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安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小人治宋章节目录 > 第九十章 平叛四策

第九十章 平叛四策

小人治宋作者:破叶随风 2019-12-04 15:56
    在当场开除了一个五品防御使,确立了以贾昌朝为中心的领导班子,徐德善为贾昌朝忠诚的头号狗腿子的事实之后,议事堂里召开了宣毅军反叛后第一次大名府扩大领导层会议,集思广益,解决宣毅军反叛之后,造成的种种问题。

    这个会议是贾昌朝主持,但是贾昌朝宣布会议开始之后,却叫徐德善第一个发言,陈述一下自己对大名府现状的看法。这是对徐德善的校考,也是对徐德善的提拔,徐德善说的好了,能得到官员认可,为以后掌权做准备,而若是回答的不好,便直接提出这一次会议,与大名府中央决策再无关系。

    以贾昌朝对徐德善的喜欢,能把这样的机会给徐德善,定然是知道以徐德善的本事,应付这样一个问题绰绰有余,不说徐德善一个月前就预料到了弥勒佛教反叛,准备的时间就比其他人充分了许多,对于这样的命题作文,一个是临场发挥,一个是充分准备,起点就不一样,徐德善这一次脱颖而出,易如反掌。

    徐德善也不含糊,走上前,把现在的问题分为了四个。

    第一个问题,就是大名府现在的内乱问题,大名府作为大宋北方最大的城市,最重要的政治中心,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最重要的生产基地,第一大后方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安定团结,井然有序,大名府乱则前线乱,大名府稳则前线稳。 所以,无论前线如何,现在大名府的首要任务就是安抚城中情绪,叫百姓恢复到日常生活生产中去,这是为前线战事提供有力保证。

    第二个问题,就是给这一次宣毅军反叛的定性的问题。宣毅军的这一次反叛,不是暴动,不是不满,而是真真正正,彻头彻尾的谋反,所以,就不要再想用什么谈判安抚的办法与宣毅军和解了,这件事只能在战场上你死我活,拼出上下。

    第三个问题,是除了宣毅军外,河北各军路的忠诚性的问题,宣毅军反叛,可不是一件单独的事情,匪首王则号称弥勒佛转世,救苦救难,信徒众多,不只宣毅军一军,其他诸军中也有弥勒佛教乱贼,如今宣毅军叛乱,如何平叛先放一边,最重要的是要严防其他诸军军中有弥勒佛教乱党,趁机起事,遥相呼应,汇聚一处,到时候叛军做大,割据一方,想要再剿灭他,千难万难。

    第四个问题,就是如何平叛,一定要集中手上精锐力量,对叛军雷霆一击,一定要做到一击制胜,不能叫他有漏网之鱼,留下祸患。

    徐德善洋洋洒洒的说完了自己的四条建议,就自己找了一个地方坐下了,下面的官员看见,心说人家贾大人的心腹讲完了,现在自己总能发表一下自己的建议了吧,毕竟大宋朝的会议嘛,总允许一些不同的意见的,集思广益集思广益,不就是这么来的,说的对不对的不要紧,总要给自己一个在领导面前表现的机会不是。

    但是,就在有人站起来高谈大论的时候,贾昌朝发话了:“众位同僚,以为徐德善说的如何?有什么看法,大家不妨谈一谈,事情紧急,若是没有异议,咱们就具体的逐条实施了。”

    领导的权利,在这个时候体现的淋漓尽致,本来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叫大家以宣毅军反叛为题作文,自由发挥,结果徐德善开了个头,不知怎么的,题目突然就变成了命题作文:讨论徐德善观点的正确与否,请加以改善。

    就算是亲儿子,也不带这么宠的,贾昌朝的意思已经表达的这么明确了,下面的官员怎么还不知道,这一次平叛的功劳,无论以后谁的表现再出色,再耀眼,抡起功劳,也没有办法与徐德善争了。没办法,谁叫这一次平叛,用的是人家徐德善的总纲领呢,就算是有些修改,也是在人家徐德善的基础上修改的,这样的功劳只要报到皇帝面前,徐德善怕是要平步青云,摇扶直上了。

    本来,大宋的议事是不能搞这样的一言堂的,毕竟旁边还有巡查御史坐着呢,平常官员受贾昌朝管辖,人家御史可是直接听命于御史院的,若是贾昌朝有什么差错,御史即可以当场提出,也可以一纸奏章,弹劾贾昌朝。

    但是巧了,如今大名府的巡查御史蒋芳定乃是陕西人氏,从小见惯了边境战乱,所以生性也有几分强硬,更是做过几任军事主官,最后调任御史院,不得不说,凡是有些血气的人,大多都是喜欢徐德善这种雷厉风行的做事方法的,更何况平叛之事,乃是天大之事,迫在眉睫,不宜争吵,人家徐德善说的四点又没有错误,蒋芳定何苦来的得罪贾昌朝,打压徐德善呢。

    就连御史都没有反应,底下的官员更不敢有什么言语了,于是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许多,这些人能够做到府一级的官职,大抵都

    是有些本事的,按照徐德善提出来的四点,确定了目标,仔细分工,其中安抚民心,保证生产,确定宣毅军谋反性质,安抚其他军路,清查弥勒佛教叛党这三条简单,自然有衙门去做,可是剩下的最后一条,平叛,却是难住了所有人。

    本来,在稳住心神之后,想一想宣毅军最多不多五千人,与河北境内庞大的各种军力来说,实在是不算什么,众人心中也都放松了一些,心想无论怎么样,这五千人也要被自己剿灭了,可是就在刚刚,又一封加急战报送到了贾昌朝的桌子上:乾宁军反叛,主帅李庆被斩,乾宁军与宣毅军汇聚一处,不知去向。

    这下子好了,议事堂内刚刚凝聚恢复一些的士气有被打击到了低谷,刚刚还有人怀疑徐德善小题大做,宣毅军一军叛乱,不用把河北各军都牵扯进来,现在看来,徐德善实在是有先见之明,若是各军之中都有弥勒佛教的信徒,真到了两军对垒之时,恐怕几十人在军营之中造反,弥勒佛教就能一拥而上,将众军击溃。

    于是,这件事就卡在这里了,按照徐德善的分析,最乐观的情况,宣毅军与乾宁军两军汇合,便是一万精兵,再加上沿途招收各种信徒,壮丁,恐怕会达到五万之众。

    五万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一个恐怖的数字了,想一想想当初檀渊之战,倾尽大宋全国之力,太祖英明神武,也不过动用了十几万军队而已,这五万人,足已经达到了发动一场战役的数量。

    当然,只是这样也没有什么关系,辽国之前每回入侵的人数也不少,不照样把他们打回去了,可这一次最关键的是,弥勒佛教影响甚大,各路边军早已经与弥勒佛教纠缠不清,哪里还敢调用他们,而不用边军平叛的话,大名府无论如何,也抽不出上万的成建制武装力量,这样的话,就只能等待战报发到中书省后,殿前都指挥司调派禁军前来,而这一来一往,时间怕不是要过去一个月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若是官员来投票选择,恐怕大部分人是要选择等待这一个月的,哪怕事后被朝堂问责,判一个无所作为,降职或者平调,可也总比眼看着各军路皆尽反叛,直扑大名府,丢了自己的性命强吧。

    可惜了,大宋朝不是一个民主的社会,下层官员的意见最多只能作为参考,主管领导的意见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