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兵出逢义山
《三国之最强皇帝》作者:剑花如梦 2021-05-26 07:27
第六十二章兵出逢义山
瓦亭,是乌氏县西南的一座小城,刚好坐落在薄落谷的出口,是横穿六盘山脉必经的咽喉要道,论地位,其实不输于高平。( )只不过,先零羌一心只想只想保住自己的老巢,而瓦亭则是通向汉阳郡的要隘,守之无益,因此就被先零羌给放弃了。
关羽所部的汉军,在瓦亭进行了一次短暂的休整和补给,这也是他们最后一次的修正和补给了,出了瓦亭,他们便要在无尽的丘陵沟壑中,艰难的行进上天,才能走出这一段险阻。
汉军的骑兵正在抓紧机会喂马,出了瓦亭,他们可就再也没有地方可以补给粮草了,人还好说,真正吃苦头的是马儿,白天要行军,马儿根本没空去吃草,只能在晚上部队停歇下来后,才有时间来喂马。在这种情形下,马儿只能半饥半饱,持续掉膘。因此,临行前让马儿抓紧时间吃顿饱的,虽然于事无补,但好歹也算是有个心理安慰。
麹义望了望正在喂马的骑兵,眉头一皱,对关羽道:“关破虏,骑兵配备双马,恐怕有些不妥,我们所携带的粮草,恐怕不足以支撑一人双马的消耗,一匹马一天吃掉的草料,可比它能驮载的粮草要多得多。”
关羽闻言,摇了摇头,道:“单骑耗费的粮草虽然少了,可是,没有替换的马匹,这一路上千里迢迢的过去,马儿的体力也早就消耗得差不多了,到时候,骑着一匹体力衰竭的马儿,还怎么打仗?”
“那不如减少骑兵的数量,只带一千骑兵,配备双骑,剩余的士兵,全都只配单骑,到了打仗的时候,下马步战即可。”麹义道。
看到关羽沉吟不答,麹义又道:“关破虏,莫非你担心羌贼皆是骑兵,我方若是步卒,会难以抵敌?这一点关破虏你尽管放心,我久居凉州,对这些羌贼的战法,可谓是了然于胸,以步卒破骑兵,正是我最得意的本领,关破虏若是不信,可听我仔细道来——以精锐步卒顶盾伏于前,执长戟着立于后,其后,张强弩两翼夹承之。若是羌贼欲与我对射,我军则张弩射之,羌贼的弓箭射程不及我军,自然无法抵敌。若是羌贼欲纵马冲击我军,则步卒以大盾护身,抵挡羌贼骑兵的践踏,同时,挥刀砍断敌人的马腿,而后方执长戟的士兵,则用手中的长戟去钩刺敌人的骑兵,如此,便可大破敌军。关破虏,靠着这一套战法,我在与羌贼作战的时候,无往不利,十余年来未逢敌手……”
关羽看着麹义滔滔不绝的样子,突然觉得麹义变得可爱起来,尽管麹义的年纪要比他大个将近十岁,但在关羽看来,此刻的麹义,简直就像是个毛头小子一般,处处急于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
“麴长史,你的战法虽妙,可是,就算你用步卒打败了羌贼的骑兵,又怎么去追击敌人呢?”关羽问道。
“我这不是还留了一千骑兵嘛,到时候让骑兵出击便是。”麹义不服气的答道。
“在战法上,麴长史的考虑的确很周全。可是,麴长史有没有想过,富平一带的羌贼部落,总共有多少人?分布又有多广?仅凭步卒,哪怕是配有坐骑的步卒,又怎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破各个部落?而且,以我来看,麴长史的这种战法,对箭矢的消耗极大,我们这次轻装简行,长途奔袭,又怎么可能携带那么多的箭矢?到时候箭矢耗尽,恐怕我们就只能重蹈李陵的覆辙了。”关羽劝解道。
麹义闻言,低头不语,沉思了一会后,拱手道:“这一点,的确是我没能考虑周全。不过,既然要带双骑,那就得想办法,多携带一点粮草上路。”
关羽点点头,道:“反正前面几天的路程,全都是山路,士兵也不方便骑马,不如就让马匹全都驮上粮草,应该能多支撑一会。”
做好了最后的准备之后,汉军终于踏上了艰险的路途。出了瓦亭,大军进入了薄落谷,走了半天之后,一座巍峨的雄山,挡在了汉军的面前。
“关破虏,这里就是我们要过的第一个难关,升头山!”麹义指着被云雾笼罩着的大山,昂然道。
关羽望了一眼升头山,看着这座高耸入云,又被积雪覆盖得白皑皑的大山,关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此山如此高大,又有积雪,大军如何才能攀得过去?”
