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安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炮火1906章节目录 > 炮火1906第149部分阅读

炮火1906第149部分阅读(2/2)

炮火1906作者:作者不祥 2021-04-11 23:37
。在20世纪初能跻身于世界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与其教育的发达是分不开的。

    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劳动力是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要提高生产力水平,就必须开发人的能力资源,教育应该成为最主要的投资项目之一。

    在,国家投资的教育费总额,1885年时就占国民收入178,占国家行政费的12;1900年时,占国民收入总额的205,占国家行政费的98。这说明政府办教育是舍得投资的。

    虽然不能跟二战后从废墟上崛起的时代,教育投资一度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这么夸张,但是,仍然可以见到在教育上投资的气魄。

    当然,现在这气魄是想要发挥出来都没机会了,因为的财政收入大幅的减少,总不见得都饿死人了,还要投资教育。

    教育事业的发展,加速了的近代化进程。但教育自身却并没有随着“国富兵强”而完成其近代化过程。相反,随着国力的强大,教育却越来越被封建军国主义思想所支配,成为天皇制政权对内维护统治,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重要工具。于是就形成了近代教育的“双重性格”,产生了教育对近代历史发展的“双重作用”。

    教育的“双重性格”,源于明治维新时资产阶级改革的不彻底。由于明治维新不是社会内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后瓜熟蒂落式的社会革命,所以改革后的社会仍保留了较多的封建因素。在教育改革、建立近代学制的过程中,也始终存在封建皇道思想对西方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的抵制。

    明治政府大办教育之初,也明确声称要把教育置于国家控制之下,使之服务于“富国强兵”的国是。国家要求于教育的,并不是培养具有自主意识和独立批判精神的近代“公民”,而是要培养既掌握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又恪守封建道德规范的忠顺“臣民”。因而在实际上,明治政府既重视教育在提高国民学力、培养技术人才方面的作用,又重视教育在“国民教化”方面的作用——向国民灌输“忠君爱国”思想和封建伦理观念。所以,明治初期,在推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学制的同时,明治政府也大力推行了以神道国教化为宗旨的“大教宣布”运动。1870年1月,政府颁布的《大教宣布诏书》中,突出宣扬了“祭政一致、亿兆同心”,“明惟神之大道”等思想。同年5月颁布的《宣教使须知》进一步强调:必须向天下庶众昭明皇祖之大道,尊信皇祖之大教。1872年政府发布的宣教使《教则》,开宗明义三项内容:从敬神爱国之旨;明天理人道之意;行侍奉皇上遵守朝旨之事。这种普及封建神道的社会运动与“文明开化”的教育改革同时并行,是颇具讽刺意味的。

    1879年8月,明治天皇的侍讲元田永孚借用天皇的名义,下达了《教学大旨》及附属的《两项小学条例》,对新学制实施6年来忽视“德育”的倾向给予严厉指责,批判欧化主义教育导致了“将仁义忠孝置于后,唯洋风之为竞,终至于有朝一日不知君臣父子大义之地步”,要求学校教育以所谓“德育”为先,“明仁义忠孝之道,而道德之学则应以孔子为主”。同时学校要“昭示古今忠臣、义士、孝子、节妇之画像”,使学生“从幼年始……忠孝大义就成为深入脑髓之第一感觉”。《教学大旨》是对明治初期教育改革中欧美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的第一次公开清算和反击。其后,封建主义、军国主义的思想,在教育体系中逐步强化,全面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

    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确立,以1890年的《教育敕语》为标志。与《大帝国宪法》中“天皇为最高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规定相呼应,《教育敕语》又把天皇规定为最完美的道德化身,把“扶翼皇运之无穷,继承皇祖之遗训”、培养“臣民”对天皇的忠诚,规定为教育的内容。《教育敕语》实际上成了教育的最高立法,它确立了封建军国主义思想对教育的全面统治。这一体制经过充实、巩固,前后统治教育达半个世纪之久。

