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楹联、名句、趣事第2部分阅读(2/2)
《毛泽东楹联、名句、趣事》作者:作者不祥 2021-04-15 14:28
又把杨开慧接到了广州,协助他在那里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北伐开始以后,毛泽东又带着杨开慧从广州回到长沙,不久又一同去了武汉。 三年中,他们都是双宿双飞,一步也没有离开。直到1924年武汉“7·15”反革命事变以后,毛泽东才把杨开慧母子送回板仓,自己带着秋收起义的部队上了井冈山。严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使他们不能见面,从此一别音容两渺茫!(摘自赵志超著《毛泽东一家人》) 对于这两个恩爱夫妻、革命战友,为什么有那么深厚的感情,除去他们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以外,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共同恪守了他们族谱中的教规尤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nbsp&nbsp
里仁学校校门联
里仁学校,是湖南省文家市的一个著名学校。 历史上人们为什么给这个学校取这个名字,谁也没有考证。但这个“里仁”确实是出自于孔子的《论语》。 《论语》“里仁”篇中讲:“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也正是由于这个学校名字与孔子“里仁为美”相对应,以及因为伟人毛泽东曾经在这里带领中国工农革命军活动,特别是在这里做出了“走向井冈山”重大的决策而更加著名、更加享誉中华大地。 那是1927年的9月20日,毛泽东带领参加秋收暴动部队的1500多名官兵,在这里的简易教室里组织了会议,以举手表决的形式作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走向井冈山”的决策。可见,当时的争论是非常激烈的。因为,当时的中央要他们这支仅有1500人的部队继续攻打长沙。然而,毛泽东则审时度势,暂时放弃执行湖南省委关于继续攻打长沙的指示,决定走向罗霄山脉里去找“朱聋子”---一个民间传说的占山为王的“草寇”。 有人指责他,说: “你这是占山为王!” “你这是违抗中央的命令!” “你是怕死鬼!” 毛泽东对此不屑一顾地从容答道: “对。我们就是要占山为王。当一个红色的山大王!” “至于中央的决策和省委的指示,那也是可以修改的嘛,执行指示也应该根据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依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事后向上级报告。因为,现在我们确实不能再去硬拼了。硬拼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把我们1000多革命的火种断送掉!” 里仁小学,确实是一个普通的小学。而就是这个普通的小学,因为召开极不普通的会议,决定了最不普通的大事,才关乎了发展到后来的决战决胜的---一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命运。 而就是这个普通的小学,在校门两侧镶嵌着一幅很具特色且有浓烈文化色彩的对联: 上联为: 以文会友: 下联是: 为国储才。 横批: 里仁学校 那是1927年的9月20日晚上,毛泽东与余洒度师长等人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事关我军生死存亡的两条军事路线和政治路线的争执。 应该说,在上级明令攻打长沙的环境中,毛泽东与他的战友们,顶着上级指示的压力,确定向井冈山进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伟大的革命家的胆略、气魄和勇气!如果没有救国救民的革命志向,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没有对人民群众的革命感情,没有对人民军队高度负责的精神,那是做不出这种决定的! 同时,巧合的是毛泽东在这里作出这样的重大决策,是不是受了“为国储才”的启示呢?人们不得而知。但客观事实上,毛泽东作出的这一决策,确实是为革命留下了火种,为国储了“才”。倘若不是按照毛泽东的主张,而让仅剩的那1500名官兵去继续攻打长沙,那就一个也活不了,革命火种就很难保存下来。&nbsp&nbsp
岳麓书院
在古木参天、浓阴蔽日、山光水色的湘江西岸,有一片典雅、庄重的古建筑群,这就是为世人所瞩目的中国“四大书院”之一---一岳麓书院。她是我国著名的江南高等学府和文化学术中心,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清风峡入口处。1956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曾经是毛泽东读过书的地方。 这里也是文人、名人读过书的地方。 岳麓书院占地21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主体建筑有头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分为讲学、藏书、供祀三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连接,合为整体,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气势和恢宏的壮观景象。此外,还有赫曦台、爱晚亭、自卑亭、风雩亭、吹香亭及水廊水榭假山等园林建筑和人文景观,在展示书院文化博大精深之余,渲染了它闲情逸致的士人风格。