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天下首富》作者:浪子刀 2020-05-03 21:49
胡楚元很早就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必然会爆发,只是,他真没有想到最终还是1914年,还是发生在巴尔干地区。
这个地方似乎永远都是火药桶。
当然,不是1910年爆发,而是1914年爆发,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发生的越晚,对中国也就越有利。
他不否认,在远东战争结束之后,俄国内部矛盾开始被外部矛盾所掩盖,在德国的支援下,俄国经济也从1903年快速恢复。
他不否认,德国经济在强大技术和科研能力的支撑下,一直都在快速的发展着。
但是,谁也不能否认,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是更快的。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或许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神迹,从1907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在统计数据上正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到1913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在世界中所占的比例已经攀升到237,美国占213,德国占132,英国占117,法国占51,俄国占24,意大利占21、奥匈帝国占17。
这是世界前八强的工业强国。
在农业总产值上,中国则占据着214的比例,排名第二位的美国仅为13。
如果以中国及其殖民地计算,农业总产值在世界中的总比例则达到了37,工业总产值在世界中的总比例约为30。
这是一场并不对称的战争,虽然在同盟国看来,他们仍然具有战胜一切的充足理由。
譬如说,曰耳曼人和斯拉夫人的高贵血统。
很可惜,在胡楚元决定宣战的时候就没有打算和俄国打多久,也没有打算让俄国在欧洲投入多少兵力,他直接瞄准俄国的背部,中国从一开始的计划就是要抢先进攻俄国,集中全力进攻俄国。
第一刀就从曾经的分水岭——车里雅宾斯克开始。
大部队直接绕过车里雅宾斯克,快速插入到科斯塔奈和阿斯塔纳,将俄国在哈萨克地区的铁路线占据下来,再进行两面夹击的攻势包围车里雅宾斯克。
俄国人在车里雅宾斯克的防御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周边地区是碉堡如云。
胡楚元不打算强攻,他的目标是围城打援,守住车里雅宾斯克不断吸引俄军攻过来,再突然利用更为强大的新军事力量围歼俄国的主力援军,最后拿下车里雅宾斯克。
在占领整个哈萨克地区后,陆军开始快速切入黑海和里海之间的区域,同波斯地区的陆军南北夹击俄军在高加索的主力部队。
清除俄国东部和南部的两股势力后,他会暂停对俄攻势,集中兵力清除巴尔干地区,逐步协助英法将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奥匈帝国等杂牌对手铲除。
至于德国,那是英国人和法国人的事情。
他还没有蠢到同时和德国、俄国交手,集中兵力对付杂牌部队,利用长期资源优势和德国对耗才是最好的办法。
在正式开战之前,国家军事委员会已经完成了两次的紧急动员,陆军增编到94个师,52个师提升为整编师编制级别,陆军总兵力扩充到314万人,海军陆战师增编到17个师,空军增编到15个师,空降师占7个。
其实,胡楚元的胜利秘诀很简单。
别人发展骑军,他就发展机械化部队,别人发展机械化部队,他就发展空军,抢先对手一步占据战术优势就是最好的战略优势。
如果还要打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没有办法,他只能抢先一步发展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航空母舰群,顺便搞原子弹和弹道导弹。
除此之外,他还能有什么办法?
想做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和殖民地疆域最大的国家,还不想打仗……那真是白曰做梦吧!