    这一体制有着近代学制这一资本主义教育的躯体,而魂灵却是封建主义、国家主义的教育观念。

    故而,在新形势下,既要促使少投资教育,又要使得政府加剧封建军国主义思想对教育的统治,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提尔皮茨在外交部总长陆徵祥的陪同下,参观了青岛要塞,他们将在短暂的访问之后,前往江南造船厂考察中国的造舰情况。

    同时,提尔皮茨也将慰问大批在上海的德国技术人员。

    如果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出意外的在几个月后爆发的话,青岛很有可能会成为协约国拿来做文章的一个巨大隐患。

    德皇对青岛的定位首先是军港,次为商港,因而建了大批军事设施称为“青岛要塞”。

    驻守青岛的德军除原有永久性炮台以外,又修了一条防线,从浮山湾大体上沿今延安三路、镇江路再沿海泊河到胶州湾,这条防线上有原有炮台,也有新建的炮台,全部由明壕与暗道相通。

    而且,德国不仅对青岛的岸防设施投入了巨资,还认真的经营着青岛以及胶济等铁路沿线,这比其他列强国家要好的多。

    提尔皮茨对于自己的国家努力经营青岛地区,感到万分自豪,德国就是有这个实力与底气。

    走在青岛的大街小巷,许多人都感叹,这是一个完全按欧洲风格设计好一个现代化城市。他们首先建立了现代化的下水道和排水系统保证青岛成为亚洲最清洁卫生的城市。在此基础上,当地民工在德国人的指挥下铺上宽阔的街道和人行道,建立了令人羡慕的电力系统。在整个城建过程中,德国人强调城市觌划,力图使城市布局合理、设施先进。

    为了纪念最初的占领者,当地政府在一个小山上建了巨大的纪念碑,在雄鹰下用中、德两种文字刻着“献给为恺撒大帝和祖国赢得土地的英雄”,特命名“棣特利希石碑”。后来许多德国游人专程到中国参观此碑。德国占领期的城市建设为后人留下富有意义的留念,许多商务公司在青岛设立机构,其职员拥有自己的别墅市政部门进口成千上万树种进行绿化、防腐和保护防御工事,由于德皇授予海军在其领地上有至高的权力,所以他们的城市建设均为高标准、高质量。直到今年德国人一直为此感到骄傲。除此之外,德国人在矿泉区附近开发了一片宽阔的半圆形沙滩区。习习的海风、宜人的气候、清洁的设施,使青岛具有一个驰名亚洲的风景优美的海水浴场。从此旅游业成为该城市的一个重要部分。总之这是个令人愉快的地方,对于千里迢迢自德国而来的士兵亦是如此。

    德国租借胶州后,努力投资建设,使其发展迅速。从1897年到1913年他们成绩斐然,殖民统治者把一些乡村部落变成一个经济繁荣的都市青岛。青岛已成为中国北部德国的商业、矿业、金融业、铁路和工厂企业的中心,结果几年之内青岛便商业繁荣、工业发达。当地德国统治者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同时还有优越的政治体系、现代化的学校和相当高的卫生标准。

    显然德国为此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如能够以利息、资源或劳力的形式回收资本,他们在亚洲的势力,将以几何级数增长。

    德国的姿态和成功使其成为寻求亚洲霸权的主要竞争者,德国仍然在不断的向远东输送资金与资源,

    李安生想要一次性拿回青岛,显然有些为难德国。

    不过,要是能够取得一些突破性的进展,首先达成一些一致意见,对于一战爆发后,德国在远东的选择,将会无比重要。

    比如,北洋舰队有权力在青岛港停泊之类。

    这样一来,到时一战一开打,北洋舰队往胶州湾一摆开,看敢不敢前来进犯。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四百三十八章 无耻啊

    第四百三十八章 无耻啊

    提尔皮茨访问中国非同凡响,尤其是中日两国正在进行军备竞赛的情况下,尤其吸引列强各国的注意力。

    可以说,中国的造舰工业是德国一手扶持起来的,这简直有些不可思议。

    但是直到此刻,包括英国在内的几个国家,才开始感受到危机的存在。

    一个大一统的中华民国,开始逐步的加强海军力量,步子还迈的挺开,这意味着什么?

