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来年攻略,各部窘境(2/2)
《大隋第三世》作者:碧海思云 2022-02-13 00:43
江夏郡乃是我大隋重要的铜铁矿产地,这一带的矿石藏得浅,极易开采。最初就由官方专营,控制极严。先帝登基后,由于铜铁需求大增,律令有所放松,允许私人开采,但采到的铜锭和铁锭必须卖给官方,为此,各地矿山还派出了专门的矿监。解禁政令宣布后,世家门阀纷纷参与,开始几年还比较严格,但随着吏治衰败,矿监和矿主相互勾结,导致大量铜铁流入民间,门阀世家谋取到了更大的利润。”
“未来的战场主要集中在淮水以南,依臣之见,干脆就让工匠到江夏就地铸箭好了,顺江直下则可送达江都,逆长江而上可到南郡、夷陵,直至巴蜀为止;逆汉水直上,可达竟陵、襄阳、淅阳,即使通过陆运到历阳,也比洛阳近。水运运量大,将会省去很多人力和时间。”
杨侗想起来了,江夏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大冶矿区,兴奋的问道:“叔宝,矿藏有没有废弃?”
秦琼摇了摇头道:“萧铣为了获取世家支持,几乎是任人开采,末将遵照圣上之命,不仅将矿藏收回封闭,还以侵占官产为名,灭了那些世家,缴获的铜铁锭堆积如山,只是这些东西太过沉重,无法运到洛阳,末将全部扔在府库之中,这些铁锭如果全部铸成箭簇,末将都无法想象会是多么惊人的数目。而那些矿藏也未荒废,只要圣上一声令下,即可正常使用。”
众人闻言大喜,这真是瞌睡就有人来送枕头啊!
不待杨侗吩咐,姜行本便说道:“微臣年后便让工匠南下,开炉铸箭。”
“好,箭矢、铠甲就这么定了!”杨侗向李靖说道,“李尚书,你继续说第三点。”
“喏!”李靖又说道:“臣要说的第三点,是关于奴兵的安排,去年一年,有很多奴兵所立军功,已经达到得到大隋国籍的要求,臣建议民部尽快给这些人落户,分配土地,并帮助他们成家,一是体现朝廷之诚信,二是有利于士兵安心作战;三是以此为契机,鼓励更多奴兵奋勇作战,让我大隋能够更快的统一天下。”
“请问李尚书,达到要求的奴兵共有多少人?”民部尚书杨师道起身问道。
“大概有两千人左右。”李靖想了一想,又补充道:“顶多三千,只少不多。”
“……”众人无语!
今年一年,参与作战的奴兵高达十五万人次,干的都是敢死队的事情,死亡的人多不胜数,结果却只有不到三千多人达到为民标准。
要求之高,可想而知。
“这太简单了!”杨师道笑着说道:“只要兵部名单一到,我把他们安置到五个郡的各个县,这样他们就不会聚在一起了。并在众多奴兵面前,让民部官吏一一颁发大隋国籍,让其他奴兵在一边羡慕着。”
“多谢了!”李靖就是这么谦虚。
杨师道笑着说道:“应该的、应该的。这是民部的责任。”
“李尚书谈话内容涉及到很多军事机密,也包括我们明年军事进攻的重点方向。朕希望在座诸位严守机密,除了扩军一事需要广而告之,其他的绝不能外泄半句。”
在座的,个个都是杨侗的绝对心腹,他不担心大家泄露,就怕有的人喝大了,无意间透露口风。
“遵命!”
众人凛然遵命。
从李靖的发言中可以知道,大隋明年的主攻方向,应该是以李密和林士弘、孟海公为先,伪唐最后来收拾,这不仅与实力有关,还跟山川地形等等方面有关,尤其是伪唐成了大门阀避难之所,理应留到后面,认真对待。
“兵部和工部息息相关,明年的任务已经十分清楚了。而民部、武部、刑部、御部、学部、商部随着军事上的胜利,逐步跟进即可。至于礼部,重点是对外,未来的任务之前已经明确,除了挖掘、培养更多善于随机应变的使节,其他的无须多说。接下来的重点自然是吏部了。”
说到这里,杨侗看向了刚才拼命要往宫中推女人的房玄龄:“玄龄,你来说说,吏部明年的打算。”
房玄龄起身向杨侗行了一礼,这才清了下嗓子,缓缓的说道:“有御部执政、刑部执法破案,地方吏治没什么好说的,关键还是后备官员问题,由于今年是一个大丰年,收复到的地方实在太多,不仅是后备官员倾空,连吏部的低级京官也全部外派干净,微臣这个吏部尚书都差点成为无兵之帅了。”
众人不禁发出一阵大笑。
今年的发展势头确实太猛了一些,没打几场像样的大仗,几十个郡凭白到手。最忙碌、烦恼的绝不是专攻军事的兵部,而是房玄龄为首的吏部,需要到处派人不说,更恼火的是他手中没有人,所以很多县级官员,都是从清华学宫的学子之中挑选出来,这些人虽然没有执政经验,但是他们只要安排大隋拟定的政策,照本宣科去执行,也不会出现太大失误。
“吏部明年的首要任务是开科举士,不然的话,又会陷入无官可用的窘境。明年的科举,微臣决定放在二月初举行。”房玄龄说道。
杨侗眉头一皱,“只有两个月了,时间显得很紧张啊!”