在这些建筑中,像爱晚亭,已被公认为中国古代亭台中的经典建筑,莅列四大名亭之中。 岳麓书院古建筑在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主体建筑如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集中于轴线上,讲堂布置在中轴线的中央,斋舍、祭祀专祠等排列于两旁。中轴对称、层层递进的院落,除了营造一种庄严、神妙、幽远的纵深感和视角效应以外,还体现了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级有别、主次鲜明的社会伦理关系。 特别是这里处处显示出一种浓郁的文化气息。 头门,位于中轴线东端,1986年建成,为单檐硬山三间建筑,门的两侧挂有对联: 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 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 大门,始建于宋代,原址在江滨牌楼一带,旧称“中门”、“黄门”。现存大门建于明代正德四年(1509年),清同治七年(1868年)经过翻修。采用南方将军门式结构,五间硬山,出三山屏墙,外用方形立柱一对,白墙青瓦,置琉璃沟头滴水及空花屋脊,枋梁绘游龙戏太极,间杂卷草云纹,整体风格统一大方。 门的两旁悬挂的醒目对联是: 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 据讲堤、彭爱学编著的《岳麓书院》中记载:相传清代嘉庆年间,书院进行大修,完工之后,门人请山长袁名曜撰写对联。山长以“惟楚有材”嘱诸生应对,众人苦思不得结果,贡生张中阶至,脱口答曰:“于斯为盛”。山长的上联看似简单,实则很有难度,联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材,晋实用之”,这就要求下联也要出自经典。张中阶所对下联之所以好,一则因为联意上下关连。符合书院实情,二则同样源出经典。《论语、泰伯》篇说:“唐虞之际,于斯为盛”,两相对应可谓珠联璧合。又传,当年撰写对联者,实则将“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作为上联,苦思冥想不得下联,因为上联已将此地培养人才的盛况道尽了,于是干脆把上联一分为二。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道出的是岳麓书院作为天下最辉煌的英材荟萃之地的历史事实,气势甚大,但也不能不叹服,余秋雨先生在《千年庭院》中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这样写道: “一千多年来,岳麓书院的教师中集中了大量海内外最高水平的教育家,其中包括可称世界一流的文化哲学大师朱熹、张拭、王阳明,而它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可列出一份让人叹为观止的名单。千年太长,从清代而论,我们便可随手举出王夫之、理财大师陶澍、启蒙思想家魏源、军事家左宗棠、学者政治家曾国藩、外交家郭嵩焘、维新运动领袖唐才常、沈荩,以及教育家杨昌济,……等等。你看整整一个清代,那些需要费脑子的事情不就被这个山间庭院吞吐的差不多了。” 其实,这“费脑子的事情”,不光是清代 被这座庭院吞吐的差不多了,其他朝代,甚至本世纪也还可以列出一些例子来。 二门,明代嘉靖元年(1527年)扩建文庙时,始建二门。门的两侧悬挂对联: 纳于大麓; 藏之名山。 在二门的过厅两边还有清代山长罗典所撰的对联: 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 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 教学斋、半学斋,是庭院中的两个建筑。步入院内之后,建筑分为左右两厢,左厢为教学斋,右厢为半学斋,均为昔日师生居舍,相当于大学生集体宿舍,不同是今天的大学生大量活动时间是在教室里,由老师上课,而过去,大量的活动时间是在寝室里自修。当年的王夫之、曾国藩、毛泽东等人均住在这里自修。 教学斋悬有门联: 业精于勤,漫贪嬉戏思鸿鹄; 学以致用,莫把聪明付蠹虫。 半学斋也悬有对联: 惟楚有材,三湘弟子遍天下; 于世无偶,百代弦歌贯古今。 讲堂,位于书院的中心位置,是书院教学重地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也是书院的核心部分。五代时期(约958)年前后由智璇等二僧始建,宋太宗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因袭增拓而成。时设讲堂五间。明代称“成德堂”,后改称“静一堂”或称“忠、孝、廉、节堂”。历宋、元、明、清至今,屡毁屡建。据史志记载,先后重建8次,修缮30多次。现存建筑为清康熙26年(1687年)巡抚丁思孔重建,经同治七年(1868年)大修后的遗构。为五间单檐歇山,前出轩廊七间,总面积468平方米,屋高29、7米。 檐前悬有“实事求是”匾。民国初期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1879---1942)撰,1917年湖南工专迁入岳麓书院办学,扁悬挂于此。 “实事求是”,出自于《汉书、河间献王传》,是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赞扬景文帝之子刘德严谨治学的话: “修学好古 实事求是”。 《汉书》说到献王治学时有“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评语。唐朝学者严师曾对这句话作了注。意思是说:“务得事实,每求是也。”这些话在中国流传了2000多年,至今仍再盛传。 在1917年前后,正是我国教育体制的大变革时期,各种观点层出不穷,莫衷一是,校长手谕“实事求是”作为校训,旨在教育学生从社会的实际出发,求得正确的结论。