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王在晋的主张二
《大明崇祯》作者:棋风 2021-08-08 09:48
看着对自己微笑的崇祯皇帝,王在晋心情十分复杂,崇祯皇帝表现出来的看重,让王在晋心中欢喜。可是为官多年的遭遇告诉王在晋,面对如此年轻的帝王敞开心扉,是一件多么不应该的事情。
摸了摸袖子里的拜辞折子,王在晋咬了咬牙,神情一瞬间恢复了淡然。
“此次进京如果没有结果,自己就辞官回乡,既然有了这样的打算,还顾虑什么?”想通了之后,王在晋一瞬间安稳了下来,申请之若:“大不了就是罢职返乡,与其如此庸碌而为,还不如搏一搏。”
微笑着看着王在晋,崇祯皇帝皇帝心中也有些犹豫,对一个第一次见面的大臣,自己的表现是否太过迫切了一些?
“爱卿,这里只有咱们君臣二人,有什么爱卿可放胆水出来,朕可以给你一个承诺。今日谈话,只限你我君臣二人之间,绝不会外传。无论你说了什么样的话,朕都不会治你的罪,也不会责怪你,你可以畅所欲言。”崇祯皇帝正了正自己的身子,神情严肃的说道。
既然不能将自己想法告诉王在晋,那就先听听他怎么说,崇祯皇帝打定了这个主意。
如果王在晋的想法和崇祯皇帝有谋和之处,或者说王在晋真的有这个认识,崇祯皇帝愿意将王在晋当成自己的第一个心腹之臣。无关王在晋的党派,无关王在晋的身份,崇祯皇帝在乎的只是王在晋的主张,以及能不能为自己办事。
“皇上放心,臣今日定当言无不尽,皇上如此看重微臣,臣感激涕零,万死难报万一。”王在晋欠了欠身子:“如有不妥之处,皇上不要怪罪。”
摆了摆手,崇祯皇帝示意王在晋开口说,自己则是静静的听着。
“大明自正德、嘉靖年间开始,府库空虚已成常态,万历初年虽然张居正公改革颇有成效,可三大征依然耗空了府库的钱粮。到了泰昌、天启年间,天灾频仍,朝廷赋税锐减,府库更加的空虚,甚至出现了百官俸禄不足的情况。”王在晋没有提辽东的问题,而是说起了历史。
崇祯皇帝不但没有不高兴,反而心中大喜,这足以说明王在晋不光着眼辽东,而是着眼整个大明。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与某一时。崇祯皇帝一直觉得这两句话极为正确,作为帝国的皇帝和统治者,一定要经常思量这两句话。现在王在晋有这个眼光,崇祯皇帝自然更加满意。
说道这里,王在晋刻意停顿了一下,见崇祯皇帝一脸欣喜的看着自己,心中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明白这就是崇祯皇帝要听的,不由的热血澎湃,继续给崇祯皇帝阐述自己的想法。
“臣虽然不知道国库中有多少银子,可是臣知道绝对不会超过五百万两!”王在晋神情有几分黯然:“堂堂的大明国库,还没有皇上的内库银子多,常常要以内库帑银作为国库开销,何其可笑?”
话一出口,王在晋似乎觉得有些不妥,见崇祯皇帝神情不变,神情稍缓,补充道:“大明,幅员辽阔,富有四海,赋税应该是数以万计,怎么会捉襟见肘到如此地步?”
“大明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辽东之事,不是各地频发的灾祸,亦不是各地叛乱的反贼。”王在晋深深的叹息了一声:“而是朝廷没有钱,府库空虚,国用日竭。加饷虽可暂时充实国库,可是苦的却是百姓,一年两年尚可,可是若干年之后呢?”
听着王在晋的话,崇祯皇帝满意的点着头,这话算是说道了自己的心里了。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崇祯皇帝心里有些打算,可是该怎么做?崇祯皇帝虽然心里有了大致的计划,但是缺人去做,这种事情是不能依靠东厂和锦衣卫的。现在崇祯皇帝考察的就是王在晋有没有这种想法和魄力,如果有,那么崇祯皇帝不在乎给王在晋高官厚禄。
“在这种情况下,谈编练新军,收复辽土,实在是可笑至极!五年克复辽土?用什么克复?”王在晋越说越激动,胡子都颤抖了起来:“依靠加饷养兵,迟早是要出问题的!”
