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安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之天子门生章节目录 > 大宋之天子门生第105部分阅读

大宋之天子门生第105部分阅读(2/2)

大宋之天子门生作者:作者不祥 2021-04-11 23:42
又问起了温泉山上契丹神龙和黄河中契丹神龙同时显身的事情。 这件事情江逐流进行的非常秘密,当时操作神龙地军士都已经被集体灭口。

    除了狄青和张文显之外,再也没有什么人知道这个秘密。

    此时听皇帝赵祯和太后问起,狄青连忙躬身说道:“陛下、太后,那神龙军中数万将士都亲眼目睹,威势甚猛,至于是不是契丹神龙显灵,臣江舟就不得而知了。 ”

    刘太后听到这里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江大人,恐怕真的是契丹神龙了,没有想到你当初无意之间搞出的契丹龙脉的事情,竟然一语成箴。 ”

    当初江逐流命令狄青去搞契丹龙脉的奇迹这件事情只有刘太后和皇帝赵祯知道,此时刘太后说这话的意思,竟然有点怪罪江逐流的味道。

    赵祯连忙笑道:“太后,若没有江大人如此动作,恐怕党项还没有如此容易剿灭,契丹的军力也不会这么快就被削弱近半。 ”

    刘太后忧心忡忡道:“话虽这样说,如果契丹人欲向我们讨要兴州我们如何是好?虽然说契丹人这次在兴州折了数十万人马,但是兴州有契丹龙脉,他们不可能任兴州在我们大宋手里啊。

    ”

    皇帝赵祯说道:“太后不必忧心,有江大人在,还怕契丹人挑衅不成?”

    刘太后这才微微感到有些欣慰,她点头说道:“也是,有江大人在此,足以挡我大宋半壁江山呢!”

    江逐流连忙欠身说道:“承蒙太后和陛下地看重,若是契丹人欲往兴州挑衅,臣愿意再次领兵塞外与契丹人一战。 ”

    刘太后和赵祯眼里都露出嘉许的目光。

    江逐流又说道:“不过,臣以为,若是契丹人要想讨还兴州,或许还有其他解决的办法。 ”

    刘太后和赵祯都很诧异,说道:“江大人,还有什么办法呢?”

    江逐流说道:“臣江舟曾听闻有人言及当日太祖皇帝在位时曾经在内府库专门设了一个‘封桩库’,言道:‘俟满五百万缗,当向契丹赎燕蓟。

    ’太宗皇帝也一心一意地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 如果我们让契丹人用燕云十六州来交换契丹龙脉之地兴州,不知道太后和圣上以为如何?”

    真宗皇帝在位末期,刘太后就开始执掌大宋朝政,及至真宗皇帝薨后,刘太后又亲掌大宋朝政,算起来也是大宋这十几年的实际统治者,自然对大宋朝局方方面面都考虑过,对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刘太后比谁人都清楚,此时听江逐流说出来,觉得这个主意非常新鲜,也非常不错。

    不过刘太后心中还是有点担心,契丹人会按照江逐流所说地和用燕云十六州和大宋交换兴州吗?

    江逐流笑道:“太后、陛下,契丹人换不换由不得他们,除非他们眼睁睁看着契丹龙脉掌握在我们手里。

    如果要是契丹人兴兵攻打兴州,有臣亲自率兵阻挡,契丹人不见得能讨得了好,况且契丹皇帝耶律隆绪已经见识过臣向他展示的大宋军威,他们心中必然对大宋军队战斗力很是忌惮。

    契丹铁骑虽然悍勇,但是兵力远远不及我大宋,现在契丹兵力又折损一半,契丹皇帝耶律隆绪心中会有考虑的。 ”

    刘太后点了点头,遂又有了另一层担心:“江大人,兴州乃是契丹龙脉之地,若是真的换来了燕云十六州,契丹龙脉归了辽国,契丹人岂不是如虎添翼吗?他们以后会不会对我们大宋更不利?”

    江逐流笑道:“太后,兴州既然是契丹龙脉之地,放在我们大宋手里也没有什么用处,我们大宋纵使守得了一时,守不了一世。

    当初兴州被李继迁率党项人从我大宋手中夺走,就是因为兴州是契丹龙脉,本非我大宋之地,所以镇守不住。

    如此苦苦困守,还不如趁现在契丹国力虚弱,换了燕云十六州,去了横亘在我大宋咽喉上地一根梗刺为好呢!”

