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民国新政(2/2)
《民国战神》作者:钧申 2021-05-24 05:19
水电资源,江西也有一些,不过不是很丰富。
另外一个水电丰富的地方就是西南地区了。
中华民国的版图扩张后,吉尔吉斯斯坦那一带也有丰富的水电资源,水电资源最丰富的地方自然也就是北海行政区了,那里有两条世界排名前十的大河流。
之所以是大量建设中型水电站,主要是怕大型水电站破坏了生态。向三峡水电站那种工程,中华民国显然没有想搞的意思。
中型水电站投资周期短,效益最高,也是最合理的投资。
大量的水电工程的建设,可以让中华民国减少火电发电厂的数量。
还有城市改造工程,这个工程主要是进一步的改造城市结构,从防洪到绿化,以及街道扩宽等等。
因为汽车的大量增加,很多城市的街道都太狭窄了。本来也预料到了这样的情况,很多地方把街道都建设得比较宽了。但是还是低估了汽车增长速度。堵车的现象在一些城市频频发生。
不久之后,国会通过了‘铁路国有化’的提案,财团以铁路管理混乱为理由,让中央政fu将铁路国有化。
此时中华民国拥有将近六十万公里的铁路,繁荣的十五年期间,最高峰的时候一年就建设了八万公里铁路。
如此之多的铁路,也催生出了几百家铁路公司。于是乎,铁路运行混乱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这个时候正好以这个作为借口,将铁路收归国有,自然是非常方便的。而且经历了经济大萧条之后,那些铁路的价值已经被严重低估了。过去经济繁荣期间,也许一段铁路需要一千万才能买下,现在只值三百万。
中央政fu将铁路收归国有,自然是按照当前的行情给钱。
于是乎那些铁路公司的商人叫苦不迭,终于发现自己掉坑里去了。铁路收归国有的提案通过后,迅速试行了下去。中央政fu的款项立即到账,中央政fu尽管欠了一屁股债,但是不愁没钱。
财团在后背不断的给中央政fu贷款,反正财团能印票子,根本不怕没钱。
现在市场上是出现了货币紧缩的问题,这个时候财团通过政fu投资向市场提供货币,自然也就能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也能让政fu有大把大钱可以用。
铁路国有化最大的受益者自然就是财团了,因为国有化之后,财团在货物运输方面能争取到优惠政策。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以及欧洲的德国,此时也迅速完成了资产收割。也随着中华民国的脚步,迅速推行新政。
其中德国人的新政,还直接取消了工会制度,可以更加方便的压榨工人利益。德国和美国,也正在迅速的从经济大萧条中走出来。
美国财团的收割方式也和中华民国如出一辙,很快也将铁路国有化了。美国此时拥有铁路总厂四十万公里左右,这么庞大的铁路,美国政fu也因为有财团的支持,所以根本不愁吃不下。
铁路国有化,财团又能争取到优惠运输价格,日后中华民国和美国的铁路自然是会年年亏损的。
这就是财团掌控了运输之后,拥有了运输成本的优势。而运输成本,则通过税收分摊到了每一个纳税人的身上。
掌控了运输,进而对市场保持高度垄断。
这个时候因为商品产能已经能满足国民需求了,所以接下来就是为了战争做准备了。所以这个时候,财团基本上不怎么对民资提供贷款。但是投资却是很大,主要的投资方就是财团和政fu。
政fu投资了各个方面的基建,而财团则在对收割的资产进行不断的重组、优化。
但是工人工资在这一阶段却是不怎么涨了。
因为这个时候给工人太高的工资,工人就不干活了。不过剥削也不能太严重,所以中华民国在加大税收的同时,只是把工资维持到繁荣前的三分之一,普通工人每个月依旧有100元左右的工资。
而剥削最严重的则是德国,毕竟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国家又小,不剥削严重一点,让老百姓多劳动,德国将无法最大限度的重新崛起。
结果,中华民国在经济大萧条之后,反倒是工资最高的。