“关破虏放心,此山虽高,但我们又不用去攀爬主峰,怕什么!关破虏请看——”麹义抬手指了下半山腰上的一条条颜色较浅的痕迹,对关羽道:“那里便是上山的路了,虽然狭窄陡峭,但总算聊胜于无。我们沿着这些路,到达半山后,往过一转,便可以到山的另一端,然后依旧沿着这样的山路,就可以下山了。这种来回盘旋的山路,一共有六盘,故而此处又被人叫做‘六盘山’。”
“传令下去,路滑,让大家小心脚下!”关羽喝令道。
“去,让将士们在马蹄上包扎一块麻布,可以防止马儿失蹄。”麹义在一旁补充道。
经历了短暂的停顿,和些微混乱之后,汉军再次踏上了行程。关羽心里略微有些紧张,他双腿夹紧了马腹,小心翼翼的ca控着坐骑,生怕马儿一个失蹄,将他给掀了下来。以他的身手,纵然马儿不小心滑倒,他也能及时跳下来,倒是不用担心会因此而受伤。只不过,这样难免会在部下面前有损颜面,还是尽量避免得好。
关羽转头望了望身后不远处的麹义,却见麹义四平八稳的骑在马上,浑然不把路滑放在心上,显然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
就算再怎么小心,路陡雪滑,马儿难免有失蹄的时候。一路上,不停的传来马儿的嘶鸣声,和士兵的喧闹声,行进的队伍,也经常时不时的会出现停顿,显然,被滑倒的人和马,都不在少数。
“加快速度!”麹义大声喝道,他对滑倒的士兵视若无睹,呵斥道:“赶紧起来,收拾好继续前进!看你长得膀大腰圆的,动作怎么这么慢!是不是跟个女娘似的,还要人过去扶才能起来?”
看到关羽皱起了眉头,似有不满之意,麹义打马上前,一指天边的太阳,道:“关破虏,日头不高了,照这个速度下去,我们今晚可要歇宿在半山腰了!”
关羽一看日头,果然已经有些偏西了,于是他带头打马走在了队伍的前方,喝道:“大家加把劲,你们总该不会想大半夜里,在这半山上喝冷风罢?想要有个避风的地方睡觉,想要喝上口热汤的,就快点走!”
尽管没有入夜,半山上的风已经很大了,吹得士兵们直缩脖子。一想到要这么吹上一整晚,汉军士兵们全都打了个冷战,不由自主的加快了步伐。
终于,在月上梢头的时候,汉军爬过了升头山,来到了另一边的山脚下。这一路,还真走得有些人困马乏,刚刚找好了宿营地,就有一些士兵迫不及待的坐下歇息起来。
麹义一看,正待发火,却听的关羽已经喝令起来:“都给我起来!设好了营地之后,再休息!”
