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回家
《大漠烽烟》作者:斗气刃 2020-01-13 15:26
长春真人离开后不久,成吉思汗决定不再等候术赤,他率领大军一路游牧射猎着返回蒙古故土。由于术赤多次贡献了大量的野物,因此旅途之上无论行至何处,都不会有缺少猎物的现象生。成吉思汗虽然不能完全听从长春真人的劝说,但狩猎的次数明显减少了许多。这其中也有一部分是看到猎物就不免想起抗命的术赤,进而意兴索然之故。
一旦减少了狩猎时间,空闲就多了起来。成吉思汗就陷入了独自思考的空间之中。在失去忽阑之后,成吉思汗又想起了结妻子孛儿帖。自从有了忽阑,自己就始终冷淡着她,虽然对方也另生求欢之道,但是毕竟自己是先有过错的一方。现在双方都已年过六旬,是该和解的时候了。正在此时,幼弟帖木格派来了一位信使,说了如下之言:
“苍鹰已经将自己的巢穴建立于大树之巅。但是鹰如果长久淹留于远方,难保卑贱的麻雀不会趁机占据巢穴,毁坏鹰的后代。”
成吉思汗知道,幼弟也在劝自己返回蒙古,因为那边的局势如今较为严峻了。在中原,自从木华黎死后,金国人又一次燃起了重夺黄河以北土地的野望;在辽东,曾经做为金国武将的名叫完颜万奴的人改姓浦鲜,据地称王,窥伺着蒙古;还有曾经拒绝出兵共伐花剌子模的唐兀惕……一旦想到这个用傲慢的口吻拒绝自己的国家,成吉思汗就会怒火中烧。他觉得,这次回去后必须用最残酷的手段彻底消灭这个国家,让所有敢于反对自己的敌人都心惊胆战,不敢再对蒙古有任何觊觎。只有这样,才能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安全的天空。
在回复使者的同时,成吉思汗忽然心中一动,又嘱咐他代为探究孛儿帖可贺敦对于自己长久不归是否生出了不满。使者领命后,迅沿着驿道飞驰,一刻不敢耽误地回到了位于土兀剌河畔的大斡儿朵,将成吉思汗的委婉探究悉数告知了孛儿帖。
此时的孛儿帖已经厌倦了那个除了脸蛋漂亮之外再无其他本事的乐师,给了他一笔钱后打他离开。现在,听到成吉思汗的口信,她立刻明白了夫君的意图,于是另派了一名信使还有成吉思汗的两个孙儿忽必烈与旭烈兀去迎接远来的祖父与父亲——他们是拖雷的儿子,也是孙儿一辈中最为成吉思汗所喜爱的两人。当时忽必烈十一岁,旭烈兀九岁。
他们在叶密立河边与成吉思汗的大军会面了。使者复述了孛儿帖的言词:
“在那芦岸青翠的湖山,野鸭和天鹅多不胜数,湖泊的主人可以随意捕猎;如今天下已归于一统,年轻美貌的女子与妇人同样多不胜数,作为主子的您自然有权自由挑选,如果看上了谁就请自便吧,另纳新妇和给未被驯服的骏马备鞍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孛儿帖还是如此聪明绝顶,善解人意啊!”
成吉思汗在心中由衷感叹道。关于妻子已经遣返那位情夫的事情,他也已经通过其他渠道有所了解,因此心中愈欣慰。这时,忽必烈与旭烈兀张着小手跑上前来,呼唤着“爷爷”,扑入成吉思汗张开的怀中。
“我的孙儿都长大啦!来,和爷爷去猎场,让爷爷看看新一代苍狼的本领!”
