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狐狸尾巴(2/2)
《小人治宋》作者:破叶随风 2019-12-04 15:56
白,刘猛辰却皱起眉头来。
在宋朝,这个政治空前清明,法制还算健全的年代,官员的权利被限制了,与之相对的,就是大商人们的权利急剧上升,他们有钱,他们便可以买到一切,甚至可以不把官员放在眼里。
比如说刘猛辰,在高阳这地方自称土皇帝,那么他就要有能够当皇帝的资本,除了黑白两道打好关系,每年大把的银子入账之外,刘猛辰还私自招募了几十名武功高强的江湖人士,不管是护卫商队也好,保护老小也罢,有这么一伙武装力量抓在手上,心里又能有无穷的底气。
朝堂禁令,禁令算什么,在这边陲之地,哪怕关起门来习武操练又有什么关系,你看王全早,哪怕早知道这些大士族家里如何,可又能拿他们怎么样,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这些人不闹出打乱子,也就由得他们去了。
但是,私下里是私下里,不拿到明面上来的话,怎么都好说,可是如今被徐德善摆到明面上,你叫刘猛辰怎么答应,若是答应了,谁知道私下里会不会官兵四起,将刘猛辰拿下。
徐德善看刘猛辰对自己的话不置可否,又说道:“刘兄,其实这不止是对学堂好,对令郎好,你再多想一步,你说你之所以能够经商成功,赢得富贵,靠的是什么?”
说别的刘猛辰不爱听,可是一旦谈起经商之道,刘猛辰却是愿意与徐德善聊聊,没办法,自己孩子的变化给刘猛辰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若是说孩子阅历尚浅,没有经验,可是会被徐德善忽悠,但是刘猛辰却是已经游离商场几十年,大风大浪都见过了,很想与徐德善交流一番,看看徐德善到底是经商大家,还是只会纸上谈兵。
对于徐德善的这个问题,刘猛辰仔细思索了一下,说道:“所谓经商,无非是要精打细算,四方结交,看准商机,诚信经营。”
刘猛辰总结的这四句话可以说是相当精炼了,徐德善也点了点头道:“刘兄总结的十分到位,可是可能在纯粹的商场上,这十六个字无往不利,但我想说的却是另一方面。”
刘猛辰道:“洗耳恭听。”
徐德善道:“你只知道经商之本,却没有想过,你之所以能够经商赚钱,最根本的,靠的是国家强大,民族兴旺,后方稳固。”
原本刘猛辰以为徐德善会有哪一种高谈阔
论,标新立异,可是徐德善就说了这些大口号,刘猛辰颇有些不以为然了。
徐德善解释道:“刘兄既然身在边境,自然是在边界有些生意。”
刘猛辰对徐德善这句话不置可否,毕竟那些走私甚至违禁的买卖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不过徐德善不管这个,继续说道:“你把货物运到境外,交换钱财或者物品回来,其中利润,以几倍论,而为什么有这些利润,是因为你在出境的这一路上,承担这无比巨大的风险,风险越大,利润越大,这就是商人利润的根本来源。”
对于徐德善这样的话,刘猛辰却是点点头,表示认同,徐德善继续说道:“但是风险与风险也不一样,有的风险可以接受,而有的风险却不可承受,你现在承担的风险,是货物损坏,沿途强盗,以及钱款周转,这样的风险也算是平常,可以接受,可是你想想,若是你千辛万苦,出了边境,到了辽国,可是人家找来了一伙辽军,不仅把你的东西抢了,还把你的人杀了,你岂不是哭都没有地方哭去。”
刘猛辰不屑道:“三公子,你刚才都说了做生意便要诚信为先,若是他们连这些信用都没有,那我也不必要跟他做什么生意,我的客户,都是几十年的关系,这些问题,不必担心。”
徐德善道:“刘兄,你这句话我就不敢苟同了,你是商人,在商言商,商场之中,有什么真正的信义可言吗,现在契丹人之所以和你做生意,是因为我宋朝强大,能与他辽国平起平坐,可是有一天,我宋朝衰弱不堪,他辽国三千铁骑就能把我宋朝击破,到那时候,整个宋朝都是辽国的囊中之物,他契丹人,难道还会看上与你的什么信义吗?”
刘猛辰哑口无言,默默不语,徐德善又说道:“当然,我也知道身为商人,利益为重,国家之事,说起来太过遥远,那么咱们就说些近处的,你经商致富,根基是什么?”
刘猛辰猜测道:“是我祖上积累,我辈勤勉?”
