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安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辛亥大英雄章节目录 > 辛亥大英雄第273部分阅读

辛亥大英雄第273部分阅读(2/2)

辛亥大英雄作者:作者不祥 2021-04-14 02:51
国防军自己的31型坦克都挡不住70毫米/l50反坦克炮,所以立刻有两辆t34被打停。

    张二虎早就瞅准机会,见到坦克一停,立刻瞄准后面暴露出来的苏军步兵扣下扳机。hj32通用机枪早已名声在外,尤其是这次会战中,只要能听到它独特的扯油布声,国防军的士气就会大震,而苏军却早被这种怪声音折磨得痛不欲生。实在是没办法,hj32速度太快了,即使是最精锐的老兵,都只能靠运气躲,何况是大清洗后素质严重下降的苏军新兵。

    “哒滋滋哒滋滋。”独特的撕布声在夜晚格外清脆。曳光弹拉出的弹道组成死亡线条,无情地收割者生命。只是几下扳机,两辆t34后面的苏军就基本见不到能活动的了。

    张二虎一开火,全连的机枪和迫击炮都跟着嘶鸣起来,大批大批的苏军士兵被压制在500米外的地面上不能动弹,一些人甚至还开始后撤。

    “不能停下!冲起来,冲起来!”

    指挥的弗拉索夫见到部队被压停,气的直跺脚:“冲上去,跟在坦克后面!杰里科,用你的机枪抽抽他们!炮兵团,集中火力敲开南面!”

    “轰!”又是一辆t34被反坦克炮击中爆炸后,带着莫斯科内卫部队标识的杰里科上尉抽出马鞭叫骂着下令向后撤的士兵开火。哒哒哒dp轻机枪的扫射中,数十位试图逃跑的苏军士兵打死。

    凶狠的执法队吓得士兵不敢多留,立刻爬起来继续冲锋。

    见到部队终于又动起来,弗拉索夫大松口气。其实他并不喜欢莫斯科派来的督战队,但这回他是真的没有办法了。历经大半个月的鏖战,数十万中国国防军将士以血肉为墙,逐渐将苏军的突击潮头遏制,战争已经呈现出从攻防向僵持转移的迹象。

    这是很糟糕的事情,一旦陷入僵持,缺乏制空权的苏军只能被动挨打,所以莫斯科已经严令要在12月来临前拿下东哈萨克和阿拉木图。尤其是塞米伊,这座东哈萨克西北角上接壤西伯利亚的战略重镇,如果能拿下来,就可以将东哈萨克方面军和西伯利亚方面军联系起来,到时候不仅可以突破防线,还可以将五十万西伯利亚方面军释放出来,一举压垮东哈萨克。所以库利克才决定冒险在夜晚投入重兵,希望用人海冲锋战术,彻底摧毁国防军的阵地。

    虽然督战队让人厌恶,但效果很不错。在督战队的威胁下,第四机械化军的两个营很快冲破了第一道防线。弗拉索夫见状立刻下令投入后续部队,争取在白天来临前打开局面。但二线部队刚上去,噩耗就来了。

    如同死神在歌唱,嗡嗡声发动机声从夜空中传了出来。这种声音大家实在太熟悉了,每次听到都让苏军将士乱成一团。

    “空军来了!卧倒!闪光弹!”

    苏军混乱,但2201团却大受鼓舞。军官们的齐声大喊中,六枚闪光弹被迫击炮送入了苏军中间形成了一条敌我切割线,在天空盘旋的化蛇乙中队看到后,中队长何勇立刻带领僚机一个推杆,冲入战圈沿直线靠南分别投下八枚120公斤集束炸弹。这种集束炸弹是西北会战中才首次使用的,每一枚120公斤大炸弹中都藏有十六枚5公斤子炸弹。当炸弹下落到三百米高度后,炸弹头部的炸螺栓猛地一亮,弹壳迅速裂开抛洒出子弹。

    轰隆隆短短的一瞬间,上百个火球同时在苏军中炸开。数以百计的士兵被炸得支离破碎,连坦克都没能幸免。中队长投下炸弹后,跟在后面的14架化蛇乙也纷纷冲入战圈,五十六枚120公斤集束炸弹将短短五公里的正面变成了人间地狱,数以千计暴露在外的苏军被炸死,惨呼和痛苦地嚎叫布满整个战场。

    集束炸弹的威力,一时间让整个战场都呆滞了。

    “我的坦克!”