牵着两个兴高采烈的孩儿的手,成吉思汗大步走向战马。他那双绿萦萦的猫眼闪烁着冷峻的光芒,花白胡须下的嘴唇紧紧抿着,如同两扇不可开启的大门。他并不怕自己的严肃会吓到两个孩子,因为在他看来,苍狼的后裔就是要时刻保持着紧张严肃的心,不应无节制的享乐。
在猎场上,成吉思汗再度焕了青春的风采,以百百中之势猎取了大量的野物。而两个孩子也各自有所斩获。忽必烈射中了一只野兔,旭烈兀则更加了不起,射中了一只大鹿。
成吉思汗大喜,亲自将那兔子和鹿的肉和油脂涂在他的这两个孙子的中指上。儿童初次获猎,应以猎物的肉和油脂涂儿童的中指,表示认可和祝福,这是蒙古的风俗。
此后,成吉思汗将两个孩子带在身边,一路东归,于纪元1225年春天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蒙古大草原。从回归的当日起,蒙古草原上再次掀起了盛宴的高氵朝,那些随成吉思汗出生入死的将士们开怀畅饮,通宵达旦的谈笑嬉戏,使得这片自西征起就显得沉寂的草原又一次化作沸腾的海洋。包括成吉思汗本人都露出了难道一见的笑容。然而,当他的目光扫落在位于察合台上的那张空位时,笑意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抹去般消失无踪。
“术赤,难道你真的要自绝于蒙古,自绝于长生天吗?”
回师途中,来自北方的谣言越来越多,其内容几乎全部是不利于术赤的言论。有人说,他根本没有生病,每天畅饮美酒;也有人说,他收容了大批被蒙古军击败的各个部族的残余,不断扩大自己的兵力;最令成吉思汗感到威胁的是言论则说术赤经常召开狩猎大会,要知道蒙古人的狩猎就是军事训练,每当有大战来临之前必然要频繁举行。这些危险的信息如同潮水般冲击着成吉思汗,令他几乎陷入寝食难安的地步。当然,这些谣言还不足以催促成吉思汗动一次讨伐术赤的战斗,因为最主要的阿巴该至今还未传回任何消息。即使要武力解决术赤,那也应该排在消灭唐兀惕之后。
这时,一群来自花拉子模的舞女们旋转着腰肢舞过成吉思汗的面前,她们的两截衣装之间露出雪白的肚脐,那里镶嵌着闪亮的明珠,随着妖异的舞姿而不时闪烁出夺目的光芒,立刻在群臣之中引了一连串的喝彩之声。成吉思汗的沉思也就是被这喝彩声所打断的。他看了自己的部下们一眼,不禁感觉有些无奈。这些人哪怕是在这样的时候,也穿着金丝银绣的锦衣,伴随着异域节奏摇头晃脑。
“看来,只有我一个人有接受全蒙古的女人们欢迎的资格呢。”
他对紧靠在身旁坐着的博儿术笑道。脸上是笑,内心却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
连续不断地酒宴之后,成吉思汗开始巡视久违的故土。在两件事情之间,他居然没有去看望孛儿帖。因为他生怕再次触及术赤的问题。他与妻子之间的另一分歧就是对待术赤的态度之上。虽然四个儿子都是从孛儿帖的肠子里爬出来的,但是不知怎的,术赤总是最得母亲的关爱与欢心,即使术赤从来对孛儿帖没有任何热情的表示。那个孩子好像从来也不懂这个世界上还有亲情之一物。可若是说他全无心肝又不客观,某次自己与孛儿帖生激烈的争执时,自己只不过是向前跨出了一步,就遭到了术赤的严重敌视,甚至咬了自己的手背。想起这段旧事的时候,成吉思汗就会下意识地看看手背,那里早已没有任何的疤痕,毕竟是小孩子,怎样用力也无法留下深刻的印记,但是印记还是留下了,就在成吉思汗的心中。
