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武后临朝称制
《神秘武则天》作者:香山湖 2020-03-11 22:32
紫微宫贞观殿,天皇的脸上似乎带着一丝微笑,手慢慢垂下了。天后和太子李哲、豫王李旦伏于御前,痛哭失声。
子幼母弱,将士存疑,是历代政变之源。
但当时的局面不一样,两子都已二十余岁,并非孤幼,而天后又长期辅政,政治班底强大,已经掌控了左右十六卫和羽林军,所以完全没有政变的担心。
但天后仍然哭得肠肝共断,忧痛相寻,这是为什么呢?只能说明天后对天皇的爱是真挚的、深厚的,突然失去了这位人生路上的支持者、依靠者,怎么能不伤心哽咽呢?
脱去袆衣,换上斩衰裳,腰系绞带,脚穿菅屦,手持竹杖。先是悲怆大行天皇游冠日远、坠剑年深;后是哀伤自己掌控朝政的艰难,一日三哭,泪水使湘妃竹染上了褐色的斑块,恨意缠绕在尧帝所在的谷林。
哀伤恨意尚未消散,内外烦琐事又急待处理,首先是丧事的安排。
文武百官、内外命妇、宦官宫女都要换上斩衰裳、插柞木笄、缠苴绖,系紧腰绖过苦日子。
四夷酋长、使者和通译者也要到乾元殿哭丧,有的还会剪去头发,割开脸面和耳朵,流血洒地以尽哀。
服丧期间,歌舞、宴会、游戏、婚嫁一律停止,而且三个月不准沐浴,夫妻不能同房。三年丧服采用汉文帝遗制,以日易月,穿斩衰裳二十七日后释服,但仍要遵守居丧制度二十七个月,不能忘哀作乐。
但太子李哲居丧不到三天,就想宣敕,过把皇帝瘾。韦家也蠢蠢欲动。
十二月七日,侍中裴炎上奏:“太子未即位,不应宣敕,有要事需要从速处分,望宣天后令于中书、门下施行。”天后准奏。
这裴炎是不是天后的亲信和铁杆粉丝?
其实不是,他是天皇临终前委任的顾命大臣,是封建礼制的捍卫者,既不属于天后派,也不属于太子派,而是第三方执行官。
他这个角色跟长孙无忌一样是很危险的,属于高危职业,按发展趋势,要么强势到架空天后母子,要么屈服于某一方,否则难以立足。
十一日,大行天皇转生西方极乐已经满了七天,灵柩殡于乾元殿西阶,按照遗诏,太子李哲即位于柩前,尊天后为皇太后。
皇帝李哲总算是可以宣敕了,但他仍然穿着丧服,居于偏房,要为先帝尽哀。国事仍旧归皇太后打理,所以武后临朝称制,总揽政务。
夜晚,武后在山斋院闭门静思。此处北临九洲池,和瑶光殿隔水相望,环境清幽。正殿内摆设有金铜佛像,偏殿内摆设有十一面观音,是请东岳先生郭行真负责制造的。
遇到疑难问题难以解决时,武后经常来到这里跪拜佛祖和观音,点燃九柱香,插在像前香炉内,然后默念祷告,请求佛祖和观音开启自己的智慧,赐给无量光和无量智,用大慈光照耀自己,使自己能够解决一切难题!