    弗拉索夫更是直哆嗦,就这么一轮,第二波冲锋的二十辆坦克几乎全部被毁,剩下几辆也被国防军的猎虎找到机会,暴露在外的步兵更是损失惨重。由于第二波无法跟上,刚冲进去的两个营立刻遭到毁灭性的绞杀,半自动步枪和hj32通用机枪组成的火网,不到三十分钟就将两个营无声无息的吞掉。

    “卑鄙狡猾的中国人!为什么就不肯堂堂正正的交战呢!”一名被惨状刺激的参谋愤愤咒骂,但他的话语立刻遭来一片白眼。战争还有堂堂正正的?“来人,把这个混蛋送回莫斯科!”足足三个团被扫光的结果,气得弗拉索夫立刻让人把这名不知靠什么关系上位的白痴拖走。

    “炮兵呢?我们的炮兵呢!”

    “坦克,让所有坦克都上来!”

    一位实在是看不下去的师长大叫起来,但后勤官的话立刻给所有人泼了盆冷水:“我们只有五十桶油了,每门炮的炮弹也只剩下七发,如果继续投入,敌人一旦反扑我们机会失去坦克和炮兵的支援!”

    一个战时每天需要消耗上千吨物资的机械化军,只剩下五十桶油?

    这不是开玩笑吧!

    后勤官摊开手,愁容满面道出原委。

    原来,由于苏军突击太快,补给太长导致不断遭敌后部队和飞机的袭击。加上国防军实施焦土政策后,已经无法从占领区获得任何物资。第4机械化军已经算准备充分的了,很多部队尤其是突击卡拉库姆的部队中,已经有大半坦克因为缺油不得不停下充当步兵的临时炮台。而且掌握制空权的国防军特意加强了对补给车队的绞杀,半个月的鏖战中有超过百支运输物资的车队遭到袭击,驮马队和骑兵也面临来自天空的疯狂扫射。

    糟糕的后勤不仅仅影响到作战,连士兵的口粮都出了问题。很多士兵已经连续两三天只靠一罐豆子或者几片黑面包度日,据说连骑兵喂马的豆皮,都被步兵抢光拿去填肚子,还出现了杀马充饥的事情。

    弗拉索夫是为数不多知道补给困难的军官,也知道其实苏军并不缺物资,毕竟中苏交恶不是突然爆发的,早在几年前苏军参谋部就开始在东方储备物资和弹药。按照斯大林的要求,仅哈萨克一地就储备有供三百万军队使用半年的物资和弹药,但问题是当时谁也没想到制空权如此重要,还会出现空有物资却运不上来麻烦。

    现在他终于明白,阿瓦士和波兰的闪电战真不是后勤混乱的苏军能使用的,没有强大的后勤和制空权保证,闪电战对苏军反而是一种折磨。也知道为何库利克要下死命令拿下塞米伊,如果不能拿下这里获得国防军储备在这一带的庞大物资,恐怕苏军自己就要因为补给主动后撤了。

    越过国境后一直冲在前面立下赫赫战功的弗拉索夫脸色变得非常精彩,主动打消了让坦克和炮兵继续参加进攻的想法。但问题是,面对轻重武器齐备的国防军,单纯步兵进攻需要填多少人命?“最后的储备暂时不能动。先把能开的坦克和装甲车组织起来掩护步兵。发电报给司令部,请他们用飞机空算了,还是用骑兵尽早送来。”弗拉索夫本来想说空投,但想到刚才那一幕,立刻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虽然苏军的炮弹还在西北南三个方向时不时落下,但逐渐减弱的强度,让有经验的军官都松了口气。位于城市东面体育场的第五军指挥部内,龙云皱着眉聆听战报,和军官们一起安排防御。

    “从强度来看,今晚的进攻是最猛的。同时从西北南三个方向发起,总投入大概200辆坦克和三到四万的步兵!前线部队损失很大,7师和52师的伤亡都超过了千人。”参谋长范石生忧心忡忡。

    他是当年蔡锷带出来的人,就读保定陆军学院还参加过欧战。虽然不像龙云这般出色,但也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尤其擅长战场分析,所以很快就抓住了主线:“弹药物资我都不担心,就是怕士气出问题。天气越来越冷,前面又不能生火取暖,士兵每晚只能靠红糖水和巧克力维持身体热量消耗。从这几日苏军炮火的准备时间看,他们的补给应该是出问题了,可越这样我就越担心他们会不计代价强攻。今晚就是明显的例子,如果损伤太大,恐怕等到反击我们也要折损过半。”

    龙云听着汇报,注视着眼前的沙盘和地图。桌上关于苏军后勤补给和弹药不足的情报都被他翻阅过几十次,已经深深的印在了脑海里面。以苏军低劣的后勤效率,200公里突击已经是最大范围,所以他不担心能不能守住,反而也担心反击开始后自己能拿出多少力量!也有些急躁的解开领口的扣子,追问道:“司令部还没消息吗?”

