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强路第58部分阅读
《列强路》作者:作者不祥 2021-04-12 07:25
数万,小镇却只有数千,民兵自然也有多有少,以每镇抽调三十人计,吉安府抽调的民兵总数会在三千人以上。
在吉安府待了一天后,铁三成、石大牛等人登上火车,让他们威到章运的是,不是所有民兵都能上火车,还有一部分人留在吉安府,就在吉安负责运输物资。
吉安铁路线是去年年底刚刚完工,铁三威、石大牛等人都是第一次乘坐火车,看到道路两旁的景物在眼前飞快的倒退,两人不由感到十分新奇,趴在火车窗户前,死死的盯着外面。
南京,汉王府左侧,一座三层,上面写着政事堂内的大楼内,不时有官员进进出出,一片忙碌的景象。
政事堂是汉王拨给内阁处理政事之处,整个政事堂的面积占地极广,可以同时容纳数百人办公,自任内阁上任以来已经有一个半月了。
这一个多月以来,汉王已经将大部分政事转移到内阁,地方官员也渐渐习惯于自己的折子先要经过内阁一道手续,然后才会到汉王手,一些不重要的折子上已经没有汉王的批示,准或不准,只需要内阁盖章即可。
政事堂第三层,梅鸿吉正在用沙哑的声音向一名官员问道:“调拨到京城的粮食有多少?”
“回辅大人,已经有五百万石。“官员恭敬的回道。
梅鸿吉点了点头:“做得不错,不过,还是不够,月底前京城存粮需要增加到一千万石才行。”
要存够一千万石,等于还差五百万石,如果是以前要在短短半个月时间调集五百万石粮食,即使各地存粮充足也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数目,每天数十万石的运粮量,即使抽调百万民夫也不一定办得到。
此时那名官员却眼睛眨也不眨的应道:“是,大人。“
三十万石,一万八干吨,差不多三百多个车皮而已,二十场列车就可以拉完,换威轮船,十艘二干吨级的轮船就够了。
“盐、猪肉、咸鱼、糖、蔬菜干货、还有干粮准备的如何?”
“辅大人放心,南京目前已经存够二十万大军三个月所需要物资。“
“不够,还需要考虑民夫所用,月底前将储量提高到四十万人三个月所需。”
“这命……“那名官员有点迟疑。
“怎么,有问题吗?”
“回辅大人,没有问题,只是大人,民夫只要有粮食就好,何必和军队一样供应?“
官员语气有点不解,他原本是投靠的清廷官员,以前朝廷征调民夫,不要说工钱了,有时甚至还要民夫自带干粮。握手手打奉献。哪象现在的大汉,不但钱,还要让他们吃得和军队差不多,这要增加多少开支?不是朝廷没钱,而是他自认为这样做没有必要,不如替朝廷省下这笔钱来。
“不要自作主张,这是汉王亲自规定,若走到时不能保证民夫的供应,追查下来,你的脑袋不敢砍。”
“是,下官鲁莽了,一定催促各地尽快完成任务。”听到是汉王亲自吩咐,官员脸上不由冒出一身冷汗。
“对了,说到民夫,现在抽调的情况如何?”
