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汽笛时代(2/2)
《大锦衣》作者:夜半微风之老鬼 2021-05-13 11:59
李祥被派往西南军区,而魏和则是到了北疆,南疆由汤克宽带领,俞大猷总领海疆防御和内河防御。韩素发因为身体不适,告病还乡暂时在家调养,故此俞大猷才把内河防务工作给肩负了起来。现如今的长江黄河,不光可做军事防御,更因有了蒸汽船的缘故,故此可以逆水行舟,为通商的水路提供了选择性。水路运输,所需人手最少,承载却是最多的。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事情也没有尽善尽美的,水路运输时间较长速度较慢这是很大的缺点。况且要想做通商往来,走大船就必须修缮河道,防止船搁浅和触礁。这个工程从新国三年就开始了,目的并非是河道水路运通。而是为了方便百姓灌溉,防洪防涝,便于日后行军之用。但现在多了通商的附加条件,也无非是一举多得带来了额外的利润罢了。当然如此一来对俞大猷的工作有了一定的减轻,因为内河经商通商。所防务归河道衙门管理,所以除了在内河范围内的江河湖泊演练兵马外,河道的治安问题就不用俞大猷ca心了。
唯一没有变动位置的就是齐书海,齐书海与江炁秘密完婚,并没有做什么声张,虽然陆炳对江炁进行了加封。不过齐书海也没让陆炳难做,更没让外甥陆绎难堪,只是秘密完婚低调行事。新国官员最多六年一调任,防止拉帮结派或者形成势力,从而妨碍法纪公证。当然这更让官员互相调配有了多地管理的经验。更好更全面的掌握如何处理政务的方法,大部分人调任后要么平级要么略升也算是好事儿一件。
自建国以来,大多政场官员都经历过调任,去异地走马上任,然后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干一场。但军区皆在陆炳的亲枝近派手中,从未有过调动,除非是卸任,否则别人以为他们就是封疆大吏长治于当地了呢。故此陆炳此番调换个军区的总领官员。不可不谓震撼官场,堪称为这一年的一件大事。
调军区并非是陆炳对这些封疆大吏,带兵众臣的不信任。而是人性使然,总爱有归附上司者,而作为军区的最高统帅,也会有自己的亲枝近派,久了久之就会形成积弊。故此陆炳把他们来回调调,于军中风气有益。更为后辈提供了先例,因为后辈掌管军区的重臣不一定如同自己一般和他们是生死兄弟了。国人依然有循规蹈矩的习惯,所以陆炳必先立下前例。方便后人经营。对此,军中几位大佬倒是没什么太大的意见。
如此调换对防务和军务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现如今的边疆稳定,而且已经经营多年,不似建国之初的时候需要想的那般万全,军中事务也逐步健全。这里风土人情如何,气候如何,军需营建谁来负责,在哪里演戏练兵,等等等等都有明文记载和专人负责,若是主将非得事无巨细的全都管了,离了他就不行,那不是勤奋负责,那才是真正的失败。陆炳一直有个观点,那就是统帅是管将的,有大局观然后选任将领,大局排布,至于怎么执行那就是将领的问题了,如何带兵也该逐层将领负责自己的下属。
总之,新国八年就发生了这么几样大事,陆炳现如今不用怎么改革变更了,发展中的新国会自主的推动社会的进步,比如民间的大小作坊就开始雇佣工人,资本主义已然萌芽。
新国进入休养生息,少有战争发生,除了新国九年年末,穿过西凉国境,与西凉联军打了乌克兰帝国之外,再无什么战争。乌克兰征伐战中,新国得到了乌克兰的八成的财富,而西凉则得到了那一片土地可长久治理,反正双方各有得失。
新国的名声已经传至海外,海外各国王无不惶恐震惊,商人通商所见所闻,加之这些年的一些实事还有从新国带回来的那些新鲜玩意儿以及先进武器,这都让那些国君从最初的笑看变成现如今的敬畏。新国在外面的名声并不算好,这与新国对外政策强硬有关,但作为大国强国,能做到现在这个样子,已经算是不恃强凌弱了。总之新国商人在外的受到极大的尊敬,而新国则也有了号令群雄独霸环宇的态势,只需小小的一封信函,遇到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幸在新国并不太热衷于插手他国内务,安心发展自己,这又让诸国稍微的心安了一些。
