头,道:“不过,还有一点,不知大人有没有注意到或是想到过?”
“还有什么?你说。”张继初扭头向姚顺看来。
没有直接回答,姚顺稍提着味口轻声反问引导道:“大人知道为什么从始至终,无论是太子殿下还是后来的蜀王与魏王殿下他们,明明心中很想但是却始终不愿出来直接干涉大人审案的原因吗?”
“可是那条‘如非必要,皇子不得干涉地方政务’的规定?”张继初很快便反应过来,轻声向姚顺问道。
“大人说得不错,就是这一条儿。”姚顺再次接声向张继初问道:“大人再想,像是杜荷这样的案子,有那个必要非得让太子殿下过来主审吗?”
“你想说的是,这是皇上有意为之?”张继初不是笨蛋,很快就想到了姚顺真正想要说讲的到底是什么:“皇上在故意偏袒、庇佑蔡国公一族?”
杜荷的案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可是再怎么,它也只是一桩普通的,属于杜陵县地方的案子,怎么也到不了让一位皇子甚至是太子殿下过来亲自审问的地步。
太子是为储君,很多时候那都代表着皇上的态度,代表着皇家的脸面,现在皇上直接就将太子殿下给提到了主审的位置,这不是明显的偏向又是什么?难道皇上会不知道太子与杜荷自好之事?
“不错!”姚顺点头说道:“所以,除非是杜氏行有反叛之举,否则,只要皇上在位一日,怕是都不会有人能动得蔡国公分毫,所以,大人日后行事,也该当多多注意才是,没事的话也不妨多去杜府走动走动。”
“要知道,”姚顺轻声说道:“就算是蔡国公真的不在了,他们杜氏还有一个前途无量的杜荷,不管怎么想,能与杜氏拉近些关系,对于大人的前程来说,那都是百利而无一害之举。”
“嗯嗯,姚兄说得在理,本官正有此意。”张继初不停地点着脑袋,心想着日后该如何攀上杜氏这棵大树。
“大人英明!”小拍了张继初一记马屁,姚顺含笑坐在一旁,不再多言。
衙堂门外,上官云鹰、宋礼、姚怀远、许佑山等寒山书院的几位学子守在外围观审,因为刑部司郑义的坚持,所以他们并没有如愿进入衙堂内部听审,只能站在外面远远地观看。
至于院主韦隘及副院主高仁夫子,因为是受了太子殿下的特别邀请,所以郑义亦是不敢太过为难,这才特允他们进入衙堂,坐在堂下最下首处旁听。
“这个郑义,好像是在故意针对咱们?”衙堂门外,许佑山一脸不喜地朝着正堂方向郑义所在的位置看了一眼,惑声向旁边的三人说道。
“废话,任谁都能感觉得到,”姚怀远轻撇了撇嘴,道:“这厮一到杜陵就开始在这里人五人六儿的耀武扬威,不就是一个从五品上的刑部司吗?很了不起么?”
如果说许佑山是正常报怨的话,那姚怀远的这番话那就纯粹是属于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了。
“五品的京官儿确实是很了不起,尤其是人还在刑部任着要职,那就更了不起了。要知道,很多人奋斗了一辈子也不过是一个七品的县令或是六品的员外郎而已。看这个郑义,年不过四旬,却已是官居五品,对于常人来说,确已是非常难得。”
上官云鹰轻声调侃,一报之前姚怀远故意挤兑自己之仇怨,不过话说到最后,他的语气不由一变,颇为得意地轻声说道:“不过,对于他为何会对我等如此不善的原因,本公子却是恰好知道一些。”
“是什么?”许佑山颇为意外地将头扭转过来,而姚怀远则因为抹不开面子直接将脸扭向一旁,不过耳朵去直直地支了起来。
“至于原因嘛,”上官云鹰轻瞥了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宋青山一眼,轻声说道:“想来青山兄比小弟知道的还要详细一些,就是不知青山兄愿不愿说讲出来,让我等也涨涨见识?”
