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公元317年 幽冀辽 外儒 13(2/2)
《大晋孤烟之山河破碎》作者:钢指戒 2021-05-29 21:45
受的。而且他也需要遵守法律。
荀子三大历史贡献:为法立心;为道竖德;为权加法。
《荀子》这部经典,无可取代地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百家争鸣的总结者、先秦思想集大成者。(不包括个人主义启蒙的《庄子》)
隋唐以前,学习儒家文化就是为了治理国家,或者治理家族。这一时期的儒学是一个治世儒学,在这一时期,荀子的学说成为儒学的重中之重。
从北朝隋唐开始,士族没落。大多数人学习儒学并不能直接带来官位,这样儒学慢慢的演化成主讲“德”的哲学。学习儒学的首要功能是学习修身,安身立命。这一时期后。思孟哲学被深入挖掘。
在德上,以孟子的性善为,推导出性本善,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假定‘性本善’为,推理出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讲,人的本性多是善德,要把善德的一面全部挖掘出来(穷理尽性)。人的行为要围绕着人的善德(知行合一)。
在社会治理上,更加深入挖掘孟子的义,在自然村、宗族围绕着义来治理,仍然采用无为之治。宗教仅以孝‘义’作为对村民的约束。
我们今天知道的孔孟儒学,是宋之后的孔孟儒学。在宋以前。孟子的地位非常低,到了元朝,《孟子》才成为十三经中的最后一本入选者。而荀子在唐以前的地位非常高。从韩愈开始儒家掀起了开除荀子的运动。
从两千年的儒学的沉浮来看,只有在两汉和宋之后‘思孟儒学’更昌盛。这一时期,社会少有大的集团和组织。没有一个阶层能动摇儒学的‘义’。
在每个时代变迁的时候,由于新的道德理念还没有完善,往往政府会采取道家学说来治理国家。历史上讲,汉朝时,外儒内法。而笔者认为,更确切地说是,外儒内道。战略上以儒家的仁义思想作为社会观的总宗旨,提纲挈领的指导一切事物,但是微观上运用道家治理方法。具体事物具体分析,所谓实事求是,有的放矢。
秦朝结束了中国的一个时代,秦朝和汉初这一时期的道德规范还没有被全面总结出来,秦朝用了激进派的法家,汉初用道家执政。
大一统思想必须被帝国贯彻,对于法家来说,这很简单,只要把其它思想的书籍上缴烧掉,把不肯改变思想的其它流派领袖治罪,就这么简单。
而汉朝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做起事来就比较复杂,因为儒家思想对于其它思想是比较包容的。董仲舒曾经上表,请求汉武帝,不允许思想发展,其实是不允许政府接受其它思想,并没有真正做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只是不让其他学说成为‘官学’。独尊儒术这句话,出自民国时期的反儒学者笔下。
秦汉是一个新时代的建立,道德理论必定有别于前期。隋唐时期,以荀子为代表的治世儒派沉沦。在小地主兴起,士族衰败,延续了隋唐的整个过程,其道德理念又有微调,使得最有利于生产发展,最有利于社会稳定的社会道德无法被全面总结出来。这时候,隋唐基本也突出道家的治世观念。把这归纳为皇帝的个人爱好就太简单了。皇帝爱好多了去了,最大的恐怕是夜夜笙箫,不上朝。
从宋朝起,社会生产形势开始稳定,仁义并举的思孟学派成为社会道德的新规范。
再一个时期就是清朝灭亡,帝制结束。社会产生巨大转变,传统的社会道德不再适用于当前社会。摸着石头过河,整个社会的基本指导方针突出了道家思想。但是还是‘为道竖德’的,为人民服务是总原则。
道家的道侧重于自然,儒学的道侧重于社会。二者虽有一丝相同,却更多的表现为互补。因此中国两千年的思想是儒道媾和的。
怎么还用这么难听的词。笔者说西方文明是自由派媾和宗教。因为两方虽然知道离不开对方,可是谁得势了就会去批判另一方。这一点在本书第三章第八节有说明。
而儒道并存两千年,早在西汉儒学就被道家嘲笑为‘腐儒’。而儒家则干脆把道家清一色都划入法家。因为指鹿为马的法家早就臭了,划入法家使他们不批自倒。
总的来说,道家突出一点,社会更加自由,粗犷一点;儒家突出一点,更加公正一点。
总的来看儒道两家还要搭帮走下去。你要造个潜水艇,用社会的仁义‘道’做指导是不行的。我的孩子老是考鸭蛋,将来可能成为自己的负担,咱也不能把他扔到垃圾堆上。
儒学把仁义道德作为一切治理国家的指导性纲领。形成社会观指导原则上的大一统。
以人民的利益为核心。而不能是简单的富国强兵。虽然差若毫厘,但却谬以千里。
儒学的行为规范不能再是繁杂的‘礼’。只要符合人的利益便可,在仁义之中包容自由。
儒学的人性论不能只是追求‘君子’。而应该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人人都实现了个人价值,就抚育了这个社会。也间接赡养了天下的老人。
我再说一遍,儒学应以社会责任为根本,以正义、仁爱为主干,以人的权益为轮廓。
就是,仁爱、正义、人的权益;使人修身、齐家、立业,实现个人价值。
笔者并非专家,但是笔者有权利把自己的‘认知’写在自己书中。虽然他很鄙陋,但我们对历史的认知绝非一言堂。