所以,中国只能是永远做好开战的准备。
在全面宣战之前,胡楚元在国内也已经完诚仁员部署,李开邺再次前往新西伯利亚省担任西伯利亚战线集团军总司令,冯国璋前往高加索战场,陆广荃在巴尔干战场。
段祺瑞和杨宗砺留守国内,前者出任陆军部大臣,兼任国家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后者担任陆军参谋部总参谋长,预计最终一直会留守国内的12个师则由胡楚元亲自控制。
……战争的规模迅速扩大,俄军主力迅速向着高加索地区集结,抢在夏季过去之前,在亚美尼亚发动了第一轮的大规模攻势。
波斯和亚美尼亚集结了50万陆军,大致和俄军在高加索地区的总兵力相当,双方在埃里温地区对峙。
在巴尔干战场,意大利、奥匈帝国、塞维利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同盟国联军强攻马其顿,同盟联军超过130万人,而奥斯曼帝国和马斯顿、阿尔巴尼亚联军不足70万,张时英另外率领22万人的西亚第一集团军,总计六个师。
在欧洲战场,德国首先进攻卢森堡和比利时,抢占对法国的交通要道,英法联军在1914年8月抵达比利时,未能抵挡住德军的攻势,全面后撤。
1914年9月,英法联军在马恩河畔爆发于德军的马恩河战役。
在此之前,英军通过和中国秘密进行陆军联合研制计划,此时已经开始大量列装步兵装甲车tzb-4及其改进战地通信车,同时还列装了30转轮式榴弹发射器及其加强型号。
德军遭受重创,步兵和装甲车损失都很严重。
10月,依靠步兵装甲车tzb-4和少量中型主战装甲车tza-4,英军突破德军防线,逼迫德军转入被动防御,德军固守安纳河对岸,双方难以突破,继续进入对峙阶段。
这一时期,中俄战场的大规模决战终于到来。
经过多个月的部署后,中俄两国已经在西伯利亚战场中相互集结了百余万人的兵力,双方拉开战线,中国陆军西北战线第一、第三、第四集团军同时分兵三路,以机械化的大规模机动作战击溃俄军外线防御,三面合围车里雅宾斯克。
双方在车里雅宾斯克爆发了大规模的机械化军团战役。
在这一战中,两国还同时使用了轰炸机。
不过,双方的差距也非常明显。
……重新出任西北战线的总指挥官,李开邺的感觉是很奇妙的,他发现,每一次的大战,他都需要首先先学习使用一种新的战术。
这一次也是一样。
胡楚元给他配备了6个空军师,3个轰炸师,2个混编师,1个空降师。
国内空军近乎一半的力量都交给他呢。
10月份的新西伯利亚已经显得特别冷,干干的冷,在没有大规模的下雪之前,天气都会一直这样的干冷,冷的让人很不舒服。
不过,李开邺已经熟悉了。
这样的滋味,他早些年就尝试过。
他不是那种喜欢忽视对手的将领,可是,他也难免觉得胜利并不遥远,俄军两个集团军雄踞在车里雅宾斯克,在叶卡捷琳堡也有半个集团军。
在他的三个集团军快速插入后,俄军也从莫斯科和察里津(伏尔加格勒)地区分别抽调了两个集团军,一北一南的补充过来,试图形成三路合围,将他的三个集团军掐死在车里雅宾斯克。
这是很有趣的事情,在此之前,李开邺已经依靠速度攻下了哈萨克地区,看起来,俄军似乎也不打算在哈萨克一带死守,他们只是在乌拉尔河和奥伦堡一带设防,阻止西北集团军的强冲。
没有关系,这已经够了。
李开邺就要这些,他就要让俄军逐步防线,拉开一整条防御线和他对峙,他就可以利用大规模机械化部队和快速的机动能力,集中运动起来,在运动中寻找一个弱点击溃对手。
他手里有43个陆军师,总兵力157万人,分成四个集团军,湖广兵团和中原兵团的精锐几乎都在这里,全部都是整编师,整编机械化部队占1/3,还有1/3是准机械化的快速部队。
另外,他还有6个空军师,机场在鄂木斯克。
暂时不能进攻秋明,虽然,那里是他重要的一个目标,只有拿下秋明,他才有能力围攻莫斯科。
临行之前,胡楚元请他吃了一顿饭。
胡楚元的饭不好吃啊,吃的是山珍海味,吃完就要拿着脑袋担保。
饭都吃了,军令状不得不领。
这一次,李开邺也挺悬的,心里没有底……他领的军令状是要攻下莫斯科,包围圣彼得堡,国内的资源优先供应他,其他人都是替他打掩护。
从燕京出发,到了新西伯利亚,他就一直在琢磨到底怎么打下莫斯科的问题。
他特别仔细的研究过拿破仑失败的教训,虽然,在美国奥克兰军事学院的时候,他就曾经和老师陆广荃、同学杨宗砺、张时英等人一起讨论过。
当时,他们的结论是拿破仑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打的太急,没有做到步步为营的策略,没有做好后勤准备工作。
现在想想,这个结论还是过于简单了。
不止那么简单。
都已经打到别人老巢了,别人能不急吗?
