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奇袭汉城(2/2)
《我是木匠皇帝》作者:独坐池塘 2020-04-29 14:04
果说多铎有什么担心的,那就是明朝的军队了!如果他们不上当,不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而是直接兵发朝鲜,自己这些人才会遇到麻烦。
不过麻烦也就是麻烦,那是绝对不会有危险的。自己或许正面对站打不过大明朝的军队,可是自己要跑,他们也拦不住自己。况且在野外自己未必没有机会打赢。前几次的战败,全都是因为八旗子弟进攻大明朝。
阿济格点了点头,他也觉得多铎说的有道理,朝鲜人的军队还能叫军队。如果能够攻破朝鲜,那这次绝对能够满载而归。
“大哥,你一定要将汉城尽可能的封锁,不要消息传出去。我会直接奔赴汉城,让朝鲜王室没有反应的时间。如果一步一步的赶过去,到时候面对的恐怕就是朝鲜各地的勤王军队了!”看了一眼阿济格,多铎按着自己腰间的刀,嘱咐道。
笑着看了一眼多铎,阿济格拍了拍他的肩膀,不以为意的道:“大哥又不是第一次出来打仗,还要你交!好好的做好你的事情,不要在路上耽误了,不然事情会变得很麻烦。”
看着大哥和善的目光,多铎心里一暖,坚定地点了点头,道:“大哥放心,一定不会有问题!”虽然表面上很淡定,可是多铎的心里还是有一些紧张,所以才会出现刚刚的情况。不过在听了阿济格的话之后,多铎的心情显然平和了一些。
多铎和阿济格正在紧张的准备着,明军此时刚刚渡过鸭绿江!对于朱燮元来说,这次的战斗是他的立威之战,心中自然也是十分的看重。因为一定要打胜仗,所以他也并没有要求明军急行军。
此时的天启皇帝则是正在看着军报,正是来自辽东的军报,上面详细的记述了朱燮元的作战计划。同时还有朱燮元给天启皇帝的意见,便是出兵评定建奴的计划。
将手里面的奏报放下,天启皇帝将目光转向了一边的孙承宗,笑着说道:“先生,你对朱燮元的策略怎么看?”
“皇上,臣没什么意见!皇上目光如炬,用人非常的合适,朱燮元的确比熊廷弼更适合做辽东的督师。这次的事情可以单纯的看成建奴的劫掠,也可能看成是建奴的陷阱。无论怎样,朱燮元的布置都是无懈可击的。”如果说孙承宗当初对天启皇帝任用朱燮元为辽东督师,心中存有疑虑,可是现在确实疑虑尽消。
虽然此时的辽东兵强马壮,可是想要依靠辽东的人马平定建奴,还是有些力不从心。就算能够做到,肯定也不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这显然是不符合当下的情况的。更何况在这个时节对建奴大规模的宣战,显然也是极不合适的。
朱燮元的大局观非常好,不追求一时的得失,能够看的很长远。在大功劳的面前,依然能够保持自我,实在是非常的不容易。在孙承宗看来,如果是熊廷弼坐镇辽东,这次恐怕就会直接采取围魏救赵的办法。
朱燮元一方面自己出兵朝鲜,一方面在辽东安排了左良玉,同时还有贺世贤坐镇沈阳,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全都能够应付的过来,如果换成自己,孙承宗恐怕也会这么做。
摆了摆手,天启皇帝笑着说道:“先生谬赞了,不过朱燮元的做法,还是让朕很满意的。不知道先生对后面的计划怎么看?关于那个出兵平定建奴的意见。”
“皇上,这件事情或许能够提上日程了!毕竟这几年辽东兵强马壮,京营人马也都训练有素。只有集中优势兵力,一举荡平建奴,当不成问题。”孙承宗略微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不过也可以等到军制改革全部完成之后再行动,毕竟朝廷还是需要大军来稳定人心的。”
孙承宗的话说的很客气,可是天启皇帝却听明白了,毕竟军制改革触动的是军方的利益。一旦有人铤而走险,朝廷的军队可以用来威慑,更可以用来平叛。看来孙承宗对西北的事情还是不放心,天启皇帝也收到了一些密报,定国公在西北的军制改革遇到了一些困难。
