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反转(上)
《暗黑大宋》作者:午后方晴 2021-05-14 00:24
“陛下,”富弼本来站得腰酸腿痛,这一回忍不住,重新走上前道。再怎么着,你是皇帝啊,不是粗鲁的王巨,岂能在大庆殿上用茶盏子砸前来请愿的百姓?
王巨这才走出来,来到富弼面前说道:“富公,莫急,陛下为何发怒,马上你就知道了。
说着又将软胡床搬来,将富弼按着坐下。
别争这口气了,请坐吧。司马光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富弼早站得吃不消了。
富弼无奈地坐下,还是不服气地问:“知道什么!”
王巨冲赵顼示意了一下,赵顼也冲身后的太监打一个手势,太监退下,一会儿,诸亲卫端上来许多矮板凳。
这也不成体统啊。
范纯仁走出来刚想说话,赵顼说道:“诸卿,因为这次廷会有点长,可能到二更三更,才能结束,所以朕破下例。”
大家都十分不解。
顶多就是司马光弹劾了,王巨再反驳,再长,能长到二更三更时分?
不过真到二更三更时分,这么一直站着,谁能吃得消?
于是一个个坐下。
然而大家迅速发现了意外,护卫们也搬来板凳让安焘他们坐下,不管如何,他们终是宋朝的大臣,但那些请愿的百姓,那就站着吧!
大伙坐下,王巨说:“陛下,诸位,刚才司马光说了齐人,我就先说这个齐人。”
经司马光诠释,那个齐人太恶心人了,也太容易迷惑人了。
因此王巨第一个就是说它。
“何谓齐,相齐,相等,似乎是有点那么天子与庶民相齐的味道,若那样,太祖太宗与赵普相公为何提出齐人?要知道蛇无头不行,国家没有领导,这个国家必然会动荡不休。然而问题出在哪里了?”
“司马光。你修著了史书,上从三国分晋开始,下到我朝创立,同样讲述了许多朝代的兴亡。为何兴亡。似乎原因很多,外戚专权,宦官干政,君主昏庸,武将不法。但它们还不是秦汉隋唐真正覆灭的原因。当然,这些很重要,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国家政治不清明,再加上人口等因素,豪强兼并严重,百姓活不下去,揭竿而起,秦亡于民乱,汉亡于民乱。隋亡于民乱,唐亡于民乱,这才是几个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为何民乱,兼并!”
“因此祖宗提出齐民,包括制订户等,越富者摊派的税赋越多,甚至承担力役,越穷者摊派赋税越少,甚至都没有力役。还有各个坑矿,起先也多由各地富人承负。”
这个制度真的很坑富。
唐朝是用罪犯挖矿的。但许多人认为不仁道,比如一些罪行轻可以改造的犯人,然而因为下了矿井,又是罪犯。胥吏不法,导致罪犯活活累死在矿井里。
因此宋初制订了一个制度,那就是交给这些富人承包,但不是现在坊场河渡制的承包,而是强行承包,比如这个铁坑。一年只能产一万斤铁,但交给富人承包后,必须每年向朝廷交纳一万五千斤铁,至于成本,管你什么成本,至于产量跟不上去,自己掏腰包买五千斤铁回来上交吧!
实际这些制度,就是有意打压富裕的地主与商人,减轻贫富悬差。
包括科举,大规模的科举用人,甚至都不让达官贵人的孩子参加科举,那么各个寒门子弟就涌入官场,推新出陈,国家就不产生严重的垄断了。
当然,制度是一回事,执行又是另一回事。
“其实这些也算是齐人,诸位,你们中间有人看过或者听说过彼岸的那二十条干部守则,同样它也是一种齐人。其用意一样,减少兼并与豪强的不法,给底层百姓一丝生机。只要能活下去了,那个百姓愿意揭竿而起?国家才能久治。”
“但祖宗如此,有没有做到真正的相齐?实际彼岸也不能做到真正的齐人。我只用两件事比喻,一是仕途,二是行商。彼岸现在还是提拨制度,但开始推广层层磨勘制度,村镇由百姓选举,才能连任,连任后还能得到百姓认可,才能升迁,进入到市,到了市这一级别,离百姓已经很遥远了,那么只能采用精英任命制。但经过村镇两级磨勘,并且得到大多数百姓认可,至少在这时,各个干部开始本质都是不错的。陛下,诸位,听出来有何区别吗?其实与我朝一样,只不过我朝是三级科举制度,百里挑一地考出进士,再进行磨勘。彼岸因为无法执行科举,所以直接从村一级行政磨勘。”
“彼岸没有科举,同样没有恩荫,但子女想进入仕途,那就必须从某一村开始做起。那么村长是什么待遇呢?免其家田赋之税,每年额外有十几贯的补贴。然而干部子弟想担任村长,一年只有十几贯补贴了,也就意味着他们还要多家中带来一些钱帛,才能维持生活。并且同样是村长,他们是空降而来,与村民关系不熟悉。那么是否太苛刻了呢?”
