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2/2)
《孟村长的第三十八个情妇》作者:张友林 2021-09-04 19:24
我领着大家把这里全变绿了,……猪娃就埋在那里,也八年了,你看他的坟头也绿了,云飞哥,你看咱们现在的灵山多么美啊!”
“是的,是很美!”
“你再看那边的古刹净慧寺常年香火缭绕……”
凌云飞抬头望去:
美丽的灵山秋波荡漾
凹凸的山梁泛起绿光
那是昨天播下的希望
那是汗水搭起的遮阳
孤岭不再忧伤
光棍有了婆娘
美丽的灵山情浓花香
爱的誓言在山间回荡
带着泥土的那缕芬芳
带着野性的那份张扬
伴着风雨成长
迎着雷电飞翔
美丽的灵山令人神往
动人的歌声传遍四方
是说雨滴浇不湿太阳
是说风儿吹不走金黄
智慧挂在枝上
五彩融化芳芳
看着现在这一片碧绿,如诗如画的灵山,芳芳想起了许多,许多……想起了那个风雪交夹的冬天,她给孤寡老人送棉衣的情形。想起了那个桃花盛开的春天,一对中年人正在举行婚礼的热闹场面。想起了在秋风扫落叶的时候,卫生巾厂的工人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工作的气氛。想起了当一辆辆装满大葱的汽车穿过村庄向村外驶去时挂在村民脸上的喜悦。想起了农民夜校里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神!
突然间她又有了一种新的思路……
几天之后一次历史性会议又在灵山村村委会召开了。此刻会议正在进行。
“关于厂子生产的事,咱们就先谈到这里,现在就建房的事听听大家的意见。” 芳芳道。
“建房是个好事,刚才芳芳也说了,咱们村现在已经脱贫了,应该改善一下人居环境,让乡亲们住的舒服一点,可这需要一大批资金啊!”朱副村长:道。
“资金是一回事,我觉得房要建,但不一定要集中建,应该让乡亲们自己根据自己的力量而为之。学校的那些老教室不能再用了,再用下去会出事的,这个必须建,可建办公大楼的事我觉得应该缓一缓,我们虽然富了,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啊!”孟达道。
“我觉得这和发扬传统是两回事,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用小米加步枪,对付日本人的飞机大炮,那是我们没有大米白面,没有飞机大炮,如果有的话我想毛主席也不会让战士们继续用小米加步枪吧!” 校何道。
“校何说的对,我们要俭省,要节约,但我们还要发展,我们要在发展中提倡勤俭节约,却不是为了勤俭节约而不去发展!现在用我们产品的都是些大的企业,就我们这种办公条件,这样的人居环境,叫人家怎样相信我们!这里面有个形象问题。何况我们以后还要发展我们的特色产业。不过刚才孟主任说的也有道理,我们可以不集中修建,但房子的大小、高度、外观形式全村必须保持一致,我们可以让乡亲们根据自己的力量缓建,但不能不建,而且缓建的期限不能超过一年。” 芳芳又道。
“如果这样的话那就是资金问题了。” 孟达道。
“我初步算了一下,也请教了一些建筑方面的专家,我们村三百多户,每户有两万元左右就够了,大约需要七百万元左右,加上建学校的一百万,建办公楼的一百万,总共要九百万元,而我们现在给村民按股分红后帐面说剩下的资金只有三百多万元,还得给矿泉水厂和卫生巾厂留出一百万元作周转,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手上能动用的资金只有二百多万元。” 芳芳道。
“还差近七百万呢,我看只有找银行了。”校何道。
“银行我去了打听了,根据我们两厂的生产情况,人家最多能贷给我们二百万。而且只有半年期限。” 芳芳道。
“那可怎么办啊?” 朱副村长:问道。
“是啊,这事还得找设计院的专家论考察论证,慎重考虑考虑!” 孟达道。
