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第150部分阅读
《炮火1906》作者:作者不祥 2021-04-11 23:37
地进发,使得荷兰陷入了一片混乱。
“贵国的霸道行径,这登天于向我国宣战,你们必须要承担一切后果。”
荷兰驻华公使在反复的劝诫无用之后,甩下了这么一句话掉头而走。
不过,李安生后来给出的回复是,要打就打好了。
这厮无比的惫懒,无耻。
英法等国也在积极的进行磋商,是否惩罚中国,向中国展示他们对中国对外扩张野心的遏制。
不过,他们大概怎么也想不到,一场重大的变故发生了,几乎没有人能够预料得到时局的巨大变化。
6月28日,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当时除学者和旅行者之外,很少人知道这个地名),举行对大公的正式欢迎仪式。他受到了炸弹的欢迎。塞尔维亚“黑手党”(党魁是塞尔维亚总参谋部的一名上校德拉古廷?迪米特里耶维奇,人称阿匹斯,是“首屈一指的欧洲政治谋杀专家”)雇用的7名刺客部署在必经之路上。头一名刺客未获成功,炸弹从大公的汽车顶篷上滚落下来,炸伤了几名旁观者,另5名刺客逃之夭夭,其中一名被捕。普林希波留在那里。他用塞尔维亚总参谋部情报局局长给他的那支白朗宁手枪,砰砰几枪,声震全球。普林西波击毙了大公——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和他的妻子。他的同谋者立即向贝尔格莱德发报:两匹马高价卖出。
普林西波给“巴尔干火药桶”扔进了一颗火星。这个刺杀事件给维也纳提供了迫使塞尔维亚屈膝的机会。但是,俄国是斯拉夫塞尔维亚人的朋友。因此,奥匈外交大臣利奥波德?冯?贝希托尔德伯爵和总参谋长康拉德将军还得谨慎从事。他首先派了一名密使到柏林去谋求德国的支持。1914年7月5日这一天,按温斯顿?丘吉尔的说法,“威廉二世拿德帝国的全部资源作抵,(给维也纳)开了一张随意使用的空头支票……”。他保证全力支持,然后无忧无虑地乘他的游艇驶向挪威,从而在随后三周的危机期间摆脱了国务负担。
平的希望仍然存在,因为当时世界并不知道由于威廉二世的轻率支持而使战争成为定局。即使如此,直到7月中旬,弗朗茨?约瑟夫老皇帝才用两个字表示赞成对塞尔维亚开战:“dann ja”(那就打吧)。
接着奥匈向塞尔维亚发出一份苛刻的最后通牒,7月25日塞尔维亚除微小的保留外,表示接受,但时辰已到,世界大决战的日子已经破晓,塞尔维亚实行动员;欧洲大陆上笨重的战争机器轰隆隆地开动起来;德国怂恿它的盟邦奥匈迅速出击,在全世界面前造成既成事实。
到此已无回旋余地了;这场冲突再也不可能通过调停解决,也不可能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了。人物和事件都卷进了这命定的历史洪流,一住无前,向着无法改变的劫难迈进。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二天,炮弹就落到贝尔格莱德。7月30日俄国开始总动员;德国向俄国提交最后通牒,稍后又向法国提交最后通牒。
8月1日,德国对俄国宣战。当天夜间,德军侵犯卢森堡以夺取西线部队运输和补给所需的铁路。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8月4日晨,在事先发出最后通牒后。德国通知比利时,为了“安全”目的,德军将开进这个小国。阿尔贝国王呼吁援助;同德国、法国、奥地利、匈牙利和俄国一起尊重比利时中立的英国,则谋求各方的保证能够兑现。德国首相莫里茨?冯?贝蒂曼-雷尔韦格,“一位和蔼可亲但软弱无力的人”,对于伦敦将不惜为“一片废纸”而战,仅仅表示惊讶。 1914年8月4日午夜,英国参加了这场正在扩大的冲突。
