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安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华夏帝国章节目录 > 华夏帝国第7部分阅读

华夏帝国第7部分阅读(2/2)

华夏帝国作者:作者不祥 2021-04-14 12:02
话告诉你吧,若不是看到你在玄武门那里视死如归,抢回了左大人,说不定,不待大军后撤,我可就先自回国了。”

    陈庆道:“你好大的胆子,那不是逃兵吗?”

    刘义道:“什么逃兵不逃兵的,捡回自己的小命就行,再说了,咱们大清,那一次打过胜仗,当官的,打了败仗讲和,打了胜仗也要讲和,你说,这仗还能打吗?”

    陈庆道:“你说你在越南打过仗,那仗是你们打胜了的。”

    刘义道:“当时我是哨长,我们哨一百号人呀,有六十多个兄弟,全倒在了法国鬼子的枪口下,可他们不是孬种,他们个个是好样的,我们在越南打了胜仗,把法国人打得屁滚尿流,可是,老佛爷却要和人家讲和,若是不讲和,我们都要把法国鬼子赶下了大海。从那以后呀,我打仗就多了个心眼,凡是为自个儿想,你想呀,谁当官都要扣咱们的饷,谁当了皇帝,我还不是一个小兵。”

    陈庆上前捂住了刘义的嘴,厉声道:“你在胡说,以后这话不许再说,不要惹不必要的麻烦。”

    刘义看了看四下,士兵们有的正在挖自己的战壕,有的却躺在地上睡大觉。那个顾及得了他俩说话:“陈大人,你看看吧,这些个兵,那个的战壕挖得像你这般认真?他们大概也抱着我这样的想法。这仗甭管和谁打,保住自己的小命才是真的。”

    第一卷 第三十七章 防守虎山

    (今天特地对第三十二章至三十六章进行了改动,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以便各章更好的连接,给书友们带来不便,请多多谅解,本书已经签约,有存稿,求鲜花、收藏。更多谢大家的支持。)

    陈庆叹了一口气道:“怪不得,我们每一次打仗,不是兵力没有人家多,也不是武器没有人家好,可最后都吃了败仗,其实我看呀,不是敌人强大,而是我们内部根本就不团结。还有像你这样的人。”陈庆指了一下刘义。

    刘义道:“你可别给我乱扣帽子,我告诉你哦,像我这样的人多了。”

    陈庆自顾挖着自己的壕沟,没好气的说了一句,我才懒得理你。

    吃罢了中午饭,陈庆的壕沟挖好了,旁边还有一个藏身的地方,他弓起身子,整个人都没在了壕沟里,如果敌人的炮弹不打在壕沟内,根本就伤不到他。他站起身来,看了看不远处的炮台,那里除了清兵自己在挖以外,还有数百百姓帮助他们在修筑炮台的工事。

    刘义道:“陈大人,你别生气呀,我看得出来,你是个好人,那说书的怎么说来着,叫侠肝义胆,我呀,是看重了你的义气,我才跟着你,我们本是奉军,你偏要投到聂大人手下,我知道这聂大人刚正不阿,作战勇敢,一副大将风范,但是,这十个手指,他不一样长呀,还不是把我们布在了前沿的阵地上。只要战斗一打响,倭寇准朝我们这儿攻过来。”

    陈庆跃出壕沟,看了看旁边的地形,前面是鸭绿江,江面比较窄,无论是洇渡,还是架浮桥,此处都是最合适的地方,而不远处的炮台,名叫虎山,是附近数里的一个制高点,从虎山上,可以俯视整个鸭绿江,而且,虎山的中间,是通往奉天的重镇九连成,只要守住了虎山,九连城万无一失,则扼住了通往中国境内通道,反之,如果虎山失守,九连城就处在炮火之下,则鸭绿江江防,形同虚设。

    宋庆与诸将看到虎山乃战略要地,众将都知道虎山重要,倭寇若渡江作战,必然要对虎山进行攻击。那就是抗击倭寇的第一线。由于平壤战役的失败,清军后退四五百里,无论什么样的原因,叶志超都要负担起这个责任。数万大军从平壤回到鸭绿江与宋庆所率的大军会合,诸军统帅无不大骂叶志超无能,不仅损失了上万人马,而且枪炮和辎重损失无数,纷纷弹劾叶志超。而现在,是聂士成在虎山上把守,要知道,聂士成在初入朝鲜的清军中,位置仅次于叶志超,如今,叶志超一走,他就统率了叶志超手下的军队,守卫虎山一线。