这样做有没有效果呢?从武后的手段来看,确实是有效的,因为所有难题确实都被她解决了,没有大慈光的照射和开启,是很难做到的。
考虑到李唐宗室地尊望重,不一定顺从自己,必须笼络一下以防生变,十七日,武后加授韩王李元嘉为太尉、霍王李元轨为司徒,舒王李元名为司空、鲁王李灵夔为太子太师、越王李贞为太子太傅、纪王李慎为太子太保。
安抚了李唐宗室,接着就要安抚朝臣,二十一日,以刘仁轨为尚书左仆射,裴炎为中书令,刘齐贤为侍中。又以黄门侍郎魏玄同、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尚书岑长倩同中书门下三品。
按以往的制度,宰相们都在门下省的厅堂商议国事,称为政事堂,政事堂相当于宰相办公室,是协助皇帝治国理政的地方。
过去宰相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都知门下省事,都在政事堂议事。等到裴炎担任中书令后,他迁移政事堂到中书省厅堂,而刘齐贤竟然没有反对。
安抚了朝臣,接着就安抚大都督府,二十九日,派遣左威卫将军王果、左监门将军令狐智通、右金吾将军杨玄俭、右千牛将军郭齐宗分别前往并州、益州、荆州、扬州四大都督府,与府司相知镇守。
武后的执政思路是由里而外,由中央到地方,脉络非常清晰,说明她经过多年历练,已经能够运天下于掌了。
而新皇帝李哲还在为如何建立自己的政治班底大伤脑筋,在治国方面他还象婴儿走路,一旦武后放手,他就会扑通跌倒。
武后理顺朝政后还是决定放手,向史上最长寿的皇后王政君学习,让李哲自由发挥,因为李治的《立武昭仪为皇后诏》说过:事同政君,可立为皇后。
正月初一,李哲宣布改元嗣圣,大赦天下,立太子妃韦香儿为皇后,提擢普州录事参军韦玄贞为豫州刺史。
李哲第一次过皇帝瘾就是机械地模仿李治重用阿武的故事,重用阿韦,但他不知道阿武是千古难逢的女中豪杰,而阿韦只是政治小白,整个韦家也没有什么治国理政的经验和出类拔萃的人才,是不可以依靠的。
武后在后宫静思默想,撰写八千字的《述圣记》文,为夫君李治歌功颂德,写成后交给李哲用工整的楷书誊抄,再送给工匠刻碑。
《述圣记》中许多字至今依稀可见,其中说:文德皇后怀孕将生李治时,出现了青龙登上寝榻的奇观。李治小时,若砥金之含彩,同莹玉之开光。登基后,刘台罢构,姬沼弗营;刑不怒而威,不言而信;谋臣若雨,猛将如云,竞献九攻之能……。
武后又召集太常博士拟定《高宗天皇大帝谥议》,对李治推崇备至。
阿韦被立为皇后,韦家人平步青云,个个手舞足蹈,同宗族的韦姓人也纷纷赶来道贺。朝臣中有个叫韦弘敏的,任职左散骑常侍,和韦后的祖父韦弘表是同一个辈份,也来送礼攀亲,韦后很高兴。
正月十日,李哲提拔韦弘敏为太府卿、同中书门下三品。
武后的耳目众多,密布于朝廷内外,新皇帝重用外戚韦家的事情武后都看在眼里,但不动声色,且观后效。
韦玄贞穿着绯红色的官服洋洋得意,炫耀了许多天。但有次参加宴会时,忽然看到远房亲戚韦弘表穿着紫色官服,佩戴金鱼袋,比自己威风,不禁有些失落,自己作为国丈,位次却居于韦弘表之下,心里有些失落。
韦后知道了,报告给李哲,李哲计划给丈人安排一个正三品大官。
乳娘吕翔英也来求李哲给她儿子马鸾阙一个官做,马鸾阙经常陪李哲打猎游玩,李哲当然答应,只是官大官小的问题,最后决定授予五品官。
五品官可不小,当时科举考试中了状元一般也只能授予从六品官,至于中了状元马上就被招为驸马的好事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历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是唐宣宗时期的郑颢,郑颢是唐武宗会昌二年中的状元,一直等到宣宗即位后才被招为驸马,而且是非常不情愿的。
好了,言归正传,且说乾元殿上,李哲想提拔丈人韦玄贞为侍中,同时授予乳娘之子马鸾阙五品官,命中书省起草发敕。
中书令裴炎将新主子李哲和旧主子李治一对比,老瞧不起李哲了,认为新主子下达的每一项命令都违规,都不合乎常理,都在向天下公开他任人唯亲的一面。新旧主子前后治国理政的鲜明反差强烈刺激到了裴相公。
于是裴相公奏道:“陛下,臣以为这样做不合法度。韦玄贞不久前才由普州参军提为豫州刺史,已经属于破格提升了!