就这样,一场大灾难开始了,按福洛顿的格雷子爵(他的光荣日子已经结束)的说法:“全欧洲的灯就要熄灭了;在我们有生之年,将再也看不到它们重放光明。”
阿尔弗雷德?冯?史里芬伯爵于80高龄去世,时隔大战爆发不到两年。但是,他的精神指引着德军在西线的最初几个回合先机制敌。他的临终遗言是1914年8-9月德国战略的集中体现。
盛传他说过这样的话:“仗是一定要打的。只要确保右翼强大就行”。
由冯?史里芬(他在赫尔默特?冯?毛奇之前任总参谋长)制定并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史里芬计划,设想两线同时作战。该计划预定战争爆发时,尽最大可能集中德国主力和全部精锐部队于西线,在东线则由相对少量的后备部队对付动员缓慢的俄国人。在西线,德国指望以己方右翼实施的或者说从西面迂回法军的一次强大攻势,将导致围歼法国各集团军,一战而胜。史里芬认为,越过德国边境直接进攻从贝尔福到凡尔登一线的法国要塞防御体系难以奏效(他认为那“几乎是坚不可摧的”)。于是,他的计划的关键是通过比利时和荷兰东南部,对法国防御体系实施深远的侧翼大迂回(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样)。德队的“强大右翼”将在一连串的翼侧运动中“穷追敌人”,继而像一把长柄大镰刀那样向巴黎以西和以南横扫,包围法国各集团军,把它们消灭在自己的防御工事和瑞士边界一带。
史里芬懂得法国的作战思想是同不顾一切的进攻相结合的,他预期法国将对阿尔萨斯-洛林的东南方向(德国的左翼)发动突击。但是,他认为法国在那里的任何进展,只会有利于他的右翼实施长柄大镰刀式的横扫,包围法军左翼。
这项计划在开战前夕由冯?小毛奇加以修订。的确,许多评沦家认为他所做的这些修订,甚至在大炮打响以前就注定了德国战略的失败。小毛奇取消了对荷兰的入侵,从而迫使他的右翼的两个集团军穿过狭窄的列日要塞区。由于顾虑法军可能突进至左翼的德国土地,小毛奇很担心。他抽调右翼的部队来加强他的左翼。同样,由于他担心预定在东线对付俄国的德国部队力量薄弱,因而他从西线右翼抽出4个半以上的军加强东线。
就这样,大战一爆发,西线两支大军都投入进攻。
德国在战争开始时投入了大约87个师,德国的陆军是当时装备得最好的军队;一个德国师估计等于一个半、甚至两个俄国师或奥匈师。毛瑟枪和马克沁重机枪是标准的、高效能的武器。德国人在中型和重型火炮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德国的参谋部和后勤组织也是出类拔萃的。使用铁路输送军队和进行补给,在德国比在其他任何国家都更为发达。
更为重要的是,德国还从中俄战争中得到了无数的启发,在中国的德事人员分批回国之后,德国陆军出现的一系列变化,使得他们更加的具备战斗力。
如此一来,德国陆军比其他任何国家的军队都更多地吸取了中俄战争的教训,让李安生很是期待。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击
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击
欧战的爆发简直让欣喜若狂,全民都陷入了无比的激动与亢奋中。
战争,意味着订单,意味着经济的繁荣。
这对于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的来说无比的重要,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为了获取协约国的大笔订单,立即响应了英国的召唤,为协约国提供各种海上运输的保护,并且提出要加入作战。