    宋庆召集众将议事,各路人马前来,只有依克唐阿称安平河口一带,出现倭寇的侦察人员,所以,一刻也不能擅离,只是要求把会议的内容,向他传递。

    各路将领来齐,宋庆对聂士成道:“聂大人,九连城乃是鸭绿江门户,而虎山,又是九连城的门户与屏障,失了虎山,九连城则断了手臂,此地非同小可,不容有失,你所部军队虽然装备精良,但于牙山初败,平壤再败,锐气已失,我看,还是让刘盛休的铭军来守。”

    宋庆说的也并无道理,在鸭绿江边的八十二个营中,当数刘盛休的准军铭字营(也称铭军)十二营,这支部队,乃是李鸿章淮军中装备最好的,用的是德式武器,火炮和步枪的数量,在整个鸭绿江的清军中,无出其右,宋庆在聂士成未来之前,已经做好了打算。让刘盛休来守卫虎山。宋庆让两军换防,在他的眼里,九连城虽然重要通道,但虎山更不容有失。

    聂士成道:“大人,我营于平壤初败,士兵们都憋着一口气,虎山乃是鸭绿江的要冲之地,我率军守在虎山,正可报我在平壤失利之仇。而且,九连城位置更为重要。刘大人守在九连城,大家皆可放心。只要九连城不失,则鸭绿江防线无恙。”

    刘盛休道:“宋大人,聂大人守卫虎山,为九连城的右翼,如果倭寇攻击虎山,与我军与虎山的距离,我自会出兵迎击,但九连城,才是最个江防的重心,如果倭寇,直接进攻九连城,则虎山便失去了作用。”

    聂士成道:“现在,我军呈“v”字形防守,如果倭寇直接进攻九连城,放弃进攻虎山,则我可率军抄了他的后路,因此,倭寇不可能置虎山不顾,而率先进攻九连城。”

    刘盛休道:“兵法有云,兵无常形,倭寇狡诈多端,若是不按常理出牌,直接进攻九连城,则打通了通往奉天的大道。”

    聂士成本也不想让刘盛休的铭军参加防守,见刘盛休不肯,便道:“宋大人,我从牙山一直与倭寇交战,可谓九死一生,如今,我把这条老命放在虎山。”

    宋庆道:“聂大人大义,宋某佩服,我率毅军在你的后面,如果虎山遭到攻击,我马上派毅军渡过瑷河,前去支援你。”

    刘盛休也道:“聂大人,我刘某人答应你,若虎山遭到攻击,我必分兵来救你,若九连城遭到攻击,你也分兵来求,你我互为犄角,相互照应。”

    宋庆点了点头道:“众将如此肝胆相照,大清福矣。各部要齐心协力,保卫鸭绿江,绝不允许倭寇踏入我中华半步。”

    众将齐声高呼:“齐心协力,绝不让倭寇踏入我中华半步。”

    安平河口,乃是日军第一军的佐滕联队,他们从平壤大败清军以后,顺着大道,向鸭绿江进军,来到北岸,看到清军在沿岸严阵以待,就地驻扎了下来。

    佐滕将情况向军部报告以后,就带着数个随从,察看对面清军的江防情况,只看到对面营垒齐整,旌旗招展,他从上游的安平河口一直向下直至九连城、虎山,将各地的地形,一一的画在图上,最后,他把自己的军队,驻扎在了安平河口。与依克唐阿的黑龙江镇边军相持。随后,其他的日军,陆陆续续的来到。根据佐滕画的地图,日军依次排开了阵势。

    紧接着,日军山县有朋大将带着第一军的司令部来到朝鲜南岸,佐腾向他详细的介绍了清军的鸭绿江江防情况。

    第一卷 第三十八章 唇亡齿寒

    山县有朋对于佐滕侦察的结果非常的满意,命令佐滕支队(十八联队),驻扎在安平河口,他们的目标虽然是九连城,但山县有朋决定先拨掉九连城的左翼和右翼,然后进对九连城进行总攻。