    攻击性!

    一个张牙舞爪的中国,是英法等列强所不希望看到的,尤其是一个民族主义倾向极为强烈的领袖人物。

    让英法更加不安的,是李安生与提尔皮茨的二次会晤。

    继参观考察了江南造船厂之后,提尔皮茨临时决定,考察东北。

    李安生亲自陪同,全程参观了奉天以及东北的三大工业基地。

    德国之前在东北的工业建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贡献了极为可贵的力量。

    凭心而论,连李安生也公开承认,没有德国提供的大量技术、资金与人员的支持,东北的工业化没有如此迅速高效。

    提尔皮茨在参观了齐齐哈尔与佳木斯两大兵工重地之后,越加的坚定了与中国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意愿。

    4月27日,在得到了德国本土发来的电报之后,提尔皮茨代表威廉二世以及德国政府,承诺德国主动免去中国的庚子赔款,并且将会全额退还之前已经得到的款项。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连李安生也不得不佩服德国的厚道。

    当然,这种厚道也是有深层次意义的,德国是要凭借这个举动赢得中国的好感,并且在中国与英法等国关系埋上一根刺。

    这根刺将会时时的刺伤中国的自尊,刺伤中国领导层的自尊心。

    随着两年庚子赔款缓付期的临近,各国将会重新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

    美国与德国都作出了重大的抉择,那就是退还庚子赔款,甚至还部分甚至全额免除。

    其他国家都有类似的举动,奥匈帝国也在进行谈判。

    就只有英国、法国与三个国家丝毫没有什么动静,大概是指望这笔庚子赔款能救他们的命。

    更是一直在催促,让中国迅速支付赔款,相形之下,简直就是无耻卑劣至极。

    这个不要脸的国家,真的将无耻写到了脸上。

    德国的举动进一步的证明,德国是真正的重新在审视中德关系,重新在确认与中国的关系。

    之前有人提出,升格中德关系,提升与中国的外交级别,从互派公使,都设想中的大使外交,德国并不是没有认真考虑,

    连也能享受这一点待遇,中国有何不可?

    大使级外交,代表着德国对于中国大国地位的认可,这是极大的尊重。

    提尔皮茨临近回国前,还特意让李安生陪同前往葫芦岛造船厂看了看正在建造的中国新一级的战列舰,“黄河”号战列舰,相比正在进行最后部件装配的“长江”号,“黄河”号战列舰要到冬天才能交付。

    中国在拥有了这两艘战列舰之后,将会成为真正的海军强国,毕竟战列舰才是海上决战的坚定力量。

    提尔皮茨对于中国的这种气魄感到佩服,从开始的两艘战列巡洋舰打乱了的阵脚,改变了的整个国策甚至是国运,到现在的图谋建立海上决战力量,从开始的示弱,到现在的野心勃勃。

    即便中国为此大借外债,成为了世界上美国之后的第二大负债国,他也认为非常值得。

    因为,中国凭借着在海军的投入,免除了一场战争。

    正是因为中国的这种魄力,使得忌惮无比,没有敢于转移国内矛盾与视线,发动侵华战争。

    德国迫切的需要这样的一个盟友,在远东威慑、牵制英法日三国的力量。

    如果爆发战争,中国将会凭借强大的陆军——至少中俄战争之后中国陆军的实力已经给世界公认——对英法的殖民地给予摧毁性的打击,破坏英法的战争潜力。

    虽然英法有大部分的利益来源于非洲,但是在远东的利益同样无比重要。

    在提尔皮茨回国之前,他终于在得到了国内的指示之后,与中国正式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胶济等铁路与中国合营,德国放弃在山东半岛的特权,中国舰队允许使用胶州湾。