    刘太后和皇帝赵祯俱都意动。

    江逐流继续说道:“只要我们燕云十六州在手,就可以把契丹铁骑阻挡在塞外的草原上,即使契丹国力强盛,也不会向现在这样一出燕云十六州,兵锋就直接威胁到我大宋京师!”

    序 第三百四十章 两个义女

    第三百四十章  两个义女

    刘太后思忖半天,这才说道:“江大人,你的主意好是挺好,只是契丹人未必会如我们之愿,用燕云十六州来换兴州啊!”

    赵祯也说道:“是啊,江大人,契丹人虽然想要兴州,未必会以契丹龙脉来换啊!”

    江逐流欠身道:“太后、圣上请放心,辽国皇帝耶律隆绪曾亲眼见过神龙显身,他一定会对神龙念念不忘,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辽国皇帝耶律隆绪必然会在近期派使臣过来索要兴州。

    ”

    说到这里,江逐流就微笑起来:“臣以为契丹人舍不得燕云十六州,更舍不得契丹龙脉,到时候我们就向辽国使臣提出要求,反正兴州在我们大宋手里,不愁他们不答应!”

    刘太后笑道:“也好,江大人,若是契丹使臣到了,那与契丹使臣交涉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

    江逐流躬身道:“太后请放心,臣一定会想办法说服辽人,把燕云十六州换回来。 ”

    刘太后欣慰地说道:“有江大人这句话哀家和圣上就放心。 ”顿了一下,刘太后又道:“江大人,上次你婚期在即,却奉命出征。

    这次得胜归来,就选一个黄道吉日,与筝儿把婚事办了吧。 ”

    “还请太后和圣上为臣选定婚期!”江逐流自然懂得如何拍太后和皇帝的马屁。

    皇帝赵祯就笑道:“还是太后选吧。 ”

    刘太后说道:“江大人,定婚期很容易。 找司天监的官员看一下黄历就好。 但是哀家这里却有一个要求。 ”

    江逐流说道:“太后请明示。 ”

    刘太后说道:“筝儿既然是哀家的义女,就有了皇家身份,她到了你们江家如果当了偏房,未免会让人耻笑皇家体统。

    所以这次筝儿进了你们江家之后就是正室,你原来的发妻就委屈一下,当了偏室吧。 ”

    “太后。 这万万不可!”江逐流连忙躬身说道:“冬儿乃是臣结发妻子,天性善良,对臣母极孝,臣实在不忍心把她贬为偏房,还请太后收回这个成命。 ”

    刘太后不悦地说道:“冬儿即使再孝顺再好,再没有过错,但是她也不能居于哀家的义女之上。 ”

    江逐流坚持道:“太后,臣江舟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 臣在外面征战经年不归,是冬儿帮臣恪尽孝道,所以臣绝不会把冬儿贬为偏房。 ”

    刘太后面色一变,哼一声,严厉地盯着江逐流:“江舟,你是有意要扫皇家脸面了?”

    江逐流俯身在地,说道:“臣不敢!但是臣江舟亦不敢让发妻居于偏室!”

    刘太后看了江逐流良久,态度软化了下来。 说道:“江舟,好吧,哀家就退让一步。 你发妻是正房,哀家的义女也是正房,两头大。 这下你该满意了吧?”

    江逐流仍俯身不起,说道:“启禀太后,即使是两头大,筝儿和冬儿都是正房。 臣江舟亦不能答应?”

    刘太后怒哼一声,沉声道:“江舟,你是蹬鼻子上脸是不是?哀家已经做了这么大地让步?你还不知足?莫非哀家的义女到你江家只能做偏房的份吗?你把皇家威严放在何处了?”

    皇帝赵祯一看不好,连忙出来打圆场:“太后息怒。

    ”然后又对江逐流说道:“江舟,太后的两头大的主意不是挺好吗?既照顾了皇家的体面,也没有屈待你发妻,你为何不同意呢?你是怎么想的,可以告诉太后与朕吗?”

    江逐流这才缓缓抬起身子。 对刘太后和皇帝赵祯说道:“臣江舟不是不知进退的人。 太后肯让冬儿和筝儿同为正房,确实是对臣发妻冬儿地照顾,体恤到了臣的难处。

    但是臣却不能接受这样的办法。

    因为虽然名义上都是臣的正房,但是一个是普通民女,一个是太后义女、皇家身份,由于两个人之间身份有着巨大的差异,所以虽然都是正房,冬儿照旧会吃亏啊!”