    佐滕联队现在已经是第一军的主力部队,从平壤清军处缴获的五百五十支连发枪中,有三百支就装备在了佐滕支队,本来这是一支三流的部队,但平壤之战,该去除打得不错,第一个突进平壤城,战利品的时候,佐滕支队分到了三百支连发德国八八式步枪,这三百支步枪,就让他的部队成为了第一军绝对的主力。佐滕支队想到自己从牙山登陆的时候,整个支队枪不到一千支,大部份是后膛枪,打一发子弹,装一发子弹,现在是五连装的德国造八八式毛瑟步枪,有了这些装备,佐滕那狂妄的心就显露了出来。在他的眼里,即使给清军再好的装备,清军也根本不值得一战。

    宋庆于九月来到鸭绿江边,对面的日军虽然不断的开过来,但是,却没有进攻的迹象,如此过了一个月,在鸭绿江边的清军,已经有些松懈了下来,刘盛休甚至对宋庆说,日军肯定是畏惧他的这十二营准军,所以驻扎在鸭绿江边,不敢进攻。其他将领也认为,日军之所以和清军交战,那是因为朝鲜的事情,日军一直说,朝鲜的事务要朝鲜自己处理,现在,朝鲜的事务已经处理完毕,清军已经退回国内,那么,日军也没有借口来攻打清国了。

    陈庆的这一哨人马,虽然只有三十来人,但是他们装备的,却是德国造的八八式毛瑟步枪,一连装是五发子弹,比起其他清军部队装备的后膛枪要先进得多,而且,他们的队伍在虎山的前沿边上,除了守卫自己的阵地以外,他们还担任着鸭绿江边的警戒。一连十余天,他们都徒步巡逻到九连城附近,看看江面上有什么动静。

    陈庆留下刘义守着虎山的前沿阵地,自已带着三十个人沿着鸭绿江巡逻。

    初秋的鸭绿江笼罩在夜色中,两边的岸上,不时的有着灯笼在晃动,那是两边巡逻的士兵,他们驻扎这么多天来,谁都没有开过一枪,好像根本就不相干似的,可在这不相干的里面,却暗藏着无数的杀机。风吹着树木,发出沙沙的声响,江水潺潺而流。

    一个叫聂荣的士兵指着对面对陈庆道:“陈大人,你说,这倭寇在岛上不好在么?为什么要跑来打朝鲜,又要打我们?”

    陈庆道:“这个,我也不知晓,我听说呀,有一个算命的先生,曾经过倭寇算过一卦,说倭寇在的那个小岛,迟早是要被大海所淹没的,所以倭寇要趁着那个小岛没有淹没之前,找一块大陆容身。朝鲜和大清离它最近,所以,他要想在这块土地上居住了。你想呀,若是你自己的家,不经过你的同意,他就来你家住,你会同意吗?”

    聂荣道:“当然不同意了。”

    陈庆又道:“如果这个人力气比你大,个子比你高呢,如果你不答应,他就要揍你,你怎么办?”

    聂荣道:“那我也得同他拼了,我的家,凭什么让他来去自如。”

    陈庆道:“对的,就是这个道理,他如果去你的邻居家,你会管不管。”

    聂荣乐了,笑道:“他若要去邻居家,那就不关我的事了,他爱上那上那呗,只要不来我家就行了。”

    陈庆叹了一口气道:“是呀,上了邻居家,不关我的事,好一个不关我的事了,怪不得,在平壤那么多的军队,六天之之内,撤得干干净净。却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聂荣道:“什么叫唇亡齿寒呀?”

    陈庆笑道:“这么跟你解释吧,如果嘴唇没有了,牙齿是不是很冷?”

    聂荣道:“当然,要没有唇挡着,牙齿不得让风吹着呀,哈!哈!哈!”

    陈庆继续道:“所以,这个人,若是在你的邻居家,也肯定会来你家,你就会担心吊胆,如果他没来你的邻居家,自然不会来你家,明白了吧。”

    聂荣摸了摸脑袋道:“像似有一点明白了。”

    众人一阵哄笑。

    走了一段,前面就是九连城刘盛休铭军的防地,以往,陈庆等人走到这里的时候,都会停下脚步,在这里休息一阵,然后再巡逻回去。他们巡逻的这十数天,从来没有看到过准军到这里巡逻。

    “大人,”聂荣道:“前面是淮军的防地,我们休息一阵在走吧。”

    陈庆看到了前面的标识,过了标识,就是九连城铭字的防区,陈庆依稀可以看到九连城内铭军营地的灯光。

    聂荣道:“大人,我们每天晚上都在巡逻,铭军怎么不巡逻呀,我听说,倭寇只占朝鲜,根本不想和我大清开战。所以,铭军都不用巡逻了。”

    陈庆道:“倭寇狼子野心,世人皆知,如果不是他们挑唆朝鲜,那里会有今日的战争,你认为,他只想占领整个朝鲜吗?”