“回辅大人,第一批民夫总共十五万人,其江南十万人,江北五万人,江北的民夫将会在准安汇合,江南地区有五万民夫月底之前会到达南京。”。
“那就好,你先下去忙吧。
“是,辅大人,下官告退。”
那名官员下去后,梅鸿吉顿时感到一阵疲惫袭来,连忙喝了一口浓茶,这才继续召见下一名官员,这名官员给梅鸿吉汇报弹药的准备情况,汉军已经完成了全火器的转换,需要的弹药是海量,一场战事计算下来,消耗的弹药量并不比粮食少。
汉王所定北伐时间是在三月初一,这个时间虽然现在还是秘密,只是内阁各人却心有数。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能让汉王准时在三月初一这日出兵,刚刚过完年,内阁就全力运转起来,调拨钱粮、弹药、民夫等等,各项事情千头万结,事事都要经过内阁来决定。以前在财政部时,梅鸿吉虽然有时会很忙碌,只是却从没有这么忙碌过,甚至恨不得能分身两人,想起汉王刚开始的告诫,内阁的差事果然不好当。
只有累归累,封侯拜相,历来就是臣武将的最高夙愿,又有谁能抵挡其的权力诱惑,是苦是乐,也只有梅鸿吉这个当事人才能真正明白。石大牛等人来到南京的第二日就开始忙碌起来,他们不要说见到汉王,就是南京城也没有时间去逛,每天都有数不清的物资需要他们装卸,在内阁推动下,汉军境内一片忙碌,人力,物资飞快的向京师和前线集。南京军事学院,刘铬传正在收拾行李,昨天他已经顺利完成三个月的学习,今天休整一天,明天就要返回自己的部队。
说实话,在这里学习了三个月,马上就要离开,一时之间还有点不舍,只是想起马上就要与军的同伴相见,而且自己将由班长升为排长,刘铭传心更多的还是兴奋。
虽然一直在学校,不过他们这些人可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外面的变化一清二楚,学校订阅了所有主要的报纸,供学员们休息时翻看,及时了解外面的信息。
最近一个月,备家报纸开始对推翻满清进行宣扬,将满清开国时对汉人的屠杀历数了一遍,还有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字狱也拎了出来,作为满清压制,愚昧汉人的证据,将满清人吹嘘的明君骂得狗血喷头。
翻开报纸,每家报纸都有鲜明的标题,“北伐!”,“解救北方百姓!”,“驱逐鞑靼、恢复华!”这样的字样比比皆是,哪怕是最迟顿的人也知道,战争就要来了。
何况学校的老师也开始有意无意的谈论着战争相关的事,让他们对于即将到来的战争更加期望起来,每个人都感到热血,清军的战斗力,各人都心有数,他们根本不是汉军对手。出于对建功立业的渴望,谁也不肯错过这次战斗。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一百六十五节 誓师
二零五八年三月初一,汉王府前成色的海洋,一万多近卫师排成整齐的队列,用狂热的目光注视着高台上的汉王。将夜快眼百~万\小!说
今天是大汉北伐誓师正式的日子,北伐的缴昨日已经布,现在已经有了报纸不再需要告示,不用数日,汉军北伐的消息就会传遍天下。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有经过一个多月报纸的宣传,加上各地物资,兵力不断运送,汉军境内无论官民,对北伐早有心理准备,只是真正到了北伐的这一刻,不好认还是激动无比。
“将士们,从满清入关开始到现在已经整整二百年,二百年来满清一直骑在汉人头上作威作福,把汉人当成自己铁杆庄稼,屠杀我们的人名,篡改我们的史书,大兴字狱,扼杀明,使得一直领先于世界的华明停滞二百年不前”
想起前面满人对汉人的屠杀,历史上马上就要来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此后就是几乎长达百年的半殖民,半封建历史,王韵语气顿时有些哽咽,下面众人的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这二百年来,满人的统治就像是一朵黑压压的乌云,压在数万万人头上一直驱除不散,汉人的每一次斗争都以失败告终,无数的先烈被满人屠杀,到了今日,整个南方被解放,可是北方依然在这朵乌云之下
今天,孤,作为大汉的汉王,将带领你们继续推翻满人对北方的统治,不论南北,四万万百姓头上不再有乌云笼罩,华明可以继续前进,这不是一场单纯的争夺权力的战争,而是已经觉醒过来的华明对满人愚昧落后的一场战争,大汉必将取得胜利,我们的明也将取得胜利!”
“万胜!万胜!”
尽管汉王所讲有不少人听得迷糊,不过,还是感觉热血,他们要把汉王的讲话一字不漏记下,明天全刊印出来。敏体尼、阿礼国等各国大使也站在观礼台上,听到王韵的讲话,两人不由尴尬,汉王对满人的指责好像也适用于他们,如今汉军对满人起了反击,一旦汉军统一这个庞大的国家,还会允许租界存在吗?
等众人的欢呼稍低一点,王韵才拔出长剑向前一指,大声喝道:“出!”
一队队的近卫师开始从广场离开,彩旗招展,一个个昂阔步,慢慢形成一条长长的队列。
“万胜!万胜!万胜!”
