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宋伐(七)(2/2)
《葬宋》作者:受伤的害虫 2020-01-26 16:50
猎猎飘扬。汉江全被大宋军队控制了。
旷野处,极少行人,不像前几天那样到处是调动的宋军。这说明宋军已完成了兵力的部署。只有不远的一个小山包处,有一小队人在忙着砌一道短墙,还有一队人在拖拉着什么。他虽没看明白,但也能觉察得出那必然是一项重要的军事工程,说不定就是与樊城陷落最为紧密相关的火器设置。
见随世昌久久凝视着那个小山包,黄顺就一旁解释说:“大人,那山包之上的工程,是值得特别注意的。大家琢磨着那里八成是炸毁樊城城墙的火器,好像听他们喊着叫什么炮。这回他们又打算用这种炮来对付襄阳城”。
随世昌不用看也确信那是宋军极具威力的火炮无疑。元军的斥候也不是光吃白饭的,早就知道宋军有这么一个利器,只是没有想到他的威力有那么大而已。看到这个情景,他心里也明白,一当工程完成,元军就会攻城。
宋军选择东城楼进攻,也是选择极当的。东城靠近汉江码头,是人口密集的繁华商业区。向这里打上几炮,最易造成全城民心的混乱。那么就会动摇一些家在襄阳附近汉人的军心,那种后果是可怕的,说实话,他每天都在担心那一天士卒们会暴动起来,反戈相向。
这么想着,他不免暗暗叫苦。但他毕竟是守城全军的主帅,也算是一个骁勇能战的良将,也不愿表现自己的无能。他说:“我们已被宋军包围了,原来樊城还在,两城相互依托,牵制着宋军的兵力,迫使他们不得不分兵以对。现在樊城已失,宋军集中兵力对付襄阳城,我们的危难处境,是可想而知的。”
既然是已经心生退意,不如趁着现在试探一下诸将的想法,如此的先把困难摆出来再说,至于降宋,他曾经也想过,不过想起了自己的老上司刘整说过的一句话,“士大夫是最不可信的,他们往往把人卖了,还是满嘴的仁义道德。”
刘整是被贾似道逼反的,但是也和他是个武将,而不是士大夫出身有很大的关系,当初要将刘整治罪,连个求情的人都没有。确实也真的令人心灰意冷。虽说近几年来。大宋变了很多,但是排斥武人的习气仍然盛行,那个什么国师,不就是被夺了军权了吗?一个武人手中无兵,那还不是人人鱼肉?
罢了这个念头,这年头,还是手里有点兵比较好一点,随世昌毕竟跟着刘整降元,至今已经近三十年,年龄已经近六十的他,不想再出尔反尔了。就这样走下去吧。
众将一时无言,现在等援兵,那几乎是妄想,此去开封,多少路程?远水又岂能救近火。就算用骑兵杀出了重围,只怕你还在路途中哩,宋军就已猛攻城了。更何况,开封是什么情况,他又不是不知道,那里有援兵可以抵挡十万宋军啊。
据随世昌估计,现在中原地区的骑兵,加一起也不会超过三万人。而且还是比较分散的在各处驻扎。如果能集合起来对宋军的步兵说不定还能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这样的分散,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万全之策只有一条,拼死守城,与城共存亡。真的要那样吗?自己这把老骨头真的要埋在这里吗?无言可说了。
回府之后,随世昌的情绪还是不稳定。想到与城共存亡,他就意识到,这决不是一种不会出现的豪言。面前的形势十分明显,只要宋军攻城,保住城的可能性是很少的,而拼上一条命倒是必然的。
襄阳城破,虽然宋军不会像当年的蒙古人那样残暴地屠城,但是兵祸之下的襄阳也会成为一座血城。就算有千百解数,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乎?不过这次随世昌想的倒不是百姓,而是他那一堆妻妾儿女该怎么办,这么多年以来,他在襄阳守备,而妻妾儿女却都在开封或者大都,其中几个儿子还在各处为官,自己降宋不要紧。难免自己降了以后不会有人找自己家人的麻烦。到那个时候,谁还回来帮助自己呢?