    聂荣摇了摇道道:“大人,这是你们考虑的事情,我一个当小兵的,那里知道得这么多。”

    陈庆道:“刚才我不是和你说了邻居的故事嘛,这个强盗,他占了你邻居的房子,在你邻居家里居住了,又看到你有很多的财宝,你说,他强盗的本性会改变吗?他会不会打你的主意。”

    聂荣道:“强盗的本性是最难改的,他当然会打我的主意了。”

    陈庆笑道:“这就对了,强盗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所以,你要时时的提防,说不定,那一天,他就会过来,拿走你的东西。如果不想让他拿走你的东西,那要怎么办呢?”

    聂荣若有所思的道:“若想不让他拿走我的东西,他又在邻居家居住着,我可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陈庆拍了拍聂荣的肩道:“怎么办,和邻居一道揍他。如果领导不帮你,也要自己揍他。”

    聂荣乐呵呵的笑了。

    第一卷 第三十九章 偷渡

    对面鸭绿江,仍然是静悄悄的,一点儿动静都没有,陈庆白天巡逻到这里的时候,看到这一带江水比较平缓,知道这里应是一处浅滩,他曾经向聂士成报告过,说九连城的附近,有一处地势较为平坦,水流也不是很急,要防着倭寇从那里渡江。

    聂士成当即拿起地图,仔细的打量了一下,那一处离九连城最近,当即道:“此处乃是九连城的防御范围,你立即把这个情况像刘盛休刘大人报告。”

    陈庆以为自己发现了这一处要害的位置,至少铭军会派人防守,他急匆匆的来到铭军刘盛休的大营,没想到刘盛休听到了以后,不以为然的道:“倭寇经过牙山战役和平壤战役以后,虽然兵锋直指鸭绿江,但已经是强弩之末,没有多大的威力,何况,我大清盛名在外,乃是泱泱大国,他们那里敢动我们。”

    陈庆道:“大人,莫要忘记了平壤之战,倭寇可是全线出击。”

    刘盛休道:“如今朝廷已经让李大人出面,促使英、法、美等国从中调停朝鲜之事,倭寇虽强,但也不至于置业英、法、美等国于不顾吧。据朝廷传来的消息说,朝鲜想让倭寇帮助他们消灭东学党的起义,并不想让我大清插手,可朝廷有些人,硬是要插手此事,这才爆发了战争,他们不知道,战争是要死人的。如今,我们已经退回到国内,倭寇就找不到开战的理由了。”

    陈庆苦苦相劝,刘盛休不听,怒叱道:“军国大事,自有我等商议,你一个小小的哨长,也敢妄谈。”说罢,将陈庆轰了出来。

    陈庆坐在鸭绿江边,看着对面日军的阵地,静谥得有些让人害怕。两岸静悄悄的,没有什么声响,突然,猎户出身的马山侧着耳朵,好像在听什么。

    “有情况?”陈庆朝着坐在地上的清兵一挥手,大家都伏在了江岸上,陈庆弓着身子,紧走了几步,对着马山道:“马山,全队就属你的耳朵最灵了,你听到了什么?”

    马山道:“跟我爹上山打猎,没有一双好耳朵,那可不成呀。大人,我听到有水响动的声音。”

    旁边的聂荣笑道:“这里就是江边,自然会有水的声音了。”

    马山道:“此处地势平坦,水流不急,所以,水声很细小,我刚才听到,有什么东西连续拍打水的声音。”

    陈庆看了看江面,天很暗,就算是有人在江中,也看不清楚,他低声道:“你能确定是有人拍打水的声音吗?”

    马山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道:“我不确定是人拍打的声音,但是,我敢确定有什么东西拍打水面。就在那里。”马山说着,用手指了指江面。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