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04阿里山云端无情人
《每当海岛又下起了雨》作者:黄可V 2021-08-08 02:10
我是深冬时节去的阿里山,出发之前凯米在le群里一再叮嘱要带上羽绒服和卫生裤,说是当时的阿里山温度可能已至零下。我一边答应一边往行李箱里又塞了两件毛衣,出发去台北车站。
因为火车的缘故,我只能在当天下午到达嘉义县。去阿里山当然是为了非常俗气地看日出云海什么的,所以下了火车也没在市区多待就匆匆忙忙上山,住在半山腰的民宿里。火车站的时刻表贴在窗上,通知隔天清晨大概五点钟可以搭乘小火车上山。
整个下午都空闲出来,民宿老板告诉我可以去不远处的老街看看。台湾给我一种错觉,就是到了任何地方,都会有那么一条老街。人也不多,却是某种当地的缩影。
那天下午我在老街上找到了民宿老板说的玩偶博物馆。
01
我记得很清楚,玩偶博物馆的男主人叫沙迪。他在门口的长椅上看书,长发披肩,埋着头,整个人都陷在房子的阴影里。民宿老板知道我写了点东西,让我一定要来玩偶博物馆看看,他说男主人是个“搞音乐的,像个艺术家”。
这个博物馆其实是民房改造而成的。沙迪看见我的时候,很客气地站起来,带我进去。
屋里的木头架子上是一个个的玻璃柜,有点儿类似爬虫馆的设计,但是玻璃柜里却是形态各异的玩偶。布料、木头、铁,或者是纸和塑料,都是制作这些玩偶的原材料。动物的造型居多,人物少一些,还有一些我看不出是什么形象。
如果你读过奥尔罕·帕慕克的《纯真博物馆》,或许会更容易理解这些玩偶的意义。在帕慕克的小说里,纯真博物馆是忧伤的男主角为了纪念自己失去的爱而建造的,收藏了爱人用过甚至是触摸过的一切。而在玩偶博物馆里,沙迪虽然同样是为了纪念离他而去的爱人,但这博物馆里的一切,却是他爱的人亲手创造的。
02
沙迪是个大提琴手。
虽然流浪歌手的爱情传说早就泛滥成灾,但我还是决定把沙迪写在这本书的最后一个故事里。这个博物馆里的不同玩偶,代表了这个流浪歌手故事的不同片段,那么,我想故事总有一个。沙迪告诉我,是那个小小的玻璃柜里用黑色的不织布裁剪出来的燕子轮廓。两颗红豆被固定住当作眼睛,白纸代替了腹部的白色羽毛。
如果你去过台北车站,就知道台北车站的地下通道宽阔而漫长,灰色的街灯上是诚品生活统一风格的logo,连麦当劳的都变成了深灰色。
走过这一段店铺密集的部分,往后就是地下通道的本色。两侧的墙上是城市宣传的箱灯和海报,头顶上则是不加修饰的管道横冲直撞。
这里就是沙迪第一次见到燕子的地方。
那时候沙迪刚刚从日本回来,母亲去世,他从岛国飞回来,葬礼已经接近尾声。沙迪和母亲很疏远,那是很奇怪的u子关系,不争吵也互不关心。沙迪觉得自己有愧,然而在葬礼上盯着母亲的照片看,却觉得像是陌生人。
沙迪想,自己回来的意义是什么。最后得出结论,大概因为她是母亲啊。
沙迪在日本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带着大提琴辗转列岛各处,在街头和地下通道演奏。日本人走路速度很快,可沙迪的小行李箱里却也被放满了纸币。日本的年轻人放下纸币的时候,会轻轻地弯腰致意。沙迪点头回应,但从不交谈。
这些陌生人和母亲对他的意义,究竟有什么不一样呢?沙迪偶尔会想起这个问题,迟迟无法解答。直到回到台湾,第一次在地下通道演奏的时候,他才终于明白。
台北车站的地下通道是另外一番景象。
