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安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中华再起章节目录 > (246)分权

(246)分权

新中华再起作者:淡墨青衫 2019-12-26 00:53
    政治的多元化也是呈现出端倪来。对地方的控制特别是张华轩改了府州县一级异地做官这一条特别是妙极。

    本地人做本地的亲民官在以前历朝有个坏处坏在宗族把持那简直就可以把地方变成独立王国。

    新朝就绝无这种问题淮军已经把地方势力摧毁的干干净净。不会再有所谓的士绅出来干涉地方政务了。

    历朝历代无不是靠地方势力与朝廷共治天下异地为官的要么捞钱想做实事的就得与地方势力妥协合作。而官员到了地方言语不通人生地疏光是了解地方情形就要很久三年一考优异升迁中平转调最下者留任或解职。所以官员都不愿生事因为朝廷考绩最优等的就是四个字:地方安静。

    怎么安静?没匪盗没洪水没旱灾诉讼也少这就是所谓地方安静了。明季时地方上连水利也不修清朝略好一些不过左右也是百姓无事不要生非为要旨。一切明进步一切思想进步则自然无从谈起更不要谈展地方了。

    所以清朝的所谓盛世不过就是邀天之福康乾年间大量引进玉米番薯等外来作物高产保得人丁滋盛人能吃饱自然没有起义也就是所谓盛世了。而乾隆中期之后人口过两亿清廷又全无办法一味等死而已。人口越多吃不饱的流民就越多则起义就越多。而地方官员与中央的盘苛加税也就越多则恶性循环不已。

    改革官制之后根据张之洞的判断。大帅的最终决定将是以一省的布政使直接管县而不是由以前地州府代管。这样一方面增加了县一级的地方自治一方面却又加强了省一级对县治的直管减免中间环节节省经费与官员数量。根据张之洞的理解以后的州府一级就等于是大一点的县城。只管自己不需要一府管十余县。

    这样做的好处显然而弊端就是害怕政令不达。这种管理的办法在清朝是无法想象的。省一级的机构非得庞大到不可承受为止。而在新朝就绝无这种问题。人浮于世甚至是官员不理事凡事交给幕客师爷打理地事在新朝机构健全的前提下则绝无可能。而随着道路与邮传的越完善甚至可想而知的是电报在各级官府之间架设完毕。省级的布政使与县级之间的政令沟通将会何等的方便!

    当然。张之洞认为这种地方政治改革没有中央改革那般容易。

    在张华轩的身边聚集了大量地人才分门别类区分使用。有善长经济之学地有善长文墨的有懂财务税赋的也有政治长才或军事长才的这些人才。是他这几年来辛苦自全国搜罗而来而绝非一日之功。所以在内阁建立之前各部门其实已经可以正常运作内阁一成立事事顺手阎敬铭统领政务多年威望足够所以中央改制。没有任何的困难。

    地方上就稍嫌困难一些。人才难得到得现在张之洞才明白张华轩为什么要投入那么多钱在求是学堂上了。

    以张之洞看来要改革地方制度。非得达到几个必要的条件。第一便是道路桥梁之设施完善。第二便是通迅之快捷。第三便是最重要一条便是人才储备地充足。

    改革地方制度与中央配合。还得需要大量的事务型人才与地方领导型的人才。前者刚毕业的学子锻炼一下就可以了。而后者却需要常时间的考察与培养。

    乐观的估计。是在二十年之后在大多数省份可以建立起良好的高效而廉洁的地方政府架构完成省级与县级之间地良好的政令沟通。

    而现在的地方主政者当以修养民生兴修水利戏农兴桑改良农业技术培养地方人才为重中之重。

    这一切张华轩无一例外的在例行布的公报中指出来了。

    大帅善文字。倒不是说张华轩的八股写的好写八股他连破题都做不到敬谢不敏。张华轩强就强在白话公文上了。

    没有废话没有当时文言杂白话的那种半生不熟地尴尬。张华轩得天独厚这一方面是无数大师奋斗后地结果他的白话公文水平是完全越时代地产物令得时人佩服不已学习却又学习不来。

    自白话文运动后古代书面汉语与口语的结合何其困难历数十年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