新国十一年春,铁路建成,同期研制出来的几个火车头也正式投入使用。经过初步检测,陆炳决定当第一个使用者,于是率众南巡,从北京登上火车,直发南京。这是新国建国以来,皇帝第一次南巡,所乘工具竟然是如此新奇的事物。
汽笛鸣响,轴轮转动,火车开动了起来,山呼海啸百姓无不欢呼雀跃,火车沿途百姓更是出城相望,大家的心中除了新奇,更有一份身为新国人的自豪在其中。-- 49475+d50s2x+11958596 ----44550+dd856+17994193--
唯一没有变动位置的就是齐书海,齐书海与江炁秘密完婚,并没有做什么声张,虽然陆炳对江炁进行了加封。不过齐书海也没让陆炳难做,更没让外甥陆绎难堪,只是秘密完婚低调行事。新国官员最多六年一调任,防止拉帮结派或者形成势力,从而妨碍法纪公证。当然这更让官员互相调配有了多地管理的经验。更好更全面的掌握如何处理政务的方法,大部分人调任后要么平级要么略升也算是好事儿一件。
自建国以来,大多政场官员都经历过调任,去异地走马上任,然后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干一场。但军区皆在陆炳的亲枝近派手中,从未有过调动,除非是卸任,否则别人以为他们就是封疆大吏长治于当地了呢。故此陆炳此番调换个军区的总领官员。不可不谓震撼官场,堪称为这一年的一件大事。
调军区并非是陆炳对这些封疆大吏,带兵众臣的不信任。而是人性使然,总爱有归附上司者,而作为军区的最高统帅,也会有自己的亲枝近派,久了久之就会形成积弊。故此陆炳把他们来回调调,于军中风气有益。更为后辈提供了先例,因为后辈掌管军区的重臣不一定如同自己一般和他们是生死兄弟了。国人依然有循规蹈矩的习惯,所以陆炳必先立下前例。方便后人经营。对此,军中几位大佬倒是没什么太大的意见。
如此调换对防务和军务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现如今的边疆稳定,而且已经经营多年,不似建国之初的时候需要想的那般万全,军中事务也逐步健全。这里风土人情如何,气候如何,军需营建谁来负责,在哪里演戏练兵,等等等等都有明文记载和专人负责,若是主将非得事无巨细的全都管了,离了他就不行,那不是勤奋负责,那才是真正的失败。陆炳一直有个观点,那就是统帅是管将的,有大局观然后选任将领,大局排布,至于怎么执行那就是将领的问题了,如何带兵也该逐层将领负责自己的下属。
总之,新国八年就发生了这么几样大事,陆炳现如今不用怎么改革变更了,发展中的新国会自主的推动社会的进步,比如民间的大小作坊就开始雇佣工人,资本主义已然萌芽。
新国进入休养生息,少有战争发生,除了新国九年年末,穿过西凉国境,与西凉联军打了乌克兰帝国之外,再无什么战争。乌克兰征伐战中,新国得到了乌克兰的八成的财富,而西凉则得到了那一片土地可长久治理,反正双方各有得失。
新国的名声已经传至海外,海外各国王无不惶恐震惊,商人通商所见所闻,加之这些年的一些实事还有从新国带回来的那些新鲜玩意儿以及先进武器,这都让那些国君从最初的笑看变成现如今的敬畏。新国在外面的名声并不算好,这与新国对外政策强硬有关,但作为大国强国,能做到现在这个样子,已经算是不恃强凌弱了。总之新国商人在外的受到极大的尊敬,而新国则也有了号令群雄独霸环宇的态势,只需小小的一封信函,遇到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幸在新国并不太热衷于插手他国内务,安心发展自己,这又让诸国稍微的心安了一些。
新国十一年春,铁路建成,同期研制出来的几个火车头也正式投入使用。经过初步检测,陆炳决定当第一个使用者,于是率众南巡,从北京登上火车,直发南京。这是新国建国以来,皇帝第一次南巡,所乘工具竟然是如此新奇的事物。
汽笛鸣响,轴轮转动,火车开动了起来,山呼海啸百姓无不欢呼雀跃,火车沿途百姓更是出城相望,大家的心中除了新奇,更有一份身为新国人的自豪在其中。-- 49475+d50s2x+11958596 ----44550+dd856+17994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