崇祯皇帝知道王在晋是在说袁崇焕,也不答话,只是静静的听着。当年王在晋被贬南京,袁崇焕可以说是直接促成者,当然还有孙承宗和当时的首辅叶向高。让崇祯皇帝欣慰的是,即便被孙承宗和叶向高弄到了南京,王在晋也没有倒向魏忠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摸了摸袖子里的拜辞折子,王在晋咬了咬牙,神情一瞬间恢复了淡然。
“此次进京如果没有结果,自己就辞官回乡,既然有了这样的打算,还顾虑什么?”想通了之后,王在晋一瞬间安稳了下来,申请之若:“大不了就是罢职返乡,与其如此庸碌而为,还不如搏一搏。”
微笑着看着王在晋,崇祯皇帝皇帝心中也有些犹豫,对一个第一次见面的大臣,自己的表现是否太过迫切了一些?
“爱卿,这里只有咱们君臣二人,有什么爱卿可放胆水出来,朕可以给你一个承诺。今日谈话,只限你我君臣二人之间,绝不会外传。无论你说了什么样的话,朕都不会治你的罪,也不会责怪你,你可以畅所欲言。”崇祯皇帝正了正自己的身子,神情严肃的说道。
既然不能将自己想法告诉王在晋,那就先听听他怎么说,崇祯皇帝打定了这个主意。
如果王在晋的想法和崇祯皇帝有谋和之处,或者说王在晋真的有这个认识,崇祯皇帝愿意将王在晋当成自己的第一个心腹之臣。无关王在晋的党派,无关王在晋的身份,崇祯皇帝在乎的只是王在晋的主张,以及能不能为自己办事。
“皇上放心,臣今日定当言无不尽,皇上如此看重微臣,臣感激涕零,万死难报万一。”王在晋欠了欠身子:“如有不妥之处,皇上不要怪罪。”
摆了摆手,崇祯皇帝示意王在晋开口说,自己则是静静的听着。
“大明自正德、嘉靖年间开始,府库空虚已成常态,万历初年虽然张居正公改革颇有成效,可三大征依然耗空了府库的钱粮。到了泰昌、天启年间,天灾频仍,朝廷赋税锐减,府库更加的空虚,甚至出现了百官俸禄不足的情况。”王在晋没有提辽东的问题,而是说起了历史。
崇祯皇帝不但没有不高兴,反而心中大喜,这足以说明王在晋不光着眼辽东,而是着眼整个大明。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与某一时。崇祯皇帝一直觉得这两句话极为正确,作为帝国的皇帝和统治者,一定要经常思量这两句话。现在王在晋有这个眼光,崇祯皇帝自然更加满意。
说道这里,王在晋刻意停顿了一下,见崇祯皇帝一脸欣喜的看着自己,心中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明白这就是崇祯皇帝要听的,不由的热血澎湃,继续给崇祯皇帝阐述自己的想法。
“臣虽然不知道国库中有多少银子,可是臣知道绝对不会超过五百万两!”王在晋神情有几分黯然:“堂堂的大明国库,还没有皇上的内库银子多,常常要以内库帑银作为国库开销,何其可笑?”
话一出口,王在晋似乎觉得有些不妥,见崇祯皇帝神情不变,神情稍缓,补充道:“大明,幅员辽阔,富有四海,赋税应该是数以万计,怎么会捉襟见肘到如此地步?”
“大明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辽东之事,不是各地频发的灾祸,亦不是各地叛乱的反贼。”王在晋深深的叹息了一声:“而是朝廷没有钱,府库空虚,国用日竭。加饷虽可暂时充实国库,可是苦的却是百姓,一年两年尚可,可是若干年之后呢?”
听着王在晋的话,崇祯皇帝满意的点着头,这话算是说道了自己的心里了。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崇祯皇帝心里有些打算,可是该怎么做?崇祯皇帝虽然心里有了大致的计划,但是缺人去做,这种事情是不能依靠东厂和锦衣卫的。现在崇祯皇帝考察的就是王在晋有没有这种想法和魄力,如果有,那么崇祯皇帝不在乎给王在晋高官厚禄。
“在这种情况下,谈编练新军,收复辽土,实在是可笑至极!五年克复辽土?用什么克复?”王在晋越说越激动,胡子都颤抖了起来:“依靠加饷养兵,迟早是要出问题的!”
崇祯皇帝知道王在晋是在说袁崇焕,也不答话,只是静静的听着。当年王在晋被贬南京,袁崇焕可以说是直接促成者,当然还有孙承宗和当时的首辅叶向高。让崇祯皇帝欣慰的是,即便被孙承宗和叶向高弄到了南京,王在晋也没有倒向魏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