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安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毛泽东楹联、名句、趣事章节目录 > 毛泽东楹联、名句、趣事第4部分阅读

毛泽东楹联、名句、趣事第4部分阅读(2/2)

毛泽东楹联、名句、趣事作者:作者不祥 2021-04-15 14:28
举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旗帜,实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指导方针的大转变。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新时期。  “八七”会议的历史功绩不能灭,也没有办法灭!  毛泽东历史贡献不能灭,也没有办法灭!  这就是历史,就是由历史而引发出来的真理!&nbsp&nbsp

    与萍乡安源的情缘

    中国的事情就是如此。  一个地方、一个人、一个品牌的出名,往往都与名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萍乡安源,这个过去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由于名人---伟人---毛泽东的到来,特别是“毛泽东去安源”的油画,到目前为止,上了一点年纪的中国人都知道。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什么安源、什么萍水河,基本上是妇幼皆知。大家都知道我国南方有一个闹革命的地方----安源。安源也因此而成名了。以至于现在还有很多外地人只知道安源,而不知道萍乡。  然而,毛泽东为什么到萍乡的安源来呢?是什么诱因促使这位革命领袖那么愿意到这里呢?答案是:这里有了中国南方的工人阶级,而且工人受到封建制度和官僚资本家严重的压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阶级开始闹革命的最合适的好地方。  具史料记载,毛泽东从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先后十次来到萍乡安源,深入农村、工矿,进行社会调查,撒播革命的火种,开展革命活动。安源----也由此而成了中国工运的摇篮。时至今日,安源的名气更大了。这也许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多次到萍乡,而使安源出名的一个很重要的缘故罢。  据《萍乡广播电视报》2001年7月2日刊登的文章记载,毛泽东先后十次来萍乡的具体情况是:  第一次:1920年11月下旬,毛泽东从湖南长沙到醴陵县考察教育,顺路到江西萍乡进行社会考察。他深入到城乡调查访问,得知当年春荒时,萍乡农民和城镇贫民自发聚集起来,一齐到财主、商绅家“吃大户”,也叫作“吃磨饭”时情况后,他在1920年12月23日写得《告中国农民》一文中称赞道:“萍乡今年这件事,也是中国农民觉悟的一点曙光。……有了这道曙光,青天白日就要随着来的。”  第二次:1921年10月下旬,毛泽东为了贯彻党的“一大”决议,以湖南平民教育促进会教员的身份,在安源调查了一个星期。他白天深入到矿井下西平巷六方井小槽以及洗煤台、修理处、翻砂房、水泵房、锅炉房。还到安源铁路火车房、机务处、工务处、修理厂等地视察。晚上到工友宿舍、工棚、工人餐馆等处,广泛地接触群众,访贫问苦,与工友们促膝谈心,宣传革命道理,启发路矿工人觉悟,鼓动大家团结起来进行斗争,为在安源开展工人运动作思想准备。  第三次:1921年12月中旬,毛泽东偕同李立三、张理全、宋友生一行四人从株洲乘火车到安源。白天访问工人,晚上由李涤生、周镜泉、杨秋连、朱少连等邀集铁路和煤矿部分工人进行交谈,商定立即创办“工人夜校”,把全体工人组织在一起,成立“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  第四次:1922年5月间。毛泽东来安源巡视工作,调查安源工人运动的发展情况,指示中共安源路矿支部,要尽快巩固和壮大党、团组织,在工作中要克服急躁情绪,注意斗争策略,准备迎接新的斗争。  第五次:1922年9月7日,中共湘东区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到安源巡视。在牛角坡周镜泉家里,亲自主持召开安源党支部全体党员会议。他首先给大家介绍全国各地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和各地工人举行罢工斗争取得胜利的情况。接着,朱少连、蒋先云汇报了安源情况。路、矿两局已经有几个月不发饷,工人生活非常困难。经过分析认为,现在安源罢工的条件已经成熟。决定立即发起路矿两局全体工人大罢工。毛泽东在会上讲了“哀兵必胜”的斗争策略,提出了“哀而动人”的口号,要求共产党员团结一致,有勇有谋,带领广大路矿工人 坚决斗争,夺取大罢工的胜利。  第六次:1922年冬天,毛泽东到安源指导工运,听取了刘少奇、朱少连的汇报后,召开干部会议,要求安源党组织和路矿工人俱乐部,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壮大组织,巩固和发展罢工斗争胜利成果。  第七次:1923年4月下旬,毛泽东奉调去党中央工作前,再一次来到安源巡视工作,进一步指示安源党组织和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在“二七”惨案后,全国工运转入低潮的形势下,必须采取“弯弓待发”之势,保存力量,保护好路矿工人俱乐部,随时应付一切险恶的情况,迎接更加艰巨复杂的斗争。  第八次:1927年9月1---4日,中共中央特派员、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在安源张家湾主持召开了“秋收起义军事会议(即安源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安源、萍乡、莲花、醴陵、浏阳等地的党和军事负责人。他对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作了部署,决定组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下辖三个团分三路暴动,进攻长沙。  9月5日,毛泽东在安源向驻铜鼓、修水的浏阳、平江农军和卢德铭部发出通告,命令二部按安源会议决定行动,湖南省委当日决定由朱少连在株洲组建工农革命军第四团并任团长,列入毛泽东部第一军第一师建制。  9月6日,毛泽东在潘心源(浏阳县委书记、浏阳农军负责人)陪同下,从安源出发,赴铜鼓指挥起义。  第九次:1927年9月23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向南撤退到萍乡县芦溪山口岩一带,遭敌伏击,伤亡惨重。部队  总指挥卢德铭中弹牺牲。毛泽东率部队继续南下,经莲花向罗宵山脉中段挺进,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第十次:1930年9月24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到萍乡安源进行休整、扩军、筹饷。在安源期间,红军政治部印发了《红军士兵会章程》,第二天上午,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召开全军活动分子大会。当天晚上,毛泽东又在俱乐部演讲厅召开军队和地方干部会议,会上分析了形势,研究了扩大红军的问题,还帮助建立了安源市苏维埃政府。由中共党员袁德喜任主席。毛泽东还带领部分红军战士,参观发电厂、修理厂、下矿井,了解工人生产和生活情况,给每个工人发了救济费。毛泽东还慰问烈士家属,指示给每家发给抚恤金五十圆。  安源工人积极支援红军,把大批矿用炸药送给部队,为红军战士修理枪支,筹备军饷。  安源市苏维埃政府召开万多人工农群众参加的大会,热烈欢迎工农红军,毛泽东、朱德出席了大会,毛泽东发表了演讲,分析了形势,讲明了红军的性质和任务,号召安源工农群众踊跃参加红军。这次又有一千多名工农群众参军,跟着毛泽东、朱德上了井冈山。&nbsp&nbsp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