“宋哥?”听上官云鹰如此说讲,许佑山与姚怀远不由同时向宋青山这里看来。
“这本就算不得是什么隐秘,”见两个小子全都急巴巴地看着自己,宋青山不由摇头轻笑,淡声说道:“凡是从长安过来的世家子弟,几乎都会有所耳闻。”
“蔡国公当年得任尚书右仆射之时,因为不满那些豪门世家在官场上称王称霸、横行霸道的局面,曾多次当众驳过那些世家的脸面,所以,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都不是很融洽,”宋青山很是笼统地简单说道:“而这个郑义,就是荥阳郑家在长安的首要代表,所以,他对杜氏有些仇视,这并不难理解。”
“所以,这厮就恨乌及乌,因为对杜二少的不喜,就连带着对咱们寒山书院也都有了一些成见,”许佑山接声说道:“所以,这个心胸狭?br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
刚入大狱,尚未沉冤,就好像一张洁白的纸上被染了污点一样,杜荷此番,以松喻己,以雪喻狱喻冤,可畏是恰到好处。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无畏无惧,自身高洁,明志且不忘赞己,这倒是很符合这位杜二少一概的秉性。
只是,抛开这首诗作不谈,李恪与李泰这两个对杜荷了解至深几是深恶痛绝的皇子殿下,实在是看不到杜荷身上到底有哪一点高洁之态?
“很不错!”李承乾颇有些意外地轻点了点头,很给面子的第一个开口赞叹,原以为面对老三老四这样的突然刁难,杜荷并不会作出什么佳作,毕竟诗赋不比其他,佳词绝句并不是说想就能想到,如果少有兴致与灵感,便是真个写出,多也是生硬的应场之作,平白遭人笑话,所以,从心底里,李承乾并不想杜荷应下两人的挑衅。
不过,让李承乾没有想到的是,杜荷不但作了出来,而且写出的诗句竟还是如此的绝妙,绝妙到让任何人都挑出一丝瑕疵来,直接而有力地堵住了老三还有老四的嘴巴。
很明确地告诉他们,杜荷不但能写,而且还能写得很好!
张继初与姚顺两人不由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瞧看出了一丝难言的赞叹与惊讶,很难想像得出,这种随性自然且又隐露锋芒的言志诗作,竟是出自于一个十二三岁的孩童之手。
若是放在别处见到此等诗作,两人怕是早就已然高声大赞,不过现在,慑于三位皇子在场,而且蜀王与魏王明显是想要找寻杜荷的难堪,张、姚两人实在是没有那种驳两位殿下脸面的胆子,只得在一旁默声点头,少有言语。
“诗确是作得不错,”李恪神色淡然地点头附言,静看着杜荷轻声说道:“不过,诗句的内容在本王看来却是多少有些滑稽,没想到身为当年‘长安四害’之一杜二少爷,竟也是一生性高洁之辈。”
说着,李恪不禁嗤声一笑,不脸不屑地斜眼看着杜荷,道:“不知这些诗句若是被那些曾被杜二少欺凌祸害过的长安百姓听到了,他们会作何感想?”
“老三!”李承乾高声冷喝,打断李恪还待继续下去的话语,阴沉着脸色冷声说道:“你说这些,却是有些过了!”
“过了吗?”李恪淡声反问道:“难道皇兄也觉得杜荷之前在长安的所作所为,是为生性高洁之举?”
“蜀王殿下说得不错,”眼见着两人就要掐起,杜荷抢在李承乾之前断然应声答言:“之前在长安时,荷确是做了一些荒唐之事,高洁之说,荷确是不敢轻受。”
早知道不同的诗词,由不同的人书写出来,就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观。当年陈毅元帅写出的这首《青松》自是合题合意,完全映照了陈毅元帅的为人与秉性,自是没有人会认为不妥与异议。
但是现在,这首诗却提前被杜荷给搬到了一千多年以前的唐朝来,诗当然还是好诗,但是,若是由一个名声不好且又年岁不大的孩童写将出来,却难免会给人一种诗不符人的感觉。
不过,在将这首诗作读诵出来之前,杜荷又怎么可能会没有一点儿应付现在这中质疑的准备?
“不过,有句话不知蜀王殿下有没有听过,”杜荷淡笑着与李恪对视,轻声言道:“佛家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连那种杀人无数,十恶不赦之人,只要有了悔过之心,只要肯放下手中屠刀,就还有成佛之机,”杜荷淡然问道:“那,为何杜荷这种因为儿时顽劣而犯下的一些小错,在蜀王殿下眼中,就不可能会有改过之可能?”
