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逆转(2/2)
《明末求生记》作者:名剑山庄 2020-03-11 22:06
守洛阳城,应该能够做到的。
吴三桂下定决心之后,将夏军使者恭恭敬敬的送出了营地,虽然就大军向凤翔而去,与关中李国英合兵一处。
西北绿营最后的精华,一部分留守关中,另外一部分出潼关,步步为营,向洛阳城而来。而此刻洪承畴也来到了洛阳盆地之中。
似乎清军之前损失的兵力全部恢复过来了。
这样的情况,张轩也有一些着急了。
立即召集大臣商议此事。
乾清宫之中,文武大臣都到齐了。却是张质先说话了。
张质说道:“陛下,臣有些话不得不说。”
张轩说道:“大兄请讲。”
张质说道:“唐王打得不错,但是打得太险了。”
“本来这一次北伐,主要是两路齐发,只是而今的情况,唐王一路已经成为孤军深入之态。”
“江淮之间,千里平原尽为泽国,而今洪水没有退下来了,想要东路呼应唐王已经是不可能了。”
“而东虏却集齐大军,攻唐王一路。”
“唐王一路三十余万兵马,大多为大夏精锐,一旦有失,襄阳就要告急了。”
“臣以为,是不是可以做一些别的考虑了。”
轩已经听出来袁时中的弦外之音,说道:“什么考虑?”
张质说道:“撤兵。”
“今年打到现在,已经收复江北扬州数府,与四川一省。而吴三桂占据西北,定然不会与东虏同心同德。”
“天下百姓转运劳苦,是不是该缓一缓了。”
洪承畴虽然将洪泽湖大堤给炸了,让张轩不得不退兵。但是洪泽湖以南的地界也都失去了控制权。
虽然江北一片汪洋,但是淮安,凤阳以南都已经是夏军的控制范围,这些地方已经被清军放弃了。
而四川更不用说了。
四川到手,盐,马,都有了,即便一时间数量不多。但是也是一个极大的补充。
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一次北伐,已经有相当的成果,最少,将双方战线向北推了好几百里,特别是河南一带,几乎能以黄河为界了。
要不要在洛阳城下,打一场胜负未知的决战。
张质虽然一直在后勤事务上,但是他毕竟是大夏文官之首,最清楚大夏家底的,不是张轩,而是张质。
正因为如此,张质才在这个时候说这样的话。
因为,他觉得而今不管胜负这一战,想打下去都很艰难。
胜了还要乘胜追击。需要大笔的钱粮。败了就更不要说了,想要重整旗鼓,也需要大批的钱粮。
但是朝廷的钱粮他以为准备的够多了。
但是一打起来,就发现。不管是事先准备了多少钱粮,总是不够的。
特别是洛阳城下的阵亡名单发过来,张质当时都有些头大,并非临颍张家有子弟战死,而是数量太多了。
抚恤金数目太大,但这钱偏偏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省的。
张轩听了,也知道张质所言不无道理。
只要而今稳扎稳打,胜利的曙光已经浮现,剩下的无非是胜一分,还是胜十分。
在张质看来,胜一分是一分,一点点的积攒下来,总就有胜十分的可能。但是张轩不想再等了。
他沉默一会儿,说道:“东虏禀性凶残,所做所谓,简直是率兽食人,就如扬州大水,死于东虏之手的,何止百万之众。朕每思到,东虏麾下数省百姓,都心如刀绞,却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活下来的。”
“今日退一步,东虏垂死挣扎就深一分,北方百姓受征战之苦,就多一分。”
“天下之事,夏清之间,总就要有一个了断,长痛不如短痛,就且苦百姓一年。”
张轩此话一说,让张质也无话可说了。秉承仁义,占据道德高点,似乎反对张轩就是不仁不义。
吴三桂下定决心之后,将夏军使者恭恭敬敬的送出了营地,虽然就大军向凤翔而去,与关中李国英合兵一处。
西北绿营最后的精华,一部分留守关中,另外一部分出潼关,步步为营,向洛阳城而来。而此刻洪承畴也来到了洛阳盆地之中。
似乎清军之前损失的兵力全部恢复过来了。
这样的情况,张轩也有一些着急了。
立即召集大臣商议此事。
乾清宫之中,文武大臣都到齐了。却是张质先说话了。
张质说道:“陛下,臣有些话不得不说。”
张轩说道:“大兄请讲。”
张质说道:“唐王打得不错,但是打得太险了。”
“本来这一次北伐,主要是两路齐发,只是而今的情况,唐王一路已经成为孤军深入之态。”
“江淮之间,千里平原尽为泽国,而今洪水没有退下来了,想要东路呼应唐王已经是不可能了。”
“而东虏却集齐大军,攻唐王一路。”
“唐王一路三十余万兵马,大多为大夏精锐,一旦有失,襄阳就要告急了。”
“臣以为,是不是可以做一些别的考虑了。”
轩已经听出来袁时中的弦外之音,说道:“什么考虑?”
张质说道:“撤兵。”
“今年打到现在,已经收复江北扬州数府,与四川一省。而吴三桂占据西北,定然不会与东虏同心同德。”
“天下百姓转运劳苦,是不是该缓一缓了。”
洪承畴虽然将洪泽湖大堤给炸了,让张轩不得不退兵。但是洪泽湖以南的地界也都失去了控制权。
虽然江北一片汪洋,但是淮安,凤阳以南都已经是夏军的控制范围,这些地方已经被清军放弃了。
而四川更不用说了。
四川到手,盐,马,都有了,即便一时间数量不多。但是也是一个极大的补充。
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一次北伐,已经有相当的成果,最少,将双方战线向北推了好几百里,特别是河南一带,几乎能以黄河为界了。
要不要在洛阳城下,打一场胜负未知的决战。
张质虽然一直在后勤事务上,但是他毕竟是大夏文官之首,最清楚大夏家底的,不是张轩,而是张质。
正因为如此,张质才在这个时候说这样的话。
因为,他觉得而今不管胜负这一战,想打下去都很艰难。
胜了还要乘胜追击。需要大笔的钱粮。败了就更不要说了,想要重整旗鼓,也需要大批的钱粮。
但是朝廷的钱粮他以为准备的够多了。
但是一打起来,就发现。不管是事先准备了多少钱粮,总是不够的。
特别是洛阳城下的阵亡名单发过来,张质当时都有些头大,并非临颍张家有子弟战死,而是数量太多了。
抚恤金数目太大,但这钱偏偏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省的。
张轩听了,也知道张质所言不无道理。
只要而今稳扎稳打,胜利的曙光已经浮现,剩下的无非是胜一分,还是胜十分。
在张质看来,胜一分是一分,一点点的积攒下来,总就有胜十分的可能。但是张轩不想再等了。
他沉默一会儿,说道:“东虏禀性凶残,所做所谓,简直是率兽食人,就如扬州大水,死于东虏之手的,何止百万之众。朕每思到,东虏麾下数省百姓,都心如刀绞,却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活下来的。”
“今日退一步,东虏垂死挣扎就深一分,北方百姓受征战之苦,就多一分。”
“天下之事,夏清之间,总就要有一个了断,长痛不如短痛,就且苦百姓一年。”
张轩此话一说,让张质也无话可说了。秉承仁义,占据道德高点,似乎反对张轩就是不仁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