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君子死知己,提剑赴燕京(三)
《锦衣救国》作者:草 2021-08-11 01:31
冯保奉命去查探,半柱香后回来叩首回话,嘉靖皇帝瞧了他一眼,问:“杨继盛把登闻鼓敲得这么响,究竟递了什么折子?”
冯保脸色煞白,平日那股子不紧不慢雍和从容之气已是不见,只见他瞳仁里闪动的是一片惊悸慌乱。他想尽量掩饰窘态,干咳了几声,答道:“启禀……启禀圣上,一共三道折子,一道是弹劾严首辅的,一道是弹劾严世番的,一道……一道是劝诫圣上的……”
嘉靖皇帝一听,气得笑了出来,没好气地说:“真是每个规矩,这个骨头不打还真是无法无天了,你让他将折子递给内阁,别来烦朕!”
“奴才这就去让他走,将折子递给内阁。”说罢,冯保退了出去。
一路上,冯保不敢怠慢,急着走。回到司礼监,前去取折子的孟冲早在值房里候着了。
孟冲看着冯保,又瞧了瞧手中折子,不以为意说道:“一个小小五品武选司主事,真是活腻味了,这年头还敢弹劾严嵩的可不多见。”
冯保方才在西暖阁发生的一幕告诉了孟冲,说道:“这个杨继盛人单力薄,声势却如此之猛,也是前所未有。看来,不把严嵩扳倒,是决计不肯罢休。”
孟冲听他这么一说,也好奇这个折子起来,两人相视一眼,便关起门来,偷偷看了杨继盛的折子。
这一看不要紧,两人都冷汗直冒,吓得魂飞魄散。
孟冲只见折子弹劾严嵩的罪证是条条犀利,关键这个杨继盛居然还劝诫皇帝,虽表面为劝诫皇帝不要信道,实则是骂皇帝无能,河套被夺,外虏犯国,皇帝不问苍生反倒问了鬼神,实则大大昏庸之君。这折子可要了命了。
冯宝读完奏折,也是心惊肉跳,他在大内多年,主子的所作所为没有他不知道的。程文折子中所列,虽然也有捕风捉影之处,但绝大部分都有根有据。弹劾严世番更是针砭时弊,骇人听闻,比如这“私进诲yi之器”可是死罪,陷害夏言,曾铣,苏纲等罪,如果坐实,哪一条罪状都得凌迟处死。
但冯宝更知道严嵩眼下圣眷正隆,蚍蜉撼大树,大树未必不倒,但蚍蜉是必死无疑。
这会子,却见孟冲在一旁权衡一番,他又觉得这场风波虽然来势汹汹,但并不怎么可怕。于是说道:“不管如何,这折子还是先送入内阁的好!”
“事情真像你说的这么简单也就好了,”冯保伸出手指摩挲着两眉之间的印堂穴,眼睛瞄着桌上的奏折说,“多少权势熏天的大人物,都败在严嵩的手中,但这个不好说。”
两人合计一番,分开行动。
这面冯保亲自将杨继盛的折子送入内阁。那面杨继盛却是不走,反而来到皇极门外头,顶着毒辣的日头,就跪了下去,一边跪一边还大声的将自己写的折子说了一遍遍,四周看守皇宫的锦衣卫听闻,都是脸色一边,面面相觑起来。
可是杨继盛依旧无畏的大声念诵,甚至高呼二祖名讳,这一幕幕何曾眼熟,十三年前,苏纲引流清援,两百多人跪在左顺门外,声势可比这次浩大,可结果也不是树倒猢狲散。
可是杨继盛却是报了必死的决心,就在他敢于走出张居正他们不敢走的这一步是,他已经不再是昔日那个放牛的贫农子弟了,他终将成为历史上,在严嵩专权的黑暗时期,唯一一位敢站出来反对严嵩的不朽英雄。
而就在这封折子上疏后不久,冯保已经拿着折子来到了内阁。
正巧严嵩、徐阶等人都在。
严嵩瞧了一眼紧张的冯保,不知所谓何事,笑道:“冯公公,你慌个什么,且坐回到凳子上,好生回话。”
严嵩的笑呵呵的声音,让冯保一愣,随后坐在椅子上,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这才说道:“严阁老,五品武选司主事杨继盛,于皇极门外敲响登闻鼓,死劾阁老十大罪证,这是折子!”