他在刺史的位置上还没有坐满一个月,又要超拜侍中。且不说他的资历和经验,他的能力和学识也不足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子幼母弱,将士存疑,是历代政变之源。
但当时的局面不一样,两子都已二十余岁,并非孤幼,而天后又长期辅政,政治班底强大,已经掌控了左右十六卫和羽林军,所以完全没有政变的担心。
但天后仍然哭得肠肝共断,忧痛相寻,这是为什么呢?只能说明天后对天皇的爱是真挚的、深厚的,突然失去了这位人生路上的支持者、依靠者,怎么能不伤心哽咽呢?
脱去袆衣,换上斩衰裳,腰系绞带,脚穿菅屦,手持竹杖。先是悲怆大行天皇游冠日远、坠剑年深;后是哀伤自己掌控朝政的艰难,一日三哭,泪水使湘妃竹染上了褐色的斑块,恨意缠绕在尧帝所在的谷林。
哀伤恨意尚未消散,内外烦琐事又急待处理,首先是丧事的安排。
文武百官、内外命妇、宦官宫女都要换上斩衰裳、插柞木笄、缠苴绖,系紧腰绖过苦日子。
四夷酋长、使者和通译者也要到乾元殿哭丧,有的还会剪去头发,割开脸面和耳朵,流血洒地以尽哀。
服丧期间,歌舞、宴会、游戏、婚嫁一律停止,而且三个月不准沐浴,夫妻不能同房。三年丧服采用汉文帝遗制,以日易月,穿斩衰裳二十七日后释服,但仍要遵守居丧制度二十七个月,不能忘哀作乐。
但太子李哲居丧不到三天,就想宣敕,过把皇帝瘾。韦家也蠢蠢欲动。
十二月七日,侍中裴炎上奏:“太子未即位,不应宣敕,有要事需要从速处分,望宣天后令于中书、门下施行。”天后准奏。
这裴炎是不是天后的亲信和铁杆粉丝?
其实不是,他是天皇临终前委任的顾命大臣,是封建礼制的捍卫者,既不属于天后派,也不属于太子派,而是第三方执行官。
他这个角色跟长孙无忌一样是很危险的,属于高危职业,按发展趋势,要么强势到架空天后母子,要么屈服于某一方,否则难以立足。
十一日,大行天皇转生西方极乐已经满了七天,灵柩殡于乾元殿西阶,按照遗诏,太子李哲即位于柩前,尊天后为皇太后。
皇帝李哲总算是可以宣敕了,但他仍然穿着丧服,居于偏房,要为先帝尽哀。国事仍旧归皇太后打理,所以武后临朝称制,总揽政务。
夜晚,武后在山斋院闭门静思。此处北临九洲池,和瑶光殿隔水相望,环境清幽。正殿内摆设有金铜佛像,偏殿内摆设有十一面观音,是请东岳先生郭行真负责制造的。
遇到疑难问题难以解决时,武后经常来到这里跪拜佛祖和观音,点燃九柱香,插在像前香炉内,然后默念祷告,请求佛祖和观音开启自己的智慧,赐给无量光和无量智,用大慈光照耀自己,使自己能够解决一切难题!
