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安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最强皇帝章节目录 > 第321章 纠结的华佗

第321章 纠结的华佗

三国之最强皇帝作者:剑花如梦 2021-05-26 07:27
    第五十九章纠结的华佗

    北军五校,到了东汉,实际已经成了一种荣誉职务,大部分时候都由勋戚、名流来担任,比如窦武执政期间,以侄子窦绍为步兵校尉;曹节当权之时,以其弟曹破石为越骑校尉;而故太尉袁逢在晋位三公之前,曾担任屯骑校尉;刘照的老师马日磾,在历史上也曾担任过射声校尉。[]由此可以看出,北军五校素来是清显之职,常人一般是没有资格就任的。

    黄忠出身寒门,先前出任大将军从事中郎,已经让人觉得十分惊讶,如今更是一跃成为射声校尉,无论是升迁速度,还是破格提拔的程度,都让旁人为之侧目。

    对此,有人猜测是何进为了进一步掌控北军所采取的举措,有人则认为这是何进日渐跋扈的表现。不过,出奇的是,身为皇帝的刘宏,却并没有出言反对,相反,他还颇有些欣喜的通过了这一任命。

    后来,通过多方打探,众人才明白了刘宏的想法,原来,这一切,全赖黄忠的名字起的好。你想,一个人名字叫“忠”,表字是“汉升”,这个彩头,哪个皇帝不想要?特别是值此多事之秋,刘宏既想有擅长用兵的将领来擎天保驾,又怕将领手握重兵之后,生出不臣之心来。因此,像黄忠这样,既有能力,名字又有好彩头的将领,自然深得刘宏的偏爱了。

    荀攸虽然谋功第一,全赖他的奇谋妙策,汉军才能大破黄巾。可是,同样,汉代对于军功的赏赐,重斩首、夺城,而轻谋划定策,因此,荀攸也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赏赐。对此,刘照等人都为荀攸抱不平,而荀攸自己却没有什么怨言,显然对这方面的得失并不怎么放在心上。

    颜良因夺取敖仓、克复荥阳的功劳,也同样进爵关内侯。文丑则惨了一点,身负重伤的他,虽然因为华佗的救治,捡回了一条性命,但是喉咙受伤后,说话的声音也变得极其沙哑难听。虽然身负重伤,但是汉代又没有以伤势论功的规定,因此,文丑虽然也升了几级爵位,但却远不如颜良的关内侯了。

    刘照听说了这个消息后,心中也十分惋惜,便派遣何咸亲自出面,去探望慰劳文丑。与此同时,妙手回春,救了文丑一命的华佗,也来到了洛阳,投函求见刘照。

    对于华佗的到来,刘照当然是欢迎之至,扫榻以待。随着来到汉代的时日越来越久,刘照突然意识到,在这个时代,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并不是什么宫廷政变或者州县叛乱,因为这些变故,刘照都可以利用自己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掌握,一一妥善处置。

    而唯独有一样东西,即便刘照再怎么先知先觉,也无法预知;即便刘照对历史的把握再怎么精准,也对其无可奈何,这样东西,就叫做疾病。

    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不得病!就算刘照再怎么小心,也不能保证自己一辈子就没个什么头疼脑热的。而重点在于,在汉代,就连后世经常被人们斥为“伪科学”的传统医学,也尚处在起步阶段,许多理论都还没有得到完善,药材的分类辨识也存在着很多谬误,甚至不少地方,还带有明显残存的巫术色彩,比“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原配的蟋蟀”更不科学的东西多得去了。这你叫从一出生就打各种疫苗,享受惯了现代医学的刘照同学,怎能不怕?

    然而,身为一名文科僧,刘照同学虽然对传统养生理论有所涉猎,但对现代医学体系,却是一窍不通。事实上,现代科学的分类越来越详细,体系越来越庞大,理论越来越繁多,分工越来越明确,“百科全书”式的人才,在现代科学体系内,已经基本上没有可能出现了。因此,就算是专业学医的,也不能保证自己精通各科,包治百病,又何况刘照同学不过是一个门外汉呢?

    而且,现代医学也是建立在现代工业科技基础上的,没有现代工业科技的支持,就算真有“百科全书”式的能人,也不可能在现代工业科技基础一片空白的古代,复制出现代医学来。

    有人曾开玩笑说,在现代社会,哪怕是水龙头里滴出来的一滴自来水,也都是工业文明的象征,是各种现代科技联合运用的成果。一滴自来水尚且如此,又遑论医药呢?

    所以说,摆在刘照同学面前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依靠传统医学的力量,来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好在,虽然传统医学在现代社会,被屡屡斥为伪科学,但是,任谁也不能抹煞,传统医学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当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相比西方的“传统医学”,到了十九世纪前期,还拿放血疗法和鸦片作为包治百病的手段,中国的传统医学已经算是十分科学了。(现代医学正是从十九世纪开始,才飞速发展起来的)

    而刘照要做的,就是极力促使传统医学,尽快的成熟、完善起来。想要达成这个目的,自然离不开当代医学达人的支持和帮助,而华佗,正是刘照心目当中的最佳人选。

    一般来说,汉末三国时期的名医,按后世流传的说法,有三位,分别是华佗、张仲景(名机)和董奉。这里面,董奉出生的年月最晚,大约要到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才出生。而张仲景的事迹,又太过模糊,甚至,你都没法断定,在当前到底有没有这个人。

    与华佗不同,张仲景在《三国志》、《后汉书》中,不仅没有传记,甚至没有任何文字提及。最早记载张仲景事迹的书籍,是成书于唐代的《名医录》,其生平比较完备的资料,则成文于宋代,而张仲景举孝廉、担任长沙太守的相关资料,则在宋以前的文献中,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

    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张仲景的许多事迹,都是由后人逐步敷衍、完善起来的故事,尽管张仲景本人的医术水平,和他所作的《伤寒杂病论》,应该不是后人凭空虚构的,但是,想凭借这些水分很大的资料,就判断张仲景生活在刘照所处的这个时期,未免有些草率,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由此可见,眼下刘照真正有把握找到的名医,只有华佗一人而已。只不过,华佗经常在外行医,踪迹不定,刘照也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将他请到洛阳来。想不到,这一次华佗居然主动找上门来了。

    刘照没有任何的推脱和迟疑,立刻在弘农王府召见了华佗。见面之后,刘照很是吃惊了一番,在他的想象中,华佗应该是那种仙风道骨的世外高人,谁知,见面之后,刘照才发现,华佗相貌,说好听点,叫做面容古奇,说难听点,那就是五官实在长得有些不和谐……

    而华佗的装扮,也是正式得不能再正式,庄重得不能再庄重的儒服,显然,他对今天的会面,心里十分看重,同时,他又怕刘照将他视作医工一流的人物,因此特意郑重打扮,凸出强调自己士人的身份。

    一阵寒暄过后,还不等刘照说出“久仰”、“渴慕”之类的话语,华佗反倒先开口了:

    “臣闻殿下天资聪颖,创制出了‘痘苗’,可以防治虏疮。如今,天下四方,百姓受虏疮之害者,不知凡几,故而臣斗胆请殿下传授‘痘苗’的制作方法,好让臣也能四处行医,救治患有虏疮的百姓。”

    原来如此!刘照闻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