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公道(2/2)
《尘劫录》作者:赤军 2019-12-16 05:57
,相侑前来衙署找我,紧张兮兮地说:“禀大人,这样施粥,怕是过不去本月就要告罄。”我吃了一惊:“那些顽民,莫非吃得太多吗?每日一餐,有个半饱就行了,二回来取,定不给予!”
相侑回答道:“小人早想到这点,都在每日施粥前先放牌,一人一枚,交牌取粥。然而这两日前来求赈的多出一倍有余,临时劈了小人自家后院的修竹做牌,也无法补足。遣人仔细打探,原来竟有半数不是本县之民,是由外县流亡来的哩!”
对啊,闹饥荒的不仅我怀化一县,邻县的饥民听说这里舍粥,哪有不赶紧跑过来的道理?然而短短五天,竟然求赈的人群中就混杂了一半外乡人,多少有点令人难以置信。我盯着相侑的眼睛:“果有如此之数?莫非你们中饱私囊,却故以此说来惑我?”
相侑连连磕头:“大人宽放小人之甥,如有再造之德,是大人放出来的粮米,小人怎敢中没?大人若不是信,自去粥场查看便是。”
开玩笑,我堂堂一县之长,怎能亲自跑去粥场和那些衣衫褴褛的饥民混在一起?何况,就算我亲自前往查访,他们那么多缙绅乡宦联合起来,很容易造点假象把我饶进去。我一边留心观察相侑的神色,一边问他:“那么,你有何解决之策?”
“城外乱民纵横,恐不日便到城下,”相侑小心翼翼地回答说,“怎可每日大开四门来舍粥?小人们商议了一下,不如将城外饥民尽数赶将出去,关闭大门,只赈济城中饥民。如此,也可不出差错——外县之民,自有外县的令、长管理,都拥来本县,受大人活命之德,正如母乳有限,不活己儿,却哺他女,小人等窃为大人不值。”
不用他们“窃”,我自己都感到不值。可是这样一来——“城外本县饥民又待如何?他们亦我之子民也,我亦他们的父母,怎忍不加赈济,任其灭亡?”相侑听了我的话,面露哀戚之色,似乎还想挤出点眼泪来的,可惜没能成功:“我有两儿,时势所迫,只能活其一,虽是不忍,却也不得不然了。”
我看分明是这些缙绅乡宦被乱民吓破了胆,只想赶紧逃到城里来,关闭四门,好求个平安。可你们分明也是些短视的家伙,我在这里舍粥,若有乱民杀来,受过我恩惠的这些饥民定会拿起武器,协助官兵与乱民作战;我一关闭四门,那些本县乡下的农民绝了生路,说不定也裹进乱民堆里,并且对我恨之入骨,定要攻破城池来取我性命——同时也饶不了你们的性命呀。
※※※
我否决了相侑的建议,然而时隔仅仅两天,却又不得不依他所说关闭了四门。原来那些乱民果然蜂拥进了怀化县,逐渐逼近县城。据尉忌出城探查得来的情报,他们总共有一万多人,半数都手持从官兵处抢得的武器,竟然还有脑,自称“公道大将军”。
听见这个名称就忍不住想笑。公道,公道,这个世界上哪来那么多天公地道?老天若公,就不会降下灾祸来,地若有道,农田里也不会歉收,天地毫无公道,倒求人世有公道,不是缘木求鱼吗?
其实最不平的是我,我自认上任以来,没有欺凌过百姓,不但如此,还搜罗私库,建场施粥——公库里徒穷四壁,那是上任县长作孽,关我什么事呀,乱民们越聚越多,那是国岸征剿无方,也并非我的错误。现在我倒要被迫关闭怀化四门,领着数百名老弱残兵日夜上城守护,连安稳觉也难寻一个,若求公道,先公道了我吧!