“我是这样想的,我们就要银行二百万,但必须放两次贷,前半年贷一百万,后半年贷一百万。我们先拿一百万建学校,而且马上动工,然后把我们手上的二百多万全部投资木给器厂,楼板厂,砖厂。石灰厂等几个小厂,我问过四海、快嘴他们。去去年一年他们自己的年收入是两万至三万元,今年我答应分别给他们五万元,而且给他们分别投上五、六十万元资金,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把全村修建用的门窗,和楼板全部包,期限为一年之内,然后以略低于市场的价格买给村民,他们表示乐意接受。不过我们还得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砖厂、石灰厂等厂就按这个办法依此类推,这样我们的二百多万元加上这几个小厂在一年之内所创造出来的近一百万就变成了三百多万元。我们把这三百多万元按每户一万元,再补助给村民。这样乡亲们两万元的房子实际是自己只花了一万元,现在咱们村每户这个钱应该是有的吧……” 芳芳道。
“你的意思是乡亲们建房村上出一半钱,他们自己出一半钱?” 孟达问道。
“是这个意思。” 芳芳道。
“那办公楼怎么办?” 校何问道。
“办公楼,放在半年后建,就两厂的生产现状村上投放的一百万元周转金半年完全可以赚回来,我们就用它还上所贷银行的一百万,然后我们再贷出银行答应给我们的第二个一百万,用它来建办公大楼,建成三层框架式。三楼用来办公,一楼,二楼我们用来办商场,建超市,城里有的商品凡是我们用得着的我们都卖,争取让村民购物不出村,目前来我们灵山村打工的外地人已经超过了我们灵山村的总人口,有这样一个消费群估计两年内完全可以赚回我们盖楼的那一百万!”芳芳道。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 朱副村长道。
“我想芳芳姐会有好主意的。” 校何道。
“等这一览子事定下来了,我们再和文物部门协商开发千年古刹净慧寺的问题”芳芳胸有成竹地道。
“那就按芳芳的主意办吧。” 孟达道。众人都笑了。
中午,灵山村从村头电线杆上的大喇叭中传来了孟达的声音:“全体村民请注意,全体村民请注意,今天下午三点整全体村民到村委会办公室门口开会。”
“全体村民请注意,全体村民请注意,今天下午三点整全体村民到村委会办公室门口开会。”
不到三点,村委会办公室门口就挤满了人,大会三点整时开始了。灵山村村委会成员都在主席台就坐。
“请大家静一静,我的话说完了,现在请冷村长讲话。” 孟达来了一段开场白后又道。
村民们热烈地鼓起掌来。
芳芳来到了话筒前:“乡亲们,我们灵山村从去年初到现在历经近两年时间,靠着党的富民政策,靠着大家的努力,胜利完成了我们的第一阶段任务,我们灵山村脱贫了,一年多来的辛苦,给我们每一家都换来了万元以上的收入,我们彻底脱贫了!下一步我们想再大大的跨上一步,改善一下我们的居住环境,给每家每户把楼房盖起来,村委会研究决定在一年之内村上打算拿出三百万元来改善大家的居住环境,拿出二百万元来盖教学楼和建灵山村商厦,以后我们还要开发净慧寺的旅游资源,发展我们的特色产业,把我们灵山村建成西北第一村!目前来我们灵山村打工的人已经超过了我们灵山村的总人口,以后我们还要吸引更多的人,来灵山投资,来灵山观光,来灵山打工!”
村民们又热烈地鼓起掌来。
“关于盖楼房的事,具体让孟主任给大家讲讲。” 芳芳又道。
“请大家静一静,关于盖楼房的事,按每户上下两层一百平方米面积的标准,村上负责砖、门窗、楼板和白灰其它费用由各户自己负担,大家回去先考虑考虑,然后在校何那儿先登个记,咱们按先后次序,轻重缓急逐步解决。” 孟达在认真地讲解着。
“这下可好了,盖房不就是砖、门窗、石灰和楼板费钱吗?村上把这几项给解决了,那盖楼就容易多了。” 忙娃突然站起来道。
“现在三来是砖厂的厂长,四海是木器厂的厂长,快嘴是楼板厂的厂长,“坏”是石灰厂的厂长。以后要砖找三来,要门窗找四海,要楼板找快嘴!要石灰找“坏”!不要钱,记个帐就行。” 孟达又道。
坐在翠翠旁边的快嘴搭上了话茬:“那没媳妇的去找谁呀!”