“什么?”严嵩一愣,他虽然耳背,可还不至于没听清楚,只是不敢相信。
徐阶更是惊得手中的毛笔都掉了下来,他不敢相信杨继盛真的这么做了,这让他不得不惊叹于杨继盛的勇气,因为他万没想到,这个沉默的学生竟然有如此的血性,如此的勇敢,孤军突起,去挑战那个他绝对无法战胜的对手。
但很快,他就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危险已向自己逼近。因为杨继盛是他的学生,而在这个年头,师生关系就是政治关系,杨继盛上书,他虽然并不知情,却也绝对脱离不了关系。而目前政局动荡敌,严嵩还很强,远不到摊牌的时候,如此时与严党开战,必定功亏一篑。
就在徐阶不安时,严嵩看到了奏疏的内容,心中大惊,面对这个从五品小官义正言辞的控诉,他却不由得害怕了,他虽然是内阁首辅,虽然是皇帝的宠臣,可看着这上面用鲜血写得血书,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害怕了这个来自最底层的无畏的小官。而且根据多年的从政经验,他知道杨继盛敢这么做,必定是豁出了性命的,一个人连命都不要了,他还怕什么?
而且这里面看似简单,实则一点也不简单。
因为那杨继盛是徐阶的学生,这里面是不是有徐阶的意思?难道他徐、严两党正式开战不成!
正值国家多事之秋,又是严党凋零时刻,如此一来,胜负难料啊!
严嵩不安,徐阶更是坐卧都不安起来。他并不知道杨继盛折子上写了什么,直到此时冯保将折子递给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因为在这封奏疏,杨继盛不禁弹劾了严嵩,还弹劾了他这个老师——“大学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冯保脸色煞白,平日那股子不紧不慢雍和从容之气已是不见,只见他瞳仁里闪动的是一片惊悸慌乱。他想尽量掩饰窘态,干咳了几声,答道:“启禀……启禀圣上,一共三道折子,一道是弹劾严首辅的,一道是弹劾严世番的,一道……一道是劝诫圣上的……”
嘉靖皇帝一听,气得笑了出来,没好气地说:“真是每个规矩,这个骨头不打还真是无法无天了,你让他将折子递给内阁,别来烦朕!”
“奴才这就去让他走,将折子递给内阁。”说罢,冯保退了出去。
一路上,冯保不敢怠慢,急着走。回到司礼监,前去取折子的孟冲早在值房里候着了。
孟冲看着冯保,又瞧了瞧手中折子,不以为意说道:“一个小小五品武选司主事,真是活腻味了,这年头还敢弹劾严嵩的可不多见。”
冯保方才在西暖阁发生的一幕告诉了孟冲,说道:“这个杨继盛人单力薄,声势却如此之猛,也是前所未有。看来,不把严嵩扳倒,是决计不肯罢休。”
孟冲听他这么一说,也好奇这个折子起来,两人相视一眼,便关起门来,偷偷看了杨继盛的折子。
这一看不要紧,两人都冷汗直冒,吓得魂飞魄散。
孟冲只见折子弹劾严嵩的罪证是条条犀利,关键这个杨继盛居然还劝诫皇帝,虽表面为劝诫皇帝不要信道,实则是骂皇帝无能,河套被夺,外虏犯国,皇帝不问苍生反倒问了鬼神,实则大大昏庸之君。这折子可要了命了。
冯宝读完奏折,也是心惊肉跳,他在大内多年,主子的所作所为没有他不知道的。程文折子中所列,虽然也有捕风捉影之处,但绝大部分都有根有据。弹劾严世番更是针砭时弊,骇人听闻,比如这“私进诲yi之器”可是死罪,陷害夏言,曾铣,苏纲等罪,如果坐实,哪一条罪状都得凌迟处死。
但冯宝更知道严嵩眼下圣眷正隆,蚍蜉撼大树,大树未必不倒,但蚍蜉是必死无疑。
这会子,却见孟冲在一旁权衡一番,他又觉得这场风波虽然来势汹汹,但并不怎么可怕。于是说道:“不管如何,这折子还是先送入内阁的好!”