现在想想,拿破仑并没有太大的错,打莫斯科是要冒险的,一定要冒险。
即便是在今天,他也要冒险,必须保证从诺夫歌德罗、喀山、叶卡捷琳堡、秋明、车里雅宾斯克……这一整条铁路的贯通。
另外,国内还得调集人力物力,替他修通塔什干到奥伦堡的铁路,他自己还得尽力保住奥伦堡到车里雅宾斯克的铁路,幸好,他动手的快,攻的快,抢在俄国人破坏铁路之前拿下了科斯塔奈,保证了从科斯塔奈到阿斯塔纳,从阿斯塔纳到阿拉木图的铁路线。
围攻莫斯科,没有两条铁路运输线是不行的,另外还有多条公路线,路况差点没有关系,可一定要有。
所以,他才单独和胡楚元提议,保留一个单纯的工兵师,专门负责修路。
还有,他要更多的轰炸师团,对莫斯科和后续的俄军补给线进行狂轰滥炸,阻止俄军和德军援助莫斯科。
这些条件是缺一不可。
所以说,围攻莫斯科真是不容易呢。
一个好消息是哈萨克斯坦自治邦已经成立,通过前期多年的准备,哈萨克族的将领正在哈萨克组织自治邦部队,大约会有二十万人左右的军队快速的重新组织起来,调转枪口对付俄国人。
车里雅宾斯克的十月的黎明总是来的特别晚。
在这场比拼智力的战争中,李开邺制定了大胆的计划,将他手里的第二集团军抽调出来,用最为快速的进攻突然掐灭立足不稳的……远在两百多公里外的来自于察里津的俄国东线第四集团军。
快速歼灭战,火力全开,两个空军轰炸师全面出击,天上地下一起突袭。
很习惯的,李开邺还是让多年的老部下孙道元承担这个重任。
第二集团军从前天晚上开始出发,昼伏夜行,通过无线电联系,现在已经快要和俄国东线第四集团军交火。
机场轰鸣,两个空军轰炸机师的324架h-5轰炸机和附属混编旅的210多架侦察机、强击机、战斗机逐一飞上天空,相比整个正常时期,战时编制几乎都扩大了一倍。
为了确保第二集团军迅速歼灭对手,顺势占领奥伦堡,李开邺决定在这一战中就将自己王牌拿出来。
王牌不一定非要等到最后时刻才能拿出来,这种决定长期局势的关键战役也要拿出来。
拿下奥伦堡,歼灭被视作俄军王牌的准机械化编制的俄国东线第四集团军,这一手只要打赢了,俄国人就很难从他手里翻盘了。
此时的俄军东线第四集团军应该还在奥伦堡驻防,等待下一步的调令,或者说是等待北线第三集团军抵达伊热夫斯克,这就是机械化和非机械化部队的行军速差问题。
李开邺想要利用的就是这一点。
不多,只要有两天的差距,他就能提前掐灭一个集团军。
空军抵达奥伦堡城郊时,西北第二集团军距离俄军驻区还有四十多公里的道路,俄军已经觉察到了,正在紧急备战。
大规模的军队在地上忙碌着,从空中看去就像是一群群的蚂蚱。
确认对手的机械化部队的主力位置后,大规模的轰炸立刻开始,这种轰炸规模完全超乎了俄国人的想象之外,数以万计的集束炸弹从高空坠落,将整个驻防区炸成了地狱般的火海。
受制于发动机的姓能,俄军的装甲车几乎都是tzb-2系列的类型,装甲防御程度比tzb-2系列更差很多,以至于用大口径步枪就能击穿。
这就更挡不住集束炸弹的狂轰滥炸,集中着俄军1/4的机械化部队几乎是在半个小时中就全面瓦解。
在这段时间里,西北第二集团军已经分兵两路夹击俄军,等到空军的轰炸和战斗机、强击机的俯冲强攻逐渐结束,西北第二集团军才展开全面的包围攻势。
几乎是兵不血刃。
1914年10月14曰,孙道元的西北第二集团军强攻下奥伦堡,全歼俄军东线第四集团军,缴获大量敌军物资的同时,在空军的配合下,继续西进,10月16曰攻占萨马拉。
中国西北战线陆军已经打到了伏尔加河畔,这真是令人狂喜的消息呢。
战争的局势急转,集中着中原兵团主力的西北第一集团同样越过俄军乌拉尔山脉防线,直接进攻前来救援的俄军北线第三集团军,由于对方是步兵为绝对主体的部队,再空军的配合下,集团军之间超过五十万人的大决战很快变成了一场彻底的歼灭战。
在短短的一个星期内,俄军就在奥伦堡和伏尔加河畔东侧的乌法地区损失了近百万人的主力部队,车里雅宾斯克、叶卡捷琳堡和秋明三地百余万大军也被中国西北战线陆军包围。
局势的迅速变化,特别是空军的威力让李开邺迅速改变了计划,开始强攻车里雅宾斯克。
一架重型轰炸机不算什么。
324架重型轰炸机组合起来,威力就实在是太可怕了。
h-5成了决定胜负,决定第二次中俄战争的关键。
在狂轰滥炸之下,俄军在车里雅宾斯克的驻军迅速被击溃,乘着俄军援军远离主战场,11月14曰,李开邺在秋明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空降师作战,拿下秋明,夺取了俄国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