在教育制度发生变革的关键时期,这一校训起到了辨别方向的作用。毛泽东青年时代曾寓居“半学斋”,“实事求是”校训,对他的思想形成起到巨大的影响。1937年,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课后,曾仿岳麓书院,书“实事求是”作为该校的校训。毛泽东所书的“实事求是”的“校训匾”现仍存放在“延安革命纪念馆”。 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极大地丰富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对“实事求是”做了全新的注解。他1941年5月19日撰写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说: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必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资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如果有了这种态度,那就即不是‘头重脚轻根底浅’,又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第802页) 由于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这样全新的解释,赋予了这样全新的政治含义,从而使“实事求是”这四个大字成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成了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及其我们党在执政以后的治国、治党、治军等方面的理论和主张中的核心内容。到目前为止乃至今后相当一个时期,这个光辉的思想一直在指引着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就是时代再发展,这个思想永远不会过时,也过不了时。因为,这是科学,这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讲堂现有对联八副: 其一: 工善其事,必利其器;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其二: 岳麓学府传千载; 书院育材有良规。 其三: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沅生芷草,澧育兰花。 其四: 一水长流池不涸; 两贤互磋道终同。 其五: 院以山名,山以院盛,千年学府传于古; 人因道立,道以人传,一代风流直到今。 其六: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 君亲恩何以酬,民物鸣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其七: 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 秀贯三湘,看群贤事业名山。 其八: 陟此峰颠,看湖浪湘波,总是源头活水; 拜兹堂上,仰贤关圣域,无非心地严师。 除了上述匾额以外,讲堂大厅壁上还嵌有《忠孝节廉碑》、《整齐严肃碑》、《书整齐严肃四字因示诸生诗碑》、《岳麓书院学规碑》、《王九溪读书法碑》、《王九溪学箴碑》、《六有箴碑》、《毕沅诗碑》、《欧阳厚均诗碑》等碑刻。 总之,这里的每一组院落、每一房屋、每一块石碑,甚至每一片砖瓦,都深含着隽永的文化品味,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以昂扬向上的启迪和促进。也就是说,当人们来到岳麓书院的时候,你就会感受、领悟、欣赏和思考一次岳麓书院文化。当你跨入书院的大门,你就能够从雅致、端肃的建筑群落中,感受到儒家士人的严谨和闲适的读书生活,欣赏到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理想,你就发现,“整齐严肃”的讲堂与“鸢飞鱼跃”的园林构成了一幅对照鲜明而又浑然一体的有趣画面,这不正是古代士大夫“儒道互补”的文化心理的体现么?当你站到朱熹亲笔手书的“诗碑”前,欣赏他那俊秀的书法和吟咏他那哲理深厚的诗句的时候,你就仿佛回到八百多年前,看到中国学术史、教育史上的那一次著名的会讲,朱熹和张拭正在为那精深的太极、心性、仁等哲学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湖湘弟子们正环坐聆听,思考“谓有宁有迹,谓无复存”的太极之体是如何的奥妙。当你面对乾隆皇帝所赐“道南正脉”的匾额时,你就会发现,原来这隐藏在这绿荫之中的书院,竟会是几千年正统儒家文化传递的驿站。那深厚而又奥妙的“道统”、“心传”,从远古的舜尧,传之胸怀文化使命的孔孟,在经一代有开拓精神的周、程、朱、张,使得岳麓书院成了正统儒家文化在时代传递、空间传播的重镇。令人们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是,这一表面而奥妙的其实深厚的儒家“道统”,竟是我们这颗星球上延续了几千年而没有中断的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 同时,岳麓书院文化,不仅体现在这些石碑、匾额、对联,以及古建筑等历史文物中,而且已汇入那厚重而又遥远的历史之中,包容在那浩瀚而又发黄的典籍之中,体现在从古今的许许多多人的思想、观念、情感和行为方式之中。当金戈铁马的元兵攻打长沙,岳麓书院的师生们毅然放下书本,荷戈登城,在烟火弥漫的战场上,与强悍的元兵展开激烈的肉搏,最后横尸于城墙,这不正体现着岳麓书院文化?!在明清之际,衡阳湘西的瑶洞里,清瘦而精神的王船山在微弱的灯光下沉重的著述,胸中涌动着“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激|情,思考和总结中华千年的历史文化,他的思想和行为不同样体现着岳麓书院的文化?!在魏源的“师以长技以制夷”的爱国主义情怀里,你可以发现岳麓书院文化;从“中兴将相”的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南征北伐、兴办洋务,以维护儒家?br />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