关羽身边的亲兵,也纷纷上前,扬着马鞭,大声恫吓着,时不时还抽落几鞭下去,终于将坐倒的士兵全都赶了起来。随后,一道道军令传了下去,打水的打水,劈柴的劈柴,生活的生活,煮饭的煮饭,喂马的喂马,放哨的放哨,各项事务都被一条条的分配了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瓦亭,是乌氏县西南的一座小城,刚好坐落在薄落谷的出口,是横穿六盘山脉必经的咽喉要道,论地位,其实不输于高平。( )只不过,先零羌一心只想只想保住自己的老巢,而瓦亭则是通向汉阳郡的要隘,守之无益,因此就被先零羌给放弃了。
关羽所部的汉军,在瓦亭进行了一次短暂的休整和补给,这也是他们最后一次的修正和补给了,出了瓦亭,他们便要在无尽的丘陵沟壑中,艰难的行进上天,才能走出这一段险阻。
汉军的骑兵正在抓紧机会喂马,出了瓦亭,他们可就再也没有地方可以补给粮草了,人还好说,真正吃苦头的是马儿,白天要行军,马儿根本没空去吃草,只能在晚上部队停歇下来后,才有时间来喂马。在这种情形下,马儿只能半饥半饱,持续掉膘。因此,临行前让马儿抓紧时间吃顿饱的,虽然于事无补,但好歹也算是有个心理安慰。
麹义望了望正在喂马的骑兵,眉头一皱,对关羽道:“关破虏,骑兵配备双马,恐怕有些不妥,我们所携带的粮草,恐怕不足以支撑一人双马的消耗,一匹马一天吃掉的草料,可比它能驮载的粮草要多得多。”
关羽闻言,摇了摇头,道:“单骑耗费的粮草虽然少了,可是,没有替换的马匹,这一路上千里迢迢的过去,马儿的体力也早就消耗得差不多了,到时候,骑着一匹体力衰竭的马儿,还怎么打仗?”
“那不如减少骑兵的数量,只带一千骑兵,配备双骑,剩余的士兵,全都只配单骑,到了打仗的时候,下马步战即可。”麹义道。
看到关羽沉吟不答,麹义又道:“关破虏,莫非你担心羌贼皆是骑兵,我方若是步卒,会难以抵敌?这一点关破虏你尽管放心,我久居凉州,对这些羌贼的战法,可谓是了然于胸,以步卒破骑兵,正是我最得意的本领,关破虏若是不信,可听我仔细道来——以精锐步卒顶盾伏于前,执长戟着立于后,其后,张强弩两翼夹承之。若是羌贼欲与我对射,我军则张弩射之,羌贼的弓箭射程不及我军,自然无法抵敌。若是羌贼欲纵马冲击我军,则步卒以大盾护身,抵挡羌贼骑兵的践踏,同时,挥刀砍断敌人的马腿,而后方执长戟的士兵,则用手中的长戟去钩刺敌人的骑兵,如此,便可大破敌军。关破虏,靠着这一套战法,我在与羌贼作战的时候,无往不利,十余年来未逢敌手……”
关羽看着麹义滔滔不绝的样子,突然觉得麹义变得可爱起来,尽管麹义的年纪要比他大个将近十岁,但在关羽看来,此刻的麹义,简直就像是个毛头小子一般,处处急于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
“麴长史,你的战法虽妙,可是,就算你用步卒打败了羌贼的骑兵,又怎么去追击敌人呢?”关羽问道。
“我这不是还留了一千骑兵嘛,到时候让骑兵出击便是。”麹义不服气的答道。
“在战法上,麴长史的考虑的确很周全。可是,麴长史有没有想过,富平一带的羌贼部落,总共有多少人?分布又有多广?仅凭步卒,哪怕是配有坐骑的步卒,又怎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破各个部落?而且,以我来看,麴长史的这种战法,对箭矢的消耗极大,我们这次轻装简行,长途奔袭,又怎么可能携带那么多的箭矢?到时候箭矢耗尽,恐怕我们就只能重蹈李陵的覆辙了。”关羽劝解道。
麹义闻言,低头不语,沉思了一会后,拱手道:“这一点,的确是我没能考虑周全。不过,既然要带双骑,那就得想办法,多携带一点粮草上路。”
关羽点点头,道:“反正前面几天的路程,全都是山路,士兵也不方便骑马,不如就让马匹全都驮上粮草,应该能多支撑一会。”
做好了最后的准备之后,汉军终于踏上了艰险的路途。出了瓦亭,大军进入了薄落谷,走了半天之后,一座巍峨的雄山,挡在了汉军的面前。
“关破虏,这里就是我们要过的第一个难关,升头山!”麹义指着被云雾笼罩着的大山,昂然道。
关羽望了一眼升头山,看着这座高耸入云,又被积雪覆盖得白皑皑的大山,关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此山如此高大,又有积雪,大军如何才能攀得过去?”