无论是的军阀与财阀势力,还是基层军官们,都欢呼着,将这次机会称为“天佑”。
元老井上馨写信给大隈首相和另一位元老山县有朋说:“这次欧洲之大乱,对国运之发展,乃大正时代之天佑,国必须立即举国一致,享受此上天之佑”。
“天佑”也是有用意的,今年4月,终于实现了关税独立自主和法权上的独立平等。但克服半殖民地危机、实现民族独立自主的过程又是军国主义产生、成长的过程。军阀当局制订了“大陆政策”,即向亚洲大陆扩张的政策。1895年甲午战争、1904年日俄战争都源于推行这一政策。
日俄战争后,引入大量外资,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但是,1907年经济危机后,生产并没有恢复真正的繁荣。重税、高额租佃、低工资、农民工人极端贫困,国内市场狭小,繁重的军费和殖民地统治费导致国家财政几乎破产。
而随着中国开始与进行全面竞争,采用压迫式的经济打压,以及愈演愈烈的军备竞赛,使得的经济状况越来越糟糕。
1914年外债达成协议29亿8000万日元,超过同年税收的10倍,难以支付利息;贸易继续入超,导致硬通货现有数额连年减少,无法维持兑换制度。
以这种经济情况为背景,民众打倒阀族、反对扩军、减税、停税的斗争冲击着官僚、军阀政府,已连续推翻了两代内阁,国内危机四伏。国际方面,成为帝国主义国家本身加深了与美英的对立,与俄国也存在着深刻的矛盾;朝鲜民族的抗日斗争广泛深入地开展着,中国辛亥革命打败了腐败的清朝,以新的生命力成长着,开始了反帝国主义斗争。
处在这种国内外形势下,“明治以来用冒险手段把帝国带到这个地少的元老以及最高当权者也很清楚地知道,现在已完全陷于绝境,起码因为如此,所以他们在人类的‘大战乱’中发现了摆脱绝境的‘天佑’。”
另一方面,英法放松在远东的争夺,正图利用英日同盟将拉到协约国阵营内参加战争,因而某种程度上迁就;另外,德国占据着胶洲湾,是扩大侵华的绊脚石,而德国远东实力远弱于,况且德国已经参战且腹背受敌,海外属地无从顾及;美国之鹰的羽毛还没丰满,正一心一意地抢占着拉美市场。中国虽然是最大最危险的敌人,但是却需要在对日动手前考虑协约国的态度。
总之,在远东虽然有许多潜在的敌人,但表面上甚至事实上没有强大的竞争者。故此,井上馨高喊“天佑”,山县有朋则强调:“必须在今日之局势中创造亚细亚之未来和对华政策之基础。”
军阀和元老都认为这是大发展和大陆政策要实现的征兆,并进一步要求政界“停止一切为一派利益的减税停税的争执,要巩固财政的基础,团结英、法、俄三国”,确立对东洋的利权,‘怀柔中国的当权人物’,争取在世界上与欧美列强并驾齐驱的地位。
外相加藤高明力主赶紧参战。正是在这情况下,大隈信内阁急急忙忙地展开了参战外交。
8月4日,公开表示“严守中立”。然而并未守信诺。8月3日,英国决定对德作战。4日,英国对表示希望:“如果战斗涉及到远东,香港和威海卫遭到袭击,英国政府相信政府将给以援助”。
8月7日,英国正式要求海军搜索并击沉在“南中国海”袭击英国商船的德国伪装巡洋舰,并附带谈到:“当然这就意味着对德宣战,但是英国政府认为这是难以避免的”。
既然把一战爆发视为“天佑”,无不挖空心思地找到合适的理由,以便师出有名。英国的要求是适逢其时。大隈内阁撕下了短暂的“中立”面纱,于7日晚召开内阁会议,决定参战事宜。8日黎明,内阁会议结束时已决定向英国政府提出,把参战的理由规定为:“由于战乱余波涉及东亚,日英同盟之目的濒临危险,英国政府根据该条约向政府要
同时,也在紧急制定对日作战计划,也就是攻击青岛德军。
在看来,这是夺取德国在山东半岛利益的天大良机。
这是在冒险,赌中国不敢冒着与协约国作战的危险,对作战。
既然协约国想要将拉入战争,那么也不介意扛着大旗,狐假虎威狗仗人势。
在反复的推测与衡量之后,上下一心,决意对青岛动手。