巡幸的第一站,成吉思汗选择了不远处的汪罕墓。在这里,埋葬着他的已故义父兼大敌,更有一点师长的味道。自己在日后对蒙古人的许多品格与意志上的培养都是参照着克列亦惕的模式而进行的。最后,自己终于青出于蓝,彻底战胜了这位老谋深算的人物,使得他匹马西逃,死于非命。后来,自己设法找到了他的无头尸体,用白银制成了假级,然后举行了堪称隆重的葬礼。这个仪式不仅是对敌手表示敬意,更是为自己所经历的一个时代画上了句号。对于可敬的对手和难忘的故人,成吉思汗是不惜一切代价的。毕竟他们是被命运选中的斗士,谁最终战胜了谁都不奇怪,胜利者固然毋需趾高气扬,失败者即使下了地狱也不必怨恨诅咒。现在,成吉思汗代替他们率领草原民族走上了前所未有的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旦减少了狩猎时间,空闲就多了起来。成吉思汗就陷入了独自思考的空间之中。在失去忽阑之后,成吉思汗又想起了结妻子孛儿帖。自从有了忽阑,自己就始终冷淡着她,虽然对方也另生求欢之道,但是毕竟自己是先有过错的一方。现在双方都已年过六旬,是该和解的时候了。正在此时,幼弟帖木格派来了一位信使,说了如下之言:
“苍鹰已经将自己的巢穴建立于大树之巅。但是鹰如果长久淹留于远方,难保卑贱的麻雀不会趁机占据巢穴,毁坏鹰的后代。”
成吉思汗知道,幼弟也在劝自己返回蒙古,因为那边的局势如今较为严峻了。在中原,自从木华黎死后,金国人又一次燃起了重夺黄河以北土地的野望;在辽东,曾经做为金国武将的名叫完颜万奴的人改姓浦鲜,据地称王,窥伺着蒙古;还有曾经拒绝出兵共伐花剌子模的唐兀惕……一旦想到这个用傲慢的口吻拒绝自己的国家,成吉思汗就会怒火中烧。他觉得,这次回去后必须用最残酷的手段彻底消灭这个国家,让所有敢于反对自己的敌人都心惊胆战,不敢再对蒙古有任何觊觎。只有这样,才能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安全的天空。
在回复使者的同时,成吉思汗忽然心中一动,又嘱咐他代为探究孛儿帖可贺敦对于自己长久不归是否生出了不满。使者领命后,迅沿着驿道飞驰,一刻不敢耽误地回到了位于土兀剌河畔的大斡儿朵,将成吉思汗的委婉探究悉数告知了孛儿帖。
此时的孛儿帖已经厌倦了那个除了脸蛋漂亮之外再无其他本事的乐师,给了他一笔钱后打他离开。现在,听到成吉思汗的口信,她立刻明白了夫君的意图,于是另派了一名信使还有成吉思汗的两个孙儿忽必烈与旭烈兀去迎接远来的祖父与父亲——他们是拖雷的儿子,也是孙儿一辈中最为成吉思汗所喜爱的两人。当时忽必烈十一岁,旭烈兀九岁。
他们在叶密立河边与成吉思汗的大军会面了。使者复述了孛儿帖的言词:
“在那芦岸青翠的湖山,野鸭和天鹅多不胜数,湖泊的主人可以随意捕猎;如今天下已归于一统,年轻美貌的女子与妇人同样多不胜数,作为主子的您自然有权自由挑选,如果看上了谁就请自便吧,另纳新妇和给未被驯服的骏马备鞍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孛儿帖还是如此聪明绝顶,善解人意啊!”
成吉思汗在心中由衷感叹道。关于妻子已经遣返那位情夫的事情,他也已经通过其他渠道有所了解,因此心中愈欣慰。这时,忽必烈与旭烈兀张着小手跑上前来,呼唤着“爷爷”,扑入成吉思汗张开的怀中。
“我的孙儿都长大啦!来,和爷爷去猎场,让爷爷看看新一代苍狼的本领!”
