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藏身之所(求推荐、收藏、支持)
《穿越从省港旗兵开始》作者:笑马驰面 2022-02-15 02:17
阿泰转头盯着李根问:“那小孩叫什么,地址在哪里?”
李根说:“叫林超,地址是临翔道147号宝昌酒楼。”
阿泰看了看街边路牌,然后从怀里掏出那份旅游地图,找到地方,说:“离这里不远,咱们过去看看……”他停顿了一下,说:“现在咱们必须找地方藏身,拖累不拖累的,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李根选择现在把林超说出来,也就是这个想法,事急从权,紧要关头,他们的选择余地不多。
三人于是朝临翔道那边走,一路随手在几处附近没有电视的商铺前买了些帽子、太阳镜、围巾,把自己的脸遮住大半,现在是香江十二月的冬天,街上冷风阵阵,这么做倒也不显得很突兀。中间不时望见有警察巡逻盘查,三人都远远绕了过去,就这样曲折迂回,走了大半个钟头,终于来到临翔道。
宝昌酒楼名字起得大,实际上就是一栋旧唐楼里临街的一间小门脸,门面狭小,门口门楣上“宝昌酒楼”的大招牌黑木金漆、锃光瓦亮,与下方狭小陈旧的大门极不对称,让人觉得酒楼主人对自家招牌极为有信心;不过门脸虽小,进去了却进深开阔,屋内空间不小,摆了不少桌椅,现在已经过了中午饭点,不是吃饭的高峰期,里面仍然有不少客人就坐,门口进进出出的,客流量仍显可观。
显然,这是一间颇有传统的老字号,比较受食客的欢迎,难怪林超能过来投奔他的表叔,酒楼内的服务人员端盘子、擦桌子、叫菜名个个都匆匆忙忙的,的确需要人手。
李根站在宝昌酒楼的街对面,红绿灯前,静静地观察。阿泰和波仔都没在旁边,他们分开两边远远站着,等看李根的信号。
李根透过宝昌酒楼的狭窄门脸朝里面大堂仔细看,一时却没有看见林超的身影。这倒也很正常,林超和他们坐一条船偷渡到香江,到今天也才第二天,现在在没在酒楼干活也不确定,况且酒楼里服务员众多,林超一个小孩,才来香江,什么都不知道,能不能在大堂跑堂都不一定。
虽然心里有准备,李根还是有些皱眉,实在是状况紧急,街面上越来越危险,他们不能再到处乱晃了。
远处路口传来警车警笛的蜂鸣声,李根心里焦急,又不能直接冲到酒楼里去找人,一时没有办法,冲着两边的阿泰和波仔摇头。现在只能离开,另想办法了。
阿泰和波仔见李根摇头,都朝李根这边走,三人准备汇合。
这时阿泰身后,街道右边拐弯的地方,响起了一串自行车车铃声,一个少年骑着一辆自行车从阿泰身后拐弯过来,手上不停地按铃,嘴上还不时的叫嚷着“多谢、借过,多谢,让一让……”提醒周围行人避让。
自行车速度不快,左拐右绕,灵活地在街边行人中穿行;车后座有一个架子,架挂着后轮两边的两个白铁皮箱,上面有红漆写的“宝昌”二字。
少年正是林超。
林超专心避让眼前的行人,并没有看见李根,骑车经过旁边的时候,被李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根说:“叫林超,地址是临翔道147号宝昌酒楼。”
阿泰看了看街边路牌,然后从怀里掏出那份旅游地图,找到地方,说:“离这里不远,咱们过去看看……”他停顿了一下,说:“现在咱们必须找地方藏身,拖累不拖累的,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李根选择现在把林超说出来,也就是这个想法,事急从权,紧要关头,他们的选择余地不多。
三人于是朝临翔道那边走,一路随手在几处附近没有电视的商铺前买了些帽子、太阳镜、围巾,把自己的脸遮住大半,现在是香江十二月的冬天,街上冷风阵阵,这么做倒也不显得很突兀。中间不时望见有警察巡逻盘查,三人都远远绕了过去,就这样曲折迂回,走了大半个钟头,终于来到临翔道。
宝昌酒楼名字起得大,实际上就是一栋旧唐楼里临街的一间小门脸,门面狭小,门口门楣上“宝昌酒楼”的大招牌黑木金漆、锃光瓦亮,与下方狭小陈旧的大门极不对称,让人觉得酒楼主人对自家招牌极为有信心;不过门脸虽小,进去了却进深开阔,屋内空间不小,摆了不少桌椅,现在已经过了中午饭点,不是吃饭的高峰期,里面仍然有不少客人就坐,门口进进出出的,客流量仍显可观。
显然,这是一间颇有传统的老字号,比较受食客的欢迎,难怪林超能过来投奔他的表叔,酒楼内的服务人员端盘子、擦桌子、叫菜名个个都匆匆忙忙的,的确需要人手。
李根站在宝昌酒楼的街对面,红绿灯前,静静地观察。阿泰和波仔都没在旁边,他们分开两边远远站着,等看李根的信号。
李根透过宝昌酒楼的狭窄门脸朝里面大堂仔细看,一时却没有看见林超的身影。这倒也很正常,林超和他们坐一条船偷渡到香江,到今天也才第二天,现在在没在酒楼干活也不确定,况且酒楼里服务员众多,林超一个小孩,才来香江,什么都不知道,能不能在大堂跑堂都不一定。
虽然心里有准备,李根还是有些皱眉,实在是状况紧急,街面上越来越危险,他们不能再到处乱晃了。
远处路口传来警车警笛的蜂鸣声,李根心里焦急,又不能直接冲到酒楼里去找人,一时没有办法,冲着两边的阿泰和波仔摇头。现在只能离开,另想办法了。
阿泰和波仔见李根摇头,都朝李根这边走,三人准备汇合。
这时阿泰身后,街道右边拐弯的地方,响起了一串自行车车铃声,一个少年骑着一辆自行车从阿泰身后拐弯过来,手上不停地按铃,嘴上还不时的叫嚷着“多谢、借过,多谢,让一让……”提醒周围行人避让。
自行车速度不快,左拐右绕,灵活地在街边行人中穿行;车后座有一个架子,架挂着后轮两边的两个白铁皮箱,上面有红漆写的“宝昌”二字。
少年正是林超。
林超专心避让眼前的行人,并没有看见李根,骑车经过旁边的时候,被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