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乾元殿颂是契机
《武唐第一佞臣》作者:宝珠道长 2020-03-10 23:08
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夏五月二十五,辰时五刻。
洛阳紫微城,东华门东台,官署正北方,政治中心政事堂。李治主持会议,六大宰相与会,商讨国家要务。最高决策机构,大唐重大事务,都在这里决策。所以官居宰相,从而称量天下,是官员的梦想。
此刻正在讨论,泰山封禅问题,需要四位封禅使。结果毫不意外,英国公、司空李勣,高阳郡公、太子少师许敬宗,嘉兴县子、右相陆敦信,钜鹿郡男、左相窦德玄,共同检校封禅使。
司戎太常伯、永安郡公姜恪,因为资历尚浅,所以靠边站吧。比他更惨的,楚国公武康,进不去大门。身上穿明光铠,手里拄千牛刀,电线杆杵门外,履行保安工作。
本月初回长安,去追赠于志宁,本月十二返程。收刘仁愿书信,信息量有些大,颇为振奋人心。高句丽莫离支,权臣渊盖苏文,已经病入膏肓。根据探子汇报,已经卧床不起,最多熬到明年。
其实渊盖苏文,姓渊名盖苏文,只是很不凑巧,唐高祖名李渊。唐人为了避讳,称其泉盖苏文,或者钱盖苏文。这也是个牛人,发动军事政变,分尸了荣留王。
政变成功以后,自称大莫离支,立荣留王的侄子,为高句丽新国王,历史称其高藏王。其实就是傀儡,军权连同政权,泉盖苏文掌握。在他掌权期间,开启了与大唐,二十年的战争。
结果令人唏嘘,大唐干不掉他,岁月拖垮了他。本来雄才大略,可惜不会持家,内务处理不好。他的三个儿子,向来貌合神离,彼此龌龊不断。他的卧床不起,让子嗣的争斗,摆到了桌面上。
其长子渊男生,是合法继承人,可惜才能平庸。龙朔元年九月,率领五万精锐,驻守鸭绿江岸,对峙大唐天兵。然而天佑大唐,鸭绿江结冰了,契苾何力将军,乘冰猛扑对岸。
男生全军覆没,被斩首三万余,其余全部投降,本人仅以身免。武康给出评价,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如此大的惨败,是契苾将军牛逼,还是渊男生弱鸡?
也正是这场大败,导致高句丽朝堂,对其丧失信心。他的两个胞弟,渊男建和渊男产,趁机兴风作浪。不断拉拢朝臣,托关系走门路,与兄分庭抗礼。
高句丽的内讧,已然如火如荼,这让武康**。列宁先生说过,最强大的堡垒,先从内部攻破。渊盖苏文掌权时,高句丽齐心协力,大唐无数次出兵,全都无功而返。
只有他们内讧,然后自废武功,才会有机可乘。武康甚至觉的,此刻在高句丽,正在酝酿政变。类似玄武门政变,男建和男产联盟,男生四面楚歌,可能死于政变。
估计最好结果,是男生被驱逐,穷途末路之下,祈求大唐援助。到了那个时候,荡平辽东契机,就会瓜熟蒂落。
首先名正言顺,可以对外宣称,我们不是侵略,而是帮助男生,平定辽东内乱。其次事半功倍,由渊男生领路,可以避实就虚,兵临平壤城下。
所以回到洛阳,每天都在祈祷,老渊赶快去死。您老驾鹤西归,后辈没有顾忌,内讧才会爆发。每天三炷清香,佛前诚心祷告,画圈圈诅咒你,早死早超生吧。
除了高句丽方面,刘仁愿在书信里,还讲述倭国近况。按照武康指示,以散官郭务悰,乘船访问倭国。出使核心目的,告诫倭国政府,别插手朝鲜半岛。
白村江海战后,武康第一时间,请求朝廷允许。由他亲自率领,大唐熊津舰队,攻击倭国本土。可惜不出预料,朝廷严词拒绝,大唐战略核心,依然是高句丽。
