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陈只(2/2)
《三国立志传》作者:晴了 2020-01-13 23:41
大臣、大司马蒋琬和辅助蒋琬、费祎,负责处理日常政务的侍中、尚书令董允逝世,费祎便把陈祗破格提拔为侍中,代替董允主管宫中事务,从而掌握了相当大的权力。
然而,陈祗继任侍中后,既没有继承许靖宽仁大度、公忠体国的品格,也没有学习董允清正廉明、刚直不阿的风骨,却一反董允成规,与黄皓内外勾结,一味迎合后主的享乐**,使其开始走上昏庸之路;黄皓也晋升为黄门令,开始干预政事。对费祎、姜维等执政大臣,陈祗则玩弄两面手法,极力敷衍,继续骗取他们的信任。延熙十四年(251),尚书令吕乂卒,他又以侍中守尚书令,加镇军将军,掌握了更大的权力。由于费祎北驻汉寿(今四川省广元市昭化镇),两年后被刺于该地,姜维则长期在外领兵打仗,两人都很少过问朝政,因此,朝中大权,实际上被陈祗所控制。于是,陈祗更加肆无忌惮地串通黄皓,进一步引诱后主沉溺于声色犬马。在二人的包围和迎合下,后主贪图享乐的性格弱点日益膨胀,觉得二人对自己处处顺从体贴,把自己服侍得很舒服,很顺心。相比之下,那位动不动就谏阻自己的董允,自然让他想起来就不舒服;久而久之,竟至“追怨允日深”。在陈祗掌权的十二年间(246-2),善恶混淆,是非颠倒,后主越来越昏庸,朝政也越来越**。由此可见,他实在是一个看似办事能干,实则奸佞误国的小人!
可叹的是,这样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人,却被糊涂的后主视为“忠臣”。景耀元年(2),陈祗卒,后主竟然深感痛惜,为之流涕,甚至下诏追谥他为“忠侯”!后主还赐其子陈粲关内侯爵位,提拔其次子陈裕为黄门侍郎。如此宠爱厚待,在蜀汉后期极为罕见,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古人云:“大奸似忠。”陈祗正是这样一个大奸似忠的角色。
陈祗死后,黄皓由黄门令晋升为中常侍、奉车都尉,全面操纵朝政,结党营私,卖官鬻爵,短短几年就使蜀汉政治败坏到难以收拾,以至“入其朝,不闻直言;经其野,民有菜色”。终于,当曹魏几路大军杀来,姜维等人不得不穷于应付;而当邓艾偷度阴平,诸葛瞻战败而死,后主便仓皇出降,蜀汉就此覆灭。
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疆域最小,国力最弱,长期与魏对峙,民力已消耗殆尽;其次是因后期朝政**,加速了国势的衰落。对此,刘禅本人当然要负主要责任;陈祗、黄皓促使刘禅昏庸,朝政**,罪不可赦;而姜维、董厥、樊建、诸葛瞻等后期执政大臣缺乏远见卓识,军事、政治举措多有不当,对陈祗、黄皓专权乱国缺乏足够的警觉和有力的抑制,也并非毫无干系。
想当初,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总结历史经验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可惜,刘禅逐渐淡忘了诸葛亮的谆谆嘱咐。蜀汉后期的历史,再一次印证了这一历史经验。
可以说,蜀汉后期的**,始于陈祗的当权。这样一个出身名门、相貌威严、颇有能力的人物,应该说原本具有起码的是非感,为何却偏要昧着良心当小人,以致祸国殃民?他是怎样巧言令色,骗取费祎这样精明强干的贤臣的好感和信任?他又是怎样迷惑后主,竟然成为后主最宠信、最离不开的大臣?这些都很值得研究。
然而,由于《三国演义》没有具体描写蜀汉后期政治的演变,陈祗在中根本没有出场,而绝大多数读者又并未通读(甚至根本没有读过)史书《三国志》,因此,这个对蜀汉危害极大的奸臣,竟长期逃脱了多数人的口诛笔伐。有感于此,笔者特撰此文,予以揭露和鞭挞。