    这是无比重大的让步,也使得李安生作出了在德国与英法日等国陷入战争的情况下,不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德作战的承诺。

    也许德国对此还并不满意,但是,只要几个月之后,他们必定会知道,这是多么的重要。

    不得不说,这次德国与中国签署的一系列协议,以及双方进行的大规模的合作,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还是相当重大,至少英法日三国感到了极大的危机。

    这是好事情,至少李安生得到了借口,要求重新与英法洽谈庚子赔款的机会。

    为了找到一个突破口,李安生将目光放到了荷兰身上。

    他对于东南亚的土地梦寐以求,那里也是他走向扩张的第一步。

    只有四万方公里的荷兰如果是个实实在在的小国家,却掌控着南洋数十倍于己的殖民地,百年来,从这些土地上得到了太多太多,不劳而获的代价便是荷兰的工业并没有全面的跟上强国的步伐,而是诞生了大批的醉生梦死的富豪。

    他们不配拥有这些土地,这些土地只有在中国的手中,才是最好的结果。

    后世在最鼎盛时期,印尼全国耕地面积达到4700万公顷,其中用于种植经济作物1650万公顷,尚有约1100万公顷可开垦的土地。更何况,印尼地处热带,土地肥沃,盛产热带经济作物。

    如果充分开发印尼,光是耕地面积,就能与中国相比,这是个相当惊人的数字,简直要让李安生无比嫉妒,嫉妒到发疯。

    中国如此庞大的国土,也只能拥有6000万公顷左右的耕地,才能不破坏生态环境,而印尼或者说当今的香料群岛就能拥有如此多的耕地,这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这些富庶的土地,掌控在那些黄皮猴子们手里,也是人类的悲哀。

    中国目前从荷属东印度进口的物资越来越多,其中的重头便是林木资源。

    后世这片土地森林面积为12亿公顷,其中永久林区112亿公顷,可转换林区81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78,还盛产各种热带名贵的树种,如加里曼丹和苏门答拉的铁木、努沙登加拉的檀木、爪哇拉和苏威西的乌木和柚木均驰名于世。

    李安生已经在全国开始推广限伐令,使得中国对于林木资源的需求达到了饥渴的地步,大量的华人涌入荷属东印度,从事森林资源开发。

    而越来越多的华人进入荷属东印度,也使得荷兰殖民者越来越感到担忧。

    南洋舰队出访德属几内亚的消息刚传出,就让英法等国甚至是荷兰、葡萄牙等国家无比凝重。

    他们都很清楚,李安生一旦上台,中国必将走上扩张的道路,不知道谁是第一个牺牲品。

    中国只有走对外扩张的道路,才能在将来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中占得先机,尤其是一战即将要开打的状况下。

    这次南洋舰队访问德属几内亚,同时中国也将与德国在德属几内亚的开发进行一系列的合作。

    醉翁之意不在酒,李安生将眼光放到了荷属几内亚上头。

    巴布亚境内查亚峰南的坦巴格普拉是世界最大的精矿铜产的。

    巴布亚新几内亚境内奥克特迪附弗莱河源头有另一重要的铜矿储藏区。将来也可以进行开发。

    不出所料的是,中国的南洋舰队在经过伊里安查亚岛时,忽然宣称,当地的土人攻击了中国的商船,象征性的炮击了多贝莱半岛的几个沿海城镇,并且派海军陆战队上岸缉拿凶犯。

    而海军陆战队在遭受了大量当地土人的袭击之后,中国政府随之宣布,将会派遣援军前往多贝莱半岛征讨无耻的土人。

    实际上,真正无耻的是中国自身,这个借口也太过蹩脚与荒谬,甚至是蛮横霸道,丝毫不顾荷兰的反复抗议甚至是苦苦哀求。

    6月1日,连续两批中国援军的到达,并且开始迅速向荷属新几内亚岛富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