大军出征,所过之处都是欢呼的百姓,见到此情景,王韵心忍不住有一丝自豪,这些百姓的欢呼,无疑是对自己所做一切的认可。
“梅爱卿、杨爱卿、刘爱卿孤出征之后,整个后方就交给你们了。”出城之后,王韵止住武百官再相送的脚步,与梅鸿吉、刘墉、杨浦清等内阁成员一一打着招呼。这次出征,所有内阁成员都会留守,对汉王亲征之事,朝有过微弱的反对声,认为以汉军眼下的实力,汉王只需坐镇后方即可,这种反对声当然被王韵无视,统一之功,除了他这个汉王,又有哪个将领能够承受。
“王爷放心,我等必定鞠躬尽瘁,不使王爷有后顾之忧,微臣等先预祝王爷一路顺风,旗开得胜。”梅鸿吉带头道。
“那就好,孤相信诸位爱卿能够做到。”说完,王韵哈哈大笑,登上为他准备的马车。
“恭送王爷!”梅鸿吉等人连忙弯下腰相送,知道王韵马车离去很远,众人方起身。
看到大军远去,梅鸿吉转过身,用威严的目光扫过面前的百官,道:“诸位,大军已经出征,我等要做的就是权力为大军做好一切后勤工作,保证前线无忧,若有人在此期间胆敢恣意妄为,违法乱纪,本铺自会严惩!”
众人听得一凛,这才现平时看上去和蔼可亲的铺话里包涵的杀气,连忙应道:“是,铺大人!”
湘潭,城墙上已是破损的不成样子,一面黑色的满清龙旗丢弃在地上,破破烂烂的龙旗上踩着无数脚印,去无人理会,在城头上方,一面红色,绣着长剑与犁的旗帜在随风飘扬。
城门下,数千名清军眼充满恐惧,他们将手的兵器丢到地上,然后双手抱着头,顺着汉军手指的方向集。
一队队的汉军迈着整齐的脚步走进城,刚刚经历炮火的百姓躲在门缝后,带着一丝恐惧,又有一点兴奋的神色,偷偷的看着汉军的身影。
在王韵誓师出征时,前线的战事其实已经打响,汉军分成三路,一路由潘起亮为主帅,从江西初级,一路由王亮攻为主帅,从广西出击,两路人马,各集三个师兵力。
而后的无疑是即将更随汉王一起进攻山东的汉军已经在江苏与山东交界处集个师兵力,加上更随在汉王身边的近卫师,总兵力达到七万余人。
以为去年大批太平军投靠,汉军在这批太平军新组成了三个师,其两个6师,加上太平军转化的两个师,大汉6军正规6军部队一共为二十一个师,此次战事,一次就出动十三个个师,虽然没有倾尽全力,只是已经是汉军从未有过的规模
对于汉军境内的情况,清军并非一无所知,虽然早有准备,只是在汉军起进攻后,还是马上就吃了大亏,湘军也好,广西军也好,面对汉军犀利的进攻,纷纷败退。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一百六十六节 势如破竹
郏县历史悠久,秦时已经置县,位于山东最南端,与苏北相邻,自苏北被汉军攻占后,郏县就成为清军与汉军对峙的最前线。
这天,早上八时左右,正在城墙上巡视的郏县清军现远处一股大队人马正在向县城靠近,数名清军想也没想,马上嚷了起来:“不好了,短毛杀来了。”
这一嚷,整个城墙都慌乱起来,一齐围了上来,问道:“哪里。在哪里?”
先前叫嚷的清军连忙向前一指:“看,前面不是吗?”