    范石生知道整个怛罗斯计划,所以摇摇头:“还是天气问题。阿拉木图这几天一直在下雨,空降部队根本不能跳伞。本来打算让第一军强渡,但司令部认为,过了湖就是丘陵地形,装甲部队没有足够步兵配合贸然进入丘陵会很糟,一旦没有任何牵制的苏军三个师夹击过来,就极可能造成重大损失。”

    龙云的眉宇更深了,谁也没想到,到了临门一脚却被天气干扰。强吸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后,指指西面的巴甫洛达尔:“苏军有没有动静?”

    “没有,应该不知道我们的反击计划。巴甫洛达尔还是只有一个师,不过伤兵到时增加不少,七拼八凑应该能拿出两个师的样子。”

    “那就好。”一听目标暂时没动静,龙云的急躁也消除大半。问道:“照你看,应该怎么办?”

    范石生想想,指着发电厂方向:“我们手里现在只有第五装甲师没动,明天司令部还会把123、124和137师从塔城调过来,不过这三个师都是去年才组编的新兵师,战斗力没法保证,一旦我们去堵巴甫洛达尔,势必要遭到至少两个苏联集团军的前后夹击,所以我建议把南面发电厂的叶为询22师先撤下来,用137师替。”

    “军长,为什么把我们撤下来?”

    话音还没说完,戴着头盔,穿着一件空军穿皮夹克的叶为询冲了进来。顾不上擦脸,急匆匆地跑来,一副很委屈的模样:“军长,您不能胳臂肘往外拐啊!我们22师那点比兄弟师差了?多隆让我们撤,到这里刚打两仗又要撤,再这么下去,干脆叫我们撤退师好了。”

    看他委屈的模样,龙军和范石生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叶为询见状顿时纳闷,难道说错了?连忙问道:“军长,参谋长,你们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叶为询整军严厉,作战勇猛,是保定系中不可多得的将才,平时龙云也很器重他,所以故意开玩笑挤兑道:“行啊,是你自己不撤的,可别怪我。参谋长,我看就让7师撤下来,编入反击突击集群好了。”

    反击突击集群?!

    叶为询眼睛一亮,连忙拉住范石生:“参谋长,真的要反击了?!”

    “是。司令部已经来电,就是这两天了。”

    “太好了!撤,军长,参谋长你们说怎么撤吧。”一听要反击,叶为询连刚才自己说的话都忘了,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龙云也懒得理他,干脆让范石生交代任务。后者走到地图旁,指着西面的巴甫洛达尔说道:“看到没,从卡拉干达逃走只有两条路。向后撤去阿斯纳塔,或转头向北去巴甫洛达尔,由这里走铁路去西伯利亚的鄂木斯克。卡拉干达那边兄弟部队会负责,我们的任务是反击开始后,立刻抢在苏军主力突围前占领这里切断铁路线!所以军长决定,让你的22师和第5装甲师当箭头,堵住他们北上的路。”

    “军长,您可真看得起我们。朱可夫在鄂木斯克有一个步兵军,加上突围部队,少说三四十万!两个师也挡不住啊!”叶为询听完眼睛更亮了,但很快又黯淡下来,苦着脸看向龙云:“军长您可真高看我了。”

    “行了,别给我哭丧脸,我还不知道你那点心思。”龙云笑着说道:“徐司令已经来电话了,明天123、124和137师已经从塔城过来,最迟后天下午全部到齐。137师会替换你现在的防线,123和124师全部并入突击战斗群。你们只要抢到外围开辟出野战机场,空军还会给你们送几个团过去,并安排飞机就近支援。”

    两个步兵师,一个装甲师加自己的22师,再加空军和后续部队,虽说还是单薄了些,但已经能打了。所以叶为询头点的飞快,搓搓手靠近过来:“呵呵军长,反击什么时候开始啊?您给个明话,我也好准备不是。”

    “不知道!”

