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钟元常宛城论字 王叔平汉寿擒凶(2/2)
《三国之搅局者》作者:三湖老周 2021-08-11 00:22
得及跟他们说话,只是匆匆与他们见礼,然后便对王叡道:“王君侯,大将军让我带来了口信。”
王叡与陈琳寒喧过后,陈琳便将何进的口信告诉了王叡,原来王叡那封弹劾曹寅的奏折送至朝廷之后,汉帝刘宏对曹寅的横行不法大为震怒,何进趁机在旁边敲起了边鼓,刘宏立刻便下了一道旨意,着有司将曹寅父子抓捕至雒阳受审,并在何进的建议下,任命北海名士张逸为新任武陵太守。
现在,何进的另外一名亲信心腹,侍御史郑泰已经带着这道旨意快马赶赴汉寿,抓捕曹寅父子。
在郑泰赶赴汉寿的同时,何进也派出了自己的主簿陈琳追赶王叡一行,将此事告诉王叡,让他早做准备。
王叡听了陈琳的话,稍一沉吟,马上便叫来了张逸,让他马上赶赴汉寿接任武陵太守,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武陵郡的局势,并点了几十名精锐骑兵护送张逸去武陵。
王叡当初没有委派张逸具体职位,就是等着今天让他担任武陵太守的,现在果然等到了这一天。
王衡让张逸稍等片刻,然后对王叡道:“阿父,不如让我和黄将军也一起回汉寿吧?此次圣上下旨如此之快,是因为十常侍对此事措手不及,来不及对圣上进谗言,大将军才能让圣上立刻下旨,造成了既成事实。不过等十常侍反应过来之后,他们很有可能会从中作梗,破坏这件事情。我和黄将军一起回去的话,可助张使君掌控局面。”
王衡之所以要提醒王叡,是因为他知道曹寅此人的行事风格,他绝对不是那种肯坐以待毙的人,在真实的历史上,曹寅预感到王叡要对他下手了,便伪造了钦差的檄文,交给了孙坚,骗孙坚害死了王叡,因此,曹寅称得上是一个胆大妄为之人。
这一次如果没有事先准备好,光凭一个郑泰的一封圣旨,只怕很难让曹寅束手就擒,他反抗的可能性相当大,毕竟他手上还有几千郡兵。
听了王衡的话,王叡马上意识到了自己刚才有些考虑不周。
现在武陵郡中,自己这边够分量的人除了桓阶之外,全数来了南阳,没有主持大局之人,张逸虽然被任命为武陵太守,可是他是个北海人,在武陵郡毫无根基,曹寅在武陵却是根深蒂固,别说十常侍可能派人作梗,就算是曹寅自己也不是没有狗急跳墙的可能性。
万一曹寅不肯坐以待毙,拥兵作乱的话,张逸和桓阶能够凭借几千新招的州兵力挽狂澜吗?别说他们有没有这个魄力,就说他们有魄力,他们在州兵中的影响力也不够,想要力压曹寅是很难的。
王叡一想到曹寅可能的反应,身上顿时就出了一身冷汗,那真是不堪设想啊,自己一家人,还有郑玄和他的弟子们都在汉寿,必定难逃毒手,如果真的发生了那种事情,那自己真是追悔莫及啊!
幸好儿子考虑周到,而且能够当机立断,给了自己一个最佳的建议。现在自己要去章陵祭拜帝陵,是肯定不能回汉寿的,也只有王衡和黄忠回去最让自己放心,也最合适了。
王衡是自己的儿子,完全可以代表自己,而且他现在在武陵有着巨大的声望,可以在曹寅就擒之后迅速稳定武陵局势。
而黄忠在州兵中有着巨大的威望,他的能力在这一次南阳平乱中也展露无疑,是一员值得信赖的大将,曹寅必定不是他的对手。
王叡点头称是,正在下令让王衡、黄忠陪同张逸回武陵的时候,陈琳微笑着开口了:“这位可就是衡公子?”
王衡连忙施礼道:“小子便是王衡,陈主簿唤我叔平即可!”
陈琳笑道:“琳近来在雒阳屡屡听闻叔平之大名,已经是如雷贯耳了,本以为叔平只是文采出众,没想到还有如此大智大勇,可敬可佩!”
王衡连忙自谦了几句。
陈琳也知道现在时间已经比较紧了,他对王衡道:“此事事关重大,我就不耽误叔平了!”
