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压岁钱(2/2)
《小人治宋》作者:破叶随风 2019-12-04 15:56
。
这个借口很蹩脚,但是却很有道理,来到这里的人也都是体制内混的,哪里还不知道背后是什么意思,这是徐德善不想见自己呢啊,这要放在官场之中,绝对是大忌,要不得的,可是谁叫徐才正找了一个好理由呢,于是众人纷纷告辞,拜托徐才正转达自己家大人对徐德善的敬佩之意。
当然,客人来的人多了,家里就乱,这么多人一起来了,谁来谁没来的,也就没人记得住了,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人们早有规矩,那就是递上拜贴,这样一来主人家日后清点的时候,才能分门别类,算计谁的好坏不是。
你看大过年的,若是偌大的一个拜贴,上面就写了一个名字多难看,所以在拜贴下面,还要再写些。内容充数,写什么好呢,自然是写写礼单最好,这样才显得更有诚意些嘛,为此,徐府里专门找来了四个身强力壮的从门口往后院抬东西,偌大的一个后院,竟然被各种东西占的严严实实,没有了空隙。
这还不算什么,过年送的东西嘛,总要应景才行,要不然会被人说别有用心的,所以这些礼品大多都是米面肉等吃食,可是人家说奔着徐德善来的,徐德善才四岁而已嘛,按照中国人的习俗,见了小孩的话,过年是要给压岁钱的,虽然没有见到徐德善的面,但是该给的钱,众人可是一文都没落下,县里
,州里,甚至还有府里的红包如雪花一样堆在了桌子上,里面最少的,也是一两银子起步,两位夫人帮着徐德善总了总,光是这红包,这一天就收了不下千两银子之多。
当晚上客人走完了,徐德善钻出来的时候,看见一天时间徐府里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眼睛都瞪圆了,再看见已经放在他屋里小山一样的红包,徐德善可终于真正体会到大宋朝的繁荣富裕了。
之前徐德善长在徐府,就算不是富贵人家,好歹也应该算是中间阶级了吧,徐才正每月有退休金,家里还种着几十亩地,每年的日子过得悠哉悠哉,丝毫不用为温饱问题发愁,徐德善以为这样就是很好了,大宋能有这样的生产力,已经是前朝无法想象的了,但是直到今天,徐德善才知道自己错了,而且错的很彻底,自己坐井观天,低估了大宋朝的财富,什么徐府,什么中产阶级,跟今天来的这些人相比,徐府顶多也就能算是一个饿不死的贫下农差不多。
看看人家的手笔,徐德善找到了高阳县本地几个大户的红包,拿出来看了看,有六七份吧,清一色的包了二十两银子,应该是商量好的数量一起送来的,看样子要不是事前商量好,恐怕有人送来百两银子也有可能。
对比一下,想当初徐才那么敬仰范仲淹,叫徐德善去祭拜范仲淹的时候,也不过只是给了一两银子,就知道人家真正的大户有多么阔气,有多么好爽,多么拿钱不当钱了。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手里没钱的时候,总想着自己有钱了以后会怎么样,可是当真的有钱了以后却发现自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徐德善就是这样,在把这些银子都倒出来堆在床上守着睡了三天以后,徐德善就开始嫌弃这些银子嗝屁股了,通通交给了张氏王氏保管,然后自己则又去准备新一年的课程了。
新年开学的时间定在了正月十六,既然过了春节,那么距离春天也就不远了,这些人能够呆在学堂里的时间也就不长了,徐德善分外珍惜这一段时间,绞尽脑汁,把自己认为有用的知识都传播了出去。
又过了半个月,便几乎到了播种的时候,上学又不能当饭吃,每个人家里都还有自己的生活的,于是在徐德善的主持下,高阳学堂进行了第一期学生的结业考试,然后,大家便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了,偌大的一个高阳学堂,剩下的都只有那些士族子弟在这里学习了。
学生少了,徐德善自然也就轻松了下来,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呆在家里,或者看书,或者想事情,或者什么都不做,静静的坐在那里发呆,当然了,徐德善还会偶尔的和徐静一起玩耍打闹,世界好像突然之间又恢复了之前的平静,可是突然有一天,徐德善发现,原来危机,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来到了。