沙迪打开自己的小行李箱,箱子的内侧贴满了他在日本拍的照片。他站在箱子后边不远的地方,拉起大提琴,琴声穿透漫长的地下通道,低沉又悲伤。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男女老少,他们好奇地看着沙迪,听着琴声,脸上写满好奇。他们看着行李箱里的照片。他们交头接耳。有的人放下钱面无表情地走了。
但聚集而来的人群围成一个圈。
沙迪穿着白衬衫,亚麻的长裤,赤脚。
他看着这些陌生人,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也是在那一刹那,他明白了陌生人和母亲,对于他来说究竟有什么不同。沙迪想起了很多事情,他哭了。
琴声依旧。
人群窃窃私语,他们不知道眼前的男孩为什么哭。更多的人放下钱走了。
沙迪看见自己的眼泪落在琴身上。他停止演奏。
人群里,有个女孩从他打开小行李箱就一直站在那里看着他。此刻的人群迅速散去,女孩却走到沙迪面前。沙迪看见她,女孩没有说话,只是张开手抱住了沙迪。
散去的人群又被眼前的画面吸引,停下脚步看着沙迪和女孩。
女孩放开沙迪,转身在行李箱里放下那只燕子,走了。
03
沙迪放下大提琴,拿起燕子,冲出围观的人群,去追那个女孩。
04
沙迪和女孩一路南下,火车沿着纵贯线。窗外就是海,风吹过来,火车停了,火车又走了。每到一处,沙迪拉起大提琴,女孩都站在他的面前,当她的第一位听众。
在大甲,在集集,在斗六,琴声都在沙迪耳边回荡,终于到嘉义。
沙迪的家就在阿里山脚下。他和女孩一起回了家,整个家其实除了他也没有别人了。
女孩说她想看看阿里山的日出。那个时候的阿里山小火车还能走,当夜就住在沙迪家里。
他去台北的时间也不长,可屋子却到处落灰。女孩开始收拾,沙迪觉得愧疚又疲惫。他从来没有和女孩子有过任何的亲密接触,眼前的女孩让他手足无措。
沙迪去楼上简单地收拾了两个房间。
下楼的时候,女孩在厨房里忙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为火车的缘故,我只能在当天下午到达嘉义县。去阿里山当然是为了非常俗气地看日出云海什么的,所以下了火车也没在市区多待就匆匆忙忙上山,住在半山腰的民宿里。火车站的时刻表贴在窗上,通知隔天清晨大概五点钟可以搭乘小火车上山。
整个下午都空闲出来,民宿老板告诉我可以去不远处的老街看看。台湾给我一种错觉,就是到了任何地方,都会有那么一条老街。人也不多,却是某种当地的缩影。
那天下午我在老街上找到了民宿老板说的玩偶博物馆。
01
我记得很清楚,玩偶博物馆的男主人叫沙迪。他在门口的长椅上看书,长发披肩,埋着头,整个人都陷在房子的阴影里。民宿老板知道我写了点东西,让我一定要来玩偶博物馆看看,他说男主人是个“搞音乐的,像个艺术家”。
这个博物馆其实是民房改造而成的。沙迪看见我的时候,很客气地站起来,带我进去。
屋里的木头架子上是一个个的玻璃柜,有点儿类似爬虫馆的设计,但是玻璃柜里却是形态各异的玩偶。布料、木头、铁,或者是纸和塑料,都是制作这些玩偶的原材料。动物的造型居多,人物少一些,还有一些我看不出是什么形象。
如果你读过奥尔罕·帕慕克的《纯真博物馆》,或许会更容易理解这些玩偶的意义。在帕慕克的小说里,纯真博物馆是忧伤的男主角为了纪念自己失去的爱而建造的,收藏了爱人用过甚至是触摸过的一切。而在玩偶博物馆里,沙迪虽然同样是为了纪念离他而去的爱人,但这博物馆里的一切,却是他爱的人亲手创造的。
02
沙迪是个大提琴手。