王衡向陈琳又施了一礼,然后辞过刘焉、钟繇、袁绍三人,蒯越对王叡道:“君侯,我也随衡公子去吧,我与郑公业熟识,若在路上遇见,不致产生误会。”
蒯越曾受何进征辟,因此与郑泰相熟,他的建议也确实有道理,这一行数十人皆是精锐,快马而来,如果没有熟人,确实很难采信于郑泰,王叡欣然点头应允。
王衡便与张逸、黄忠、蒯越一起,点了邓展、姚纲等数十名精锐亲卫,韩暨也沉默的跟在了后面,一行人快马而去了。
王衡知道时间紧迫,因此打马甚急,晚上也只在野外扎营歇息几个时辰,天蒙蒙亮又上路出发,第二天他们便在襄阳以南追上了赵丑、王垚率领的大队人马,他们跟赵丑换了一批马,一人二马,以保持马力,然后让赵丑他们加快行军速度,便又向南疾驰而去。
第三天上午,王衡一行在孱陵县南,离汉寿县城已经没有多远的地方追上了郑泰一行,有蒯越这个郑泰的旧识在,郑泰对王衡十分热情。
听了王衡对武陵势态的分析,郑泰也觉得情况紧急,于是两队人便合为一队,加快了速度,向汉寿县城而去。
来到汉寿县城北门,王衡发现守门郡兵还是一副很松散的状态,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看样子他们回得还很及时。
一行人稍稍放慢了马速,冲进了汉寿北门,守门郡兵认出了王衡、黄忠,又认出了郑泰的朝臣服色,虽然心中奇怪,不是州兵还没回吗?怎么刺史公子就先回了?
郡兵们不敢拦阻,还帮着维持了一下秩序,让城门处的道路更加通畅。
等王衡一行人过去之后,为首的伍长摇头道:“今天怎么这么多雒阳来的人?”
如果王衡听见了这句话,一定会提高警惕,不过他此时只顾赶路,却是没听见。
汉寿城中还很平静,王衡的心又放下来了一些,他让黄忠护送郑泰先去了州兵军营,要先把数千州兵控制在手中,有了枪杆子,才能不慌嘛。
随后王衡带着邓展等人回了刺史府,刺史府一带也还很平静,他这才彻底放下了一颗心,他分别拜见了母亲和郑玄,并没有对他们说什么,只是说自己先回了,父亲和大军还在后面。
出了府门,黄忠已经派了一名军侯率领五百士卒来护卫刺史府了。
王衡带着邓展等人迅速赶赴了州兵军营,与黄忠会合,这个时候,余下近七千州兵已经全都是全副武装,随时可以投入战斗了。
看到王衡等人来到,黄忠点了点头,继续发号施令,他让几名军官分别各带百人去控制四座城门,几名军官领命去了。
黄忠又让赵虎带领五千人去监视郡兵的军营,不许任何人出营,如果郡兵有异动,可以格杀勿论。赵虎也答应一声,点了五千人去了,他留在汉寿,一直觉得自己亏了,因为没捞到仗打,没想到今天黄忠一回,他可能就捞得到仗打了。
黄忠的命令下得有条不紊,显出了他的大将之风,在这个时候,果断是最重要的,不能有妇人之仁,如若不然,让郡兵中曹寅的亲信闹将起来,会造成更大的动乱。
最后,黄忠点起了余下的一千人,护送着郑泰去曹寅的郡守府传旨了,如果曹寅反抗,他就准备强攻了。
王叡与陈琳寒喧过后,陈琳便将何进的口信告诉了王叡,原来王叡那封弹劾曹寅的奏折送至朝廷之后,汉帝刘宏对曹寅的横行不法大为震怒,何进趁机在旁边敲起了边鼓,刘宏立刻便下了一道旨意,着有司将曹寅父子抓捕至雒阳受审,并在何进的建议下,任命北海名士张逸为新任武陵太守。
现在,何进的另外一名亲信心腹,侍御史郑泰已经带着这道旨意快马赶赴汉寿,抓捕曹寅父子。
在郑泰赶赴汉寿的同时,何进也派出了自己的主簿陈琳追赶王叡一行,将此事告诉王叡,让他早做准备。
王叡听了陈琳的话,稍一沉吟,马上便叫来了张逸,让他马上赶赴汉寿接任武陵太守,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武陵郡的局势,并点了几十名精锐骑兵护送张逸去武陵。
王叡当初没有委派张逸具体职位,就是等着今天让他担任武陵太守的,现在果然等到了这一天。
王衡让张逸稍等片刻,然后对王叡道:“阿父,不如让我和黄将军也一起回汉寿吧?此次圣上下旨如此之快,是因为十常侍对此事措手不及,来不及对圣上进谗言,大将军才能让圣上立刻下旨,造成了既成事实。不过等十常侍反应过来之后,他们很有可能会从中作梗,破坏这件事情。我和黄将军一起回去的话,可助张使君掌控局面。”
王衡之所以要提醒王叡,是因为他知道曹寅此人的行事风格,他绝对不是那种肯坐以待毙的人,在真实的历史上,曹寅预感到王叡要对他下手了,便伪造了钦差的檄文,交给了孙坚,骗孙坚害死了王叡,因此,曹寅称得上是一个胆大妄为之人。
这一次如果没有事先准备好,光凭一个郑泰的一封圣旨,只怕很难让曹寅束手就擒,他反抗的可能性相当大,毕竟他手上还有几千郡兵。
听了王衡的话,王叡马上意识到了自己刚才有些考虑不周。
现在武陵郡中,自己这边够分量的人除了桓阶之外,全数来了南阳,没有主持大局之人,张逸虽然被任命为武陵太守,可是他是个北海人,在武陵郡毫无根基,曹寅在武陵却是根深蒂固,别说十常侍可能派人作梗,就算是曹寅自己也不是没有狗急跳墙的可能性。
万一曹寅不肯坐以待毙,拥兵作乱的话,张逸和桓阶能够凭借几千新招的州兵力挽狂澜吗?别说他们有没有这个魄力,就说他们有魄力,他们在州兵中的影响力也不够,想要力压曹寅是很难的。
王叡一想到曹寅可能的反应,身上顿时就出了一身冷汗,那真是不堪设想啊,自己一家人,还有郑玄和他的弟子们都在汉寿,必定难逃毒手,如果真的发生了那种事情,那自己真是追悔莫及啊!