不过那个所谓的“公道大将军”还挺有本事,他挟裹那些被我关在城外的饥民,眨眼间兵力翻了整整一倍,把城池围困得水泄不通。攻城前,先射进来一封箭书,要我交出五千石粮草来,他就转身走人,继续往西去劫掠。
往西去是对的,西面虚6,再往西永泰、中野,虽然说不上仓廪充实,肯定比连年遭灾的郴南要富裕。可我哪里还拿得出五千石粮草来呀?!
本想好好向对方解释,请他降低点要求,可我终究是朝廷官员,若对那些乱民低声下气的,将来被御史弹劾,说不定背个“通贼”的罪名,押赴西市斩——就算幸免一死,宦途也肯定就此终结了。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时候再想起“宦途”一词,我倒似乎毫无留恋之意……这宦途也实在是太艰难了,步步坎坷,没有一天舒心过。
豁出去了,数百名士兵肯定守不住城,不如叫尉忌保护着我,趁夜杀出城去吧。虽说弃城而走也是罪名,但应该不至于死,最多也就贬官三级。我现在秩八百石,贬下三级就是比六百石,小官还是有得做的。况且,若父亲肯出金赎罪,或许只需要贬一级就可以了。
出金赎罪,一级是十万钱,贬两级二十万钱……父亲未必拿得出来。私库里剩下的一些财务,若能带出城去,或许还可以补足这个数目……
我正在心烦意乱,相侑又找上门来:“不过五千石粮草,大人何妨允了他们所请,以免城池遭灾,玉石俱焚。”我向他一瞪眼睛:“库中哪里还有这么多粮食?难道你有吗?!”
相侑眨了眨小眼睛,有些无奈地问道:“不知道库中还有多少粮食?据小人估计,两三千石总还能刮出来。小人会聚城中缙绅,大家凑上一凑,再合两千石……”我听了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你们家中还有那么多粮食,怎么不早些拿出来放赈?!”
正在怒不可遏的时候,忽然尉忌跑了进来,大声说道:“城已破了,大人快走!”我大吃一惊:“这些顽民,不是说只要献出五千石粮草,便不攻城的吗?”“是有人打开城门,放贼人进城的,”尉忌狠狠瞪了相侑一眼,“正是此人之甥郕朗开的城门!”
相侑回答道:“小人早想到这点,都在每日施粥前先放牌,一人一枚,交牌取粥。然而这两日前来求赈的多出一倍有余,临时劈了小人自家后院的修竹做牌,也无法补足。遣人仔细打探,原来竟有半数不是本县之民,是由外县流亡来的哩!”
对啊,闹饥荒的不仅我怀化一县,邻县的饥民听说这里舍粥,哪有不赶紧跑过来的道理?然而短短五天,竟然求赈的人群中就混杂了一半外乡人,多少有点令人难以置信。我盯着相侑的眼睛:“果有如此之数?莫非你们中饱私囊,却故以此说来惑我?”
相侑连连磕头:“大人宽放小人之甥,如有再造之德,是大人放出来的粮米,小人怎敢中没?大人若不是信,自去粥场查看便是。”
开玩笑,我堂堂一县之长,怎能亲自跑去粥场和那些衣衫褴褛的饥民混在一起?何况,就算我亲自前往查访,他们那么多缙绅乡宦联合起来,很容易造点假象把我饶进去。我一边留心观察相侑的神色,一边问他:“那么,你有何解决之策?”