明治维新后,流行军阀政治。元老们常常不主其位而谋其事。基于此,政府决策须征得元老会议商议并获许可,方能公布执行。由于这个原因,加藤外相于8月8日中午后出席元老会议。元老们也极力主张参战,享受“天佑”,很快认可了政府决定的政策。
8日晚,加藤召请藏相若规礼次郎、海相八代六郎、外务省政务局长小池张造举行密谈,拟定了对德要求内容。至此,参战的外交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而的蠢蠢欲动,似乎并没有让中国有所警醒,相反,舰队的聚集,在中国的说法成为了为协约国海上护航。
与此同时,青岛的德国人也在紧急的磋商,准备应对的攻击。
德军虽然在离本土万里之外应战,但是却并没有多少的消极,他们同样的热情激昂,就跟他们在本土的同胞一样,做好了血战的准备。
德军的士气的确很高,但是,也有许多军官感到担忧,一旦防守遭受挫折,他们的士气很容易低落下去。
毕竟,他们人数太少,经不起消耗,这是个致命缺陷。
青岛的外围防御线沿胶洲湾租借地边界展开,内圈防御线以青岛近郊的鸡貂山、俾斯麦山和毛奇山为核心,有6座主要的炮台,4座对海、2座对陆,共装备有4门280炮、2门240炮、4门210炮、7门150炮和4门105炮,此外还有若干门88炮和原属于清朝陆军的老式120炮。这些炮台及5座多面棱堡共驻扎有750人,其地势居高临下,非常险要。
虽然不至于像旅顺要塞那样,在日俄两国多年经营下,变成浑身是刺的刺猬,变成一个钢铁堡垒,但这样的防御力量,还是能够让任何敢于进犯的军队付出沉痛的代价。
战前参观青岛的提尔皮茨提督曾赞叹说“需要整整一个军的兵力,才能攻下这些要塞”。
青岛的德国海军第3陆战营有1300人,包括4个步兵连、1个骑兵连、1个工兵连、1个炮兵连和2个机枪连。在北京使馆区和天津德租界,德国还驻有4个步兵连、1个骑兵连和2个炮兵分队,这些部队也在几天前经津浦铁路撤退至青岛,德国在青岛的防守兵力最后增至4000人、120挺机枪和90门炮。
迈耶-瓦尔代克为此夸耀说:“日军若想攻下青岛,需要付出4万人之代价”。
而更为精确的计算,日军必须要付出四到五倍于德军防守人数的损失,才能攻克青岛要塞。
也就是说,要付出两万人左右的死亡,才能啃下青岛要塞,这还是起码。
事实上,英国并不是真心要求立即参战,甚至对参战顾虑重重,因为“一般人担心的是将乘机在亚洲大陆推行扩张政策”。
果然,英国8月9日收到备忘录后,立即要求暂停军事行动。对此置之不理反而要求英国允诺出兵。11日,英国只得同意参战。即于8月15日致送德国最后通牒,宣称已同英国商妥。其实,英国出于种种原因不便公开反对罢了。
英国之所以答应的这么迅速,并不拖泥带水,是因为他们也想借着的手,来试探一下中国的态度。
在英国国内,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敦促中国对德国宣战,从而让中国收回胶州湾;另一种则是支持对德宣战,从而将中国与的矛盾激化。
参战“并不是履行日英同盟条约明文规定的义务,而是企图以对英友好的形式,排除德国在东方的势力,提高的地位”。
真正的用心是借参战之名,行独霸中国之实,‘在大陆上推行自己的领土扩张政策,寻求在亚洲的霸权和优势。
宣布‘中立‘前天即8月3日,日军大本营即在佐世保组建了舰队,并对陆海军进行了动员和调动‘,8月15日,发表题为社论称:‘如果想利用这个机会,把大军运往中国追求其野心,则必将带来使我国陷入危险之事件‘。
英国固然想看到中国的发展势头因为这次与的战事而消失,未尝没有削弱的心思。
日益的表露出了独立性,英日同盟只是的美丽外衣而已。
也就是说,拉拢中国加入到协约国对同盟国作战,或是促使中日两国陷入战争,成为了主流的两种意见。
但看来,后者的可能性要大些,毕竟英日同盟对于当前的英国来说,还是无比需要的。