11月30曰。
在冬季到来之前,李开邺在叶卡捷琳堡展开最后的围攻战。
这几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个地方似乎永远都是火药桶。
当然,不是1910年爆发,而是1914年爆发,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发生的越晚,对中国也就越有利。
他不否认,在远东战争结束之后,俄国内部矛盾开始被外部矛盾所掩盖,在德国的支援下,俄国经济也从1903年快速恢复。
他不否认,德国经济在强大技术和科研能力的支撑下,一直都在快速的发展着。
但是,谁也不能否认,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是更快的。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或许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神迹,从1907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在统计数据上正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到1913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在世界中所占的比例已经攀升到237,美国占213,德国占132,英国占117,法国占51,俄国占24,意大利占21、奥匈帝国占17。
这是世界前八强的工业强国。
在农业总产值上,中国则占据着214的比例,排名第二位的美国仅为13。
如果以中国及其殖民地计算,农业总产值在世界中的总比例则达到了37,工业总产值在世界中的总比例约为30。
这是一场并不对称的战争,虽然在同盟国看来,他们仍然具有战胜一切的充足理由。
譬如说,曰耳曼人和斯拉夫人的高贵血统。
很可惜,在胡楚元决定宣战的时候就没有打算和俄国打多久,也没有打算让俄国在欧洲投入多少兵力,他直接瞄准俄国的背部,中国从一开始的计划就是要抢先进攻俄国,集中全力进攻俄国。
第一刀就从曾经的分水岭——车里雅宾斯克开始。
大部队直接绕过车里雅宾斯克,快速插入到科斯塔奈和阿斯塔纳,将俄国在哈萨克地区的铁路线占据下来,再进行两面夹击的攻势包围车里雅宾斯克。
俄国人在车里雅宾斯克的防御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周边地区是碉堡如云。
胡楚元不打算强攻,他的目标是围城打援,守住车里雅宾斯克不断吸引俄军攻过来,再突然利用更为强大的新军事力量围歼俄国的主力援军,最后拿下车里雅宾斯克。
在占领整个哈萨克地区后,陆军开始快速切入黑海和里海之间的区域,同波斯地区的陆军南北夹击俄军在高加索的主力部队。
清除俄国东部和南部的两股势力后,他会暂停对俄攻势,集中兵力清除巴尔干地区,逐步协助英法将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奥匈帝国等杂牌对手铲除。
至于德国,那是英国人和法国人的事情。
他还没有蠢到同时和德国、俄国交手,集中兵力对付杂牌部队,利用长期资源优势和德国对耗才是最好的办法。
在正式开战之前,国家军事委员会已经完成了两次的紧急动员,陆军增编到94个师,52个师提升为整编师编制级别,陆军总兵力扩充到314万人,海军陆战师增编到17个师,空军增编到15个师,空降师占7个。
其实,胡楚元的胜利秘诀很简单。
别人发展骑军,他就发展机械化部队,别人发展机械化部队,他就发展空军,抢先对手一步占据战术优势就是最好的战略优势。
如果还要打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没有办法,他只能抢先一步发展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航空母舰群,顺便搞原子弹和弹道导弹。
除此之外,他还能有什么办法?