“时间是很紧张,不过大家都知道科举的核心题目与实政息息相关,这就意味着士子们准备了很多年,考前准备的时间十分充足。他们的时间主要是花费在路上,不过我们有飞鹰传信,明天即可把科考时间下发到各郡,眼下是农闲时节,大家都在家里,不出五天时间,天下士子便能知道!抓紧一点应该还来得及。”
“赶不上的呢?怎么办?”
“微臣也没办法啊!”房玄龄想了一想,又说道:“除非多设几个考点。”
“这个办法不错!”杨侗深表赞同,点头道:“这样吧!除了洛阳,另在涿郡、邺城、太原、大兴、齐郡历城设考点,考生可以就近报名参与科考。吏部、刑部、御部京官分赴这几个地方,担任地方考官。为免考题泄露,考试前一天再把题目发往各个考点,朕会加派修罗卫,与考官同时监督接收飞鹰人员,并锁入箱子、封上封条,然后箱子和钥匙分人保管,翌日再当众打开。你认为如何?可有补充的?”
“圣上的安排十分妥当,臣无异议。不过考点和就近报名之事,务必在告示之上重点注明,免得考生风尘仆仆的跑来洛阳。”
“那今天就把科考时间定下来,明天立即发往各郡,令各郡在第一时间颁发到各县,如果出现哪个郡出现拖拉懈怠情况,严惩该郡郡守,不仅罢免其职,永世不得为官,三代也不得参与科考。至于考题,晚一点都无所谓。”
“微臣今天就把细节商定下来。”
“就这么定了!”杨侗点点头,笑着说道:“重头都安排好了,现在需要补充,或是本部有计划的都可以说出来了。”
“刑部的情况和吏部差不多,很多低层官员都外派干净了,需要补充大量精通律法的人…”
“御部也是!”
“大理寺也需要。”
“武部要补充兵员。”
“学部……”
见到各部尚书都要人,杨侗大感头疼!
他从来都不缺粮食、不缺钱、不缺武器装备、不缺兵员。而地方官员、地方刑部御部官员这个问题,貌似一直就是老大难。
-----------------
兄弟姐妹们,大隋各部严重缺人,咱们严重缺票啊。。。。近三万的收藏,如果平均一人一票,那咱们一天就有两万多张,是不是?
(
“未来的战场主要集中在淮水以南,依臣之见,干脆就让工匠到江夏就地铸箭好了,顺江直下则可送达江都,逆长江而上可到南郡、夷陵,直至巴蜀为止;逆汉水直上,可达竟陵、襄阳、淅阳,即使通过陆运到历阳,也比洛阳近。水运运量大,将会省去很多人力和时间。”
杨侗想起来了,江夏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大冶矿区,兴奋的问道:“叔宝,矿藏有没有废弃?”
秦琼摇了摇头道:“萧铣为了获取世家支持,几乎是任人开采,末将遵照圣上之命,不仅将矿藏收回封闭,还以侵占官产为名,灭了那些世家,缴获的铜铁锭堆积如山,只是这些东西太过沉重,无法运到洛阳,末将全部扔在府库之中,这些铁锭如果全部铸成箭簇,末将都无法想象会是多么惊人的数目。而那些矿藏也未荒废,只要圣上一声令下,即可正常使用。”
众人闻言大喜,这真是瞌睡就有人来送枕头啊!
不待杨侗吩咐,姜行本便说道:“微臣年后便让工匠南下,开炉铸箭。”
“好,箭矢、铠甲就这么定了!”杨侗向李靖说道,“李尚书,你继续说第三点。”
“喏!”李靖又说道:“臣要说的第三点,是关于奴兵的安排,去年一年,有很多奴兵所立军功,已经达到得到大隋国籍的要求,臣建议民部尽快给这些人落户,分配土地,并帮助他们成家,一是体现朝廷之诚信,二是有利于士兵安心作战;三是以此为契机,鼓励更多奴兵奋勇作战,让我大隋能够更快的统一天下。”
“请问李尚书,达到要求的奴兵共有多少人?”民部尚书杨师道起身问道。
“大概有两千人左右。”李靖想了一想,又补充道:“顶多三千,只少不多。”
“……”众人无语!
