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安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火枪兵章节目录 > 第三章 融入新家庭

第三章 融入新家庭(2/2)

大明火枪兵作者:南郭无忌2 2019-12-01 07:39
哥撑腰,再也不肯忍让,撇了撇嘴,逮着机会抢白道:“造把镰刀斧头还须小炉匠,你以为战刀是大风刮出来的,那么轻巧。亏你在大哥不在家时候自诩老大,却任嘛不懂。”

    做惯了二大王的潘兴臣听到妹妹的抢白,装出一派教训手下的模样,“反了你了,看我赶明个把你送到婆家,让婆婆好好管教管教。”潘兴臣作势就要下地教训妹妹。

    潘美娘丢着手指在脸上挂了两下,做个鬼脸,带着一路银铃般的笑声跑到外屋,稍停一会又返了回来,说道:“成天舞刀弄枪有什么好,大哥还是给讲昨天的故事吧。”

    潘兴臣这算找到反击妹妹的话头,“又想听‘白马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真是不知羞臊。”然后学着老爹的口气继续说道:“唉,女大不中留,早晚要嫁出去。”

    妹妹听了二哥的揶揄,稍微有些脸红,但也不肯吃亏。反唇相讥:“你和我一样听的入迷,还卖腆别人,赶明个大哥再讲故事你不听好了。”

    潘兴汉笑眯眯的看着兄妹二人斗嘴。待两个小家伙失去对刀具的兴趣,也掺和进来的时候,潘兴汉发了命令:“到了读书认字时辰,由二哥接着领你们读三字经。不达到要求,谁也别想听故事。”

    几个孩子听了大哥的吩咐都乖巧的跳下火炕,坐到八仙桌边等待二哥教授。

    ——————————————————

    潘兴汉回到明朝的家已经七天,经过这些天与弟弟及家人的巧妙交谈,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对眼下处境有了基本了解,再也不是一无所知的睁眼瞎。通过这几天与家人的交流,已摆正自己的位置,开始融入这个新家庭,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并且还是那种说一不二,威信极高的顶梁。

    潘家在村里是rì子最好的人家,但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没解决,一年中青黄不接的时候,要断粮一个多月,依靠树皮野菜过活。至于其他人家就更可想而知。

    既然已成家庭支柱,就要为今后全家出路做些打算,改变目前的现状,起码先脱贫,解决温饱,然后再考虑将来的发展。

    大明朝给每个在边地屯驻的屯军户分配五十亩农田作为屯军的报酬。依着明军不成文的成例,这些屯田户需要每年从田产中给自己的长官一份孝敬,或者白出劳力为长官耕田种地。作为总旗,潘嘉义曾是这里的最高长官,能够得到这份理所应当的额外收入。可因全村仅剩不多的两个屯军户都是本家,又兼潘嘉义本xìng纯良,不忍如此,和这些亲族一样只是依靠自己家里的比别人家多出一倍的百亩农田过活。

    要是依着现代标准,百亩农田数目不小,可说算是大地主了。但在明朝时期,并没有如玉米、土豆等高产作物,只是种一些高粱谷子等低产杂粮,北方农田产量极低,每亩也就收获几斗粮食,好年景也达不到一石,要是遇到天灾,连种子都收不回来。再加这么多农田,农忙时候需要雇人打理,一年剩不下多少粮食。

    想要摆脱目前这种境况,单单依靠官家分配的屯耕田地无法脱贫致富,还要另想他法。

    以潘兴汉的了解,可说这里遍地是宝。家乡附近的长城内外,大面积地域蕴含钒钛铬等混合原矿脉的高品质特种铁矿,这种铁矿是生产军工特种钢材的主原料,是限制级开采,不容许出口的铁矿产品。此地还有几处高品位金矿,素有慈禧太后胭脂金矿的峪耳崖就在据此只有几十里地远的长城北部。并且这些矿脉具体分布哪里,他都门清路熟。要是依靠这些矿产让自家脱贫致富,过上富足生活轻而易举。

    但是,以大明朝的严苛律例,早已经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人刚一呱呱坠地,就已决定了今后的命运。比如老潘家是官府挂号的屯军户,就只能代代戍边屯军。同时,金属矿在明朝可是由官府直接控制,想要挖矿采金,不等你付诸实施,就会被锦衣卫以藏铁造器试图谋反的罪名给咔嚓了,连毛都不会剩。

    要想改变这种境况,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做漂泊不定的流民,四处流浪讨食,还要躲避官府的缉捕;再就是建功立业,提高自家军户的官职地位,别无他途。至于考取功名,身处边地,没有好的学习条件,想也别想。就以潘兴汉满脑子的现代知识,想要考取一个秀才功名,也是天方夜谭。考取武秀才、武举人等武职倒是有可能,但穷文富武,仅凭现在潘家境况还真请不起武师教授孩子学习十八般武艺。

    潘兴汉思来想去,最后得出一个无奈的结论,眼下只有走继续从军,做戍边兵丁这条路,等到有机会再改善家庭生活状况,培养弟弟妹妹。

    为了与自己身份和牙,不致露出马脚,潘兴汉身体彻底恢复后,就让弟弟潘兴臣做临时教官,教授自己从军必须掌握的几项本领,比如骑马shè箭、军队条例禁忌,还有原来所在军队的基本情况等等。

    潘兴臣很多本领除了老爹传授就是哥哥教导,如今换了个,自己成为无比崇敬的哥哥的教官,心气立刻提升一大截,在大哥面前不再觉得畏惧。哥俩的关系因此反倒更加随意和密切。虽对哥哥将过去本领一下子全部忘记有些疑惑,可经潘兴汉一阵甜言蜜语,被受到撞击失去记忆的谎话给遮盖过去,不再怀疑。

    时间在学习适应的过程中,悄然流逝,转眼过完大年。老爹潘嘉义带着儿子潘兴汉踏上了去往喜峰口‘军卫所’报到的路途。潘兴汉不验明正身,就无法继续在大明军队干事,连面都不能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