“圣人有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俗语也有云,浪子回头金不换!”杜荷施然坐下,淡声说道:“现在,荷已生出悔过之心,已养成向善之意,为何就不能有高洁之性?”
“同时,荷还想反问蜀王殿下一句,”杜荷抬头看着李恪,不点不留情面地轻声问道:“难道从小到大,蜀王殿下就没有做过一件错事?要知,便是先贤往圣,一生之中也难免会有诸多不是,蜀王殿下总不会是比他们这些圣人还要圣贤吧?”
“杜荷贤弟说得不错,”眼见着老三就要被杜荷问住,一边的魏王李泰忙着笑声打起了圆场,轻声夸赞了杜荷几句之后,继而扭头向李恪说道:“三哥,现在的杜荷贤弟,早已是今非昔比,咱们也就别再以老眼光视之了。”
“呵呵!”见所有人都扭头向自己看来,方才还一脸愠色的李恪忽然长声直笑起来。
“诗才不俗,雄辩滔滔,杜荷贤弟此番,确是让为兄刮目相看啊!”李恪缓缓站起身形,端起桌上的酒杯,遥向杜荷敬道:“至此,为兄才真个确认,贤弟确实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长安杜荷了!方才是为兄的不是,在这里,向贤弟赔罪了!”
说完,李恪举杯直饮,先干为敬,而后,面带笑意地淡然看着杜荷。
“早知道蜀王殿下心胸开阔,断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处处难为小弟,”杜荷也举杯而饮,同样带着几分和善地看着李恪,道:“现在看来,果然不错!”
双双尽饮,彼此带笑,看上去还真有一点一笑泯恩仇的意思。
不过,身在场中的张继初与姚顺两人在蜀王与杜荷两人的笑意与和解之中,却感觉到了一阵阵的胆战心惊,感觉这酒席之间的紧张局面,怎么比杜荷来之前还要激烈浓郁几分?
这个杜荷心中,难道就没有一点儿对这三位殿下的敬畏之心?不然的话,他怎敢对蜀王对魏王两位殿下如此的针锋相对,如此的步步紧逼?他怎么会有那般大的胆子?
“行了,都坐下吧!”抬头看了还站在那里的两个人,李承乾提起筷子夹了一块莲藕轻放到嘴里,边嚼边轻声说道:“呆会还有公务要办,酒水不宜多饮,将各自杯中的酒水清净,这就开始用膳吧!”
太子殿下发话,自是无人敢去反对,仰脖将自己杯中的酒水饮尽之后,张继初就开始命人将桌上的酒具收起,早就已经备好的热菜热饭也开始一一地往餐桌上摆放。
“小地简陋,粗茶淡饭还望三位殿下莫要嫌弃!”看着桌上满满一桌的家常小菜,张继初起身客套说道。
“这么多的山珍小炒,张大人有心了!”李承乾客气地夸赞两句,第一个端碗提筷。
“殿下,小人回来了!”几人刚刚吃上没几口饭菜,就听外面有人尖声回报,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见得先前随在太子身边的那个内侍李清小跑着急赶了进来。
“见过蜀王殿下,见过魏王殿下,见过杜荷少爷!”进得屋来,见除了他们家殿下外,竟还有他人在侧,李清忙着上前一一见礼,最后还回到李承乾的身边,乖乖地立在李承乾的身后不再言语。
“事情办得如何了?”李承乾倒是没有那般多的忌讳,拿起桌上的餐巾轻拭了下嘴角的油腻,淡声向李清询问。
“回殿下话,”见他们家殿下肯当着蜀王与魏王两位殿下的当面询问,李清就知太子当是已经不准备再作隐瞒,是以他便躬身朗声回道:“先前殿下交待的事情,俱已办妥。”
“而且,”稍顿了下,李清接声回道:“皇上已经下了旨意,着令太子殿下全权处理杜陵这一命案,杜陵县还有刑部过来的官员皆会全力协同。”
“嗯?”一旁的李恪与李泰二人闻言,神色不由皆是一愣。
怎么会这样?父皇不是一向都不允他们这些皇子插手地方事务吗?怎么这一次,对于太子的逾越之举,父皇不担不去怪罪,反正还这般大力地支持鼓舞,这是为何?