幸好儿子考虑周到,而且能够当机立断,给了自己一个最佳的建议。现在自己要去章陵祭拜帝陵,是肯定不能回汉寿的,也只有王衡和黄忠回去最让自己放心,也最合适了。
王衡是自己的儿子,完全可以代表自己,而且他现在在武陵有着巨大的声望,可以在曹寅就擒之后迅速稳定武陵局势。
而黄忠在州兵中有着巨大的威望,他的能力在这一次南阳平乱中也展露无疑,是一员值得信赖的大将,曹寅必定不是他的对手。
王叡点头称是,正在下令让王衡、黄忠陪同张逸回武陵的时候,陈琳微笑着开口了:“这位可就是衡公子?”
王衡连忙施礼道:“小子便是王衡,陈主簿唤我叔平即可!”
陈琳笑道:“琳近来在雒阳屡屡听闻叔平之大名,已经是如雷贯耳了,本以为叔平只是文采出众,没想到还有如此大智大勇,可敬可佩!”
王衡连忙自谦了几句。
陈琳也知道现在时间已经比较紧了,他对王衡道:“此事事关重大,我就不耽误叔平了!”
王衡向陈琳又施了一礼,然后辞过刘焉、钟繇、袁绍三人,蒯越对王叡道:“君侯,我也随衡公子去吧,我与郑公业熟识,若在路上遇见,不致产生误会。”
蒯越曾受何进征辟,因此与郑泰相熟,他的建议也确实有道理,这一行数十人皆是精锐,快马而来,如果没有熟人,确实很难采信于郑泰,王叡欣然点头应允。
王衡便与张逸、黄忠、蒯越一起,点了邓展、姚纲等数十名精锐亲卫,韩暨也沉默的跟在了后面,一行人快马而去了。
王衡知道时间紧迫,因此打马甚急,晚上也只在野外扎营歇息几个时辰,天蒙蒙亮又上路出发,第二天他们便在襄阳以南追上了赵丑、王垚率领的大队人马,他们跟赵丑换了一批马,一人二马,以保持马力,然后让赵丑他们加快行军速度,便又向南疾驰而去。
第三天上午,王衡一行在孱陵县南,离汉寿县城已经没有多远的地方追上了郑泰一行,有蒯越这个郑泰的旧识在,郑泰对王衡十分热情。
听了王衡对武陵势态的分析,郑泰也觉得情况紧急,于是两队人便合为一队,加快了速度,向汉寿县城而去。
来到汉寿县城北门,王衡发现守门郡兵还是一副很松散的状态,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看样子他们回得还很及时。
一行人稍稍放慢了马速,冲进了汉寿北门,守门郡兵认出了王衡、黄忠,又认出了郑泰的朝臣服色,虽然心中奇怪,不是州兵还没回吗?怎么刺史公子就先回了?
郡兵们不敢拦阻,还帮着维持了一下秩序,让城门处的道路更加通畅。
等王衡一行人过去之后,为首的伍长摇头道:“今天怎么这么多雒阳来的人?”
如果王衡听见了这句话,一定会提高警惕,不过他此时只顾赶路,却是没听见。
汉寿城中还很平静,王衡的心又放下来了一些,他让黄忠护送郑泰先去了州兵军营,要先把数千州兵控制在手中,有了枪杆子,才能不慌嘛。
随后王衡带着邓展等人回了刺史府,刺史府一带也还很平静,他这才彻底放下了一颗心,他分别拜见了母亲和郑玄,并没有对他们说什么,只是说自己先回了,父亲和大军还在后面。
出了府门,黄忠已经派了一名军侯率领五百士卒来护卫刺史府了。
王衡带着邓展等人迅速赶赴了州兵军营,与黄忠会合,这个时候,余下近七千州兵已经全都是全副武装,随时可以投入战斗了。
看到王衡等人来到,黄忠点了点头,继续发号施令,他让几名军官分别各带百人去控制四座城门,几名军官领命去了。
黄忠又让赵虎带领五千人去监视郡兵的军营,不许任何人出营,如果郡兵有异动,可以格杀勿论。赵虎也答应一声,点了五千人去了,他留在汉寿,一直觉得自己亏了,因为没捞到仗打,没想到今天黄忠一回,他可能就捞得到仗打了。
黄忠的命令下得有条不紊,显出了他的大将之风,在这个时候,果断是最重要的,不能有妇人之仁,如若不然,让郡兵中曹寅的亲信闹将起来,会造成更大的动乱。
最后,黄忠点起了余下的一千人,护送着郑泰去曹寅的郡守府传旨了,如果曹寅反抗,他就准备强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