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同仇敌忾!(2/2)
《乱入三国之逆天改命》作者:九宫伯玉 2019-12-05 11:30
自己的夫人却很恭敬,此刻听了花木兰的话,听了脚步,询问杨继业道,
“将军,依你看该如何?”
杨继业闻言叹了口气说道,
“别追了,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即使你将他们二人追回来,他们也不会再为主公出谋划策,若是杀了他们,更是会落下口舌,有辱主公的名声,随他们去吧!”
杨继业的话得到了一干文武得赞同,杨再兴见状也只好放弃了去追赶的念头!
随后杨继业有叫来了一名探马,将荀,荀攸留下的书信交给他,对他说道,
“你将这封信交给洛阳城外的主公手中!”
探马接令后离去!
次日清晨,一份紧急地军情打破了汉中郡清晨的平静!
一名杨家军的探马骑乘战马在永安郡城街道上飞驰而过!口中不停大喝着,
“闪开,闪开,有紧急军情呈报杨继业将军!”
来往的百姓见状纷纷避让!
杨家军是有明确规定的,在城中不得骑乘战马,以免误伤百姓,除非有紧急军情!
正在太守府内院练习武艺的杨继业,听到这急促的马蹄声,和探马口中喊的话,心中暗叫不好!
知道一定是有大事发生了!想到这里,他来不及换官服,飞也似的冲到了太守府门外!
当他赶到太守府门外时,见一众杨家军文武已经赶到了这里,他们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有许多人同样来不及换官服!
只见那名探马飞马赶到太守府门外,翻身下马,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杨继业面前,单膝跪地焦急的拱手说道,
“杨将军,不好了,在阳平关外四十里处,发现大批西凉军!正在向我们这里驶来!数目足有三万上下!”
杨继业闻言沉默片刻后却出乎意料的开怀大笑!
杨再兴,夏鲁寺等武将同样是哈哈大笑!
一干文臣急的双眉紧蹙,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见杨继业的竟然发笑,心中不解,寇准焦急的询问杨继业道,
“将军,已经火烧眉毛了,您怎么还笑得出来!”
杨继业闻言停止笑说,豪迈的说道,
“看着主公他们在前线杀敌!我心中瘙痒难耐!正愁无仗可打,这下倒好,西凉军主动送上门来了,这真是上天眷顾啊!”
杨再兴,夏鲁寺显然如杨继业有同样的想法,大笑着附和!
寇准见状摇了摇头,心想:“一群武痴,真的是让人难以理解!”
太守府一事大厅内,杨继业与众文武齐聚于此,讨论迎敌之策!
虽然之前寇准等人对杨俊率领军队攻打洛阳城的战略持保留意见,但也谈不上反对,最多只能算中立,只是觉得还是时机!
现在大敌当前,他们果断的将这件事放了下来,与众文武同仇敌忾,大家纷纷献策,有主张死守阳平关的,有主张出城迎敌,还有主张在城外设伏的!
杨继业见众文武放弃了成见,齐心协力商议迎敌之策,心中十分欣慰,但献计的人太多,他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
就在这时,一名身材瘦弱,年龄在四十多岁的中年儒士站了出来,干咳了几声,用极其虚弱的声音说道,
“将军,依你看该如何?”
杨继业闻言叹了口气说道,
“别追了,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即使你将他们二人追回来,他们也不会再为主公出谋划策,若是杀了他们,更是会落下口舌,有辱主公的名声,随他们去吧!”
杨继业的话得到了一干文武得赞同,杨再兴见状也只好放弃了去追赶的念头!
随后杨继业有叫来了一名探马,将荀,荀攸留下的书信交给他,对他说道,
“你将这封信交给洛阳城外的主公手中!”
探马接令后离去!
次日清晨,一份紧急地军情打破了汉中郡清晨的平静!
一名杨家军的探马骑乘战马在永安郡城街道上飞驰而过!口中不停大喝着,
“闪开,闪开,有紧急军情呈报杨继业将军!”
来往的百姓见状纷纷避让!
杨家军是有明确规定的,在城中不得骑乘战马,以免误伤百姓,除非有紧急军情!
正在太守府内院练习武艺的杨继业,听到这急促的马蹄声,和探马口中喊的话,心中暗叫不好!
知道一定是有大事发生了!想到这里,他来不及换官服,飞也似的冲到了太守府门外!
当他赶到太守府门外时,见一众杨家军文武已经赶到了这里,他们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有许多人同样来不及换官服!
只见那名探马飞马赶到太守府门外,翻身下马,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杨继业面前,单膝跪地焦急的拱手说道,
“杨将军,不好了,在阳平关外四十里处,发现大批西凉军!正在向我们这里驶来!数目足有三万上下!”
杨继业闻言沉默片刻后却出乎意料的开怀大笑!
杨再兴,夏鲁寺等武将同样是哈哈大笑!
一干文臣急的双眉紧蹙,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见杨继业的竟然发笑,心中不解,寇准焦急的询问杨继业道,
“将军,已经火烧眉毛了,您怎么还笑得出来!”
杨继业闻言停止笑说,豪迈的说道,
“看着主公他们在前线杀敌!我心中瘙痒难耐!正愁无仗可打,这下倒好,西凉军主动送上门来了,这真是上天眷顾啊!”
杨再兴,夏鲁寺显然如杨继业有同样的想法,大笑着附和!
寇准见状摇了摇头,心想:“一群武痴,真的是让人难以理解!”
太守府一事大厅内,杨继业与众文武齐聚于此,讨论迎敌之策!
虽然之前寇准等人对杨俊率领军队攻打洛阳城的战略持保留意见,但也谈不上反对,最多只能算中立,只是觉得还是时机!
现在大敌当前,他们果断的将这件事放了下来,与众文武同仇敌忾,大家纷纷献策,有主张死守阳平关的,有主张出城迎敌,还有主张在城外设伏的!
杨继业见众文武放弃了成见,齐心协力商议迎敌之策,心中十分欣慰,但献计的人太多,他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
就在这时,一名身材瘦弱,年龄在四十多岁的中年儒士站了出来,干咳了几声,用极其虚弱的声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