在通牒中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贵国的霸道行径,这登天于向我国宣战,你们必须要承担一切后果。”
荷兰驻华公使在反复的劝诫无用之后,甩下了这么一句话掉头而走。
不过,李安生后来给出的回复是,要打就打好了。
这厮无比的惫懒,无耻。
英法等国也在积极的进行磋商,是否惩罚中国,向中国展示他们对中国对外扩张野心的遏制。
不过,他们大概怎么也想不到,一场重大的变故发生了,几乎没有人能够预料得到时局的巨大变化。
6月28日,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当时除学者和旅行者之外,很少人知道这个地名),举行对大公的正式欢迎仪式。他受到了炸弹的欢迎。塞尔维亚“黑手党”(党魁是塞尔维亚总参谋部的一名上校德拉古廷?迪米特里耶维奇,人称阿匹斯,是“首屈一指的欧洲政治谋杀专家”)雇用的7名刺客部署在必经之路上。头一名刺客未获成功,炸弹从大公的汽车顶篷上滚落下来,炸伤了几名旁观者,另5名刺客逃之夭夭,其中一名被捕。普林希波留在那里。他用塞尔维亚总参谋部情报局局长给他的那支白朗宁手枪,砰砰几枪,声震全球。普林西波击毙了大公——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和他的妻子。他的同谋者立即向贝尔格莱德发报:两匹马高价卖出。
普林西波给“巴尔干火药桶”扔进了一颗火星。这个刺杀事件给维也纳提供了迫使塞尔维亚屈膝的机会。但是,俄国是斯拉夫塞尔维亚人的朋友。因此,奥匈外交大臣利奥波德?冯?贝希托尔德伯爵和总参谋长康拉德将军还得谨慎从事。他首先派了一名密使到柏林去谋求德国的支持。1914年7月5日这一天,按温斯顿?丘吉尔的说法,“威廉二世拿德帝国的全部资源作抵,(给维也纳)开了一张随意使用的空头支票……”。他保证全力支持,然后无忧无虑地乘他的游艇驶向挪威,从而在随后三周的危机期间摆脱了国务负担。
平的希望仍然存在,因为当时世界并不知道由于威廉二世的轻率支持而使战争成为定局。即使如此,直到7月中旬,弗朗茨?约瑟夫老皇帝才用两个字表示赞成对塞尔维亚开战:“dann ja”(那就打吧)。
接着奥匈向塞尔维亚发出一份苛刻的最后通牒,7月25日塞尔维亚除微小的保留外,表示接受,但时辰已到,世界大决战的日子已经破晓,塞尔维亚实行动员;欧洲大陆上笨重的战争机器轰隆隆地开动起来;德国怂恿它的盟邦奥匈迅速出击,在全世界面前造成既成事实。
到此已无回旋余地了;这场冲突再也不可能通过调停解决,也不可能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了。人物和事件都卷进了这命定的历史洪流,一住无前,向着无法改变的劫难迈进。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二天,炮弹就落到贝尔格莱德。7月30日俄国开始总动员;德国向俄国提交最后通牒,稍后又向法国提交最后通牒。
8月1日,德国对俄国宣战。当天夜间,德军侵犯卢森堡以夺取西线部队运输和补给所需的铁路。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8月4日晨,在事先发出最后通牒后。德国通知比利时,为了“安全”目的,德军将开进这个小国。阿尔贝国王呼吁援助;同德国、法国、奥地利、匈牙利和俄国一起尊重比利时中立的英国,则谋求各方的保证能够兑现。德国首相莫里茨?冯?贝蒂曼-雷尔韦格,“一位和蔼可亲但软弱无力的人”,对于伦敦将不惜为“一片废纸”而战,仅仅表示惊讶。 1914年8月4日午夜,英国参加了这场正在扩大的冲突。