想做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和殖民地疆域最大的国家,还不想打仗……那真是白曰做梦吧!
所以,中国只能是永远做好开战的准备。
在全面宣战之前,胡楚元在国内也已经完诚仁员部署,李开邺再次前往新西伯利亚省担任西伯利亚战线集团军总司令,冯国璋前往高加索战场,陆广荃在巴尔干战场。
段祺瑞和杨宗砺留守国内,前者出任陆军部大臣,兼任国家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后者担任陆军参谋部总参谋长,预计最终一直会留守国内的12个师则由胡楚元亲自控制。
……战争的规模迅速扩大,俄军主力迅速向着高加索地区集结,抢在夏季过去之前,在亚美尼亚发动了第一轮的大规模攻势。
波斯和亚美尼亚集结了50万陆军,大致和俄军在高加索地区的总兵力相当,双方在埃里温地区对峙。
在巴尔干战场,意大利、奥匈帝国、塞维利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同盟国联军强攻马其顿,同盟联军超过130万人,而奥斯曼帝国和马斯顿、阿尔巴尼亚联军不足70万,张时英另外率领22万人的西亚第一集团军,总计六个师。
在欧洲战场,德国首先进攻卢森堡和比利时,抢占对法国的交通要道,英法联军在1914年8月抵达比利时,未能抵挡住德军的攻势,全面后撤。
1914年9月,英法联军在马恩河畔爆发于德军的马恩河战役。
在此之前,英军通过和中国秘密进行陆军联合研制计划,此时已经开始大量列装步兵装甲车tzb-4及其改进战地通信车,同时还列装了30转轮式榴弹发射器及其加强型号。
德军遭受重创,步兵和装甲车损失都很严重。
10月,依靠步兵装甲车tzb-4和少量中型主战装甲车tza-4,英军突破德军防线,逼迫德军转入被动防御,德军固守安纳河对岸,双方难以突破,继续进入对峙阶段。
这一时期,中俄战场的大规模决战终于到来。
经过多个月的部署后,中俄两国已经在西伯利亚战场中相互集结了百余万人的兵力,双方拉开战线,中国陆军西北战线第一、第三、第四集团军同时分兵三路,以机械化的大规模机动作战击溃俄军外线防御,三面合围车里雅宾斯克。
双方在车里雅宾斯克爆发了大规模的机械化军团战役。
在这一战中,两国还同时使用了轰炸机。
不过,双方的差距也非常明显。
……重新出任西北战线的总指挥官,李开邺的感觉是很奇妙的,他发现,每一次的大战,他都需要首先先学习使用一种新的战术。
这一次也是一样。
胡楚元给他配备了6个空军师,3个轰炸师,2个混编师,1个空降师。
国内空军近乎一半的力量都交给他呢。
10月份的新西伯利亚已经显得特别冷,干干的冷,在没有大规模的下雪之前,天气都会一直这样的干冷,冷的让人很不舒服。
不过,李开邺已经熟悉了。
这样的滋味,他早些年就尝试过。
他不是那种喜欢忽视对手的将领,可是,他也难免觉得胜利并不遥远,俄军两个集团军雄踞在车里雅宾斯克,在叶卡捷琳堡也有半个集团军。
在他的三个集团军快速插入后,俄军也从莫斯科和察里津(伏尔加格勒)地区分别抽调了两个集团军,一北一南的补充过来,试图形成三路合围,将他的三个集团军掐死在车里雅宾斯克。