    可能正是由于毛泽东来到这里的次数比较多,在这里留下了一些显为人知的历史名句和由此而派生出的故事。  “红旗飘扬五大洲,  主义战胜全世界。  这副对联至今还完整的保留在一个建筑物上,其原貌依稀可见。现在读着这个历史的楹联,依然感到非常亲切、非常有意义。  这对联,其一说明了在这里闹革命的共产党员们,信念是那么的坚定。因为,他们非常懂得,主义在改变世界中的作用。当然,这种信念对革命的行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对这种理想信念的追求,没有这种思想的催进,工人运动是不会也不可能发展的那么波澜壮阔!  世界,改变世界,是什么才能够改变世界?是思想,是主义。这是历史的验证,是被世界所有人都公认的。至今,连外国的圣人先哲都还在说,“只有思想和主义,才能改变世界。”是的,人们对主义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往往会产生巨大改变世界的力量。中国如此,原苏联也是如此。  人,应该是有追求的,应该是有理念来支撑的。人如果没有了对思想和主义的追求,没有了理念的支撑,其结果,不是默默无闻、无所作为,就是走向反面。  现在,我们党、我们军队之所以一直强调理想信念,始终注意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是这个道理。  当时的安源工人阶级在那种白色恐怖情况下,之所以能够坚定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就是因为他们有了主义、有了思想。&nbsp&nbsp

    与刘少奇的对联

    毛泽东是我们党的一大代表,是我们党的创始人之一。早在1927年以前,就已经是中央临时政治局的成员了。毛泽东曾经以湖南省委领导人的身份先后10次来到安源。毛泽东根据安源工人运动的具体情况,专门给当时的工运领导人李立三、刘少奇等人发了“要根据当时的情况,发动工人群众,提出一些‘哀而动人’口号”等许多具体指示。  于是乎,安源工人大罢工行动之初,就有了符合毛泽东基本意图的著名口号。这便是:  从前是牛马,  现在要做人。  这楹联,对于鼓舞人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为,大家都知道,只要人活在世上,做人是一个起码的条件,吃饭是一个生存的前提。为了做人,为了吃饭,谁还不起来革命呢?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对联和口号,哀而动人,具体实在,因而就调起了上万劳苦大众为反对当局黑暗统治而冒死举行的大罢工!。  就在工人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的时候,为了把工人们更有效地组织起来,真正成为革命的高素质的队伍,刘少奇同志组织工人捐款修建一座欧式风格的工人俱乐部,以此来培养工人阶级的综合素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至今,这个俱乐部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令人难忘的是现仍保留完好的工人俱乐部大门两侧的一副发人深省的楹联。其内容是:  联络感情,涵养德性;  互相帮助,共谋幸福。  对于这个楹联,它是否经过毛泽东的修改、润色,或者是否是他亲自所拟,无法考证,不得而知。但萍乡安源工人运动的每一个步骤,却都是根据毛泽东的指示进行的,特别是工人罢工前的一切准备和步骤,都是按照毛泽东的部署展开的。很显然,就是安源工人们在建盖这个俱乐部的时候,也是请示过毛泽东,并经过他同意的。因为,那个时期的毛泽东不仅是我们建党的“老人”,而且已经是我们党一个有自己见解和政治主张的知名领导人了。  如今,读着这副对联,揣摩着其中的所折射出的内在哲理,心里确实很受启发、很受感染。从楹联的所在位置来说,镶嵌在工人俱乐部大门的两侧,既非常符合实际,又有很深的道理和煽动性。就是当时的路矿当局也没有办法找出其中不合适的地方,虽然他们心里“气的慌”,不想让工人们张贴,但没有说“不”的理由。只是有火发不出。  现在,如果我们将这副楹联引伸到我们领导思维之中,那也是非常有教益的。一个班子、一个集体的建设,就应该像“楹联”所说的那样,在一起工作是一种缘份,要把“缘份”变成“福份”。大家只要在一起工作,就应该从自身做起,加强修养,涵养德性,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把单位建设好。  好联、好联,绝妙好联。好就好在它是艺术,它有哲理!&nbsp&nbsp

