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2/2)
《平凡苦难》作者:寻道儿 2020-03-20 19:09
的序幕。
其实她只要清醒一点,应该是可以避免的,从第一眼看衣着打扮开始,她就应该知道,这个叫做曾仕宝的男生不会是她的“菜”。
本来不应该是她的“菜”的,事实上却成了她的“菜”了,事出反常,叫做“事出反常必有妖”!
婚姻不是买东西,买东西只需要考虑:“我需要什么!”但婚姻不一样,婚姻还必须考虑:“对方想要什么?”
但是就择人来说,如果择到品行优良之人,哪怕自己不是对方想要的,但因为对方“品行优良,”既然选择了,同样会负责,同样会爱,同样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亦同样会幸福!
但如果择人择到品行不端的,而自己又非对方想要的,那想要未来的婚姻能够幸福,无异于:“缘木求鱼,刻舟求剑。”一样荒谬。
一个人的品德优劣,很多细节是可以看出来的。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几千年前的哲人对这点都认识得很清楚了。
再说一个春秋时的小故事:
管仲临死的时候对前来探望他的齐桓公说:“竖刁、易牙、卫开方,这三个人绝对不可以信用。”
这三个人都是齐桓公的亲信,都有让齐桓公姜小白非常感动的事迹。竖刁是一名宦官,原本可以不是的,但是为了能贴身服务于主公,自告奋勇地施了宫刑;易牙是一位精通烹饪的厨师,听说主公想吃人肉,竟把自己三岁的儿子残忍地杀了,做成一盘异常鲜美的蒸肉,让桓公赞不绝口;卫开方是卫国的一个贵族,追随齐桓公十五年而不回一次家。
管仲接着说:“人性是这样的,没有人不爱自己超过爱别人,如果对自己的身体都能残忍对待,对别人就更能下得了毒手;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孩子,如果对自己的骨肉都下得了狠心,他对谁会狠不下心来?没有人不爱自己的父母,如果十五年都不见父母一面,把父母抛在脑后,对其他的人又有谁能不被抛在一边?”
齐桓公不以为然,信用他们比管仲在世时更甚。两年后,桓公病重,不能理事。三人想杀太子而拥立一位公子,把服侍齐桓公的身边人全部赶走。在姜小白的寝宫四周,筑起围墙,将他隔离圈禁,齐桓公最终饿死在病榻上。死后,苍蝇云集,尸体腐烂生蛆,直到蛆虫爬出围墙,国人才知道这位为霸一时的老人已经死了多日。
这个春秋时的第一位霸主,用他的死亡告诉后世,重用小人有多可怕,不过北宋时的苏询另有看法,我们看看他的《管仲论》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威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威公何人也?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管仲呜呼!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威公处几年矣,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威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五伯莫盛于威、文,文公之才,不过威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习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威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威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吾观史,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看来就是明哲贤达如管仲,也有做不到的地方,何况普通人,所以大多数人的婚姻亦如是,幸福与否,命里天定……
其实她只要清醒一点,应该是可以避免的,从第一眼看衣着打扮开始,她就应该知道,这个叫做曾仕宝的男生不会是她的“菜”。
本来不应该是她的“菜”的,事实上却成了她的“菜”了,事出反常,叫做“事出反常必有妖”!
婚姻不是买东西,买东西只需要考虑:“我需要什么!”但婚姻不一样,婚姻还必须考虑:“对方想要什么?”
但是就择人来说,如果择到品行优良之人,哪怕自己不是对方想要的,但因为对方“品行优良,”既然选择了,同样会负责,同样会爱,同样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亦同样会幸福!
但如果择人择到品行不端的,而自己又非对方想要的,那想要未来的婚姻能够幸福,无异于:“缘木求鱼,刻舟求剑。”一样荒谬。
一个人的品德优劣,很多细节是可以看出来的。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几千年前的哲人对这点都认识得很清楚了。
再说一个春秋时的小故事:
管仲临死的时候对前来探望他的齐桓公说:“竖刁、易牙、卫开方,这三个人绝对不可以信用。”
这三个人都是齐桓公的亲信,都有让齐桓公姜小白非常感动的事迹。竖刁是一名宦官,原本可以不是的,但是为了能贴身服务于主公,自告奋勇地施了宫刑;易牙是一位精通烹饪的厨师,听说主公想吃人肉,竟把自己三岁的儿子残忍地杀了,做成一盘异常鲜美的蒸肉,让桓公赞不绝口;卫开方是卫国的一个贵族,追随齐桓公十五年而不回一次家。
管仲接着说:“人性是这样的,没有人不爱自己超过爱别人,如果对自己的身体都能残忍对待,对别人就更能下得了毒手;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孩子,如果对自己的骨肉都下得了狠心,他对谁会狠不下心来?没有人不爱自己的父母,如果十五年都不见父母一面,把父母抛在脑后,对其他的人又有谁能不被抛在一边?”
齐桓公不以为然,信用他们比管仲在世时更甚。两年后,桓公病重,不能理事。三人想杀太子而拥立一位公子,把服侍齐桓公的身边人全部赶走。在姜小白的寝宫四周,筑起围墙,将他隔离圈禁,齐桓公最终饿死在病榻上。死后,苍蝇云集,尸体腐烂生蛆,直到蛆虫爬出围墙,国人才知道这位为霸一时的老人已经死了多日。
这个春秋时的第一位霸主,用他的死亡告诉后世,重用小人有多可怕,不过北宋时的苏询另有看法,我们看看他的《管仲论》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威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威公何人也?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管仲呜呼!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威公处几年矣,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威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五伯莫盛于威、文,文公之才,不过威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习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威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威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吾观史,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看来就是明哲贤达如管仲,也有做不到的地方,何况普通人,所以大多数人的婚姻亦如是,幸福与否,命里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