徐德善道:“当然,最初的资本积累是必须的,可是你不要忘了,你的根本不在钱财,而在于高阳县。你想想看,你现在家大业大,大可以去大名府,汴梁城潇洒,可为何还要守着高阳这样一个小地方,因为你知道,你做生意可以赔钱,去别的地方可以失利,这些都无所谓,因为高阳县乃是你的根本,只要留在高阳的根基还在,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刘猛辰被徐德善训的像个孩子一样,想要反驳一下,可是思索半天,刘猛辰不得不承认,徐德善说的在理,虽然刘猛辰书没有读过几本,字也写不了多少,可是那中华大地流传下来的如家文化却是仍然浸入到了刘猛辰的骨子当中,不用说刘猛辰这么多年以来在高阳县的经营,就只是一句落叶归根,就足矣把刘猛辰拴在高阳县这片土地上。
徐德善说道:“若是平常,倒也罢了,可是如今,在高阳县内却有一丝暗流涌动,一旦爆发,莫说是你刘兄的产业,就算是整个高阳县都要遭殃,你说你,为了你许家,应不应该出些人手,早点应对。”
刘猛辰可不会被徐德善轻易的饶进去,他听出来了徐德善的弦外之音,急忙问道:“三公子是说,如今要有什么不测发生?可是我眼线遍布高阳内外,那些盗匪响马安静如常,怎么一丝风声也没有听到?”
徐德善道:“此乃天机,天机不可泄露,情况我也跟你说了,你就说吧,你愿不愿意出人?”
刘猛辰闭眼琢磨了一下,盘算着徐德善说话的可信度,算来算去,怎么算怎么觉得徐德善说的都是真的,因为在这件事上,无论怎么看,徐德善都不能在其中得到一丝利益,身为商人的刘猛辰,不相信有人在不能得到利益的情况下,还要说假话骗人。
半晌,刘猛辰终于开口道:“三公子需要多少人手?”
徐德善道:“不多四五十人足矣。”
刘猛辰皱眉道:“这些人也太多了些。”
徐德善道:“自然不是要刘兄一人出,高阳县的这些家族,只要有弟子在学堂读书,那么皆都有份,其中关节,还要刘兄前去主持。”
刘猛辰点点头道:“城中士族,几乎每一家的子弟都在你的学堂,这样算来,人数倒是也不算太多。”
徐德善道:“当然,学堂是我徐德善主办,保护学生安危,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是我实在人小力微,这才找到了刘兄身上,刘兄既然答应,那我也自然应该出上一份力气,那就这样,凡是参与了护卫学堂的好汉,都可以在我徐府白吃白住,月末再拿一份工钱,虽然不多,也聊胜于无嘛。”
听到这里,刘猛辰的嘴角扬了起来,我说徐德善今天怎么这么善良,这个小狐狸,最后终于还是露出尾巴了。
在宋朝,这个政治空前清明,法制还算健全的年代,官员的权利被限制了,与之相对的,就是大商人们的权利急剧上升,他们有钱,他们便可以买到一切,甚至可以不把官员放在眼里。
比如说刘猛辰,在高阳这地方自称土皇帝,那么他就要有能够当皇帝的资本,除了黑白两道打好关系,每年大把的银子入账之外,刘猛辰还私自招募了几十名武功高强的江湖人士,不管是护卫商队也好,保护老小也罢,有这么一伙武装力量抓在手上,心里又能有无穷的底气。
朝堂禁令,禁令算什么,在这边陲之地,哪怕关起门来习武操练又有什么关系,你看王全早,哪怕早知道这些大士族家里如何,可又能拿他们怎么样,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这些人不闹出打乱子,也就由得他们去了。
但是,私下里是私下里,不拿到明面上来的话,怎么都好说,可是如今被徐德善摆到明面上,你叫刘猛辰怎么答应,若是答应了,谁知道私下里会不会官兵四起,将刘猛辰拿下。
徐德善看刘猛辰对自己的话不置可否,又说道:“刘兄,其实这不止是对学堂好,对令郎好,你再多想一步,你说你之所以能够经商成功,赢得富贵,靠的是什么?”