这个借口很蹩脚,但是却很有道理,来到这里的人也都是体制内混的,哪里还不知道背后是什么意思,这是徐德善不想见自己呢啊,这要放在官场之中,绝对是大忌,要不得的,可是谁叫徐才正找了一个好理由呢,于是众人纷纷告辞,拜托徐才正转达自己家大人对徐德善的敬佩之意。
当然,客人来的人多了,家里就乱,这么多人一起来了,谁来谁没来的,也就没人记得住了,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人们早有规矩,那就是递上拜贴,这样一来主人家日后清点的时候,才能分门别类,算计谁的好坏不是。
你看大过年的,若是偌大的一个拜贴,上面就写了一个名字多难看,所以在拜贴下面,还要再写些。内容充数,写什么好呢,自然是写写礼单最好,这样才显得更有诚意些嘛,为此,徐府里专门找来了四个身强力壮的从门口往后院抬东西,偌大的一个后院,竟然被各种东西占的严严实实,没有了空隙。
这还不算什么,过年送的东西嘛,总要应景才行,要不然会被人说别有用心的,所以这些礼品大多都是米面肉等吃食,可是人家说奔着徐德善来的,徐德善才四岁而已嘛,按照中国人的习俗,见了小孩的话,过年是要给压岁钱的,虽然没有见到徐德善的面,但是该给的钱,众人可是一文都没落下,县里
,州里,甚至还有府里的红包如雪花一样堆在了桌子上,里面最少的,也是一两银子起步,两位夫人帮着徐德善总了总,光是这红包,这一天就收了不下千两银子之多。
当晚上客人走完了,徐德善钻出来的时候,看见一天时间徐府里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眼睛都瞪圆了,再看见已经放在他屋里小山一样的红包,徐德善可终于真正体会到大宋朝的繁荣富裕了。
之前徐德善长在徐府,就算不是富贵人家,好歹也应该算是中间阶级了吧,徐才正每月有退休金,家里还种着几十亩地,每年的日子过得悠哉悠哉,丝毫不用为温饱问题发愁,徐德善以为这样就是很好了,大宋能有这样的生产力,已经是前朝无法想象的了,但是直到今天,徐德善才知道自己错了,而且错的很彻底,自己坐井观天,低估了大宋朝的财富,什么徐府,什么中产阶级,跟今天来的这些人相比,徐府顶多也就能算是一个饿不死的贫下农差不多。
看看人家的手笔,徐德善找到了高阳县本地几个大户的红包,拿出来看了看,有六七份吧,清一色的包了二十两银子,应该是商量好的数量一起送来的,看样子要不是事前商量好,恐怕有人送来百两银子也有可能。
对比一下,想当初徐才那么敬仰范仲淹,叫徐德善去祭拜范仲淹的时候,也不过只是给了一两银子,就知道人家真正的大户有多么阔气,有多么好爽,多么拿钱不当钱了。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手里没钱的时候,总想着自己有钱了以后会怎么样,可是当真的有钱了以后却发现自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徐德善就是这样,在把这些银子都倒出来堆在床上守着睡了三天以后,徐德善就开始嫌弃这些银子嗝屁股了,通通交给了张氏王氏保管,然后自己则又去准备新一年的课程了。
新年开学的时间定在了正月十六,既然过了春节,那么距离春天也就不远了,这些人能够呆在学堂里的时间也就不长了,徐德善分外珍惜这一段时间,绞尽脑汁,把自己认为有用的知识都传播了出去。
又过了半个月,便几乎到了播种的时候,上学又不能当饭吃,每个人家里都还有自己的生活的,于是在徐德善的主持下,高阳学堂进行了第一期学生的结业考试,然后,大家便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了,偌大的一个高阳学堂,剩下的都只有那些士族子弟在这里学习了。
学生少了,徐德善自然也就轻松了下来,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呆在家里,或者看书,或者想事情,或者什么都不做,静静的坐在那里发呆,当然了,徐德善还会偶尔的和徐静一起玩耍打闹,世界好像突然之间又恢复了之前的平静,可是突然有一天,徐德善发现,原来危机,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