牵着两个兴高采烈的孩儿的手,成吉思汗大步走向战马。他那双绿萦萦的猫眼闪烁着冷峻的光芒,花白胡须下的嘴唇紧紧抿着,如同两扇不可开启的大门。他并不怕自己的严肃会吓到两个孩子,因为在他看来,苍狼的后裔就是要时刻保持着紧张严肃的心,不应无节制的享乐。
在猎场上,成吉思汗再度焕了青春的风采,以百百中之势猎取了大量的野物。而两个孩子也各自有所斩获。忽必烈射中了一只野兔,旭烈兀则更加了不起,射中了一只大鹿。
成吉思汗大喜,亲自将那兔子和鹿的肉和油脂涂在他的这两个孙子的中指上。儿童初次获猎,应以猎物的肉和油脂涂儿童的中指,表示认可和祝福,这是蒙古的风俗。
此后,成吉思汗将两个孩子带在身边,一路东归,于纪元1225年春天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蒙古大草原。从回归的当日起,蒙古草原上再次掀起了盛宴的高氵朝,那些随成吉思汗出生入死的将士们开怀畅饮,通宵达旦的谈笑嬉戏,使得这片自西征起就显得沉寂的草原又一次化作沸腾的海洋。包括成吉思汗本人都露出了难道一见的笑容。然而,当他的目光扫落在位于察合台上的那张空位时,笑意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抹去般消失无踪。
“术赤,难道你真的要自绝于蒙古,自绝于长生天吗?”
回师途中,来自北方的谣言越来越多,其内容几乎全部是不利于术赤的言论。有人说,他根本没有生病,每天畅饮美酒;也有人说,他收容了大批被蒙古军击败的各个部族的残余,不断扩大自己的兵力;最令成吉思汗感到威胁的是言论则说术赤经常召开狩猎大会,要知道蒙古人的狩猎就是军事训练,每当有大战来临之前必然要频繁举行。这些危险的信息如同潮水般冲击着成吉思汗,令他几乎陷入寝食难安的地步。当然,这些谣言还不足以催促成吉思汗动一次讨伐术赤的战斗,因为最主要的阿巴该至今还未传回任何消息。即使要武力解决术赤,那也应该排在消灭唐兀惕之后。
这时,一群来自花拉子模的舞女们旋转着腰肢舞过成吉思汗的面前,她们的两截衣装之间露出雪白的肚脐,那里镶嵌着闪亮的明珠,随着妖异的舞姿而不时闪烁出夺目的光芒,立刻在群臣之中引了一连串的喝彩之声。成吉思汗的沉思也就是被这喝彩声所打断的。他看了自己的部下们一眼,不禁感觉有些无奈。这些人哪怕是在这样的时候,也穿着金丝银绣的锦衣,伴随着异域节奏摇头晃脑。
“看来,只有我一个人有接受全蒙古的女人们欢迎的资格呢。”
他对紧靠在身旁坐着的博儿术笑道。脸上是笑,内心却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
连续不断地酒宴之后,成吉思汗开始巡视久违的故土。在两件事情之间,他居然没有去看望孛儿帖。因为他生怕再次触及术赤的问题。他与妻子之间的另一分歧就是对待术赤的态度之上。虽然四个儿子都是从孛儿帖的肠子里爬出来的,但是不知怎的,术赤总是最得母亲的关爱与欢心,即使术赤从来对孛儿帖没有任何热情的表示。那个孩子好像从来也不懂这个世界上还有亲情之一物。可若是说他全无心肝又不客观,某次自己与孛儿帖生激烈的争执时,自己只不过是向前跨出了一步,就遭到了术赤的严重敌视,甚至咬了自己的手背。想起这段旧事的时候,成吉思汗就会下意识地看看手背,那里早已没有任何的疤痕,毕竟是小孩子,怎样用力也无法留下深刻的印记,但是印记还是留下了,就在成吉思汗的心中。
巡幸的第一站,成吉思汗选择了不远处的汪罕墓。在这里,埋葬着他的已故义父兼大敌,更有一点师长的味道。自己在日后对蒙古人的许多品格与意志上的培养都是参照着克列亦惕的模式而进行的。最后,自己终于青出于蓝,彻底战胜了这位老谋深算的人物,使得他匹马西逃,死于非命。后来,自己设法找到了他的无头尸体,用白银制成了假级,然后举行了堪称隆重的葬礼。这个仪式不仅是对敌手表示敬意,更是为自己所经历的一个时代画上了句号。对于可敬的对手和难忘的故人,成吉思汗是不惜一切代价的。毕竟他们是被命运选中的斗士,谁最终战胜了谁都不奇怪,胜利者固然毋需趾高气扬,失败者即使下了地狱也不必怨恨诅咒。现在,成吉思汗代替他们率领草原民族走上了前所未有的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