    刘太后这才缓和了下来。 说道:“江舟。 原来你是担心筝儿会欺负你的发妻冬儿吗?我听筝儿说过,她和你的发妻冬儿之间感情极好。

    又怎么会去欺辱冬儿呢?再说以哀家看来,筝儿也是心底善良之人,绝不会干出那样仗势欺人的事情啊!”

    江逐流说道:“启禀太后,臣江舟当然不是担心筝儿会欺负冬儿,筝儿心底也极为善良,和冬儿之间感情极为要好,自然不会去欺负冬儿。 臣是担心江府地下人们。

    臣官职已经是知枢密院事,府内仆役逐渐增多。

    这些下人们的是狗眼看人低的势利眼,虽然名义上筝儿和冬儿都是正房,又有臣的交代,他们暂时不会对筝儿和冬儿有什么区别的对待。

    但是时间长了之后,难保他们不会露出趋炎附势地嘴脸。

    筝儿家境富裕,又是太后的义女,皇家身份,那些仆人不自觉地就会去讨好筝儿,未免会冷落了冬儿,这是臣实在不愿意看到的。

    如果冬儿是正房,等而是偏房,那么冬儿在江家的地位名义上就高过了筝儿,那些仆人纵使想讨好筝儿,也还是有所顾忌,不会太嚣张地。 ”

    “原来如此啊!”刘太后缓缓的点了点头,“江舟,你还真是个细心人呢!为发妻考虑的那么周详!但是你这样做会损伤皇家脸面,所以哀家不能答应与你。 ”

    这时候皇帝赵祯忽然间笑了起来:“江舟,原来是你担心这样的事情啊?”皇帝赵祯笑眯眯地说道:“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啊!”

    皇帝赵祯转而对刘太后说:“太后,既然江舟是担心两房之间的身份不平等,太后好不再做一个人情,把江舟的发妻冬儿也收成义女,这样两个都成了皇家的义女,两个都是正房,江舟再也不用忧心谁的地位高低地问题了,也不失皇家的体面。

    朕也又多了一个义姐,所有人都皆大欢喜。 ”

    刘太后大喜,说道:“圣上英明!这个办法确实好,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江舟,刚才圣上的话你可听见了?”

    江逐流连忙说道:“太后,臣一字一句听得清清楚楚,无一处遗漏。 ”

    刘太后说道:“你认为圣上这个主意如何?可以愿意接受?”

    江逐流连忙躬身说道:“臣认为圣上这个主意是再好不过了,臣当然愿意!”

    刘太后笑道:“你愿意还不谢恩?”

    江逐流连忙俯身在地,高声说道:“臣江舟谢太后隆恩,谢圣上隆恩!”

    刘太后笑着说道:“平身吧!回头哀家会派人传冬儿和筝儿入宫,举行一个仪式,把冬儿先收成义女。 然后再命司天监为你选一良辰吉日,让你和筝儿早日完婚!”

    江逐流又拜道:“臣江舟替冬儿谢过太后!”

    江逐流回到府上,把太后的意思跟江母和冬儿一说,两个人都非常高兴,冬儿做梦也没有想到,她竟然和筝儿姐姐一样,成了当朝太后的义女。

    第二天,太后派人过来接上冬儿和崔筝一起进宫。 在司礼太监的主持下,太后正式把冬儿收为义女。 然后冬儿和崔筝一起被太后留在宫内住了两日。

    与此同时,司天监的少监大人已经勘选好黄道吉日,半个月后由太后亲自主持,为江逐流和崔筝完婚。

    在江逐流西征兴州地时候,刘太后已经从皇家内库中拨出了一笔款项,着人为江逐流督造驸马府,等着江逐流西征归来时成婚之用。

    崔家家大业大,财力雄厚,崔老太爷又另外加了两倍地款项,把驸马府督造的富丽堂皇,当然礼制上自然是中规中矩,不能有僭越之处,只是在房屋地质量和舒适程度上有很大的提高。

    半个月后,汴京城万人空巷,都出来观看盛大的太后嫁女的仪式,其中风光排场甚至超过了真正的公主出嫁。

    这也难怪,主要新郎官是大宋百胜将军江逐流,以一已之力率领大军荡平党项数十万大军,收回西北十数州,除了江逐流,谁还有这个本事?