众人向前看去,果然,一股大的烟尘正在逼近,这样的烟尘毫无疑问是大队人马行军引起,再看看方向,果然是汉军。
名士兵丢掉了手兵器,转身就逃。
看到如此,其余士兵也纷纷丢掉手的武器,转身就逃,几名军官吆喝了几声,只是谁也不理会,他们对望一眼,也有样学样,将兵器丢下逃跑,不一会儿,整个郏县城头就变得空空荡荡。好在城门下的士兵总算做了一点事,就是将开着的大门重新关上。
郏县虽然是最前线,清廷上下却从没有指望靠郏县可以挡住汉军的进攻,因此郏县兵丁不多,团丁,衙役各种乱七八糟加起来的人数也不过一千余人。
这个人数若是平日还好,只是谁都明白,一旦汉军进攻,想靠这一千余人守住城绝不可能,最多只能抵抗一点时间,给后面提个醒。
一年多时间,郏县的清军一直提心吊胆,不知道汉军什么时候进攻,如今一听到汉军来了,大家想的不是抵抗,而是如何保命。
进攻郏县的是周秀英第七师下面一个团,团长周大海,等到第七师汉军到城下一看,好家伙,只见整个县城大门紧闭,只是城墙上却不见人影,静悄悄一片。
“有埋伏?”
这是大多数汉军脑闪过的第一个想法,也难怪,县城太诡异了,不过不管有没有埋伏,汉军显然不会为一个小小的县城停下,周大海马上命令汉军进行试探性的进攻。
一阵紧张的忙碌后,汉军所携带的四门小口径火炮准备就绪。
“射!”
“轰!”
数声连续的炮响,四炮弹依次飞上城墙,其三在城墙爆炸,一落入城爆炸,三城墙爆炸的炮弹只是激起一阵硝烟,毫无其它反应,倒是落入城的那炮弹,引起城一阵混乱,各种惊呼声连城外都能隐约听见。
“团长,估计是城的守城都已经逃跑了,直接炸开城门吧。”一名参谋建议道。
“嗯,好,炸城门。”周大海也看出郏县不象是清军埋伏的样子,真要有埋伏,三炮弹下去不可能没有动静,何况即使有埋伏,只要炸开城门,埋伏也没有什么可怕。
炸城门这样的事,汉军有专门的工兵去做,在周大海下达命令不到二十分钟,工兵已经在城门埋好了足够的炸药,随着“轰隆。”一声巨响,郏县城门变成无数的碎片飞上了天,等到碎片落下后,一条县城大道已经出现在汉军面前。
周大海并没有稍作犹豫,命令道:“进城!”
郏县县城不大,汉军很快控制了全县,才现县里的兵丁果然全部散去,而知县则躲在衙门一间柴房里,被汉军搜了出来。
郏县县令是一名三十余岁的年人,此时被汉军押着,全身有点抖。
“郏县的官兵呢?”周大海问道,虽然顺利夺下县城,可是连一名清军也没有见到,犹如一拳打在棉花上,让周大海大感失落。
“回这位大人,这些兵丁惧怕大军的天威,在贵军来临之后已经化兵为民,还有出城逃走了。”
“哦,哪你为什么不逃走?”周大海饶有兴致的问道,总算得到城为什么没有清军的原因,这让周大海松了一口气。
县令吭哧,吭哧半天却没有回答,事实上他不是不想逃,只是不敢逃,县令有守土之罪,逃到后方若是没有过硬的关系,脑袋多半要丢。如果他有过硬关系的话,也不会放在郏县这个危险的地方。只是直接说自己怕死实在太过丢脸,县令才不好意思说出来。
“逃又不逃,降又不降,害的本座白白浪费炮弹,炸药,以后还要维修城墙,实在可恶之极,来人,拉下去毙了。
周大海话一说完,县令一下子摊在地上:“大人饶命,小人愿降,小人愿降。”
郏县县令没有第一时间出降、说起来还是面子作怪,认为自己饱读圣贤书,应该忠于朝廷,只是如今面对死亡时,忠义之心顿时不翼而飞,大声求饶起来。