就这样,一场大灾难开始了,按福洛顿的格雷子爵(他的光荣日子已经结束)的说法:“全欧洲的灯就要熄灭了;在我们有生之年,将再也看不到它们重放光明。”
阿尔弗雷德?冯?史里芬伯爵于80高龄去世,时隔大战爆发不到两年。但是,他的精神指引着德军在西线的最初几个回合先机制敌。他的临终遗言是1914年8-9月德国战略的集中体现。
盛传他说过这样的话:“仗是一定要打的。只要确保右翼强大就行”。
由冯?史里芬(他在赫尔默特?冯?毛奇之前任总参谋长)制定并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史里芬计划,设想两线同时作战。该计划预定战争爆发时,尽最大可能集中德国主力和全部精锐部队于西线,在东线则由相对少量的后备部队对付动员缓慢的俄国人。在西线,德国指望以己方右翼实施的或者说从西面迂回法军的一次强大攻势,将导致围歼法国各集团军,一战而胜。史里芬认为,越过德国边境直接进攻从贝尔福到凡尔登一线的法国要塞防御体系难以奏效(他认为那“几乎是坚不可摧的”)。于是,他的计划的关键是通过比利时和荷兰东南部,对法国防御体系实施深远的侧翼大迂回(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样)。德队的“强大右翼”将在一连串的翼侧运动中“穷追敌人”,继而像一把长柄大镰刀那样向巴黎以西和以南横扫,包围法国各集团军,把它们消灭在自己的防御工事和瑞士边界一带。
史里芬懂得法国的作战思想是同不顾一切的进攻相结合的,他预期法国将对阿尔萨斯-洛林的东南方向(德国的左翼)发动突击。但是,他认为法国在那里的任何进展,只会有利于他的右翼实施长柄大镰刀式的横扫,包围法军左翼。
这项计划在开战前夕由冯?小毛奇加以修订。的确,许多评沦家认为他所做的这些修订,甚至在大炮打响以前就注定了德国战略的失败。小毛奇取消了对荷兰的入侵,从而迫使他的右翼的两个集团军穿过狭窄的列日要塞区。由于顾虑法军可能突进至左翼的德国土地,小毛奇很担心。他抽调右翼的部队来加强他的左翼。同样,由于他担心预定在东线对付俄国的德国部队力量薄弱,因而他从西线右翼抽出4个半以上的军加强东线。
就这样,大战一爆发,西线两支大军都投入进攻。
德国在战争开始时投入了大约87个师,德国的陆军是当时装备得最好的军队;一个德国师估计等于一个半、甚至两个俄国师或奥匈师。毛瑟枪和马克沁重机枪是标准的、高效能的武器。德国人在中型和重型火炮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德国的参谋部和后勤组织也是出类拔萃的。使用铁路输送军队和进行补给,在德国比在其他任何国家都更为发达。
更为重要的是,德国还从中俄战争中得到了无数的启发,在中国的德事人员分批回国之后,德国陆军出现的一系列变化,使得他们更加的具备战斗力。
如此一来,德国陆军比其他任何国家的军队都更多地吸取了中俄战争的教训,让李安生很是期待。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击
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击
欧战的爆发简直让欣喜若狂,全民都陷入了无比的激动与亢奋中。
战争,意味着订单,意味着经济的繁荣。
这对于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的来说无比的重要,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为了获取协约国的大笔订单,立即响应了英国的召唤,为协约国提供各种海上运输的保护,并且提出要加入作战。
无论是的军阀与财阀势力,还是基层军官们,都欢呼着,将这次机会称为“天佑”。