难道还是为了他们杜氏一族?
不约而同地,李恪与李泰都将目光移向了正在太子身侧安然进食好像根本没有听到李清言语的杜荷身上。
除了是为了维护他们杜氏一族,为了警告那些想要对蔡国公,对杜荷,对杜氏所有族人心有不轨之人外,两人实在是再也想不出还有什么理由会让他们的父皇如此的一反常态,竟让一国的储君殿下来插手地方上的一桩普通命案。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想起前次的孙万德孙立人父子,不就是因为一次与杜荷的冲突斗殴而引来了一个抄家殒命的下场么?
想到此处,李恪与李泰心中不由都是一寒,以孙万德父子为前车之鉴,他们并不难想像得到,这一次,那些妄图陷害杜荷妄图对杜氏不利的幕后之人的下场。
这一次,他们怕是都也是有些凶多吉少了……
---
俗事缠身,更得晚了,大家见谅,晚一会儿还有一更……
第二卷 名显京兆 第101章 制衡
第101章 制衡
下午未时末,杜陵县衙。
有了皇上的旨意与明确的批示之后,太子李承乾终是明正言顺地顶替了张继初这个本地县令的作用,如愿坐上了主审的位置。
县衙正堂之中原本当差的衙役,全部被从长安过来的刑部官差替换下来,主审堂上,蜀王与魏王两位皇子的下首,刑部司郑义带着数位刑部官员赫然在座,辅同太子殿下一起过问此案。
至于张继初与姚顺等几位本地官员,则全都被安排在了右侧偏下位置听审,没有半点发言的权利。
不过即使如此,张继初与姚顺两人还是欢喜雀跃不已,这样既能与诸位上差混个脸熟,又不用承担什么审案得罪上差的风险,是他们平素想都想不来的福利,比之之前他们杜陵县作为主审,那可是要轻松得多的多。
“恭喜大人,”坐在张继初的侧旁,姚顺面带着些许笑意,低声向张继初说道:“这次已是脱离险关,亦是安然度过。”
“全赖姚兄之前的出言提醒,”张继初轻声回道:“如若不然,本官说不定早就已将杜荷定案判了重刑,若是那般,本官现在怕是已经蹲在牢狱之中了!”
“想想方才在后衙收到的那些信笺,本官直到现在都还觉着有些后脊发寒,不能自己。”说着,张继初又是一个哆嗦,道:“尚书左仆射房大人,左武候大将军兼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大人,右武卫大将军程知节将军,左骁卫大将军大将军段志玄将军……”
每说出一个人名来,张继初都会打上一个寒战,这么多当朝的能臣武将来信过问,他一个小小的杜陵县怎么能够承受得起?
好在,在案子发生的当天,太子殿下也在杜陵,不然的话,他这个小小的杜陵县令,这一次怕就是真的要万劫不复了。
“通过这次的事情,”姚顺轻笑点头,接声向张继初问道:“不知大人看出了点儿什么没有?”
听到姚顺的问话,张继初想都没想地直声回道:“通过这件案子,本官算是看出来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的杜氏一门,仍是不能小瞧!”
想起杜如晦一家初回杜陵那日自己在杜府的表现,张继初不止一次地在心中暗自庆幸,庆幸他自己当时能及时在悬崖边上勒马,不然的话,他怕是连怎么死的都不会知道。
还有,他从杜荷嘴里要来的那份分红,张继初已经在心里拿定了主意,待此番事了,无论如何也得将之前得来的银钱还送回去。
“大人这么说,也算是不错,”姚顺轻声点头,道:“不过,还有一点,不知大人有没有注意到或是想到过?”
“还有什么?你说。”张继初扭头向姚顺看来。
没有直接回答,姚顺稍提着味口轻声反问引导道:“大人知道为什么从始至终,无论是太子殿下还是后来的蜀王与魏王殿下他们,明明心中很想但是却始终不愿出来直接干涉大人审案的原因吗?”
“可是那条‘如非必要,皇子不得干涉地方政务’的规定?”张继初很快便反应过来,轻声向姚顺问道。
“大人说得不错,就是这一条儿。”姚顺再次接声向张继初问道:“大人再想,像是杜荷这样的案子,有那个必要非得让太子殿下过来主审吗?”