“那就去找你翠翠啊!” 快嘴接着道。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死快嘴不和你说了。” 翠翠道。众人仍在议论纷纷。
“是的,是很美!”
“你再看那边的古刹净慧寺常年香火缭绕……”
凌云飞抬头望去:
美丽的灵山秋波荡漾
凹凸的山梁泛起绿光
那是昨天播下的希望
那是汗水搭起的遮阳
孤岭不再忧伤
光棍有了婆娘
美丽的灵山情浓花香
爱的誓言在山间回荡
带着泥土的那缕芬芳
带着野性的那份张扬
伴着风雨成长
迎着雷电飞翔
美丽的灵山令人神往
动人的歌声传遍四方
是说雨滴浇不湿太阳
是说风儿吹不走金黄
智慧挂在枝上
五彩融化芳芳
看着现在这一片碧绿,如诗如画的灵山,芳芳想起了许多,许多……想起了那个风雪交夹的冬天,她给孤寡老人送棉衣的情形。想起了那个桃花盛开的春天,一对中年人正在举行婚礼的热闹场面。想起了在秋风扫落叶的时候,卫生巾厂的工人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工作的气氛。想起了当一辆辆装满大葱的汽车穿过村庄向村外驶去时挂在村民脸上的喜悦。想起了农民夜校里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神!
突然间她又有了一种新的思路……
几天之后一次历史性会议又在灵山村村委会召开了。此刻会议正在进行。
“关于厂子生产的事,咱们就先谈到这里,现在就建房的事听听大家的意见。” 芳芳道。
“建房是个好事,刚才芳芳也说了,咱们村现在已经脱贫了,应该改善一下人居环境,让乡亲们住的舒服一点,可这需要一大批资金啊!”朱副村长:道。
“资金是一回事,我觉得房要建,但不一定要集中建,应该让乡亲们自己根据自己的力量而为之。学校的那些老教室不能再用了,再用下去会出事的,这个必须建,可建办公大楼的事我觉得应该缓一缓,我们虽然富了,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啊!”孟达道。
“我觉得这和发扬传统是两回事,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用小米加步枪,对付日本人的飞机大炮,那是我们没有大米白面,没有飞机大炮,如果有的话我想毛主席也不会让战士们继续用小米加步枪吧!” 校何道。
“校何说的对,我们要俭省,要节约,但我们还要发展,我们要在发展中提倡勤俭节约,却不是为了勤俭节约而不去发展!现在用我们产品的都是些大的企业,就我们这种办公条件,这样的人居环境,叫人家怎样相信我们!这里面有个形象问题。何况我们以后还要发展我们的特色产业。不过刚才孟主任说的也有道理,我们可以不集中修建,但房子的大小、高度、外观形式全村必须保持一致,我们可以让乡亲们根据自己的力量缓建,但不能不建,而且缓建的期限不能超过一年。” 芳芳又道。
“如果这样的话那就是资金问题了。” 孟达道。
“我初步算了一下,也请教了一些建筑方面的专家,我们村三百多户,每户有两万元左右就够了,大约需要七百万元左右,加上建学校的一百万,建办公楼的一百万,总共要九百万元,而我们现在给村民按股分红后帐面说剩下的资金只有三百多万元,还得给矿泉水厂和卫生巾厂留出一百万元作周转,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手上能动用的资金只有二百多万元。” 芳芳道。
“还差近七百万呢,我看只有找银行了。”校何道。
“银行我去了打听了,根据我们两厂的生产情况,人家最多能贷给我们二百万。而且只有半年期限。” 芳芳道。
“那可怎么办啊?” 朱副村长:问道。
“是啊,这事还得找设计院的专家论考察论证,慎重考虑考虑!” 孟达道。