“关破虏放心,此山虽高,但我们又不用去攀爬主峰,怕什么!关破虏请看——”麹义抬手指了下半山腰上的一条条颜色较浅的痕迹,对关羽道:“那里便是上山的路了,虽然狭窄陡峭,但总算聊胜于无。我们沿着这些路,到达半山后,往过一转,便可以到山的另一端,然后依旧沿着这样的山路,就可以下山了。这种来回盘旋的山路,一共有六盘,故而此处又被人叫做‘六盘山’。”
“传令下去,路滑,让大家小心脚下!”关羽喝令道。
“去,让将士们在马蹄上包扎一块麻布,可以防止马儿失蹄。”麹义在一旁补充道。
经历了短暂的停顿,和些微混乱之后,汉军再次踏上了行程。关羽心里略微有些紧张,他双腿夹紧了马腹,小心翼翼的ca控着坐骑,生怕马儿一个失蹄,将他给掀了下来。以他的身手,纵然马儿不小心滑倒,他也能及时跳下来,倒是不用担心会因此而受伤。只不过,这样难免会在部下面前有损颜面,还是尽量避免得好。
关羽转头望了望身后不远处的麹义,却见麹义四平八稳的骑在马上,浑然不把路滑放在心上,显然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
就算再怎么小心,路陡雪滑,马儿难免有失蹄的时候。一路上,不停的传来马儿的嘶鸣声,和士兵的喧闹声,行进的队伍,也经常时不时的会出现停顿,显然,被滑倒的人和马,都不在少数。
“加快速度!”麹义大声喝道,他对滑倒的士兵视若无睹,呵斥道:“赶紧起来,收拾好继续前进!看你长得膀大腰圆的,动作怎么这么慢!是不是跟个女娘似的,还要人过去扶才能起来?”
看到关羽皱起了眉头,似有不满之意,麹义打马上前,一指天边的太阳,道:“关破虏,日头不高了,照这个速度下去,我们今晚可要歇宿在半山腰了!”
关羽一看日头,果然已经有些偏西了,于是他带头打马走在了队伍的前方,喝道:“大家加把劲,你们总该不会想大半夜里,在这半山上喝冷风罢?想要有个避风的地方睡觉,想要喝上口热汤的,就快点走!”
尽管没有入夜,半山上的风已经很大了,吹得士兵们直缩脖子。一想到要这么吹上一整晚,汉军士兵们全都打了个冷战,不由自主的加快了步伐。
终于,在月上梢头的时候,汉军爬过了升头山,来到了另一边的山脚下。这一路,还真走得有些人困马乏,刚刚找好了宿营地,就有一些士兵迫不及待的坐下歇息起来。
麹义一看,正待发火,却听的关羽已经喝令起来:“都给我起来!设好了营地之后,再休息!”
关羽身边的亲兵,也纷纷上前,扬着马鞭,大声恫吓着,时不时还抽落几鞭下去,终于将坐倒的士兵全都赶了起来。随后,一道道军令传了下去,打水的打水,劈柴的劈柴,生活的生活,煮饭的煮饭,喂马的喂马,放哨的放哨,各项事务都被一条条的分配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