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尽管相比繁荣时期要下降了,但依旧是有鱼有肉,只是不能向之前那样奢侈罢了。而且经济大萧条之后,很多国民实际上都有车有房了,这些工资也能让他们过上非常小康的生活。而在经济大萧条中破产的国民,在战后也得到了工作,家境正在平稳的恢复,只要肯工作,日常开销总是不愁的,买房买车也并不是很困难,这个时候一套差不多的房子,一个工人只需要支付五年左右的工资就能买下。不想后世的中国,普通工人需要不吃不喝几十年才能买下一套房子。
而市场也再次回归理性,财团这个时候已经不吹泡沫了。因为该建设的,基本上都建设得差不多了。
新得建设项目,这个时候还处于实验性阶段。例如高速公路。
历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是德国在经济恢复之后,建设起来的标志性工程。战后美国财团将高速公路这一模式引入,然后再次炒作了一次泡沫,将投资者大量吸引去投资高速公路,然后再搞一次经济危机,接着在低价吞入那些高速公路。
中华民国中央政fu已经决定建设一条高速公路。
这个时候该建设的东西也都建设差不多了,要想让国民都有工作,就必须继续烧钱。所以在政fu资金的支持下,财团大量的搞起了研发项目。
这一阶段的技术研发,则主要集中在尖端科技和军用技术上。
核武器、核电站、火箭、卫星、制导技术、高速鱼雷、喷气式飞机……一系列的研发项目的上马,让中华民国的就业形势迅速得到好转。
与此同时,中国民族财团也没让那些经济殖民地的劳动力闲着不干活,各个经济殖民地政fu也陆续学习中华民国,大量投资基建工程,同时则继续为中华民国生产轻工业商品,以及汽车、电器零部件和组装作业。
各个亚盟成员国,都陆续取消了工会,工资水平再次恢复到了一个很低的水平,绝对是能怎么压榨就这么压榨的节奏,只要饿不死,冻不着。
中华民国有这些经济殖民地负责大量消耗性商品的生产,能投入到科研、建设上的人力就非常恐怖了。
就以科研为例,中华民国在一系列的科研项目上马之后,迅速带动了上千万人口的就业,相当于是有上千万人口在从事科研工作的各个环节。
同时还有将近1。5亿工人,投入到了各种建设活动当中。一场全民备战运动已经吹响号角。-- by:dad856|43567|17422457 --
另外一个水电丰富的地方就是西南地区了。
中华民国的版图扩张后,吉尔吉斯斯坦那一带也有丰富的水电资源,水电资源最丰富的地方自然也就是北海行政区了,那里有两条世界排名前十的大河流。
之所以是大量建设中型水电站,主要是怕大型水电站破坏了生态。向三峡水电站那种工程,中华民国显然没有想搞的意思。
中型水电站投资周期短,效益最高,也是最合理的投资。
大量的水电工程的建设,可以让中华民国减少火电发电厂的数量。
还有城市改造工程,这个工程主要是进一步的改造城市结构,从防洪到绿化,以及街道扩宽等等。
因为汽车的大量增加,很多城市的街道都太狭窄了。本来也预料到了这样的情况,很多地方把街道都建设得比较宽了。但是还是低估了汽车增长速度。堵车的现象在一些城市频频发生。
不久之后,国会通过了‘铁路国有化’的提案,财团以铁路管理混乱为理由,让中央政fu将铁路国有化。
此时中华民国拥有将近六十万公里的铁路,繁荣的十五年期间,最高峰的时候一年就建设了八万公里铁路。
如此之多的铁路,也催生出了几百家铁路公司。于是乎,铁路运行混乱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这个时候正好以这个作为借口,将铁路收归国有,自然是非常方便的。而且经历了经济大萧条之后,那些铁路的价值已经被严重低估了。过去经济繁荣期间,也许一段铁路需要一千万才能买下,现在只值三百万。
中央政fu将铁路收归国有,自然是按照当前的行情给钱。
于是乎那些铁路公司的商人叫苦不迭,终于发现自己掉坑里去了。铁路收归国有的提案通过后,迅速试行了下去。中央政fu的款项立即到账,中央政fu尽管欠了一屁股债,但是不愁没钱。
财团在后背不断的给中央政fu贷款,反正财团能印票子,根本不怕没钱。
现在市场上是出现了货币紧缩的问题,这个时候财团通过政fu投资向市场提供货币,自然也就能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也能让政fu有大把大钱可以用。