“错,非是苛刻,如果真有心入仕途,真有心想做好干部,那么放下身体,与村民打成一片,同样是出政绩,一个普通村长的政绩能有多少人注意?但一个市长的儿子为村长,出了政绩,又有多少人注意?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将认为当官就是谋取荣华富贵的那些干部子女淘汰下去,而将真正想做好干部的那批人甄别出来,得以提拨重用。这只是开始,一旦到了镇级,这些人青年时代呆在父亲身边,对官场与公务的认识,以及父亲的人缘关系,就会对其产生更大的帮助作用,那么同样为镇级干部,这些干部子弟脱颖起来会更快。因此,所谓的齐人,还不是真正的齐人。”
“再说行商,我再举一个例子,假如我的儿子长大了,现在又呆在我身边,知道我要推出银行司,他想行商谋取财富。那么从现在起就可以利用这条消息谋划了,一是提前安排砖窑的地址。二是利用我的房宅,准备贷款。银行司刚搭建起来,别人还在好奇之时,他就开始用房子抵押了贷款。砖窑筹建。如果能力再大一点,再加上他是我的孩子,各地官员多少会给一些照顾,也能迅速将砖窑盈利。能盈利了,又可以用这个砖窑去贷新的款项。那么只要经营得当。一年之内,仅是利用这个房屋的贷款,就可以建设几百座砖窑,说不定仅是一个房宅的抵押,就让他在一年之内谋得几十万贯的利润。然而普通的商人呢?才开始佼仿呢。所以看似齐人,实际哪来的齐人哦?”
听到这里,许多机灵有门路的官员眼睛一起亮了起来。
这个法子好……
当然,他们不会让他们子女去直接经商,但他们家中有管事哪,经济人哪。牙吏哪。
“再到齐商税,虽然未来必齐商税,但也只是理论上相齐,同样的商货,如果是平民百姓的商货,胥吏可能会高估一点,相信略略高估,这些商贾也无法诉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巨这才走出来,来到富弼面前说道:“富公,莫急,陛下为何发怒,马上你就知道了。
说着又将软胡床搬来,将富弼按着坐下。
别争这口气了,请坐吧。司马光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富弼早站得吃不消了。
富弼无奈地坐下,还是不服气地问:“知道什么!”
王巨冲赵顼示意了一下,赵顼也冲身后的太监打一个手势,太监退下,一会儿,诸亲卫端上来许多矮板凳。
这也不成体统啊。
范纯仁走出来刚想说话,赵顼说道:“诸卿,因为这次廷会有点长,可能到二更三更,才能结束,所以朕破下例。”
大家都十分不解。
顶多就是司马光弹劾了,王巨再反驳,再长,能长到二更三更时分?
不过真到二更三更时分,这么一直站着,谁能吃得消?
于是一个个坐下。
然而大家迅速发现了意外,护卫们也搬来板凳让安焘他们坐下,不管如何,他们终是宋朝的大臣,但那些请愿的百姓,那就站着吧!
大伙坐下,王巨说:“陛下,诸位,刚才司马光说了齐人,我就先说这个齐人。”
经司马光诠释,那个齐人太恶心人了,也太容易迷惑人了。
因此王巨第一个就是说它。
“何谓齐,相齐,相等,似乎是有点那么天子与庶民相齐的味道,若那样,太祖太宗与赵普相公为何提出齐人?要知道蛇无头不行,国家没有领导,这个国家必然会动荡不休。然而问题出在哪里了?”
“司马光。你修著了史书,上从三国分晋开始,下到我朝创立,同样讲述了许多朝代的兴亡。为何兴亡。似乎原因很多,外戚专权,宦官干政,君主昏庸,武将不法。但它们还不是秦汉隋唐真正覆灭的原因。当然,这些很重要,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国家政治不清明,再加上人口等因素,豪强兼并严重,百姓活不下去,揭竿而起,秦亡于民乱,汉亡于民乱。隋亡于民乱,唐亡于民乱,这才是几个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为何民乱,兼并!”