“你想说的是,这是皇上有意为之?”张继初不是笨蛋,很快就想到了姚顺真正想要说讲的到底是什么:“皇上在故意偏袒、庇佑蔡国公一族?”
杜荷的案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可是再怎么,它也只是一桩普通的,属于杜陵县地方的案子,怎么也到不了让一位皇子甚至是太子殿下过来亲自审问的地步。
太子是为储君,很多时候那都代表着皇上的态度,代表着皇家的脸面,现在皇上直接就将太子殿下给提到了主审的位置,这不是明显的偏向又是什么?难道皇上会不知道太子与杜荷自好之事?
“不错!”姚顺点头说道:“所以,除非是杜氏行有反叛之举,否则,只要皇上在位一日,怕是都不会有人能动得蔡国公分毫,所以,大人日后行事,也该当多多注意才是,没事的话也不妨多去杜府走动走动。”
“要知道,”姚顺轻声说道:“就算是蔡国公真的不在了,他们杜氏还有一个前途无量的杜荷,不管怎么想,能与杜氏拉近些关系,对于大人的前程来说,那都是百利而无一害之举。”
“嗯嗯,姚兄说得在理,本官正有此意。”张继初不停地点着脑袋,心想着日后该如何攀上杜氏这棵大树。
“大人英明!”小拍了张继初一记马屁,姚顺含笑坐在一旁,不再多言。
衙堂门外,上官云鹰、宋礼、姚怀远、许佑山等寒山书院的几位学子守在外围观审,因为刑部司郑义的坚持,所以他们并没有如愿进入衙堂内部听审,只能站在外面远远地观看。
至于院主韦隘及副院主高仁夫子,因为是受了太子殿下的特别邀请,所以郑义亦是不敢太过为难,这才特允他们进入衙堂,坐在堂下最下首处旁听。
“这个郑义,好像是在故意针对咱们?”衙堂门外,许佑山一脸不喜地朝着正堂方向郑义所在的位置看了一眼,惑声向旁边的三人说道。
“废话,任谁都能感觉得到,”姚怀远轻撇了撇嘴,道:“这厮一到杜陵就开始在这里人五人六儿的耀武扬威,不就是一个从五品上的刑部司吗?很了不起么?”
如果说许佑山是正常报怨的话,那姚怀远的这番话那就纯粹是属于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了。
“五品的京官儿确实是很了不起,尤其是人还在刑部任着要职,那就更了不起了。要知道,很多人奋斗了一辈子也不过是一个七品的县令或是六品的员外郎而已。看这个郑义,年不过四旬,却已是官居五品,对于常人来说,确已是非常难得。”
上官云鹰轻声调侃,一报之前姚怀远故意挤兑自己之仇怨,不过话说到最后,他的语气不由一变,颇为得意地轻声说道:“不过,对于他为何会对我等如此不善的原因,本公子却是恰好知道一些。”
“是什么?”许佑山颇为意外地将头扭转过来,而姚怀远则因为抹不开面子直接将脸扭向一旁,不过耳朵去直直地支了起来。
“至于原因嘛,”上官云鹰轻瞥了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宋青山一眼,轻声说道:“想来青山兄比小弟知道的还要详细一些,就是不知青山兄愿不愿说讲出来,让我等也涨涨见识?”
“宋哥?”听上官云鹰如此说讲,许佑山与姚怀远不由同时向宋青山这里看来。
“这本就算不得是什么隐秘,”见两个小子全都急巴巴地看着自己,宋青山不由摇头轻笑,淡声说道:“凡是从长安过来的世家子弟,几乎都会有所耳闻。”
“蔡国公当年得任尚书右仆射之时,因为不满那些豪门世家在官场上称王称霸、横行霸道的局面,曾多次当众驳过那些世家的脸面,所以,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都不是很融洽,”宋青山很是笼统地简单说道:“而这个郑义,就是荥阳郑家在长安的首要代表,所以,他对杜氏有些仇视,这并不难理解。”
“所以,这厮就恨乌及乌,因为对杜二少的不喜,就连带着对咱们寒山书院也都有了一些成见,”许佑山接声说道:“所以,这个心胸狭?br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