里仁学校校门联
里仁学校,是湖南省文家市的一个著名学校。 历史上人们为什么给这个学校取这个名字,谁也没有考证。但这个“里仁”确实是出自于孔子的《论语》。 《论语》“里仁”篇中讲:“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也正是由于这个学校名字与孔子“里仁为美”相对应,以及因为伟人毛泽东曾经在这里带领中国工农革命军活动,特别是在这里做出了“走向井冈山”重大的决策而更加著名、更加享誉中华大地。 那是1927年的9月20日,毛泽东带领参加秋收暴动部队的1500多名官兵,在这里的简易教室里组织了会议,以举手表决的形式作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走向井冈山”的决策。可见,当时的争论是非常激烈的。因为,当时的中央要他们这支仅有1500人的部队继续攻打长沙。然而,毛泽东则审时度势,暂时放弃执行湖南省委关于继续攻打长沙的指示,决定走向罗霄山脉里去找“朱聋子”---一个民间传说的占山为王的“草寇”。 有人指责他,说: “你这是占山为王!” “你这是违抗中央的命令!” “你是怕死鬼!” 毛泽东对此不屑一顾地从容答道: “对。我们就是要占山为王。当一个红色的山大王!” “至于中央的决策和省委的指示,那也是可以修改的嘛,执行指示也应该根据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依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事后向上级报告。因为,现在我们确实不能再去硬拼了。硬拼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把我们1000多革命的火种断送掉!” 里仁小学,确实是一个普通的小学。而就是这个普通的小学,因为召开极不普通的会议,决定了最不普通的大事,才关乎了发展到后来的决战决胜的---一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命运。 而就是这个普通的小学,在校门两侧镶嵌着一幅很具特色且有浓烈文化色彩的对联: 上联为: 以文会友: 下联是: 为国储才。 横批: 里仁学校 那是1927年的9月20日晚上,毛泽东与余洒度师长等人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事关我军生死存亡的两条军事路线和政治路线的争执。 应该说,在上级明令攻打长沙的环境中,毛泽东与他的战友们,顶着上级指示的压力,确定向井冈山进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伟大的革命家的胆略、气魄和勇气!如果没有救国救民的革命志向,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没有对人民群众的革命感情,没有对人民军队高度负责的精神,那是做不出这种决定的! 同时,巧合的是毛泽东在这里作出这样的重大决策,是不是受了“为国储才”的启示呢?人们不得而知。但客观事实上,毛泽东作出的这一决策,确实是为革命留下了火种,为国储了“才”。倘若不是按照毛泽东的主张,而让仅剩的那1500名官兵去继续攻打长沙,那就一个也活不了,革命火种就很难保存下来。&nbsp&nbsp
岳麓书院
在古木参天、浓阴蔽日、山光水色的湘江西岸,有一片典雅、庄重的古建筑群,这就是为世人所瞩目的中国“四大书院”之一---一岳麓书院。她是我国著名的江南高等学府和文化学术中心,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清风峡入口处。1956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曾经是毛泽东读过书的地方。 这里也是文人、名人读过书的地方。 岳麓书院占地21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主体建筑有头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分为讲学、藏书、供祀三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连接,合为整体,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气势和恢宏的壮观景象。此外,还有赫曦台、爱晚亭、自卑亭、风雩亭、吹香亭及水廊水榭假山等园林建筑和人文景观,在展示书院文化博大精深之余,渲染了它闲情逸致的士人风格。在这些建筑中,像爱晚亭,已被公认为中国古代亭台中的经典建筑,莅列四大名亭之中。 岳麓书院古建筑在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主体建筑如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集中于轴线上,讲堂布置在中轴线的中央,斋舍、祭祀专祠等排列于两旁。中轴对称、层层递进的院落,除了营造一种庄严、神妙、幽远的纵深感和视角效应以外,还体现了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级有别、主次鲜明的社会伦理关系。 