“我是这样想的,我们就要银行二百万,但必须放两次贷,前半年贷一百万,后半年贷一百万。我们先拿一百万建学校,而且马上动工,然后把我们手上的二百多万全部投资木给器厂,楼板厂,砖厂。石灰厂等几个小厂,我问过四海、快嘴他们。去去年一年他们自己的年收入是两万至三万元,今年我答应分别给他们五万元,而且给他们分别投上五、六十万元资金,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把全村修建用的门窗,和楼板全部包,期限为一年之内,然后以略低于市场的价格买给村民,他们表示乐意接受。不过我们还得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砖厂、石灰厂等厂就按这个办法依此类推,这样我们的二百多万元加上这几个小厂在一年之内所创造出来的近一百万就变成了三百多万元。我们把这三百多万元按每户一万元,再补助给村民。这样乡亲们两万元的房子实际是自己只花了一万元,现在咱们村每户这个钱应该是有的吧……” 芳芳道。
“你的意思是乡亲们建房村上出一半钱,他们自己出一半钱?” 孟达问道。
“是这个意思。” 芳芳道。
“那办公楼怎么办?” 校何问道。
“办公楼,放在半年后建,就两厂的生产现状村上投放的一百万元周转金半年完全可以赚回来,我们就用它还上所贷银行的一百万,然后我们再贷出银行答应给我们的第二个一百万,用它来建办公大楼,建成三层框架式。三楼用来办公,一楼,二楼我们用来办商场,建超市,城里有的商品凡是我们用得着的我们都卖,争取让村民购物不出村,目前来我们灵山村打工的外地人已经超过了我们灵山村的总人口,有这样一个消费群估计两年内完全可以赚回我们盖楼的那一百万!”芳芳道。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 朱副村长道。
“我想芳芳姐会有好主意的。” 校何道。
“等这一览子事定下来了,我们再和文物部门协商开发千年古刹净慧寺的问题”芳芳胸有成竹地道。
“那就按芳芳的主意办吧。” 孟达道。众人都笑了。
中午,灵山村从村头电线杆上的大喇叭中传来了孟达的声音:“全体村民请注意,全体村民请注意,今天下午三点整全体村民到村委会办公室门口开会。”
“全体村民请注意,全体村民请注意,今天下午三点整全体村民到村委会办公室门口开会。”
不到三点,村委会办公室门口就挤满了人,大会三点整时开始了。灵山村村委会成员都在主席台就坐。
“请大家静一静,我的话说完了,现在请冷村长讲话。” 孟达来了一段开场白后又道。
村民们热烈地鼓起掌来。
芳芳来到了话筒前:“乡亲们,我们灵山村从去年初到现在历经近两年时间,靠着党的富民政策,靠着大家的努力,胜利完成了我们的第一阶段任务,我们灵山村脱贫了,一年多来的辛苦,给我们每一家都换来了万元以上的收入,我们彻底脱贫了!下一步我们想再大大的跨上一步,改善一下我们的居住环境,给每家每户把楼房盖起来,村委会研究决定在一年之内村上打算拿出三百万元来改善大家的居住环境,拿出二百万元来盖教学楼和建灵山村商厦,以后我们还要开发净慧寺的旅游资源,发展我们的特色产业,把我们灵山村建成西北第一村!目前来我们灵山村打工的人已经超过了我们灵山村的总人口,以后我们还要吸引更多的人,来灵山投资,来灵山观光,来灵山打工!”
村民们又热烈地鼓起掌来。
“关于盖楼房的事,具体让孟主任给大家讲讲。” 芳芳又道。
“请大家静一静,关于盖楼房的事,按每户上下两层一百平方米面积的标准,村上负责砖、门窗、楼板和白灰其它费用由各户自己负担,大家回去先考虑考虑,然后在校何那儿先登个记,咱们按先后次序,轻重缓急逐步解决。” 孟达在认真地讲解着。
“这下可好了,盖房不就是砖、门窗、石灰和楼板费钱吗?村上把这几项给解决了,那盖楼就容易多了。” 忙娃突然站起来道。
“现在三来是砖厂的厂长,四海是木器厂的厂长,快嘴是楼板厂的厂长,“坏”是石灰厂的厂长。以后要砖找三来,要门窗找四海,要楼板找快嘴!要石灰找“坏”!不要钱,记个帐就行。” 孟达又道。
坐在翠翠旁边的快嘴搭上了话茬:“那没媳妇的去找谁呀!”
“那就去找你翠翠啊!” 快嘴接着道。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死快嘴不和你说了。” 翠翠道。众人仍在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