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一叶知秋(2/2)
《乱世栋梁》作者:米糕羊 2022-02-13 04:24
为此操心。
这些茶叶,先在当地茶场进行处理,制成散茶、茶砖、茶饼后外运。
销售的地区,有楚国国内各地,也有边塞,以及海外。
官员在纸上划了一条线,将洞庭湖北段入江口,与长江下游入海口附近的广陵连在一起:
“湘州的茶叶,装船后,顺长江而下抵达广陵,不过数日时间。”
“在这里,可以沿着运渎北上,入淮,又入另一条运渎,北上,抵达开封。”
“要么在开封销售,要么继续北上,过黄河,入河北,要知道,如今河北,百姓们也开始喝茶了。”
“或者,在广陵转入大海船,入海,南下前往岭表交广,货与海外番商,海外番商如今可是很欢迎茶叶的。”
“亦或是入海后不南下,而是乘风北上,过青莱,折入幽燕沿海,在那里卸货,运往幽州蓟城。”
“再从蓟城走陆路翻越燕山,抵达怀荒,在那里,被商贾们运往草原销售。”
“当然,海船可以不在幽州靠岸,而是沿着海岸继续往北,抵达辽西沿海地区,卸货之后,运到营州柳城,销往辽西草原。”
宇文招看着示意图,听着讲解,渐渐明白了楚国国内茶叶贸易的路线,只觉难以置信。
随后动容:楚国朝廷鼓励商贸,甚至牵线搭桥,譬如茶叶的生产、运输、销售,形成了一张巨大的“贸易图”。
这张图,不仅囊括了楚国国内地区,还不断向草原各个方向延伸。
甚至还穿过惊涛骇浪,向着万里之遥的海外延伸。
且不说这样的贸易是官办,还是官民同办,光是看范围,就能看出楚国国主的眼界有多宽广。
对方的眼睛,不仅仅看着中原。
还看着草原,看着海外。
楚国可以组织各地百姓在丘陵、坡地大规模种植茶树,然后把茶叶大规模销售,其他制品呢?
在长安都有名的楚国瓷器、玻璃器,想来也是如此吧?
楚国的国库,可以通过贸易以及商税,获得丰厚的收入,养得起更多的兵,更多的马。
楚国国主擅货殖,所以不缺钱;会治国,能检寺检地检籍,所以不缺粮和劳动力;会练兵,会打仗
这样的敌人,太强大了。
楚国有报纸,上面刊载着不少消息,宇文招之前就有所耳闻,此次离开成都,乘船东进,他就看了许多报纸,打发时间。
当然,他看的报纸都是旧报纸,发行日期至少都是三个月前,但即便如此,也看得津津有味。
从中知道了许多事,了解到如今的楚国,正在发生着一些奇怪的变化。
前不久路过江陵,他看到了最新的报纸,除了刺眼的“官军收复蜀地”之外,他发现报纸刊载的新闻,几乎和战争没什么关系。
占据版面最多的,都是各类“商讯”,以及各地民生消息。
看来,楚国的百姓,更关注民生,至于打仗,不在意。
这种不在意,不是漠不关心,而是默认官军必胜。
既然是必胜,所以不需要大惊小怪,不需要报纸来长篇累牍的“欢呼”。
想到这里,宇文招心中满是悲凉:碰到如此对手,怎么能赢?
这些茶叶,先在当地茶场进行处理,制成散茶、茶砖、茶饼后外运。
销售的地区,有楚国国内各地,也有边塞,以及海外。
官员在纸上划了一条线,将洞庭湖北段入江口,与长江下游入海口附近的广陵连在一起:
“湘州的茶叶,装船后,顺长江而下抵达广陵,不过数日时间。”
“在这里,可以沿着运渎北上,入淮,又入另一条运渎,北上,抵达开封。”
“要么在开封销售,要么继续北上,过黄河,入河北,要知道,如今河北,百姓们也开始喝茶了。”
“或者,在广陵转入大海船,入海,南下前往岭表交广,货与海外番商,海外番商如今可是很欢迎茶叶的。”
“亦或是入海后不南下,而是乘风北上,过青莱,折入幽燕沿海,在那里卸货,运往幽州蓟城。”
“再从蓟城走陆路翻越燕山,抵达怀荒,在那里,被商贾们运往草原销售。”
“当然,海船可以不在幽州靠岸,而是沿着海岸继续往北,抵达辽西沿海地区,卸货之后,运到营州柳城,销往辽西草原。”
宇文招看着示意图,听着讲解,渐渐明白了楚国国内茶叶贸易的路线,只觉难以置信。
随后动容:楚国朝廷鼓励商贸,甚至牵线搭桥,譬如茶叶的生产、运输、销售,形成了一张巨大的“贸易图”。
这张图,不仅囊括了楚国国内地区,还不断向草原各个方向延伸。
甚至还穿过惊涛骇浪,向着万里之遥的海外延伸。
且不说这样的贸易是官办,还是官民同办,光是看范围,就能看出楚国国主的眼界有多宽广。
对方的眼睛,不仅仅看着中原。
还看着草原,看着海外。
楚国可以组织各地百姓在丘陵、坡地大规模种植茶树,然后把茶叶大规模销售,其他制品呢?
在长安都有名的楚国瓷器、玻璃器,想来也是如此吧?
楚国的国库,可以通过贸易以及商税,获得丰厚的收入,养得起更多的兵,更多的马。
楚国国主擅货殖,所以不缺钱;会治国,能检寺检地检籍,所以不缺粮和劳动力;会练兵,会打仗
这样的敌人,太强大了。
楚国有报纸,上面刊载着不少消息,宇文招之前就有所耳闻,此次离开成都,乘船东进,他就看了许多报纸,打发时间。
当然,他看的报纸都是旧报纸,发行日期至少都是三个月前,但即便如此,也看得津津有味。
从中知道了许多事,了解到如今的楚国,正在发生着一些奇怪的变化。
前不久路过江陵,他看到了最新的报纸,除了刺眼的“官军收复蜀地”之外,他发现报纸刊载的新闻,几乎和战争没什么关系。
占据版面最多的,都是各类“商讯”,以及各地民生消息。
看来,楚国的百姓,更关注民生,至于打仗,不在意。
这种不在意,不是漠不关心,而是默认官军必胜。
既然是必胜,所以不需要大惊小怪,不需要报纸来长篇累牍的“欢呼”。
想到这里,宇文招心中满是悲凉:碰到如此对手,怎么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