    新婚燕尔,江逐流和崔筝之间有说不出的恩爱,当然江逐流也不会冷落了冬儿,可惜是崔筝和冬儿都不解风情,即使江逐流如何巧舌如簧,都没有能说动崔筝和冬儿同时和他上演三人同床大戏。

    江逐流正在琢磨该如何把崔筝和冬儿同时骗床,享受左拥右抱之乐呢,辽国的使臣就到了京师。

    序 第三百四十一章 廷辩

    第三百四十一章  廷辩

    辽国皇帝耶律隆绪派过来使臣乃是大辽燕王萧孝穆。 萧孝穆当初征讨党项的时候,在与卫慕山喜大战时受了重伤,送回辽国休养。

    这次伤势刚刚痊愈,耶律隆绪就把他召唤过来,命他率领使团出使大宋,务必想办法向大宋把兴州龙脉之地讨要回来。

    耶律隆绪之所以要拍燕王萧孝穆过来,就是因为燕王萧孝穆乃是大辽国有名的勇将,选一员勇将担任辽国使臣就是为了给大宋朝传递一个信号,如果不同意大辽国的要求,就要想想后果——我大辽要是开战,你大宋朝能承担的起否?

    刘太后和皇帝赵祯收到辽国使臣萧孝穆上的国书之后,连忙把文武大臣召集起来,商讨该如何应对,江逐流在新婚燕尔之际,也被传到宫内来了。

    皇帝赵祯命内侍把辽国的索要兴州国书给众大臣传阅一遍后,众位大臣反应各异,有要求强硬拒绝辽国无礼的要求的,哪怕是一战都在所不惜;有的大臣却摇头说道要不得,辽国铁骑就囤积在燕云十六州,顷刻之间就可以挥师南下,一旦发生兵祸,黎民百姓又要遭受兵祸之苦,实在不是大宋之福。

    一时间众大臣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江逐流在一旁冷眼旁观众人的反应,并不出声。

    让江逐流感到高兴的是,众位大臣之中主张强硬应对辽国使臣的占据大多数,不过是皇帝党人,很多太后党人比如吕夷简、钱惟演等人也纷纷主张对辽国强硬,这也许就是江逐流在兴州大胜助长了大宋群臣的信心吧。

    相比而言,那些主和的人数就少得多,而且都是文臣。

    刘太后看江逐流不说话,本来想直接点将,后来转念一想。 就挥手说道:“吕夷简、王曾、钱惟演、江逐流、晏殊,你们几个给哀家留下来,其余各位大人暂且退去吧。

    ”

    王曾此时已经从洛阳河南府通判被调到京师人参政知事,也就是大宋副宰相,仅次于吕夷简。

    一众文武群臣退出去后,大殿内只剩下方才太后点名留下的几位大臣。 刘太后看着江逐流说道:“江舟,你方才为何一言不发?”

    江逐流躬身回答道:“太后,众位大人珠玉在前。 臣不敢置言。 ”

    刘太后微微一笑,说道:“现在这里留下的都是国之重臣,你有什么话尽管说来。 ”

    江逐流看了一眼吕夷简、王曾等人,这些人都是强硬派,就知道太后的心意了,于是躬身说道:“太后和陛下既然把几位大人留下,心中早已经有定见,臣的想法和太后、陛下如出一辙。

    毫无二致。 ”

    赵祯也笑了起来,说道:“江舟,你现在说话越来越圆滑了。 ”

    江逐流连忙道:“臣不敢。 臣就是盼望太后和陛下断然拒绝辽国地无礼要求,不给他们任何非分之想。 ”

    刘太后就道:“江舟,这事说起来容易。 但是必须有一番合理的说辞。

    辽国国书上所言,李德明当日曾经接受过辽国的封赐,被封为‘大夏国王’,辽国现在就以这个为借口向我们讨要兴州啊!”

    江逐流微笑着说道:“太后。 李德明当日接受我们大宋西平王、行夏州刺史的封赐在前,接受辽国的大夏王封赐在后,这就是我们光明正大的理由。

    况且臣捉了李德明之后一直不杀,就是为了应对辽国讨要兴州这一天。 让李德明在朝堂之上亲口向辽国使臣萧孝穆说出兴州乃大宋的土地,不比什么证据都有效的多吗?”

    刘太后莞尔一笑,说道:“江舟,怪不得你当日一再要求哀家派人好生看待李德明,务必要让其保持身体康健。

    原来是为今日之事做准备啊!也是,李德明在?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