本书终于可以完结了。
多情者多艰,寡情者少难,情之不敛,运无幸耳。
荀子三大历史贡献:为法立心;为道竖德;为权加法。
《荀子》这部经典,无可取代地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百家争鸣的总结者、先秦思想集大成者。(不包括个人主义启蒙的《庄子》)
隋唐以前,学习儒家文化就是为了治理国家,或者治理家族。这一时期的儒学是一个治世儒学,在这一时期,荀子的学说成为儒学的重中之重。
从北朝隋唐开始,士族没落。大多数人学习儒学并不能直接带来官位,这样儒学慢慢的演化成主讲“德”的哲学。学习儒学的首要功能是学习修身,安身立命。这一时期后。思孟哲学被深入挖掘。
在德上,以孟子的性善为,推导出性本善,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假定‘性本善’为,推理出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讲,人的本性多是善德,要把善德的一面全部挖掘出来(穷理尽性)。人的行为要围绕着人的善德(知行合一)。
在社会治理上,更加深入挖掘孟子的义,在自然村、宗族围绕着义来治理,仍然采用无为之治。宗教仅以孝‘义’作为对村民的约束。
我们今天知道的孔孟儒学,是宋之后的孔孟儒学。在宋以前。孟子的地位非常低,到了元朝,《孟子》才成为十三经中的最后一本入选者。而荀子在唐以前的地位非常高。从韩愈开始儒家掀起了开除荀子的运动。
从两千年的儒学的沉浮来看,只有在两汉和宋之后‘思孟儒学’更昌盛。这一时期,社会少有大的集团和组织。没有一个阶层能动摇儒学的‘义’。
在每个时代变迁的时候,由于新的道德理念还没有完善,往往政府会采取道家学说来治理国家。历史上讲,汉朝时,外儒内法。而笔者认为,更确切地说是,外儒内道。战略上以儒家的仁义思想作为社会观的总宗旨,提纲挈领的指导一切事物,但是微观上运用道家治理方法。具体事物具体分析,所谓实事求是,有的放矢。
秦朝结束了中国的一个时代,秦朝和汉初这一时期的道德规范还没有被全面总结出来,秦朝用了激进派的法家,汉初用道家执政。
大一统思想必须被帝国贯彻,对于法家来说,这很简单,只要把其它思想的书籍上缴烧掉,把不肯改变思想的其它流派领袖治罪,就这么简单。
而汉朝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做起事来就比较复杂,因为儒家思想对于其它思想是比较包容的。董仲舒曾经上表,请求汉武帝,不允许思想发展,其实是不允许政府接受其它思想,并没有真正做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只是不让其他学说成为‘官学’。独尊儒术这句话,出自民国时期的反儒学者笔下。
秦汉是一个新时代的建立,道德理论必定有别于前期。隋唐时期,以荀子为代表的治世儒派沉沦。在小地主兴起,士族衰败,延续了隋唐的整个过程,其道德理念又有微调,使得最有利于生产发展,最有利于社会稳定的社会道德无法被全面总结出来。这时候,隋唐基本也突出道家的治世观念。把这归纳为皇帝的个人爱好就太简单了。皇帝爱好多了去了,最大的恐怕是夜夜笙箫,不上朝。
从宋朝起,社会生产形势开始稳定,仁义并举的思孟学派成为社会道德的新规范。
再一个时期就是清朝灭亡,帝制结束。社会产生巨大转变,传统的社会道德不再适用于当前社会。摸着石头过河,整个社会的基本指导方针突出了道家思想。但是还是‘为道竖德’的,为人民服务是总原则。
道家的道侧重于自然,儒学的道侧重于社会。二者虽有一丝相同,却更多的表现为互补。因此中国两千年的思想是儒道媾和的。
怎么还用这么难听的词。笔者说西方文明是自由派媾和宗教。因为两方虽然知道离不开对方,可是谁得势了就会去批判另一方。这一点在本书第三章第八节有说明。
而儒道并存两千年,早在西汉儒学就被道家嘲笑为‘腐儒’。而儒家则干脆把道家清一色都划入法家。因为指鹿为马的法家早就臭了,划入法家使他们不批自倒。
总的来说,道家突出一点,社会更加自由,粗犷一点;儒家突出一点,更加公正一点。
总的来看儒道两家还要搭帮走下去。你要造个潜水艇,用社会的仁义‘道’做指导是不行的。我的孩子老是考鸭蛋,将来可能成为自己的负担,咱也不能把他扔到垃圾堆上。
儒学把仁义道德作为一切治理国家的指导性纲领。形成社会观指导原则上的大一统。
以人民的利益为核心。而不能是简单的富国强兵。虽然差若毫厘,但却谬以千里。
儒学的行为规范不能再是繁杂的‘礼’。只要符合人的利益便可,在仁义之中包容自由。
儒学的人性论不能只是追求‘君子’。而应该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人人都实现了个人价值,就抚育了这个社会。也间接赡养了天下的老人。
我再说一遍,儒学应以社会责任为根本,以正义、仁爱为主干,以人的权益为轮廓。
就是,仁爱、正义、人的权益;使人修身、齐家、立业,实现个人价值。
笔者并非专家,但是笔者有权利把自己的‘认知’写在自己书中。虽然他很鄙陋,但我们对历史的认知绝非一言堂。
本书终于可以完结了。
多情者多艰,寡情者少难,情之不敛,运无幸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