“因此祖宗提出齐民,包括制订户等,越富者摊派的税赋越多,甚至承担力役,越穷者摊派赋税越少,甚至都没有力役。还有各个坑矿,起先也多由各地富人承负。”
这个制度真的很坑富。
唐朝是用罪犯挖矿的。但许多人认为不仁道,比如一些罪行轻可以改造的犯人,然而因为下了矿井,又是罪犯。胥吏不法,导致罪犯活活累死在矿井里。
因此宋初制订了一个制度,那就是交给这些富人承包,但不是现在坊场河渡制的承包,而是强行承包,比如这个铁坑。一年只能产一万斤铁,但交给富人承包后,必须每年向朝廷交纳一万五千斤铁,至于成本,管你什么成本,至于产量跟不上去,自己掏腰包买五千斤铁回来上交吧!
实际这些制度,就是有意打压富裕的地主与商人,减轻贫富悬差。
包括科举,大规模的科举用人,甚至都不让达官贵人的孩子参加科举,那么各个寒门子弟就涌入官场,推新出陈,国家就不产生严重的垄断了。
当然,制度是一回事,执行又是另一回事。
“其实这些也算是齐人,诸位,你们中间有人看过或者听说过彼岸的那二十条干部守则,同样它也是一种齐人。其用意一样,减少兼并与豪强的不法,给底层百姓一丝生机。只要能活下去了,那个百姓愿意揭竿而起?国家才能久治。”
“但祖宗如此,有没有做到真正的相齐?实际彼岸也不能做到真正的齐人。我只用两件事比喻,一是仕途,二是行商。彼岸现在还是提拨制度,但开始推广层层磨勘制度,村镇由百姓选举,才能连任,连任后还能得到百姓认可,才能升迁,进入到市,到了市这一级别,离百姓已经很遥远了,那么只能采用精英任命制。但经过村镇两级磨勘,并且得到大多数百姓认可,至少在这时,各个干部开始本质都是不错的。陛下,诸位,听出来有何区别吗?其实与我朝一样,只不过我朝是三级科举制度,百里挑一地考出进士,再进行磨勘。彼岸因为无法执行科举,所以直接从村一级行政磨勘。”
“彼岸没有科举,同样没有恩荫,但子女想进入仕途,那就必须从某一村开始做起。那么村长是什么待遇呢?免其家田赋之税,每年额外有十几贯的补贴。然而干部子弟想担任村长,一年只有十几贯补贴了,也就意味着他们还要多家中带来一些钱帛,才能维持生活。并且同样是村长,他们是空降而来,与村民关系不熟悉。那么是否太苛刻了呢?”
“错,非是苛刻,如果真有心入仕途,真有心想做好干部,那么放下身体,与村民打成一片,同样是出政绩,一个普通村长的政绩能有多少人注意?但一个市长的儿子为村长,出了政绩,又有多少人注意?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将认为当官就是谋取荣华富贵的那些干部子女淘汰下去,而将真正想做好干部的那批人甄别出来,得以提拨重用。这只是开始,一旦到了镇级,这些人青年时代呆在父亲身边,对官场与公务的认识,以及父亲的人缘关系,就会对其产生更大的帮助作用,那么同样为镇级干部,这些干部子弟脱颖起来会更快。因此,所谓的齐人,还不是真正的齐人。”
“再说行商,我再举一个例子,假如我的儿子长大了,现在又呆在我身边,知道我要推出银行司,他想行商谋取财富。那么从现在起就可以利用这条消息谋划了,一是提前安排砖窑的地址。二是利用我的房宅,准备贷款。银行司刚搭建起来,别人还在好奇之时,他就开始用房子抵押了贷款。砖窑筹建。如果能力再大一点,再加上他是我的孩子,各地官员多少会给一些照顾,也能迅速将砖窑盈利。能盈利了,又可以用这个砖窑去贷新的款项。那么只要经营得当。一年之内,仅是利用这个房屋的贷款,就可以建设几百座砖窑,说不定仅是一个房宅的抵押,就让他在一年之内谋得几十万贯的利润。然而普通的商人呢?才开始佼仿呢。所以看似齐人,实际哪来的齐人哦?”
听到这里,许多机灵有门路的官员眼睛一起亮了起来。
这个法子好……
当然,他们不会让他们子女去直接经商,但他们家中有管事哪,经济人哪。牙吏哪。
“再到齐商税,虽然未来必齐商税,但也只是理论上相齐,同样的商货,如果是平民百姓的商货,胥吏可能会高估一点,相信略略高估,这些商贾也无法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