“城外乱民纵横,恐不日便到城下,”相侑小心翼翼地回答说,“怎可每日大开四门来舍粥?小人们商议了一下,不如将城外饥民尽数赶将出去,关闭大门,只赈济城中饥民。如此,也可不出差错——外县之民,自有外县的令、长管理,都拥来本县,受大人活命之德,正如母乳有限,不活己儿,却哺他女,小人等窃为大人不值。”
不用他们“窃”,我自己都感到不值。可是这样一来——“城外本县饥民又待如何?他们亦我之子民也,我亦他们的父母,怎忍不加赈济,任其灭亡?”相侑听了我的话,面露哀戚之色,似乎还想挤出点眼泪来的,可惜没能成功:“我有两儿,时势所迫,只能活其一,虽是不忍,却也不得不然了。”
我看分明是这些缙绅乡宦被乱民吓破了胆,只想赶紧逃到城里来,关闭四门,好求个平安。可你们分明也是些短视的家伙,我在这里舍粥,若有乱民杀来,受过我恩惠的这些饥民定会拿起武器,协助官兵与乱民作战;我一关闭四门,那些本县乡下的农民绝了生路,说不定也裹进乱民堆里,并且对我恨之入骨,定要攻破城池来取我性命——同时也饶不了你们的性命呀。
※※※
我否决了相侑的建议,然而时隔仅仅两天,却又不得不依他所说关闭了四门。原来那些乱民果然蜂拥进了怀化县,逐渐逼近县城。据尉忌出城探查得来的情报,他们总共有一万多人,半数都手持从官兵处抢得的武器,竟然还有脑,自称“公道大将军”。
听见这个名称就忍不住想笑。公道,公道,这个世界上哪来那么多天公地道?老天若公,就不会降下灾祸来,地若有道,农田里也不会歉收,天地毫无公道,倒求人世有公道,不是缘木求鱼吗?
其实最不平的是我,我自认上任以来,没有欺凌过百姓,不但如此,还搜罗私库,建场施粥——公库里徒穷四壁,那是上任县长作孽,关我什么事呀,乱民们越聚越多,那是国岸征剿无方,也并非我的错误。现在我倒要被迫关闭怀化四门,领着数百名老弱残兵日夜上城守护,连安稳觉也难寻一个,若求公道,先公道了我吧!
不过那个所谓的“公道大将军”还挺有本事,他挟裹那些被我关在城外的饥民,眨眼间兵力翻了整整一倍,把城池围困得水泄不通。攻城前,先射进来一封箭书,要我交出五千石粮草来,他就转身走人,继续往西去劫掠。
往西去是对的,西面虚6,再往西永泰、中野,虽然说不上仓廪充实,肯定比连年遭灾的郴南要富裕。可我哪里还拿得出五千石粮草来呀?!
本想好好向对方解释,请他降低点要求,可我终究是朝廷官员,若对那些乱民低声下气的,将来被御史弹劾,说不定背个“通贼”的罪名,押赴西市斩——就算幸免一死,宦途也肯定就此终结了。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时候再想起“宦途”一词,我倒似乎毫无留恋之意……这宦途也实在是太艰难了,步步坎坷,没有一天舒心过。
豁出去了,数百名士兵肯定守不住城,不如叫尉忌保护着我,趁夜杀出城去吧。虽说弃城而走也是罪名,但应该不至于死,最多也就贬官三级。我现在秩八百石,贬下三级就是比六百石,小官还是有得做的。况且,若父亲肯出金赎罪,或许只需要贬一级就可以了。
出金赎罪,一级是十万钱,贬两级二十万钱……父亲未必拿得出来。私库里剩下的一些财务,若能带出城去,或许还可以补足这个数目……
我正在心烦意乱,相侑又找上门来:“不过五千石粮草,大人何妨允了他们所请,以免城池遭灾,玉石俱焚。”我向他一瞪眼睛:“库中哪里还有这么多粮食?难道你有吗?!”
相侑眨了眨小眼睛,有些无奈地问道:“不知道库中还有多少粮食?据小人估计,两三千石总还能刮出来。小人会聚城中缙绅,大家凑上一凑,再合两千石……”我听了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你们家中还有那么多粮食,怎么不早些拿出来放赈?!”
正在怒不可遏的时候,忽然尉忌跑了进来,大声说道:“城已破了,大人快走!”我大吃一惊:“这些顽民,不是说只要献出五千石粮草,便不攻城的吗?”“是有人打开城门,放贼人进城的,”尉忌狠狠瞪了相侑一眼,“正是此人之甥郕朗开的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