主要问题出现陕西和山西,不过天启皇帝也不担心,这是自己早就预料到的。相信过一段肯定会有好转,天启皇帝有这个自信。对着孙承宗笑了笑,天启皇帝轻声的道:“先生说的有道理,这件事情还是先放一放吧!建奴已经是刀下肉了,什么时候动手都是一样的。”(未完待续。。)
不过麻烦也就是麻烦,那是绝对不会有危险的。自己或许正面对站打不过大明朝的军队,可是自己要跑,他们也拦不住自己。况且在野外自己未必没有机会打赢。前几次的战败,全都是因为八旗子弟进攻大明朝。
阿济格点了点头,他也觉得多铎说的有道理,朝鲜人的军队还能叫军队。如果能够攻破朝鲜,那这次绝对能够满载而归。
“大哥,你一定要将汉城尽可能的封锁,不要消息传出去。我会直接奔赴汉城,让朝鲜王室没有反应的时间。如果一步一步的赶过去,到时候面对的恐怕就是朝鲜各地的勤王军队了!”看了一眼阿济格,多铎按着自己腰间的刀,嘱咐道。
笑着看了一眼多铎,阿济格拍了拍他的肩膀,不以为意的道:“大哥又不是第一次出来打仗,还要你交!好好的做好你的事情,不要在路上耽误了,不然事情会变得很麻烦。”
看着大哥和善的目光,多铎心里一暖,坚定地点了点头,道:“大哥放心,一定不会有问题!”虽然表面上很淡定,可是多铎的心里还是有一些紧张,所以才会出现刚刚的情况。不过在听了阿济格的话之后,多铎的心情显然平和了一些。
多铎和阿济格正在紧张的准备着,明军此时刚刚渡过鸭绿江!对于朱燮元来说,这次的战斗是他的立威之战,心中自然也是十分的看重。因为一定要打胜仗,所以他也并没有要求明军急行军。
此时的天启皇帝则是正在看着军报,正是来自辽东的军报,上面详细的记述了朱燮元的作战计划。同时还有朱燮元给天启皇帝的意见,便是出兵评定建奴的计划。
将手里面的奏报放下,天启皇帝将目光转向了一边的孙承宗,笑着说道:“先生,你对朱燮元的策略怎么看?”
“皇上,臣没什么意见!皇上目光如炬,用人非常的合适,朱燮元的确比熊廷弼更适合做辽东的督师。这次的事情可以单纯的看成建奴的劫掠,也可能看成是建奴的陷阱。无论怎样,朱燮元的布置都是无懈可击的。”如果说孙承宗当初对天启皇帝任用朱燮元为辽东督师,心中存有疑虑,可是现在确实疑虑尽消。
虽然此时的辽东兵强马壮,可是想要依靠辽东的人马平定建奴,还是有些力不从心。就算能够做到,肯定也不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这显然是不符合当下的情况的。更何况在这个时节对建奴大规模的宣战,显然也是极不合适的。
朱燮元的大局观非常好,不追求一时的得失,能够看的很长远。在大功劳的面前,依然能够保持自我,实在是非常的不容易。在孙承宗看来,如果是熊廷弼坐镇辽东,这次恐怕就会直接采取围魏救赵的办法。
朱燮元一方面自己出兵朝鲜,一方面在辽东安排了左良玉,同时还有贺世贤坐镇沈阳,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全都能够应付的过来,如果换成自己,孙承宗恐怕也会这么做。
摆了摆手,天启皇帝笑着说道:“先生谬赞了,不过朱燮元的做法,还是让朕很满意的。不知道先生对后面的计划怎么看?关于那个出兵平定建奴的意见。”
“皇上,这件事情或许能够提上日程了!毕竟这几年辽东兵强马壮,京营人马也都训练有素。只有集中优势兵力,一举荡平建奴,当不成问题。”孙承宗略微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不过也可以等到军制改革全部完成之后再行动,毕竟朝廷还是需要大军来稳定人心的。”
孙承宗的话说的很客气,可是天启皇帝却听明白了,毕竟军制改革触动的是军方的利益。一旦有人铤而走险,朝廷的军队可以用来威慑,更可以用来平叛。看来孙承宗对西北的事情还是不放心,天启皇帝也收到了一些密报,定国公在西北的军制改革遇到了一些困难。
主要问题出现陕西和山西,不过天启皇帝也不担心,这是自己早就预料到的。相信过一段肯定会有好转,天启皇帝有这个自信。对着孙承宗笑了笑,天启皇帝轻声的道:“先生说的有道理,这件事情还是先放一放吧!建奴已经是刀下肉了,什么时候动手都是一样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