正当随世昌无可奈何地在那里苦思的时候,突然一连响起“轰隆轰隆”三声巨响,震天动地,把屋瓦震得哗啦啦的,随世昌明白,这是宋军开炮了。他正想要出去看个清楚明白,这时有士卒禀报来了,那士卒说:“千户大人,元军用火炮把谯楼给轰垮了。街上都乱了。大家都正赶到东门去了,请大人去议事。”
是文学爱好者的家园,为大家提供各类全本免费在线。
旷野处,极少行人,不像前几天那样到处是调动的宋军。这说明宋军已完成了兵力的部署。只有不远的一个小山包处,有一小队人在忙着砌一道短墙,还有一队人在拖拉着什么。他虽没看明白,但也能觉察得出那必然是一项重要的军事工程,说不定就是与樊城陷落最为紧密相关的火器设置。
见随世昌久久凝视着那个小山包,黄顺就一旁解释说:“大人,那山包之上的工程,是值得特别注意的。大家琢磨着那里八成是炸毁樊城城墙的火器,好像听他们喊着叫什么炮。这回他们又打算用这种炮来对付襄阳城”。
随世昌不用看也确信那是宋军极具威力的火炮无疑。元军的斥候也不是光吃白饭的,早就知道宋军有这么一个利器,只是没有想到他的威力有那么大而已。看到这个情景,他心里也明白,一当工程完成,元军就会攻城。
宋军选择东城楼进攻,也是选择极当的。东城靠近汉江码头,是人口密集的繁华商业区。向这里打上几炮,最易造成全城民心的混乱。那么就会动摇一些家在襄阳附近汉人的军心,那种后果是可怕的,说实话,他每天都在担心那一天士卒们会暴动起来,反戈相向。
这么想着,他不免暗暗叫苦。但他毕竟是守城全军的主帅,也算是一个骁勇能战的良将,也不愿表现自己的无能。他说:“我们已被宋军包围了,原来樊城还在,两城相互依托,牵制着宋军的兵力,迫使他们不得不分兵以对。现在樊城已失,宋军集中兵力对付襄阳城,我们的危难处境,是可想而知的。”
既然是已经心生退意,不如趁着现在试探一下诸将的想法,如此的先把困难摆出来再说,至于降宋,他曾经也想过,不过想起了自己的老上司刘整说过的一句话,“士大夫是最不可信的,他们往往把人卖了,还是满嘴的仁义道德。”
刘整是被贾似道逼反的,但是也和他是个武将,而不是士大夫出身有很大的关系,当初要将刘整治罪,连个求情的人都没有。确实也真的令人心灰意冷。虽说近几年来。大宋变了很多,但是排斥武人的习气仍然盛行,那个什么国师,不就是被夺了军权了吗?一个武人手中无兵,那还不是人人鱼肉?
罢了这个念头,这年头,还是手里有点兵比较好一点,随世昌毕竟跟着刘整降元,至今已经近三十年,年龄已经近六十的他,不想再出尔反尔了。就这样走下去吧。
众将一时无言,现在等援兵,那几乎是妄想,此去开封,多少路程?远水又岂能救近火。就算用骑兵杀出了重围,只怕你还在路途中哩,宋军就已猛攻城了。更何况,开封是什么情况,他又不是不知道,那里有援兵可以抵挡十万宋军啊。
据随世昌估计,现在中原地区的骑兵,加一起也不会超过三万人。而且还是比较分散的在各处驻扎。如果能集合起来对宋军的步兵说不定还能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这样的分散,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万全之策只有一条,拼死守城,与城共存亡。真的要那样吗?自己这把老骨头真的要埋在这里吗?无言可说了。
回府之后,随世昌的情绪还是不稳定。想到与城共存亡,他就意识到,这决不是一种不会出现的豪言。面前的形势十分明显,只要宋军攻城,保住城的可能性是很少的,而拼上一条命倒是必然的。
襄阳城破,虽然宋军不会像当年的蒙古人那样残暴地屠城,但是兵祸之下的襄阳也会成为一座血城。就算有千百解数,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乎?不过这次随世昌想的倒不是百姓,而是他那一堆妻妾儿女该怎么办,这么多年以来,他在襄阳守备,而妻妾儿女却都在开封或者大都,其中几个儿子还在各处为官,自己降宋不要紧。难免自己降了以后不会有人找自己家人的麻烦。到那个时候,谁还回来帮助自己呢?
正当随世昌无可奈何地在那里苦思的时候,突然一连响起“轰隆轰隆”三声巨响,震天动地,把屋瓦震得哗啦啦的,随世昌明白,这是宋军开炮了。他正想要出去看个清楚明白,这时有士卒禀报来了,那士卒说:“千户大人,元军用火炮把谯楼给轰垮了。街上都乱了。大家都正赶到东门去了,请大人去议事。”
是文学爱好者的家园,为大家提供各类全本免费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