武康在奏疏中,几乎夸大其词,说倭国有银山。如果据为己有,那么一夜暴富,可以摆脱钱荒。依旧没有卵用,倭国贫瘠之地,不要夸大其词。纵使金山银山,开采也会艰难,朝廷得不偿失。
退而求其次吧,李九同意遣使,稳住倭国政府。中大兄吓破胆,担心唐国使团,刺探本**情,拒绝他们进京。可是这样耗着,总归不是办法,中大兄派使者,去对马岛宣诏,再次派出遣唐使。
两艘遣唐大船,共二百五十人,大使是守大石,副使是坂合部石积。陪同大唐使船,从对马岛出发,沿着朝鲜半岛,辽东半岛航行。横渡渤海湾口,登陆山东半岛,陆路前往京师。
仁愿在信中表示,预计今年年底,使团抵达京师。按照历史记载,此乃倭国派的,第五次遣唐使。可在武康看来,本次是送唐使,把郭务悰使团,安全护送回唐。
倭国公主明日香,得到这个消息,哭的稀里哗啦。跑去倭国公馆,找到川岛皇子,兄妹共诉衷肠。说起来挺可怜,他们兄妹两个,本是倭国王族。白村江海战时,被熊津舰队俘虏,沦为了阶下囚。
当晚床笫之间,武康和她闲聊,说出这样的话:遣唐使回倭时,你也跟着走吧。回去做个公主,比留在我身边,做区区侍妾好。我扬威白村江,团灭倭国海军,我武康的名字,肯定家喻户晓。
而武康的女人,对于倭国贵族,绝对是香饽饽。找个贵族嫁了,过些贵族生活,真比做妾室好。废话还没说完,小公主就哭了,生是武家的人,死是武家的鬼。
感觉莫名其妙,我这粗鄙武夫,值得你留恋吗?信的第三部分,武康直接骂娘,想抽仁愿耳光。带方州刺史刘仁轨,带着新罗、百济,倭国
、耽罗(济州岛)使者,以及留守卫士,乘船返回大唐。
李九准备封禅,他带使团道贺,马屁拍的真好。李九龙颜大悦,仁轨必定升官,可能还是高官。田舍奴刘仁愿,离开京师之前,乃翁耳提面命。不要驻守熊津,新兵交给仁轨,你带老兵回来。
我的真实目的,让你带回使团,拍李九的马屁,从而加官进爵。你可真大方啊,自愿留下驻守,千载难逢之机,便宜了刘仁轨。烂泥扶不上墙,乃翁给你机会,你却拱手让人,活该你被流放。
虽然怒其不争,却也无计可施,转念仔细想想,其实不怪仁愿。他只是个武将,那点微末道行,玩不过刘仁轨。估计三言两语,就被人家忽悠,北都找不到了。事情已成定局,仁轨飞黄腾达,我是挡不住喽。
此时政事堂中,传出了争吵声,武康凝视聆听,心中再度凄苦。争吵的双方,陆敦信和姜恪;争吵的话题,因为李九提出,熊津都尉扶余隆,新罗王金法敏,两人释去旧怨。
敦信表示附议,双方冰释前嫌,熊津才会稳定。姜恪针锋相对,新罗百济两国,曾经互为宿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强行干预,恐新罗离心。唐罗军事联盟,可能岌岌可危,对攻略高句丽,百害而无一利。
争吵还在继续,武康唉声叹气,姜恪是明白人。若我是金法敏,肯定气的咬牙,大唐太霸道了。等到争吵停止,李九一锤定音,吩咐起草诏书,诏令两国释怨。
只要诏书下达,唐罗军事联盟,彻底土崩瓦解。接下来的战事,共伐高句丽时,新罗会阳奉阴违。武康万分笃信,灭高句丽之日,唐罗开战之时。
虽然不愿承认,却绕不开事实,结局已经注定,并不看好大唐。战略角度上说,南韩平原广阔,足以支撑政权。只要政权不弱,唐朝注定失败,因为补给不足。
海路支援半岛,那是痴人说梦。昔日灭亡百济,调十三万海军,已经倾尽国力。导致沿海贫瘠,李九无可奈何,罢免沿海造船。海路支援半岛,怕是杯水车薪,你能造多少船?
陆路也很艰难,从关中到辽东,再到朝鲜半岛,补给线太长了。所以综上所述,唐罗开战之后,唐朝注定失败,会被赶出半岛。诏书没有意义,结局都注定了,还争吵个毛线?