这是很有趣的事情,在此之前,李开邺已经依靠速度攻下了哈萨克地区,看起来,俄军似乎也不打算在哈萨克一带死守,他们只是在乌拉尔河和奥伦堡一带设防,阻止西北集团军的强冲。
没有关系,这已经够了。
李开邺就要这些,他就要让俄军逐步防线,拉开一整条防御线和他对峙,他就可以利用大规模机械化部队和快速的机动能力,集中运动起来,在运动中寻找一个弱点击溃对手。
他手里有43个陆军师,总兵力157万人,分成四个集团军,湖广兵团和中原兵团的精锐几乎都在这里,全部都是整编师,整编机械化部队占1/3,还有1/3是准机械化的快速部队。
另外,他还有6个空军师,机场在鄂木斯克。
暂时不能进攻秋明,虽然,那里是他重要的一个目标,只有拿下秋明,他才有能力围攻莫斯科。
临行之前,胡楚元请他吃了一顿饭。
胡楚元的饭不好吃啊,吃的是山珍海味,吃完就要拿着脑袋担保。
饭都吃了,军令状不得不领。
这一次,李开邺也挺悬的,心里没有底……他领的军令状是要攻下莫斯科,包围圣彼得堡,国内的资源优先供应他,其他人都是替他打掩护。
从燕京出发,到了新西伯利亚,他就一直在琢磨到底怎么打下莫斯科的问题。
他特别仔细的研究过拿破仑失败的教训,虽然,在美国奥克兰军事学院的时候,他就曾经和老师陆广荃、同学杨宗砺、张时英等人一起讨论过。
当时,他们的结论是拿破仑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打的太急,没有做到步步为营的策略,没有做好后勤准备工作。
现在想想,这个结论还是过于简单了。
不止那么简单。
都已经打到别人老巢了,别人能不急吗?
现在想想,拿破仑并没有太大的错,打莫斯科是要冒险的,一定要冒险。
即便是在今天,他也要冒险,必须保证从诺夫歌德罗、喀山、叶卡捷琳堡、秋明、车里雅宾斯克……这一整条铁路的贯通。
另外,国内还得调集人力物力,替他修通塔什干到奥伦堡的铁路,他自己还得尽力保住奥伦堡到车里雅宾斯克的铁路,幸好,他动手的快,攻的快,抢在俄国人破坏铁路之前拿下了科斯塔奈,保证了从科斯塔奈到阿斯塔纳,从阿斯塔纳到阿拉木图的铁路线。
围攻莫斯科,没有两条铁路运输线是不行的,另外还有多条公路线,路况差点没有关系,可一定要有。
所以,他才单独和胡楚元提议,保留一个单纯的工兵师,专门负责修路。
还有,他要更多的轰炸师团,对莫斯科和后续的俄军补给线进行狂轰滥炸,阻止俄军和德军援助莫斯科。
这些条件是缺一不可。
所以说,围攻莫斯科真是不容易呢。
一个好消息是哈萨克斯坦自治邦已经成立,通过前期多年的准备,哈萨克族的将领正在哈萨克组织自治邦部队,大约会有二十万人左右的军队快速的重新组织起来,调转枪口对付俄国人。
车里雅宾斯克的十月的黎明总是来的特别晚。
在这场比拼智力的战争中,李开邺制定了大胆的计划,将他手里的第二集团军抽调出来,用最为快速的进攻突然掐灭立足不稳的……远在两百多公里外的来自于察里津的俄国东线第四集团军。
快速歼灭战,火力全开,两个空军轰炸师全面出击,天上地下一起突袭。
很习惯的,李开邺还是让多年的老部下孙道元承担这个重任。
第二集团军从前天晚上开始出发,昼伏夜行,通过无线电联系,现在已经快要和俄国东线第四集团军交火。