特别是这里处处显示出一种浓郁的文化气息。 头门,位于中轴线东端,1986年建成,为单檐硬山三间建筑,门的两侧挂有对联: 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 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 大门,始建于宋代,原址在江滨牌楼一带,旧称“中门”、“黄门”。现存大门建于明代正德四年(1509年),清同治七年(1868年)经过翻修。采用南方将军门式结构,五间硬山,出三山屏墙,外用方形立柱一对,白墙青瓦,置琉璃沟头滴水及空花屋脊,枋梁绘游龙戏太极,间杂卷草云纹,整体风格统一大方。 门的两旁悬挂的醒目对联是: 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 据讲堤、彭爱学编著的《岳麓书院》中记载:相传清代嘉庆年间,书院进行大修,完工之后,门人请山长袁名曜撰写对联。山长以“惟楚有材”嘱诸生应对,众人苦思不得结果,贡生张中阶至,脱口答曰:“于斯为盛”。山长的上联看似简单,实则很有难度,联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材,晋实用之”,这就要求下联也要出自经典。张中阶所对下联之所以好,一则因为联意上下关连。符合书院实情,二则同样源出经典。《论语、泰伯》篇说:“唐虞之际,于斯为盛”,两相对应可谓珠联璧合。又传,当年撰写对联者,实则将“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作为上联,苦思冥想不得下联,因为上联已将此地培养人才的盛况道尽了,于是干脆把上联一分为二。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道出的是岳麓书院作为天下最辉煌的英材荟萃之地的历史事实,气势甚大,但也不能不叹服,余秋雨先生在《千年庭院》中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这样写道: “一千多年来,岳麓书院的教师中集中了大量海内外最高水平的教育家,其中包括可称世界一流的文化哲学大师朱熹、张拭、王阳明,而它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可列出一份让人叹为观止的名单。千年太长,从清代而论,我们便可随手举出王夫之、理财大师陶澍、启蒙思想家魏源、军事家左宗棠、学者政治家曾国藩、外交家郭嵩焘、维新运动领袖唐才常、沈荩,以及教育家杨昌济,……等等。你看整整一个清代,那些需要费脑子的事情不就被这个山间庭院吞吐的差不多了。” 其实,这“费脑子的事情”,不光是清代 被这座庭院吞吐的差不多了,其他朝代,甚至本世纪也还可以列出一些例子来。 二门,明代嘉靖元年(1527年)扩建文庙时,始建二门。门的两侧悬挂对联: 纳于大麓; 藏之名山。 在二门的过厅两边还有清代山长罗典所撰的对联: 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 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 教学斋、半学斋,是庭院中的两个建筑。步入院内之后,建筑分为左右两厢,左厢为教学斋,右厢为半学斋,均为昔日师生居舍,相当于大学生集体宿舍,不同是今天的大学生大量活动时间是在教室里,由老师上课,而过去,大量的活动时间是在寝室里自修。当年的王夫之、曾国藩、毛泽东等人均住在这里自修。 教学斋悬有门联: 业精于勤,漫贪嬉戏思鸿鹄; 学以致用,莫把聪明付蠹虫。 半学斋也悬有对联: 惟楚有材,三湘弟子遍天下; 于世无偶,百代弦歌贯古今。 讲堂,位于书院的中心位置,是书院教学重地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也是书院的核心部分。五代时期(约958)年前后由智璇等二僧始建,宋太宗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因袭增拓而成。时设讲堂五间。明代称“成德堂”,后改称“静一堂”或称“忠、孝、廉、节堂”。历宋、元、明、清至今,屡毁屡建。据史志记载,先后重建8次,修缮30多次。现存建筑为清康熙26年(1687年)巡抚丁思孔重建,经同治七年(1868年)大修后的遗构。为五间单檐歇山,前出轩廊七间,总面积468平方米,屋高29、7米。 檐前悬有“实事求是”匾。民国初期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1879---1942)撰,1917年湖南工专迁入岳麓书院办学,扁悬挂于此。 “实事求是”,出自于《汉书、河间献王传》,是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赞扬景文帝之子刘德严谨治学的话: “修学好古 实事求是”。 《汉书》说到献王治学时有“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评语。唐朝学者严师曾对这句话作了注。意思是说:“务得事实,每求是也。”这些话在中国流传了2000多年,至今仍再盛传。 在1917年前后,正是我国教育体制的大变革时期,各种观点层出不穷,莫衷一是,校长手谕“实事求是”作为校训,旨在教育学生从社会的实际出发,求得正确的结论。在教育制度发生变革的关键时期,这一校训起到了辨别方向的作用。毛泽东青年时代曾寓居“半学斋”,“实事求是”校训,对他的思想形成起到巨大的影响。1937年,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课后,曾仿岳麓书院,书“实事求是”作为该校的校训。毛泽东所书的“实事求是”的“校训匾”现仍存放在“延安革命纪念馆”。 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极大地丰富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对“实事求是”做了全新的注解。