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一章 你还有胆子保护她吗?
《匠相》作者:大河坝 2020-05-06 16:04
演义中,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一战时,华雄败了孙坚,并挑战关东群雄。袁绍使俞涉、潘凤迎战,二人皆不敌华雄勇武,战不三合被斩杀。
关羽忍无可忍,欲迎战华雄,袁绍问其出身,当得知其为刘备手下马弓手时,袁术怒喝道:“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
等关羽出战功成而归,张飞道:“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就此时杀上关去活捉董卓更待何时?”袁术怒斥道:“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曹操道:“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袁术道:“既然公等只重一县令,我当告退!”
这一段虽然是罗贯中杜撰的故事,可是他把袁术、袁绍和曹操三人的用人思路思想明白的表现了出来。
袁术对出身看得极重,他也是个有修养的人,但是他的修养只对有身份有地位有出身的人,他根本不把出身平凡的人当成人看。袁绍要比袁术好一点,他给刘备座位的时候说,“我非敬你官位,乃是敬你出身”,毕竟他是庶子,出身比不得袁术,认证说起来,他没有袁术那种骄傲的资本。
而曹操则是这帮人中最不计较出身的人,从他招贤令中所言“但求其才,不求其德,吾皆可得而用之”的话中可以看出。在东汉末年,“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察举制度完全称为世家手中控制官场的武器,所选出的人多数冠于一个“有德”的称号,曹操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这才两下求贤令。
如果说刚才田凡是耐着性子听彭老神仙说闲话,那么此时此刻,他是真心服了,人家活了七八十年毕竟不是白活的,这见识自己可没有,甚至他遇到的人都没有这样的见识。反正蕙儿又不会消失不见了,还是先听听彭老神仙说什么!
只听彭老神仙续道:“因为修养的关系,外戚和宦官掌权之后,做事往往没有规矩,卖官鬻爵,贪污受贿,这样的坏事他们没少干。可是皇帝不在乎,卖官鬻爵,卖得的官总好过世家举荐的官,至少他们更加值得信任。贪污受贿……呵呵,这是最可笑的借口,世家子弟就不贪腐?贪腐,从来只是政治斗争失败者身上唯一能打上的肮脏的标签,因为他们真正的错误是没法告诉世人的。皇帝从来不在乎一个官员是否贪腐,只要不做出危害他统治的事,做什么都无所谓。可笑那些无知小民,最不该在乎的贪腐,却成了他们最在乎的罪状!一个人一旦被冠以贪腐的罪名,那么在百姓心中,他的名声就毁了。其实我大汉官场中人,有几个是不贪不腐的?就算不贪不腐,他们用手中的权力为家族牟利大开方便之门,难道这样的害处就比贪腐小吗?”
彭老神仙长出一口气,道:“不说这些,我们接着说皇帝的事。”
微微一顿,他喝了口茶,道:“光武帝信重宦官和外戚开了个头,于是我大汉之后的百多年里,不论哪个皇帝,都在做这样的事。可惜呀,宦官和外戚毕竟没有修养,他们做事没有底线,当他们得势的时候,就忘记了他们的权力其实是皇权的延伸,不知道打着皇帝的旗号做事才是安全的,躲在皇帝的影子里偷偷摸摸发财才是最好的,他们总以为自己才是天下间最大的。而且,宦官和外戚之间也矛盾重重。于是,这就出现了问题。
“和帝刘肇时期,外戚窦氏掌权,和帝联合宦官诛灭窦氏。外戚败了,可从那之后宦官专权又开始了。殇帝刘隆登基为帝,他仅有百余日的年纪,能有什么异处?还不是外戚和宦官为了掌权才扶持起来的?此后,宦官和外戚交互掌权。安帝时,太后邓氏一族掌权,宦官蔡伦和郑众依附邓氏。邓氏死后,安帝亲政,可是安帝的乳母王氏以及中黄门李润、江京为首的宦官集团依旧掌权,他们诬告太后邓氏的弟弟欲谋反,立平原王为帝。安帝本就对邓氏不满,于是顺水推舟将邓氏灭族。
“邓氏一族说起来是外戚中最温和的异类,他们的死让文官集团心生不忍,所以官僚集团,也就是氏族集团与宦官集团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可是那一次斗争,以官僚集团的大败而终。此后,安帝的皇后阎氏,勾结宦官攀丰等人,杀了太子的乳母王氏等人,并主张废太子刘保,虽然大臣反对,可是刘保还是被废了。
“安帝死后,阎氏立婴帝刘懿为帝,阎氏把持朝政。可惜,婴帝刘懿登基不过两百日就死了,说是病死,其实啊……他死后,宦官王康、孙程等十九人便发动宫廷政变,赶走阎太后,将时年十一岁的刘保拥立为帝,改年号为永建,你可以想想,婴帝的死,只怕是另有原因呐!
“顺帝刘保重用皇后梁氏一族,他死后,梁皇后成为太后,立太子刘炳为帝,是为冲帝。冲帝年幼,梁氏一族掌权,大将军梁冀飞扬跋扈,权势滔天。冲帝在位不过一年,梁氏立勃海王刘鸿的独子,年仅八岁的刘缵入承大统,是为质帝。质帝不满梁冀跋扈,说了一句跋扈将军,于是被梁冀毒杀。
“之后,梁太后与兄大将军粱冀定策,迎立刘志为帝,时年十五,是为桓帝。延熹二年,桓帝不满梁氏专权,与宦官单超等合谋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羽忍无可忍,欲迎战华雄,袁绍问其出身,当得知其为刘备手下马弓手时,袁术怒喝道:“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
等关羽出战功成而归,张飞道:“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就此时杀上关去活捉董卓更待何时?”袁术怒斥道:“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曹操道:“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袁术道:“既然公等只重一县令,我当告退!”