“好了,起来吧,你马上以自己的名义,让全城贴出告示,让散去的兵丁限期到衙门报道,大汉朝廷对他们酌情处理,不会重罚,如果限期内不报道的话,大汉将会视其为满清余孽,追究其责。”
周大海刚才的话不过是吓唬一下郏县县令,郏县县令虽然没有第一时间投降,可是也没有率军抵抗,如果如此简单就杀了,对于汉军下面的军事行动无疑不利,何况散去的这些兵丁必须疏理一遍,不能肯安会留下隐患,这些都需要郊县县令的协助。
“多谢大人,学生这就去写告示,不知该限定几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吉安府待了一天后,铁三成、石大牛等人登上火车,让他们威到章运的是,不是所有民兵都能上火车,还有一部分人留在吉安府,就在吉安负责运输物资。
吉安铁路线是去年年底刚刚完工,铁三威、石大牛等人都是第一次乘坐火车,看到道路两旁的景物在眼前飞快的倒退,两人不由感到十分新奇,趴在火车窗户前,死死的盯着外面。
南京,汉王府左侧,一座三层,上面写着政事堂内的大楼内,不时有官员进进出出,一片忙碌的景象。
政事堂是汉王拨给内阁处理政事之处,整个政事堂的面积占地极广,可以同时容纳数百人办公,自任内阁上任以来已经有一个半月了。
这一个多月以来,汉王已经将大部分政事转移到内阁,地方官员也渐渐习惯于自己的折子先要经过内阁一道手续,然后才会到汉王手,一些不重要的折子上已经没有汉王的批示,准或不准,只需要内阁盖章即可。
政事堂第三层,梅鸿吉正在用沙哑的声音向一名官员问道:“调拨到京城的粮食有多少?”
“回辅大人,已经有五百万石。“官员恭敬的回道。
梅鸿吉点了点头:“做得不错,不过,还是不够,月底前京城存粮需要增加到一千万石才行。”
要存够一千万石,等于还差五百万石,如果是以前要在短短半个月时间调集五百万石粮食,即使各地存粮充足也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数目,每天数十万石的运粮量,即使抽调百万民夫也不一定办得到。
此时那名官员却眼睛眨也不眨的应道:“是,大人。“
三十万石,一万八干吨,差不多三百多个车皮而已,二十场列车就可以拉完,换威轮船,十艘二干吨级的轮船就够了。
“盐、猪肉、咸鱼、糖、蔬菜干货、还有干粮准备的如何?”
“辅大人放心,南京目前已经存够二十万大军三个月所需要物资。“
“不够,还需要考虑民夫所用,月底前将储量提高到四十万人三个月所需。”
“这命……“那名官员有点迟疑。
“怎么,有问题吗?”
“回辅大人,没有问题,只是大人,民夫只要有粮食就好,何必和军队一样供应?“
官员语气有点不解,他原本是投靠的清廷官员,以前朝廷征调民夫,不要说工钱了,有时甚至还要民夫自带干粮。握手手打奉献。哪象现在的大汉,不但钱,还要让他们吃得和军队差不多,这要增加多少开支?不是朝廷没钱,而是他自认为这样做没有必要,不如替朝廷省下这笔钱来。
“不要自作主张,这是汉王亲自规定,若走到时不能保证民夫的供应,追查下来,你的脑袋不敢砍。”
“是,下官鲁莽了,一定催促各地尽快完成任务。”听到是汉王亲自吩咐,官员脸上不由冒出一身冷汗。
“对了,说到民夫,现在抽调的情况如何?”