今年一年,参与作战的奴兵高达十五万人次,干的都是敢死队的事情,死亡的人多不胜数,结果却只有不到三千多人达到为民标准。
要求之高,可想而知。
“这太简单了!”杨师道笑着说道:“只要兵部名单一到,我把他们安置到五个郡的各个县,这样他们就不会聚在一起了。并在众多奴兵面前,让民部官吏一一颁发大隋国籍,让其他奴兵在一边羡慕着。”
“多谢了!”李靖就是这么谦虚。
杨师道笑着说道:“应该的、应该的。这是民部的责任。”
“李尚书谈话内容涉及到很多军事机密,也包括我们明年军事进攻的重点方向。朕希望在座诸位严守机密,除了扩军一事需要广而告之,其他的绝不能外泄半句。”
在座的,个个都是杨侗的绝对心腹,他不担心大家泄露,就怕有的人喝大了,无意间透露口风。
“遵命!”
众人凛然遵命。
从李靖的发言中可以知道,大隋明年的主攻方向,应该是以李密和林士弘、孟海公为先,伪唐最后来收拾,这不仅与实力有关,还跟山川地形等等方面有关,尤其是伪唐成了大门阀避难之所,理应留到后面,认真对待。
“兵部和工部息息相关,明年的任务已经十分清楚了。而民部、武部、刑部、御部、学部、商部随着军事上的胜利,逐步跟进即可。至于礼部,重点是对外,未来的任务之前已经明确,除了挖掘、培养更多善于随机应变的使节,其他的无须多说。接下来的重点自然是吏部了。”
说到这里,杨侗看向了刚才拼命要往宫中推女人的房玄龄:“玄龄,你来说说,吏部明年的打算。”
房玄龄起身向杨侗行了一礼,这才清了下嗓子,缓缓的说道:“有御部执政、刑部执法破案,地方吏治没什么好说的,关键还是后备官员问题,由于今年是一个大丰年,收复到的地方实在太多,不仅是后备官员倾空,连吏部的低级京官也全部外派干净,微臣这个吏部尚书都差点成为无兵之帅了。”
众人不禁发出一阵大笑。
今年的发展势头确实太猛了一些,没打几场像样的大仗,几十个郡凭白到手。最忙碌、烦恼的绝不是专攻军事的兵部,而是房玄龄为首的吏部,需要到处派人不说,更恼火的是他手中没有人,所以很多县级官员,都是从清华学宫的学子之中挑选出来,这些人虽然没有执政经验,但是他们只要安排大隋拟定的政策,照本宣科去执行,也不会出现太大失误。
“吏部明年的首要任务是开科举士,不然的话,又会陷入无官可用的窘境。明年的科举,微臣决定放在二月初举行。”房玄龄说道。
杨侗眉头一皱,“只有两个月了,时间显得很紧张啊!”
“时间是很紧张,不过大家都知道科举的核心题目与实政息息相关,这就意味着士子们准备了很多年,考前准备的时间十分充足。他们的时间主要是花费在路上,不过我们有飞鹰传信,明天即可把科考时间下发到各郡,眼下是农闲时节,大家都在家里,不出五天时间,天下士子便能知道!抓紧一点应该还来得及。”
“赶不上的呢?怎么办?”
“微臣也没办法啊!”房玄龄想了一想,又说道:“除非多设几个考点。”
“这个办法不错!”杨侗深表赞同,点头道:“这样吧!除了洛阳,另在涿郡、邺城、太原、大兴、齐郡历城设考点,考生可以就近报名参与科考。吏部、刑部、御部京官分赴这几个地方,担任地方考官。为免考题泄露,考试前一天再把题目发往各个考点,朕会加派修罗卫,与考官同时监督接收飞鹰人员,并锁入箱子、封上封条,然后箱子和钥匙分人保管,翌日再当众打开。你认为如何?可有补充的?”
“圣上的安排十分妥当,臣无异议。不过考点和就近报名之事,务必在告示之上重点注明,免得考生风尘仆仆的跑来洛阳。”
“那今天就把科考时间定下来,明天立即发往各郡,令各郡在第一时间颁发到各县,如果出现哪个郡出现拖拉懈怠情况,严惩该郡郡守,不仅罢免其职,永世不得为官,三代也不得参与科考。至于考题,晚一点都无所谓。”
“微臣今天就把细节商定下来。”
“就这么定了!”杨侗点点头,笑着说道:“重头都安排好了,现在需要补充,或是本部有计划的都可以说出来了。”
“刑部的情况和吏部差不多,很多低层官员都外派干净了,需要补充大量精通律法的人…”
“御部也是!”
“大理寺也需要。”
“武部要补充兵员。”
“学部……”
见到各部尚书都要人,杨侗大感头疼!
他从来都不缺粮食、不缺钱、不缺武器装备、不缺兵员。而地方官员、地方刑部御部官员这个问题,貌似一直就是老大难。
-----------------
兄弟姐妹们,大隋各部严重缺人,咱们严重缺票啊。。。。近三万的收藏,如果平均一人一票,那咱们一天就有两万多张,是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