S:这是从一个历史网站摘抄下来的,看着的时候,晴了都觉得一脑门子的冷汗,描绘这样一位奸臣,还得让他立志,格老子的,难度可是不小啊。还好咱只是穿越,所以诸位历史学家等人请勿完全对号入座。
然而,陈祗继任侍中后,既没有继承许靖宽仁大度、公忠体国的品格,也没有学习董允清正廉明、刚直不阿的风骨,却一反董允成规,与黄皓内外勾结,一味迎合后主的享乐**,使其开始走上昏庸之路;黄皓也晋升为黄门令,开始干预政事。对费祎、姜维等执政大臣,陈祗则玩弄两面手法,极力敷衍,继续骗取他们的信任。延熙十四年(251),尚书令吕乂卒,他又以侍中守尚书令,加镇军将军,掌握了更大的权力。由于费祎北驻汉寿(今四川省广元市昭化镇),两年后被刺于该地,姜维则长期在外领兵打仗,两人都很少过问朝政,因此,朝中大权,实际上被陈祗所控制。于是,陈祗更加肆无忌惮地串通黄皓,进一步引诱后主沉溺于声色犬马。在二人的包围和迎合下,后主贪图享乐的性格弱点日益膨胀,觉得二人对自己处处顺从体贴,把自己服侍得很舒服,很顺心。相比之下,那位动不动就谏阻自己的董允,自然让他想起来就不舒服;久而久之,竟至“追怨允日深”。在陈祗掌权的十二年间(246-2),善恶混淆,是非颠倒,后主越来越昏庸,朝政也越来越**。由此可见,他实在是一个看似办事能干,实则奸佞误国的小人!
可叹的是,这样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人,却被糊涂的后主视为“忠臣”。景耀元年(2),陈祗卒,后主竟然深感痛惜,为之流涕,甚至下诏追谥他为“忠侯”!后主还赐其子陈粲关内侯爵位,提拔其次子陈裕为黄门侍郎。如此宠爱厚待,在蜀汉后期极为罕见,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古人云:“大奸似忠。”陈祗正是这样一个大奸似忠的角色。
陈祗死后,黄皓由黄门令晋升为中常侍、奉车都尉,全面操纵朝政,结党营私,卖官鬻爵,短短几年就使蜀汉政治败坏到难以收拾,以至“入其朝,不闻直言;经其野,民有菜色”。终于,当曹魏几路大军杀来,姜维等人不得不穷于应付;而当邓艾偷度阴平,诸葛瞻战败而死,后主便仓皇出降,蜀汉就此覆灭。
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疆域最小,国力最弱,长期与魏对峙,民力已消耗殆尽;其次是因后期朝政**,加速了国势的衰落。对此,刘禅本人当然要负主要责任;陈祗、黄皓促使刘禅昏庸,朝政**,罪不可赦;而姜维、董厥、樊建、诸葛瞻等后期执政大臣缺乏远见卓识,军事、政治举措多有不当,对陈祗、黄皓专权乱国缺乏足够的警觉和有力的抑制,也并非毫无干系。
想当初,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总结历史经验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可惜,刘禅逐渐淡忘了诸葛亮的谆谆嘱咐。蜀汉后期的历史,再一次印证了这一历史经验。
可以说,蜀汉后期的**,始于陈祗的当权。这样一个出身名门、相貌威严、颇有能力的人物,应该说原本具有起码的是非感,为何却偏要昧着良心当小人,以致祸国殃民?他是怎样巧言令色,骗取费祎这样精明强干的贤臣的好感和信任?他又是怎样迷惑后主,竟然成为后主最宠信、最离不开的大臣?这些都很值得研究。
然而,由于《三国演义》没有具体描写蜀汉后期政治的演变,陈祗在中根本没有出场,而绝大多数读者又并未通读(甚至根本没有读过)史书《三国志》,因此,这个对蜀汉危害极大的奸臣,竟长期逃脱了多数人的口诛笔伐。有感于此,笔者特撰此文,予以揭露和鞭挞。
S:这是从一个历史网站摘抄下来的,看着的时候,晴了都觉得一脑门子的冷汗,描绘这样一位奸臣,还得让他立志,格老子的,难度可是不小啊。还好咱只是穿越,所以诸位历史学家等人请勿完全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