很快画风突变,李九连连叫好,然后哈哈大笑:许卿呈的文章,可谓妙笔生花,让我欲罢不能。龙门县王子安,年岁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洛阳紫微城,东华门东台,官署正北方,政治中心政事堂。李治主持会议,六大宰相与会,商讨国家要务。最高决策机构,大唐重大事务,都在这里决策。所以官居宰相,从而称量天下,是官员的梦想。
此刻正在讨论,泰山封禅问题,需要四位封禅使。结果毫不意外,英国公、司空李勣,高阳郡公、太子少师许敬宗,嘉兴县子、右相陆敦信,钜鹿郡男、左相窦德玄,共同检校封禅使。
司戎太常伯、永安郡公姜恪,因为资历尚浅,所以靠边站吧。比他更惨的,楚国公武康,进不去大门。身上穿明光铠,手里拄千牛刀,电线杆杵门外,履行保安工作。
本月初回长安,去追赠于志宁,本月十二返程。收刘仁愿书信,信息量有些大,颇为振奋人心。高句丽莫离支,权臣渊盖苏文,已经病入膏肓。根据探子汇报,已经卧床不起,最多熬到明年。
其实渊盖苏文,姓渊名盖苏文,只是很不凑巧,唐高祖名李渊。唐人为了避讳,称其泉盖苏文,或者钱盖苏文。这也是个牛人,发动军事政变,分尸了荣留王。
政变成功以后,自称大莫离支,立荣留王的侄子,为高句丽新国王,历史称其高藏王。其实就是傀儡,军权连同政权,泉盖苏文掌握。在他掌权期间,开启了与大唐,二十年的战争。
结果令人唏嘘,大唐干不掉他,岁月拖垮了他。本来雄才大略,可惜不会持家,内务处理不好。他的三个儿子,向来貌合神离,彼此龌龊不断。他的卧床不起,让子嗣的争斗,摆到了桌面上。
其长子渊男生,是合法继承人,可惜才能平庸。龙朔元年九月,率领五万精锐,驻守鸭绿江岸,对峙大唐天兵。然而天佑大唐,鸭绿江结冰了,契苾何力将军,乘冰猛扑对岸。
男生全军覆没,被斩首三万余,其余全部投降,本人仅以身免。武康给出评价,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如此大的惨败,是契苾将军牛逼,还是渊男生弱鸡?
也正是这场大败,导致高句丽朝堂,对其丧失信心。他的两个胞弟,渊男建和渊男产,趁机兴风作浪。不断拉拢朝臣,托关系走门路,与兄分庭抗礼。
高句丽的内讧,已然如火如荼,这让武康**。列宁先生说过,最强大的堡垒,先从内部攻破。渊盖苏文掌权时,高句丽齐心协力,大唐无数次出兵,全都无功而返。
只有他们内讧,然后自废武功,才会有机可乘。武康甚至觉的,此刻在高句丽,正在酝酿政变。类似玄武门政变,男建和男产联盟,男生四面楚歌,可能死于政变。
估计最好结果,是男生被驱逐,穷途末路之下,祈求大唐援助。到了那个时候,荡平辽东契机,就会瓜熟蒂落。
首先名正言顺,可以对外宣称,我们不是侵略,而是帮助男生,平定辽东内乱。其次事半功倍,由渊男生领路,可以避实就虚,兵临平壤城下。
所以回到洛阳,每天都在祈祷,老渊赶快去死。您老驾鹤西归,后辈没有顾忌,内讧才会爆发。每天三炷清香,佛前诚心祷告,画圈圈诅咒你,早死早超生吧。
除了高句丽方面,刘仁愿在书信里,还讲述倭国近况。按照武康指示,以散官郭务悰,乘船访问倭国。出使核心目的,告诫倭国政府,别插手朝鲜半岛。
白村江海战后,武康第一时间,请求朝廷允许。由他亲自率领,大唐熊津舰队,攻击倭国本土。可惜不出预料,朝廷严词拒绝,大唐战略核心,依然是高句丽。
武康在奏疏中,几乎夸大其词,说倭国有银山。如果据为己有,那么一夜暴富,可以摆脱钱荒。依旧没有卵用,倭国贫瘠之地,不要夸大其词。纵使金山银山,开采也会艰难,朝廷得不偿失。