说别的刘猛辰不爱听,可是一旦谈起经商之道,刘猛辰却是愿意与徐德善聊聊,没办法,自己孩子的变化给刘猛辰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若是说孩子阅历尚浅,没有经验,可是会被徐德善忽悠,但是刘猛辰却是已经游离商场几十年,大风大浪都见过了,很想与徐德善交流一番,看看徐德善到底是经商大家,还是只会纸上谈兵。
对于徐德善的这个问题,刘猛辰仔细思索了一下,说道:“所谓经商,无非是要精打细算,四方结交,看准商机,诚信经营。”
刘猛辰总结的这四句话可以说是相当精炼了,徐德善也点了点头道:“刘兄总结的十分到位,可是可能在纯粹的商场上,这十六个字无往不利,但我想说的却是另一方面。”
刘猛辰道:“洗耳恭听。”
徐德善道:“你只知道经商之本,却没有想过,你之所以能够经商赚钱,最根本的,靠的是国家强大,民族兴旺,后方稳固。”
原本刘猛辰以为徐德善会有哪一种高谈阔
论,标新立异,可是徐德善就说了这些大口号,刘猛辰颇有些不以为然了。
徐德善解释道:“刘兄既然身在边境,自然是在边界有些生意。”
刘猛辰对徐德善这句话不置可否,毕竟那些走私甚至违禁的买卖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不过徐德善不管这个,继续说道:“你把货物运到境外,交换钱财或者物品回来,其中利润,以几倍论,而为什么有这些利润,是因为你在出境的这一路上,承担这无比巨大的风险,风险越大,利润越大,这就是商人利润的根本来源。”
对于徐德善这样的话,刘猛辰却是点点头,表示认同,徐德善继续说道:“但是风险与风险也不一样,有的风险可以接受,而有的风险却不可承受,你现在承担的风险,是货物损坏,沿途强盗,以及钱款周转,这样的风险也算是平常,可以接受,可是你想想,若是你千辛万苦,出了边境,到了辽国,可是人家找来了一伙辽军,不仅把你的东西抢了,还把你的人杀了,你岂不是哭都没有地方哭去。”
刘猛辰不屑道:“三公子,你刚才都说了做生意便要诚信为先,若是他们连这些信用都没有,那我也不必要跟他做什么生意,我的客户,都是几十年的关系,这些问题,不必担心。”
徐德善道:“刘兄,你这句话我就不敢苟同了,你是商人,在商言商,商场之中,有什么真正的信义可言吗,现在契丹人之所以和你做生意,是因为我宋朝强大,能与他辽国平起平坐,可是有一天,我宋朝衰弱不堪,他辽国三千铁骑就能把我宋朝击破,到那时候,整个宋朝都是辽国的囊中之物,他契丹人,难道还会看上与你的什么信义吗?”
刘猛辰哑口无言,默默不语,徐德善又说道:“当然,我也知道身为商人,利益为重,国家之事,说起来太过遥远,那么咱们就说些近处的,你经商致富,根基是什么?”
刘猛辰猜测道:“是我祖上积累,我辈勤勉?”
徐德善道:“当然,最初的资本积累是必须的,可是你不要忘了,你的根本不在钱财,而在于高阳县。你想想看,你现在家大业大,大可以去大名府,汴梁城潇洒,可为何还要守着高阳这样一个小地方,因为你知道,你做生意可以赔钱,去别的地方可以失利,这些都无所谓,因为高阳县乃是你的根本,只要留在高阳的根基还在,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刘猛辰被徐德善训的像个孩子一样,想要反驳一下,可是思索半天,刘猛辰不得不承认,徐德善说的在理,虽然刘猛辰书没有读过几本,字也写不了多少,可是那中华大地流传下来的如家文化却是仍然浸入到了刘猛辰的骨子当中,不用说刘猛辰这么多年以来在高阳县的经营,就只是一句落叶归根,就足矣把刘猛辰拴在高阳县这片土地上。
徐德善说道:“若是平常,倒也罢了,可是如今,在高阳县内却有一丝暗流涌动,一旦爆发,莫说是你刘兄的产业,就算是整个高阳县都要遭殃,你说你,为了你许家,应不应该出些人手,早点应对。”
刘猛辰可不会被徐德善轻易的饶进去,他听出来了徐德善的弦外之音,急忙问道:“三公子是说,如今要有什么不测发生?可是我眼线遍布高阳内外,那些盗匪响马安静如常,怎么一丝风声也没有听到?”
徐德善道:“此乃天机,天机不可泄露,情况我也跟你说了,你就说吧,你愿不愿意出人?”
刘猛辰闭眼琢磨了一下,盘算着徐德善说话的可信度,算来算去,怎么算怎么觉得徐德善说的都是真的,因为在这件事上,无论怎么看,徐德善都不能在其中得到一丝利益,身为商人的刘猛辰,不相信有人在不能得到利益的情况下,还要说假话骗人。
半晌,刘猛辰终于开口道:“三公子需要多少人手?”
徐德善道:“不多四五十人足矣。”
刘猛辰皱眉道:“这些人也太多了些。”
徐德善道:“自然不是要刘兄一人出,高阳县的这些家族,只要有弟子在学堂读书,那么皆都有份,其中关节,还要刘兄前去主持。”
刘猛辰点点头道:“城中士族,几乎每一家的子弟都在你的学堂,这样算来,人数倒是也不算太多。”
徐德善道:“当然,学堂是我徐德善主办,保护学生安危,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是我实在人小力微,这才找到了刘兄身上,刘兄既然答应,那我也自然应该出上一份力气,那就这样,凡是参与了护卫学堂的好汉,都可以在我徐府白吃白住,月末再拿一份工钱,虽然不多,也聊胜于无嘛。”
听到这里,刘猛辰的嘴角扬了起来,我说徐德善今天怎么这么善良,这个小狐狸,最后终于还是露出尾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