    第817章 合围(1)

    塞米伊血战的消息不胫而走,战地记者发回的一段段文字和如同破碎鬼城坟丘般的城市照片,让数万万国民全都揪起了心。连欧美的军事家们都大惊失色,没想到在阿瓦士和阿富汗出尽风头的中国国防军会被这次偷袭打得这么惨,更没想到斯大林的决心那么大!为突破东哈萨克,居然一口气投入三十余万部队围攻一座城市。而且苏军半个月内在东哈萨克连续突破200公里纵深的快速进攻能力,也抹平了阿瓦士失利的阴影,还让欧洲各国想起了俄罗斯宪兵的时代。英法甚至派出特使前往莫斯科,一边打探战况,一边试探询问是否能让苏军的注意力重回欧洲共同遏制德国。不过由于中亚大战还没结束,这些接触还都浮于表面,各国在这个时候,都希望等战况明晰后再下注。

    可惜的是,和沿海相比,深入内陆的哈萨克实在太封闭,欧美军事家们只能通过中苏两国发布的消息作出判断。而事实上,库利克已经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是制空权丢失导致补给混乱,使得前线部队不得不减缓进攻速度。另一方面是国防军的防御强度随着援兵抵达开始增强,这让莫斯科极为担心国防军会发动大反击,所以斯大林几乎是每天几封电报的催促库利克要不惜代价尽快拿下塞米伊。

    斯大林的担心确实没错,随着苏军攻势减弱,怛罗斯计划中的反击方案也渐渐地撩起了面纱。但在这个关键时刻,笼罩阿拉木图足足十天的冬雨,为整个计划罩上了一层阴霾。

    阿拉木图空军基地内,76架大鹏滑翔机的机头向左大开,来自第一空降师的将士正在将一辆辆33型猎犬66轮式装甲车、吉普车和1914年式105毫米野战榴弹炮赛入机舱。在它们旁边,机尾和翼梢都被漆上醒目的橘红色敌我识别色的156架运六和82架运十都已经覆盖上防水油布,它们将在日出天晴后,和其它机场的总计566架运输机和163架滑翔机一起,将第一和第二空降师运往巴尔喀什湖对岸。

    为完成这次国防军乃至人类战争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空降作战,总参谋部和空军几乎拿出了全部精锐,不仅将苏门答腊的第一空降师调至西北,还组织了全军最好的飞行员进行空降集训。但正当一切准备就绪时,天气却突然建成了困扰所有人的大问题。

    卓凡开车抵达机场时,总统专机已经提前降落在跑道上。

    “总统,参谋长!”

    等率先下机的记者和工作人员就位后,杨秋和岳鹏走出机舱。徐树铮见到两人,立刻率楚南等高级军官上前敬礼,才举起手臂,就看到几位老师装束的男子从后赶了上来。“我为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浙江大学校长,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教授,这位是王长明先生,他也是气象学的权威,还在剑桥大学发表过大西洋天气论文。”

    岳鹏介绍完竺可桢等气象学家后,几位来迎接的西北军事气象局军官立刻上前行弟子礼。徐树铮也正为天气犯愁,见到这位国内乃至世界上都鼎鼎大名的气象学专家,连忙问好:“竺校长,这回真是麻烦你们了。”

    竺可桢虽然是气象学权威,但脾气很好,摆手笑道:“徐将军莫要折煞我,与你们相比,可桢这些躲在大后方吃闲饭的人,实在是有愧。”

    “看您说的,我国气象学从创始到如今可以说都是您一手建立的,连军队里的气象局,十之也都是您的弟子。您能千里迢迢赶来,徐某这颗心也终于能落地了。”

    众人寒暄了几句后,竺可桢抬头看看天上的阴云,追问道:“徐将军,这场雨下了多久了?”

    “大概已经十天了。”徐树铮招招手,把卓凡叫道前面:“竺教授,这是负责此次行动的卓凡中校,具体情况你问他吧。”

    卓凡也听说过竺可桢的大名,见到他和其它几位气象专家,立刻拿出厚厚的资料:“竺教授,这是我们搜集的二十年来当地气候资料和最近一个月的天气变化资料,里面还有我们用雷达探测的云团移动和位置数据,我还请了十几位当地老牧民参考。从总总的迹象看,三天后应该有一个空窗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