“事情真像你说的这么简单也就好了,”冯保伸出手指摩挲着两眉之间的印堂穴,眼睛瞄着桌上的奏折说,“多少权势熏天的大人物,都败在严嵩的手中,但这个不好说。”
两人合计一番,分开行动。
这面冯保亲自将杨继盛的折子送入内阁。那面杨继盛却是不走,反而来到皇极门外头,顶着毒辣的日头,就跪了下去,一边跪一边还大声的将自己写的折子说了一遍遍,四周看守皇宫的锦衣卫听闻,都是脸色一边,面面相觑起来。
可是杨继盛依旧无畏的大声念诵,甚至高呼二祖名讳,这一幕幕何曾眼熟,十三年前,苏纲引流清援,两百多人跪在左顺门外,声势可比这次浩大,可结果也不是树倒猢狲散。
可是杨继盛却是报了必死的决心,就在他敢于走出张居正他们不敢走的这一步是,他已经不再是昔日那个放牛的贫农子弟了,他终将成为历史上,在严嵩专权的黑暗时期,唯一一位敢站出来反对严嵩的不朽英雄。
而就在这封折子上疏后不久,冯保已经拿着折子来到了内阁。
正巧严嵩、徐阶等人都在。
严嵩瞧了一眼紧张的冯保,不知所谓何事,笑道:“冯公公,你慌个什么,且坐回到凳子上,好生回话。”
严嵩的笑呵呵的声音,让冯保一愣,随后坐在椅子上,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这才说道:“严阁老,五品武选司主事杨继盛,于皇极门外敲响登闻鼓,死劾阁老十大罪证,这是折子!”
“什么?”严嵩一愣,他虽然耳背,可还不至于没听清楚,只是不敢相信。
徐阶更是惊得手中的毛笔都掉了下来,他不敢相信杨继盛真的这么做了,这让他不得不惊叹于杨继盛的勇气,因为他万没想到,这个沉默的学生竟然有如此的血性,如此的勇敢,孤军突起,去挑战那个他绝对无法战胜的对手。
但很快,他就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危险已向自己逼近。因为杨继盛是他的学生,而在这个年头,师生关系就是政治关系,杨继盛上书,他虽然并不知情,却也绝对脱离不了关系。而目前政局动荡敌,严嵩还很强,远不到摊牌的时候,如此时与严党开战,必定功亏一篑。
就在徐阶不安时,严嵩看到了奏疏的内容,心中大惊,面对这个从五品小官义正言辞的控诉,他却不由得害怕了,他虽然是内阁首辅,虽然是皇帝的宠臣,可看着这上面用鲜血写得血书,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害怕了这个来自最底层的无畏的小官。而且根据多年的从政经验,他知道杨继盛敢这么做,必定是豁出了性命的,一个人连命都不要了,他还怕什么?
而且这里面看似简单,实则一点也不简单。
因为那杨继盛是徐阶的学生,这里面是不是有徐阶的意思?难道他徐、严两党正式开战不成!
正值国家多事之秋,又是严党凋零时刻,如此一来,胜负难料啊!
严嵩不安,徐阶更是坐卧都不安起来。他并不知道杨继盛折子上写了什么,直到此时冯保将折子递给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因为在这封奏疏,杨继盛不禁弹劾了严嵩,还弹劾了他这个老师——“大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