“回辅大人,第一批民夫总共十五万人,其江南十万人,江北五万人,江北的民夫将会在准安汇合,江南地区有五万民夫月底之前会到达南京。”。
“那就好,你先下去忙吧。
“是,辅大人,下官告退。”
那名官员下去后,梅鸿吉顿时感到一阵疲惫袭来,连忙喝了一口浓茶,这才继续召见下一名官员,这名官员给梅鸿吉汇报弹药的准备情况,汉军已经完成了全火器的转换,需要的弹药是海量,一场战事计算下来,消耗的弹药量并不比粮食少。
汉王所定北伐时间是在三月初一,这个时间虽然现在还是秘密,只是内阁各人却心有数。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能让汉王准时在三月初一这日出兵,刚刚过完年,内阁就全力运转起来,调拨钱粮、弹药、民夫等等,各项事情千头万结,事事都要经过内阁来决定。以前在财政部时,梅鸿吉虽然有时会很忙碌,只是却从没有这么忙碌过,甚至恨不得能分身两人,想起汉王刚开始的告诫,内阁的差事果然不好当。
只有累归累,封侯拜相,历来就是臣武将的最高夙愿,又有谁能抵挡其的权力诱惑,是苦是乐,也只有梅鸿吉这个当事人才能真正明白。石大牛等人来到南京的第二日就开始忙碌起来,他们不要说见到汉王,就是南京城也没有时间去逛,每天都有数不清的物资需要他们装卸,在内阁推动下,汉军境内一片忙碌,人力,物资飞快的向京师和前线集。南京军事学院,刘铬传正在收拾行李,昨天他已经顺利完成三个月的学习,今天休整一天,明天就要返回自己的部队。
说实话,在这里学习了三个月,马上就要离开,一时之间还有点不舍,只是想起马上就要与军的同伴相见,而且自己将由班长升为排长,刘铭传心更多的还是兴奋。
虽然一直在学校,不过他们这些人可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外面的变化一清二楚,学校订阅了所有主要的报纸,供学员们休息时翻看,及时了解外面的信息。
最近一个月,备家报纸开始对推翻满清进行宣扬,将满清开国时对汉人的屠杀历数了一遍,还有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字狱也拎了出来,作为满清压制,愚昧汉人的证据,将满清人吹嘘的明君骂得狗血喷头。
翻开报纸,每家报纸都有鲜明的标题,“北伐!”,“解救北方百姓!”,“驱逐鞑靼、恢复华!”这样的字样比比皆是,哪怕是最迟顿的人也知道,战争就要来了。
何况学校的老师也开始有意无意的谈论着战争相关的事,让他们对于即将到来的战争更加期望起来,每个人都感到热血,清军的战斗力,各人都心有数,他们根本不是汉军对手。出于对建功立业的渴望,谁也不肯错过这次战斗。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一百六十五节 誓师
二零五八年三月初一,汉王府前成色的海洋,一万多近卫师排成整齐的队列,用狂热的目光注视着高台上的汉王。将夜快眼百~万\小!说
今天是大汉北伐誓师正式的日子,北伐的缴昨日已经布,现在已经有了报纸不再需要告示,不用数日,汉军北伐的消息就会传遍天下。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有经过一个多月报纸的宣传,加上各地物资,兵力不断运送,汉军境内无论官民,对北伐早有心理准备,只是真正到了北伐的这一刻,不好认还是激动无比。
“将士们,从满清入关开始到现在已经整整二百年,二百年来满清一直骑在汉人头上作威作福,把汉人当成自己铁杆庄稼,屠杀我们的人名,篡改我们的史书,大兴字狱,扼杀明,使得一直领先于世界的华明停滞二百年不前”
想起前面满人对汉人的屠杀,历史上马上就要来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此后就是几乎长达百年的半殖民,半封建历史,王韵语气顿时有些哽咽,下面众人的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这二百年来,满人的统治就像是一朵黑压压的乌云,压在数万万人头上一直驱除不散,汉人的每一次斗争都以失败告终,无数的先烈被满人屠杀,到了今日,整个南方被解放,可是北方依然在这朵乌云之下
今天,孤,作为大汉的汉王,将带领你们继续推翻满人对北方的统治,不论南北,四万万百姓头上不再有乌云笼罩,华明可以继续前进,这不是一场单纯的争夺权力的战争,而是已经觉醒过来的华明对满人愚昧落后的一场战争,大汉必将取得胜利,我们的明也将取得胜利!”
“万胜!万胜!”
尽管汉王所讲有不少人听得迷糊,不过,还是感觉热血,他们要把汉王的讲话一字不漏记下,明天全刊印出来。敏体尼、阿礼国等各国大使也站在观礼台上,听到王韵的讲话,两人不由尴尬,汉王对满人的指责好像也适用于他们,如今汉军对满人起了反击,一旦汉军统一这个庞大的国家,还会允许租界存在吗?
等众人的欢呼稍低一点,王韵才拔出长剑向前一指,大声喝道:“出!”
一队队的近卫师开始从广场离开,彩旗招展,一个个昂阔步,慢慢形成一条长长的队列。
“万胜!万胜!万胜!”