这样做有没有效果呢?从武后的手段来看,确实是有效的,因为所有难题确实都被她解决了,没有大慈光的照射和开启,是很难做到的。
考虑到李唐宗室地尊望重,不一定顺从自己,必须笼络一下以防生变,十七日,武后加授韩王李元嘉为太尉、霍王李元轨为司徒,舒王李元名为司空、鲁王李灵夔为太子太师、越王李贞为太子太傅、纪王李慎为太子太保。
安抚了李唐宗室,接着就要安抚朝臣,二十一日,以刘仁轨为尚书左仆射,裴炎为中书令,刘齐贤为侍中。又以黄门侍郎魏玄同、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尚书岑长倩同中书门下三品。
按以往的制度,宰相们都在门下省的厅堂商议国事,称为政事堂,政事堂相当于宰相办公室,是协助皇帝治国理政的地方。
过去宰相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都知门下省事,都在政事堂议事。等到裴炎担任中书令后,他迁移政事堂到中书省厅堂,而刘齐贤竟然没有反对。
安抚了朝臣,接着就安抚大都督府,二十九日,派遣左威卫将军王果、左监门将军令狐智通、右金吾将军杨玄俭、右千牛将军郭齐宗分别前往并州、益州、荆州、扬州四大都督府,与府司相知镇守。
武后的执政思路是由里而外,由中央到地方,脉络非常清晰,说明她经过多年历练,已经能够运天下于掌了。
而新皇帝李哲还在为如何建立自己的政治班底大伤脑筋,在治国方面他还象婴儿走路,一旦武后放手,他就会扑通跌倒。
武后理顺朝政后还是决定放手,向史上最长寿的皇后王政君学习,让李哲自由发挥,因为李治的《立武昭仪为皇后诏》说过:事同政君,可立为皇后。
正月初一,李哲宣布改元嗣圣,大赦天下,立太子妃韦香儿为皇后,提擢普州录事参军韦玄贞为豫州刺史。
李哲第一次过皇帝瘾就是机械地模仿李治重用阿武的故事,重用阿韦,但他不知道阿武是千古难逢的女中豪杰,而阿韦只是政治小白,整个韦家也没有什么治国理政的经验和出类拔萃的人才,是不可以依靠的。
武后在后宫静思默想,撰写八千字的《述圣记》文,为夫君李治歌功颂德,写成后交给李哲用工整的楷书誊抄,再送给工匠刻碑。
《述圣记》中许多字至今依稀可见,其中说:文德皇后怀孕将生李治时,出现了青龙登上寝榻的奇观。李治小时,若砥金之含彩,同莹玉之开光。登基后,刘台罢构,姬沼弗营;刑不怒而威,不言而信;谋臣若雨,猛将如云,竞献九攻之能……。
武后又召集太常博士拟定《高宗天皇大帝谥议》,对李治推崇备至。
阿韦被立为皇后,韦家人平步青云,个个手舞足蹈,同宗族的韦姓人也纷纷赶来道贺。朝臣中有个叫韦弘敏的,任职左散骑常侍,和韦后的祖父韦弘表是同一个辈份,也来送礼攀亲,韦后很高兴。
正月十日,李哲提拔韦弘敏为太府卿、同中书门下三品。
武后的耳目众多,密布于朝廷内外,新皇帝重用外戚韦家的事情武后都看在眼里,但不动声色,且观后效。
韦玄贞穿着绯红色的官服洋洋得意,炫耀了许多天。但有次参加宴会时,忽然看到远房亲戚韦弘表穿着紫色官服,佩戴金鱼袋,比自己威风,不禁有些失落,自己作为国丈,位次却居于韦弘表之下,心里有些失落。
韦后知道了,报告给李哲,李哲计划给丈人安排一个正三品大官。
乳娘吕翔英也来求李哲给她儿子马鸾阙一个官做,马鸾阙经常陪李哲打猎游玩,李哲当然答应,只是官大官小的问题,最后决定授予五品官。
五品官可不小,当时科举考试中了状元一般也只能授予从六品官,至于中了状元马上就被招为驸马的好事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历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是唐宣宗时期的郑颢,郑颢是唐武宗会昌二年中的状元,一直等到宣宗即位后才被招为驸马,而且是非常不情愿的。
好了,言归正传,且说乾元殿上,李哲想提拔丈人韦玄贞为侍中,同时授予乳娘之子马鸾阙五品官,命中书省起草发敕。
中书令裴炎将新主子李哲和旧主子李治一对比,老瞧不起李哲了,认为新主子下达的每一项命令都违规,都不合乎常理,都在向天下公开他任人唯亲的一面。新旧主子前后治国理政的鲜明反差强烈刺激到了裴相公。
于是裴相公奏道:“陛下,臣以为这样做不合法度。韦玄贞不久前才由普州参军提为豫州刺史,已经属于破格提升了!
他在刺史的位置上还没有坐满一个月,又要超拜侍中。且不说他的资历和经验,他的能力和学识也不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