他1941年5月19日撰写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说: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必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资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如果有了这种态度,那就即不是‘头重脚轻根底浅’,又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第802页) 由于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这样全新的解释,赋予了这样全新的政治含义,从而使“实事求是”这四个大字成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成了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及其我们党在执政以后的治国、治党、治军等方面的理论和主张中的核心内容。到目前为止乃至今后相当一个时期,这个光辉的思想一直在指引着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就是时代再发展,这个思想永远不会过时,也过不了时。因为,这是科学,这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讲堂现有对联八副: 其一: 工善其事,必利其器;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其二: 岳麓学府传千载; 书院育材有良规。 其三: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沅生芷草,澧育兰花。 其四: 一水长流池不涸; 两贤互磋道终同。 其五: 院以山名,山以院盛,千年学府传于古; 人因道立,道以人传,一代风流直到今。 其六: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 君亲恩何以酬,民物鸣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其七: 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 秀贯三湘,看群贤事业名山。 其八: 陟此峰颠,看湖浪湘波,总是源头活水; 拜兹堂上,仰贤关圣域,无非心地严师。 除了上述匾额以外,讲堂大厅壁上还嵌有《忠孝节廉碑》、《整齐严肃碑》、《书整齐严肃四字因示诸生诗碑》、《岳麓书院学规碑》、《王九溪读书法碑》、《王九溪学箴碑》、《六有箴碑》、《毕沅诗碑》、《欧阳厚均诗碑》等碑刻。 总之,这里的每一组院落、每一房屋、每一块石碑,甚至每一片砖瓦,都深含着隽永的文化品味,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以昂扬向上的启迪和促进。也就是说,当人们来到岳麓书院的时候,你就会感受、领悟、欣赏和思考一次岳麓书院文化。当你跨入书院的大门,你就能够从雅致、端肃的建筑群落中,感受到儒家士人的严谨和闲适的读书生活,欣赏到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理想,你就发现,“整齐严肃”的讲堂与“鸢飞鱼跃”的园林构成了一幅对照鲜明而又浑然一体的有趣画面,这不正是古代士大夫“儒道互补”的文化心理的体现么?当你站到朱熹亲笔手书的“诗碑”前,欣赏他那俊秀的书法和吟咏他那哲理深厚的诗句的时候,你就仿佛回到八百多年前,看到中国学术史、教育史上的那一次著名的会讲,朱熹和张拭正在为那精深的太极、心性、仁等哲学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湖湘弟子们正环坐聆听,思考“谓有宁有迹,谓无复存”的太极之体是如何的奥妙。当你面对乾隆皇帝所赐“道南正脉”的匾额时,你就会发现,原来这隐藏在这绿荫之中的书院,竟会是几千年正统儒家文化传递的驿站。那深厚而又奥妙的“道统”、“心传”,从远古的舜尧,传之胸怀文化使命的孔孟,在经一代有开拓精神的周、程、朱、张,使得岳麓书院成了正统儒家文化在时代传递、空间传播的重镇。令人们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是,这一表面而奥妙的其实深厚的儒家“道统”,竟是我们这颗星球上延续了几千年而没有中断的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 同时,岳麓书院文化,不仅体现在这些石碑、匾额、对联,以及古建筑等历史文物中,而且已汇入那厚重而又遥远的历史之中,包容在那浩瀚而又发黄的典籍之中,体现在从古今的许许多多人的思想、观念、情感和行为方式之中。当金戈铁马的元兵攻打长沙,岳麓书院的师生们毅然放下书本,荷戈登城,在烟火弥漫的战场上,与强悍的元兵展开激烈的肉搏,最后横尸于城墙,这不正体现着岳麓书院文化?!在明清之际,衡阳湘西的瑶洞里,清瘦而精神的王船山在微弱的灯光下沉重的著述,胸中涌动着“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激|情,思考和总结中华千年的历史文化,他的思想和行为不同样体现着岳麓书院的文化?!在魏源的“师以长技以制夷”的爱国主义情怀里,你可以发现岳麓书院文化;从“中兴将相”的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南征北伐、兴办洋务,以维护儒家?br />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