铁路国有化最大的受益者自然就是财团了,因为国有化之后,财团在货物运输方面能争取到优惠政策。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以及欧洲的德国,此时也迅速完成了资产收割。也随着中华民国的脚步,迅速推行新政。
其中德国人的新政,还直接取消了工会制度,可以更加方便的压榨工人利益。德国和美国,也正在迅速的从经济大萧条中走出来。
美国财团的收割方式也和中华民国如出一辙,很快也将铁路国有化了。美国此时拥有铁路总厂四十万公里左右,这么庞大的铁路,美国政fu也因为有财团的支持,所以根本不愁吃不下。
铁路国有化,财团又能争取到优惠运输价格,日后中华民国和美国的铁路自然是会年年亏损的。
这就是财团掌控了运输之后,拥有了运输成本的优势。而运输成本,则通过税收分摊到了每一个纳税人的身上。
掌控了运输,进而对市场保持高度垄断。
这个时候因为商品产能已经能满足国民需求了,所以接下来就是为了战争做准备了。所以这个时候,财团基本上不怎么对民资提供贷款。但是投资却是很大,主要的投资方就是财团和政fu。
政fu投资了各个方面的基建,而财团则在对收割的资产进行不断的重组、优化。
但是工人工资在这一阶段却是不怎么涨了。
因为这个时候给工人太高的工资,工人就不干活了。不过剥削也不能太严重,所以中华民国在加大税收的同时,只是把工资维持到繁荣前的三分之一,普通工人每个月依旧有100元左右的工资。
而剥削最严重的则是德国,毕竟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国家又小,不剥削严重一点,让老百姓多劳动,德国将无法最大限度的重新崛起。
结果,中华民国在经济大萧条之后,反倒是工资最高的。
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尽管相比繁荣时期要下降了,但依旧是有鱼有肉,只是不能向之前那样奢侈罢了。而且经济大萧条之后,很多国民实际上都有车有房了,这些工资也能让他们过上非常小康的生活。而在经济大萧条中破产的国民,在战后也得到了工作,家境正在平稳的恢复,只要肯工作,日常开销总是不愁的,买房买车也并不是很困难,这个时候一套差不多的房子,一个工人只需要支付五年左右的工资就能买下。不想后世的中国,普通工人需要不吃不喝几十年才能买下一套房子。
而市场也再次回归理性,财团这个时候已经不吹泡沫了。因为该建设的,基本上都建设得差不多了。
新得建设项目,这个时候还处于实验性阶段。例如高速公路。
历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是德国在经济恢复之后,建设起来的标志性工程。战后美国财团将高速公路这一模式引入,然后再次炒作了一次泡沫,将投资者大量吸引去投资高速公路,然后再搞一次经济危机,接着在低价吞入那些高速公路。
中华民国中央政fu已经决定建设一条高速公路。
这个时候该建设的东西也都建设差不多了,要想让国民都有工作,就必须继续烧钱。所以在政fu资金的支持下,财团大量的搞起了研发项目。
这一阶段的技术研发,则主要集中在尖端科技和军用技术上。
核武器、核电站、火箭、卫星、制导技术、高速鱼雷、喷气式飞机……一系列的研发项目的上马,让中华民国的就业形势迅速得到好转。
与此同时,中国民族财团也没让那些经济殖民地的劳动力闲着不干活,各个经济殖民地政fu也陆续学习中华民国,大量投资基建工程,同时则继续为中华民国生产轻工业商品,以及汽车、电器零部件和组装作业。
各个亚盟成员国,都陆续取消了工会,工资水平再次恢复到了一个很低的水平,绝对是能怎么压榨就这么压榨的节奏,只要饿不死,冻不着。
中华民国有这些经济殖民地负责大量消耗性商品的生产,能投入到科研、建设上的人力就非常恐怖了。
就以科研为例,中华民国在一系列的科研项目上马之后,迅速带动了上千万人口的就业,相当于是有上千万人口在从事科研工作的各个环节。
同时还有将近1。5亿工人,投入到了各种建设活动当中。一场全民备战运动已经吹响号角。-- by:dad856|43567|174224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