元老井上馨写信给大隈首相和另一位元老山县有朋说:“这次欧洲之大乱,对国运之发展,乃大正时代之天佑,国必须立即举国一致,享受此上天之佑”。
“天佑”也是有用意的,今年4月,终于实现了关税独立自主和法权上的独立平等。但克服半殖民地危机、实现民族独立自主的过程又是军国主义产生、成长的过程。军阀当局制订了“大陆政策”,即向亚洲大陆扩张的政策。1895年甲午战争、1904年日俄战争都源于推行这一政策。
日俄战争后,引入大量外资,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但是,1907年经济危机后,生产并没有恢复真正的繁荣。重税、高额租佃、低工资、农民工人极端贫困,国内市场狭小,繁重的军费和殖民地统治费导致国家财政几乎破产。
而随着中国开始与进行全面竞争,采用压迫式的经济打压,以及愈演愈烈的军备竞赛,使得的经济状况越来越糟糕。
1914年外债达成协议29亿8000万日元,超过同年税收的10倍,难以支付利息;贸易继续入超,导致硬通货现有数额连年减少,无法维持兑换制度。
以这种经济情况为背景,民众打倒阀族、反对扩军、减税、停税的斗争冲击着官僚、军阀政府,已连续推翻了两代内阁,国内危机四伏。国际方面,成为帝国主义国家本身加深了与美英的对立,与俄国也存在着深刻的矛盾;朝鲜民族的抗日斗争广泛深入地开展着,中国辛亥革命打败了腐败的清朝,以新的生命力成长着,开始了反帝国主义斗争。
处在这种国内外形势下,“明治以来用冒险手段把帝国带到这个地少的元老以及最高当权者也很清楚地知道,现在已完全陷于绝境,起码因为如此,所以他们在人类的‘大战乱’中发现了摆脱绝境的‘天佑’。”
另一方面,英法放松在远东的争夺,正图利用英日同盟将拉到协约国阵营内参加战争,因而某种程度上迁就;另外,德国占据着胶洲湾,是扩大侵华的绊脚石,而德国远东实力远弱于,况且德国已经参战且腹背受敌,海外属地无从顾及;美国之鹰的羽毛还没丰满,正一心一意地抢占着拉美市场。中国虽然是最大最危险的敌人,但是却需要在对日动手前考虑协约国的态度。
总之,在远东虽然有许多潜在的敌人,但表面上甚至事实上没有强大的竞争者。故此,井上馨高喊“天佑”,山县有朋则强调:“必须在今日之局势中创造亚细亚之未来和对华政策之基础。”
军阀和元老都认为这是大发展和大陆政策要实现的征兆,并进一步要求政界“停止一切为一派利益的减税停税的争执,要巩固财政的基础,团结英、法、俄三国”,确立对东洋的利权,‘怀柔中国的当权人物’,争取在世界上与欧美列强并驾齐驱的地位。
外相加藤高明力主赶紧参战。正是在这情况下,大隈信内阁急急忙忙地展开了参战外交。
8月4日,公开表示“严守中立”。然而并未守信诺。8月3日,英国决定对德作战。4日,英国对表示希望:“如果战斗涉及到远东,香港和威海卫遭到袭击,英国政府相信政府将给以援助”。
8月7日,英国正式要求海军搜索并击沉在“南中国海”袭击英国商船的德国伪装巡洋舰,并附带谈到:“当然这就意味着对德宣战,但是英国政府认为这是难以避免的”。
既然把一战爆发视为“天佑”,无不挖空心思地找到合适的理由,以便师出有名。英国的要求是适逢其时。大隈内阁撕下了短暂的“中立”面纱,于7日晚召开内阁会议,决定参战事宜。8日黎明,内阁会议结束时已决定向英国政府提出,把参战的理由规定为:“由于战乱余波涉及东亚,日英同盟之目的濒临危险,英国政府根据该条约向政府要
同时,也在紧急制定对日作战计划,也就是攻击青岛德军。
在看来,这是夺取德国在山东半岛利益的天大良机。
这是在冒险,赌中国不敢冒着与协约国作战的危险,对作战。
既然协约国想要将拉入战争,那么也不介意扛着大旗,狐假虎威狗仗人势。
在反复的推测与衡量之后,上下一心,决意对青岛动手。
明治维新后,流行军阀政治。元老们常常不主其位而谋其事。基于此,政府决策须征得元老会议商议并获许可,方能公布执行。由于这个原因,加藤外相于8月8日中午后出席元老会议。元老们也极力主张参战,享受“天佑”,很快认可了政府决定的政策。