退而求其次吧,李九同意遣使,稳住倭国政府。中大兄吓破胆,担心唐国使团,刺探本**情,拒绝他们进京。可是这样耗着,总归不是办法,中大兄派使者,去对马岛宣诏,再次派出遣唐使。
两艘遣唐大船,共二百五十人,大使是守大石,副使是坂合部石积。陪同大唐使船,从对马岛出发,沿着朝鲜半岛,辽东半岛航行。横渡渤海湾口,登陆山东半岛,陆路前往京师。
仁愿在信中表示,预计今年年底,使团抵达京师。按照历史记载,此乃倭国派的,第五次遣唐使。可在武康看来,本次是送唐使,把郭务悰使团,安全护送回唐。
倭国公主明日香,得到这个消息,哭的稀里哗啦。跑去倭国公馆,找到川岛皇子,兄妹共诉衷肠。说起来挺可怜,他们兄妹两个,本是倭国王族。白村江海战时,被熊津舰队俘虏,沦为了阶下囚。
当晚床笫之间,武康和她闲聊,说出这样的话:遣唐使回倭时,你也跟着走吧。回去做个公主,比留在我身边,做区区侍妾好。我扬威白村江,团灭倭国海军,我武康的名字,肯定家喻户晓。
而武康的女人,对于倭国贵族,绝对是香饽饽。找个贵族嫁了,过些贵族生活,真比做妾室好。废话还没说完,小公主就哭了,生是武家的人,死是武家的鬼。
感觉莫名其妙,我这粗鄙武夫,值得你留恋吗?信的第三部分,武康直接骂娘,想抽仁愿耳光。带方州刺史刘仁轨,带着新罗、百济,倭国
、耽罗(济州岛)使者,以及留守卫士,乘船返回大唐。
李九准备封禅,他带使团道贺,马屁拍的真好。李九龙颜大悦,仁轨必定升官,可能还是高官。田舍奴刘仁愿,离开京师之前,乃翁耳提面命。不要驻守熊津,新兵交给仁轨,你带老兵回来。
我的真实目的,让你带回使团,拍李九的马屁,从而加官进爵。你可真大方啊,自愿留下驻守,千载难逢之机,便宜了刘仁轨。烂泥扶不上墙,乃翁给你机会,你却拱手让人,活该你被流放。
虽然怒其不争,却也无计可施,转念仔细想想,其实不怪仁愿。他只是个武将,那点微末道行,玩不过刘仁轨。估计三言两语,就被人家忽悠,北都找不到了。事情已成定局,仁轨飞黄腾达,我是挡不住喽。
此时政事堂中,传出了争吵声,武康凝视聆听,心中再度凄苦。争吵的双方,陆敦信和姜恪;争吵的话题,因为李九提出,熊津都尉扶余隆,新罗王金法敏,两人释去旧怨。
敦信表示附议,双方冰释前嫌,熊津才会稳定。姜恪针锋相对,新罗百济两国,曾经互为宿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强行干预,恐新罗离心。唐罗军事联盟,可能岌岌可危,对攻略高句丽,百害而无一利。
争吵还在继续,武康唉声叹气,姜恪是明白人。若我是金法敏,肯定气的咬牙,大唐太霸道了。等到争吵停止,李九一锤定音,吩咐起草诏书,诏令两国释怨。
只要诏书下达,唐罗军事联盟,彻底土崩瓦解。接下来的战事,共伐高句丽时,新罗会阳奉阴违。武康万分笃信,灭高句丽之日,唐罗开战之时。
虽然不愿承认,却绕不开事实,结局已经注定,并不看好大唐。战略角度上说,南韩平原广阔,足以支撑政权。只要政权不弱,唐朝注定失败,因为补给不足。
海路支援半岛,那是痴人说梦。昔日灭亡百济,调十三万海军,已经倾尽国力。导致沿海贫瘠,李九无可奈何,罢免沿海造船。海路支援半岛,怕是杯水车薪,你能造多少船?
陆路也很艰难,从关中到辽东,再到朝鲜半岛,补给线太长了。所以综上所述,唐罗开战之后,唐朝注定失败,会被赶出半岛。诏书没有意义,结局都注定了,还争吵个毛线?
很快画风突变,李九连连叫好,然后哈哈大笑:许卿呈的文章,可谓妙笔生花,让我欲罢不能。龙门县王子安,年岁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