这一段虽然是罗贯中杜撰的故事,可是他把袁术、袁绍和曹操三人的用人思路思想明白的表现了出来。
袁术对出身看得极重,他也是个有修养的人,但是他的修养只对有身份有地位有出身的人,他根本不把出身平凡的人当成人看。袁绍要比袁术好一点,他给刘备座位的时候说,“我非敬你官位,乃是敬你出身”,毕竟他是庶子,出身比不得袁术,认证说起来,他没有袁术那种骄傲的资本。
而曹操则是这帮人中最不计较出身的人,从他招贤令中所言“但求其才,不求其德,吾皆可得而用之”的话中可以看出。在东汉末年,“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察举制度完全称为世家手中控制官场的武器,所选出的人多数冠于一个“有德”的称号,曹操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这才两下求贤令。
如果说刚才田凡是耐着性子听彭老神仙说闲话,那么此时此刻,他是真心服了,人家活了七八十年毕竟不是白活的,这见识自己可没有,甚至他遇到的人都没有这样的见识。反正蕙儿又不会消失不见了,还是先听听彭老神仙说什么!
只听彭老神仙续道:“因为修养的关系,外戚和宦官掌权之后,做事往往没有规矩,卖官鬻爵,贪污受贿,这样的坏事他们没少干。可是皇帝不在乎,卖官鬻爵,卖得的官总好过世家举荐的官,至少他们更加值得信任。贪污受贿……呵呵,这是最可笑的借口,世家子弟就不贪腐?贪腐,从来只是政治斗争失败者身上唯一能打上的肮脏的标签,因为他们真正的错误是没法告诉世人的。皇帝从来不在乎一个官员是否贪腐,只要不做出危害他统治的事,做什么都无所谓。可笑那些无知小民,最不该在乎的贪腐,却成了他们最在乎的罪状!一个人一旦被冠以贪腐的罪名,那么在百姓心中,他的名声就毁了。其实我大汉官场中人,有几个是不贪不腐的?就算不贪不腐,他们用手中的权力为家族牟利大开方便之门,难道这样的害处就比贪腐小吗?”
彭老神仙长出一口气,道:“不说这些,我们接着说皇帝的事。”
微微一顿,他喝了口茶,道:“光武帝信重宦官和外戚开了个头,于是我大汉之后的百多年里,不论哪个皇帝,都在做这样的事。可惜呀,宦官和外戚毕竟没有修养,他们做事没有底线,当他们得势的时候,就忘记了他们的权力其实是皇权的延伸,不知道打着皇帝的旗号做事才是安全的,躲在皇帝的影子里偷偷摸摸发财才是最好的,他们总以为自己才是天下间最大的。而且,宦官和外戚之间也矛盾重重。于是,这就出现了问题。
“和帝刘肇时期,外戚窦氏掌权,和帝联合宦官诛灭窦氏。外戚败了,可从那之后宦官专权又开始了。殇帝刘隆登基为帝,他仅有百余日的年纪,能有什么异处?还不是外戚和宦官为了掌权才扶持起来的?此后,宦官和外戚交互掌权。安帝时,太后邓氏一族掌权,宦官蔡伦和郑众依附邓氏。邓氏死后,安帝亲政,可是安帝的乳母王氏以及中黄门李润、江京为首的宦官集团依旧掌权,他们诬告太后邓氏的弟弟欲谋反,立平原王为帝。安帝本就对邓氏不满,于是顺水推舟将邓氏灭族。
“邓氏一族说起来是外戚中最温和的异类,他们的死让文官集团心生不忍,所以官僚集团,也就是氏族集团与宦官集团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可是那一次斗争,以官僚集团的大败而终。此后,安帝的皇后阎氏,勾结宦官攀丰等人,杀了太子的乳母王氏等人,并主张废太子刘保,虽然大臣反对,可是刘保还是被废了。
“安帝死后,阎氏立婴帝刘懿为帝,阎氏把持朝政。可惜,婴帝刘懿登基不过两百日就死了,说是病死,其实啊……他死后,宦官王康、孙程等十九人便发动宫廷政变,赶走阎太后,将时年十一岁的刘保拥立为帝,改年号为永建,你可以想想,婴帝的死,只怕是另有原因呐!
“顺帝刘保重用皇后梁氏一族,他死后,梁皇后成为太后,立太子刘炳为帝,是为冲帝。冲帝年幼,梁氏一族掌权,大将军梁冀飞扬跋扈,权势滔天。冲帝在位不过一年,梁氏立勃海王刘鸿的独子,年仅八岁的刘缵入承大统,是为质帝。质帝不满梁冀跋扈,说了一句跋扈将军,于是被梁冀毒杀。
“之后,梁太后与兄大将军粱冀定策,迎立刘志为帝,时年十五,是为桓帝。延熹二年,桓帝不满梁氏专权,与宦官单超等合谋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