8日晚,加藤召请藏相若规礼次郎、海相八代六郎、外务省政务局长小池张造举行密谈,拟定了对德要求内容。至此,参战的外交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而的蠢蠢欲动,似乎并没有让中国有所警醒,相反,舰队的聚集,在中国的说法成为了为协约国海上护航。
与此同时,青岛的德国人也在紧急的磋商,准备应对的攻击。
德军虽然在离本土万里之外应战,但是却并没有多少的消极,他们同样的热情激昂,就跟他们在本土的同胞一样,做好了血战的准备。
德军的士气的确很高,但是,也有许多军官感到担忧,一旦防守遭受挫折,他们的士气很容易低落下去。
毕竟,他们人数太少,经不起消耗,这是个致命缺陷。
青岛的外围防御线沿胶洲湾租借地边界展开,内圈防御线以青岛近郊的鸡貂山、俾斯麦山和毛奇山为核心,有6座主要的炮台,4座对海、2座对陆,共装备有4门280炮、2门240炮、4门210炮、7门150炮和4门105炮,此外还有若干门88炮和原属于清朝陆军的老式120炮。这些炮台及5座多面棱堡共驻扎有750人,其地势居高临下,非常险要。
虽然不至于像旅顺要塞那样,在日俄两国多年经营下,变成浑身是刺的刺猬,变成一个钢铁堡垒,但这样的防御力量,还是能够让任何敢于进犯的军队付出沉痛的代价。
战前参观青岛的提尔皮茨提督曾赞叹说“需要整整一个军的兵力,才能攻下这些要塞”。
青岛的德国海军第3陆战营有1300人,包括4个步兵连、1个骑兵连、1个工兵连、1个炮兵连和2个机枪连。在北京使馆区和天津德租界,德国还驻有4个步兵连、1个骑兵连和2个炮兵分队,这些部队也在几天前经津浦铁路撤退至青岛,德国在青岛的防守兵力最后增至4000人、120挺机枪和90门炮。
迈耶-瓦尔代克为此夸耀说:“日军若想攻下青岛,需要付出4万人之代价”。
而更为精确的计算,日军必须要付出四到五倍于德军防守人数的损失,才能攻克青岛要塞。
也就是说,要付出两万人左右的死亡,才能啃下青岛要塞,这还是起码。
事实上,英国并不是真心要求立即参战,甚至对参战顾虑重重,因为“一般人担心的是将乘机在亚洲大陆推行扩张政策”。
果然,英国8月9日收到备忘录后,立即要求暂停军事行动。对此置之不理反而要求英国允诺出兵。11日,英国只得同意参战。即于8月15日致送德国最后通牒,宣称已同英国商妥。其实,英国出于种种原因不便公开反对罢了。
英国之所以答应的这么迅速,并不拖泥带水,是因为他们也想借着的手,来试探一下中国的态度。
在英国国内,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敦促中国对德国宣战,从而让中国收回胶州湾;另一种则是支持对德宣战,从而将中国与的矛盾激化。
参战“并不是履行日英同盟条约明文规定的义务,而是企图以对英友好的形式,排除德国在东方的势力,提高的地位”。
真正的用心是借参战之名,行独霸中国之实,‘在大陆上推行自己的领土扩张政策,寻求在亚洲的霸权和优势。
宣布‘中立‘前天即8月3日,日军大本营即在佐世保组建了舰队,并对陆海军进行了动员和调动‘,8月15日,发表题为社论称:‘如果想利用这个机会,把大军运往中国追求其野心,则必将带来使我国陷入危险之事件‘。
英国固然想看到中国的发展势头因为这次与的战事而消失,未尝没有削弱的心思。
日益的表露出了独立性,英日同盟只是的美丽外衣而已。
也就是说,拉拢中国加入到协约国对同盟国作战,或是促使中日两国陷入战争,成为了主流的两种意见。
但看来,后者的可能性要大些,毕竟英日同盟对于当前的英国来说,还是无比需要的。
在通牒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