虽然流浪歌手的爱情传说早就泛滥成灾,但我还是决定把沙迪写在这本书的最后一个故事里。这个博物馆里的不同玩偶,代表了这个流浪歌手故事的不同片段,那么,我想故事总有一个。沙迪告诉我,是那个小小的玻璃柜里用黑色的不织布裁剪出来的燕子轮廓。两颗红豆被固定住当作眼睛,白纸代替了腹部的白色羽毛。
如果你去过台北车站,就知道台北车站的地下通道宽阔而漫长,灰色的街灯上是诚品生活统一风格的logo,连麦当劳的都变成了深灰色。
走过这一段店铺密集的部分,往后就是地下通道的本色。两侧的墙上是城市宣传的箱灯和海报,头顶上则是不加修饰的管道横冲直撞。
这里就是沙迪第一次见到燕子的地方。
那时候沙迪刚刚从日本回来,母亲去世,他从岛国飞回来,葬礼已经接近尾声。沙迪和母亲很疏远,那是很奇怪的u子关系,不争吵也互不关心。沙迪觉得自己有愧,然而在葬礼上盯着母亲的照片看,却觉得像是陌生人。
沙迪想,自己回来的意义是什么。最后得出结论,大概因为她是母亲啊。
沙迪在日本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带着大提琴辗转列岛各处,在街头和地下通道演奏。日本人走路速度很快,可沙迪的小行李箱里却也被放满了纸币。日本的年轻人放下纸币的时候,会轻轻地弯腰致意。沙迪点头回应,但从不交谈。
这些陌生人和母亲对他的意义,究竟有什么不一样呢?沙迪偶尔会想起这个问题,迟迟无法解答。直到回到台湾,第一次在地下通道演奏的时候,他才终于明白。
台北车站的地下通道是另外一番景象。
沙迪打开自己的小行李箱,箱子的内侧贴满了他在日本拍的照片。他站在箱子后边不远的地方,拉起大提琴,琴声穿透漫长的地下通道,低沉又悲伤。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男女老少,他们好奇地看着沙迪,听着琴声,脸上写满好奇。他们看着行李箱里的照片。他们交头接耳。有的人放下钱面无表情地走了。
但聚集而来的人群围成一个圈。
沙迪穿着白衬衫,亚麻的长裤,赤脚。
他看着这些陌生人,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也是在那一刹那,他明白了陌生人和母亲,对于他来说究竟有什么不同。沙迪想起了很多事情,他哭了。
琴声依旧。
人群窃窃私语,他们不知道眼前的男孩为什么哭。更多的人放下钱走了。
沙迪看见自己的眼泪落在琴身上。他停止演奏。
人群里,有个女孩从他打开小行李箱就一直站在那里看着他。此刻的人群迅速散去,女孩却走到沙迪面前。沙迪看见她,女孩没有说话,只是张开手抱住了沙迪。
散去的人群又被眼前的画面吸引,停下脚步看着沙迪和女孩。
女孩放开沙迪,转身在行李箱里放下那只燕子,走了。
03
沙迪放下大提琴,拿起燕子,冲出围观的人群,去追那个女孩。
04
沙迪和女孩一路南下,火车沿着纵贯线。窗外就是海,风吹过来,火车停了,火车又走了。每到一处,沙迪拉起大提琴,女孩都站在他的面前,当她的第一位听众。
在大甲,在集集,在斗六,琴声都在沙迪耳边回荡,终于到嘉义。
沙迪的家就在阿里山脚下。他和女孩一起回了家,整个家其实除了他也没有别人了。
女孩说她想看看阿里山的日出。那个时候的阿里山小火车还能走,当夜就住在沙迪家里。
他去台北的时间也不长,可屋子却到处落灰。女孩开始收拾,沙迪觉得愧疚又疲惫。他从来没有和女孩子有过任何的亲密接触,眼前的女孩让他手足无措。
沙迪去楼上简单地收拾了两个房间。
下楼的时候,女孩在厨房里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