    著名的《西江月、秋收起义》

    张家湾----萍乡市安源区的一个不出名的小村子。  而就是这个小村子,决定了后来的人民解放军。毛泽东就是在这个小村子里召集了著名的秋收暴动的军事会议。在这里,毛泽东庄严地宣布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  会议之后,毛泽东以他那诗人的特有气质和浪漫,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直向潇湘直进。  地主压迫重重,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这就是毛泽东在著名的秋收起义后写下的著名词篇,并由此引发出秋收起义的一系列行动,彪炳史册。  据夏太华、陈勇编著的《萍乡军事志》记载:  民国16年(1927年)8月中旬,任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特派员、湖南省委常委的毛泽东和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彭公达,根据湖南省委的决定,将中共安源特别区委改组为市,组织行动委员会,为秋收起义做准备。  8月30日,中共湖南省委举行常委会,决定由毛泽东到安源组织工农革命军和党的前敌委员会,任师长和前委书记。会后,毛泽东乘火车到安源,途中在株洲下车找朱少连等传达省委的决定,布置起义的准备工作。  8月31日(或9月1日)晚,毛泽东到达安源。在张家湾工人俱乐部办的学校校舍内召开会议,讨论起义军事问题和布置安源、澧陵、浏阳、平江工农群众起义问题。参加会议的有:中共安源市委书记蔡以忱和委员宁迪卿、杨骏,中共浏阳县委书记、浏阳农军负责人潘心源,赣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安福农军负责人王新亚等。会上,毛泽东传达了“八、七”会议经过和主要精神,湖南省委的改组和举行起义的决定,与会者报告各地军事情形和工农起义的准备情况。  会议决定:  1、将驻安源、铜鼓、修水三处的警卫团、安源矿警队和各县工农武装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下辖三个团,并成立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各团负责人为委员。  2、军队作战和民众暴动相互配合,夺取平江、浏阳、萍乡、澧陵和株洲,分三路合攻长沙:第一路,以安源工人和矿警队为主力,首先控制安源矿区,然后攻占萍乡县城和澧陵县城,会合澧陵、株洲工农群众,向长沙取包围形势。第二路,以平江农民和农民军为主力,平江农军由修水向平江进攻,鼓动平江农民在各地起义,夺取平江,再向长沙进发。第三路,以浏阳农民和农军及卢德铭所率领的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主力,由铜鼓向浏阳进攻,鼓动浏阳农民在四乡起义,夺取浏阳后,再与其他起义两路合攻长沙。  3、以萍乡、安源为退路,无论如何不能放弃萍乡、安源,以防止敌人切断起义部队的退路。  4、11日安源、修水、铜鼓一起发动起义。  安源会议约在9月4日结束。会后,毛泽东在安源一面指导安源这个团的组建工作,一面向驻守在修水、铜鼓的部队通报会议结果,令其如期发动和进攻长沙,同时写信给湖南省委,告之安源会议结论,约定起义日期。之后,毛泽东由安源工人护送,前往浏阳指挥第三路的起义。  9月5日凌晨,中共安源市委领导工人分头捕杀矿警队的8名叛徒,根据安源会议决定,由安源路矿工人纠察队600多人和中共安源市委掌握的萍矿矿警队200多人,以及萍乡、安福、莲花、澧陵、岳北的农民武装1000多人,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以王新亚为团长,蔡以忱为党代表。全团共3个营9个连27个排,另有团部直属机枪连、炸弹队(即爆破队)、看护队、宣传队、侦察队、武装特务班等,共计2000多人。起义前的安源工人纠察队的队员们特地砌了30多座炉子,日夜打造梭镖、马刀等武器。许多女队员彻夜不眠,忙着缝补旗帜、符号。  按照湖南省委发布的起义命令,9月9日,株萍铁路工人和粤汉铁路工人开始破坏铁路,切断敌人交通。11日凌晨,工农革命军第二团从安源出发攻打萍乡县城。炸弹队事先潜入城内,准备攻城的部队到达城门时即炸开城门接应入城。不料炸弹队的行动被敌人发觉,遭敌追击,只得退出城来。于是,部队发起强攻,战至黄昏,仍未克,遂退回安源。  12日早晨,再次攻城,因头晚来自宜春的敌人已进城,加强了防守,攻城再次受阻,王新亚等领导人惟恐粘在萍乡,延误省委

    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