大军出征,所过之处都是欢呼的百姓,见到此情景,王韵心忍不住有一丝自豪,这些百姓的欢呼,无疑是对自己所做一切的认可。
“梅爱卿、杨爱卿、刘爱卿孤出征之后,整个后方就交给你们了。”出城之后,王韵止住武百官再相送的脚步,与梅鸿吉、刘墉、杨浦清等内阁成员一一打着招呼。这次出征,所有内阁成员都会留守,对汉王亲征之事,朝有过微弱的反对声,认为以汉军眼下的实力,汉王只需坐镇后方即可,这种反对声当然被王韵无视,统一之功,除了他这个汉王,又有哪个将领能够承受。
“王爷放心,我等必定鞠躬尽瘁,不使王爷有后顾之忧,微臣等先预祝王爷一路顺风,旗开得胜。”梅鸿吉带头道。
“那就好,孤相信诸位爱卿能够做到。”说完,王韵哈哈大笑,登上为他准备的马车。
“恭送王爷!”梅鸿吉等人连忙弯下腰相送,知道王韵马车离去很远,众人方起身。
看到大军远去,梅鸿吉转过身,用威严的目光扫过面前的百官,道:“诸位,大军已经出征,我等要做的就是权力为大军做好一切后勤工作,保证前线无忧,若有人在此期间胆敢恣意妄为,违法乱纪,本铺自会严惩!”
众人听得一凛,这才现平时看上去和蔼可亲的铺话里包涵的杀气,连忙应道:“是,铺大人!”
湘潭,城墙上已是破损的不成样子,一面黑色的满清龙旗丢弃在地上,破破烂烂的龙旗上踩着无数脚印,去无人理会,在城头上方,一面红色,绣着长剑与犁的旗帜在随风飘扬。
城门下,数千名清军眼充满恐惧,他们将手的兵器丢到地上,然后双手抱着头,顺着汉军手指的方向集。
一队队的汉军迈着整齐的脚步走进城,刚刚经历炮火的百姓躲在门缝后,带着一丝恐惧,又有一点兴奋的神色,偷偷的看着汉军的身影。
在王韵誓师出征时,前线的战事其实已经打响,汉军分成三路,一路由潘起亮为主帅,从江西初级,一路由王亮攻为主帅,从广西出击,两路人马,各集三个师兵力。
而后的无疑是即将更随汉王一起进攻山东的汉军已经在江苏与山东交界处集个师兵力,加上更随在汉王身边的近卫师,总兵力达到七万余人。
以为去年大批太平军投靠,汉军在这批太平军新组成了三个师,其两个6师,加上太平军转化的两个师,大汉6军正规6军部队一共为二十一个师,此次战事,一次就出动十三个个师,虽然没有倾尽全力,只是已经是汉军从未有过的规模
对于汉军境内的情况,清军并非一无所知,虽然早有准备,只是在汉军起进攻后,还是马上就吃了大亏,湘军也好,广西军也好,面对汉军犀利的进攻,纷纷败退。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一百六十六节 势如破竹
郏县历史悠久,秦时已经置县,位于山东最南端,与苏北相邻,自苏北被汉军攻占后,郏县就成为清军与汉军对峙的最前线。
这天,早上八时左右,正在城墙上巡视的郏县清军现远处一股大队人马正在向县城靠近,数名清军想也没想,马上嚷了起来:“不好了,短毛杀来了。”
这一嚷,整个城墙都慌乱起来,一齐围了上来,问道:“哪里。在哪里?”
先前叫嚷的清军连忙向前一指:“看,前面不是吗?”