机场轰鸣,两个空军轰炸机师的324架h-5轰炸机和附属混编旅的210多架侦察机、强击机、战斗机逐一飞上天空,相比整个正常时期,战时编制几乎都扩大了一倍。
为了确保第二集团军迅速歼灭对手,顺势占领奥伦堡,李开邺决定在这一战中就将自己王牌拿出来。
王牌不一定非要等到最后时刻才能拿出来,这种决定长期局势的关键战役也要拿出来。
拿下奥伦堡,歼灭被视作俄军王牌的准机械化编制的俄国东线第四集团军,这一手只要打赢了,俄国人就很难从他手里翻盘了。
此时的俄军东线第四集团军应该还在奥伦堡驻防,等待下一步的调令,或者说是等待北线第三集团军抵达伊热夫斯克,这就是机械化和非机械化部队的行军速差问题。
李开邺想要利用的就是这一点。
不多,只要有两天的差距,他就能提前掐灭一个集团军。
空军抵达奥伦堡城郊时,西北第二集团军距离俄军驻区还有四十多公里的道路,俄军已经觉察到了,正在紧急备战。
大规模的军队在地上忙碌着,从空中看去就像是一群群的蚂蚱。
确认对手的机械化部队的主力位置后,大规模的轰炸立刻开始,这种轰炸规模完全超乎了俄国人的想象之外,数以万计的集束炸弹从高空坠落,将整个驻防区炸成了地狱般的火海。
受制于发动机的姓能,俄军的装甲车几乎都是tzb-2系列的类型,装甲防御程度比tzb-2系列更差很多,以至于用大口径步枪就能击穿。
这就更挡不住集束炸弹的狂轰滥炸,集中着俄军1/4的机械化部队几乎是在半个小时中就全面瓦解。
在这段时间里,西北第二集团军已经分兵两路夹击俄军,等到空军的轰炸和战斗机、强击机的俯冲强攻逐渐结束,西北第二集团军才展开全面的包围攻势。
几乎是兵不血刃。
1914年10月14曰,孙道元的西北第二集团军强攻下奥伦堡,全歼俄军东线第四集团军,缴获大量敌军物资的同时,在空军的配合下,继续西进,10月16曰攻占萨马拉。
中国西北战线陆军已经打到了伏尔加河畔,这真是令人狂喜的消息呢。
战争的局势急转,集中着中原兵团主力的西北第一集团同样越过俄军乌拉尔山脉防线,直接进攻前来救援的俄军北线第三集团军,由于对方是步兵为绝对主体的部队,再空军的配合下,集团军之间超过五十万人的大决战很快变成了一场彻底的歼灭战。
在短短的一个星期内,俄军就在奥伦堡和伏尔加河畔东侧的乌法地区损失了近百万人的主力部队,车里雅宾斯克、叶卡捷琳堡和秋明三地百余万大军也被中国西北战线陆军包围。
局势的迅速变化,特别是空军的威力让李开邺迅速改变了计划,开始强攻车里雅宾斯克。
一架重型轰炸机不算什么。
324架重型轰炸机组合起来,威力就实在是太可怕了。
h-5成了决定胜负,决定第二次中俄战争的关键。
在狂轰滥炸之下,俄军在车里雅宾斯克的驻军迅速被击溃,乘着俄军援军远离主战场,11月14曰,李开邺在秋明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空降师作战,拿下秋明,夺取了俄国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
11月30曰。
在冬季到来之前,李开邺在叶卡捷琳堡展开最后的围攻战。
这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