众人向前看去,果然,一股大的烟尘正在逼近,这样的烟尘毫无疑问是大队人马行军引起,再看看方向,果然是汉军。
名士兵丢掉了手兵器,转身就逃。
看到如此,其余士兵也纷纷丢掉手的武器,转身就逃,几名军官吆喝了几声,只是谁也不理会,他们对望一眼,也有样学样,将兵器丢下逃跑,不一会儿,整个郏县城头就变得空空荡荡。好在城门下的士兵总算做了一点事,就是将开着的大门重新关上。
郏县虽然是最前线,清廷上下却从没有指望靠郏县可以挡住汉军的进攻,因此郏县兵丁不多,团丁,衙役各种乱七八糟加起来的人数也不过一千余人。
这个人数若是平日还好,只是谁都明白,一旦汉军进攻,想靠这一千余人守住城绝不可能,最多只能抵抗一点时间,给后面提个醒。
一年多时间,郏县的清军一直提心吊胆,不知道汉军什么时候进攻,如今一听到汉军来了,大家想的不是抵抗,而是如何保命。
进攻郏县的是周秀英第七师下面一个团,团长周大海,等到第七师汉军到城下一看,好家伙,只见整个县城大门紧闭,只是城墙上却不见人影,静悄悄一片。
“有埋伏?”
这是大多数汉军脑闪过的第一个想法,也难怪,县城太诡异了,不过不管有没有埋伏,汉军显然不会为一个小小的县城停下,周大海马上命令汉军进行试探性的进攻。
一阵紧张的忙碌后,汉军所携带的四门小口径火炮准备就绪。
“射!”
“轰!”
数声连续的炮响,四炮弹依次飞上城墙,其三在城墙爆炸,一落入城爆炸,三城墙爆炸的炮弹只是激起一阵硝烟,毫无其它反应,倒是落入城的那炮弹,引起城一阵混乱,各种惊呼声连城外都能隐约听见。
“团长,估计是城的守城都已经逃跑了,直接炸开城门吧。”一名参谋建议道。
“嗯,好,炸城门。”周大海也看出郏县不象是清军埋伏的样子,真要有埋伏,三炮弹下去不可能没有动静,何况即使有埋伏,只要炸开城门,埋伏也没有什么可怕。
炸城门这样的事,汉军有专门的工兵去做,在周大海下达命令不到二十分钟,工兵已经在城门埋好了足够的炸药,随着“轰隆。”一声巨响,郏县城门变成无数的碎片飞上了天,等到碎片落下后,一条县城大道已经出现在汉军面前。
周大海并没有稍作犹豫,命令道:“进城!”
郏县县城不大,汉军很快控制了全县,才现县里的兵丁果然全部散去,而知县则躲在衙门一间柴房里,被汉军搜了出来。
郏县县令是一名三十余岁的年人,此时被汉军押着,全身有点抖。
“郏县的官兵呢?”周大海问道,虽然顺利夺下县城,可是连一名清军也没有见到,犹如一拳打在棉花上,让周大海大感失落。
“回这位大人,这些兵丁惧怕大军的天威,在贵军来临之后已经化兵为民,还有出城逃走了。”
“哦,哪你为什么不逃走?”周大海饶有兴致的问道,总算得到城为什么没有清军的原因,这让周大海松了一口气。
县令吭哧,吭哧半天却没有回答,事实上他不是不想逃,只是不敢逃,县令有守土之罪,逃到后方若是没有过硬的关系,脑袋多半要丢。如果他有过硬关系的话,也不会放在郏县这个危险的地方。只是直接说自己怕死实在太过丢脸,县令才不好意思说出来。
“逃又不逃,降又不降,害的本座白白浪费炮弹,炸药,以后还要维修城墙,实在可恶之极,来人,拉下去毙了。
周大海话一说完,县令一下子摊在地上:“大人饶命,小人愿降,小人愿降。”
郏县县令没有第一时间出降、说起来还是面子作怪,认为自己饱读圣贤书,应该忠于朝廷,只是如今面对死亡时,忠义之心顿时不翼而飞,大声求饶起来。
“好了,起来吧,你马上以自己的名义,让全城贴出告示,让散去的兵丁限期到衙门报道,大汉朝廷对他们酌情处理,不会重罚,如果限期内不报道的话,大汉将会视其为满清余孽,追究其责。”
周大海刚才的话不过是吓唬一下郏县县令,郏县县令虽然没有第一时间投降,可是也没有率军抵抗,如果如此简单就杀了,对于汉军下面的军事行动无疑不利,何况散去的这些兵丁必须疏理一遍,不能肯安会留下隐患,这些都需要郊县县令的协助。
“多谢大人,学生这就去写告示,不知该限定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