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说明书(2/2)
《建党伟业》作者: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2019-11-22 19:18
辟12天后遭举国反对即遭失败,后蛰居津门。
胡适(吴彦祖 饰):字适之,1917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并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罗家伦(王力宏 饰):字志希,1917年进入北京大学文科,成为蔡元培的学生。1919年成立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同年当选为北京学生界代表,到上海参加全国学联成立大会,支持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起草了白话宣言并在5月26日的《每周评论》上第一次提出“五四运动”这个名词,一直沿用至今。
梁启超(张家辉 饰):字卓如,1916年赴两广地区参加反袁斗争。袁世凯死后出任段祺瑞北洋**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1917年11月段祺瑞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
王会悟(周迅 饰):拥护新文化运动,赞成采用白话文,关心妇女解放运动,曾以白话致函陈独秀,得到其复信鼓励。1921年4月,与李达在上海法租界渔阳里二号陈独秀寓所结婚。王会悟为中国**的建立,特别是“一大”改址南湖做过重大贡献,被誉为“一大”幕后功臣、“**第一任保卫部长”。
朱德(廖凡 饰):字玉阶。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3年后在滇军任营长、副团长、团长、旅长。曾参加护国、护法战争。1922年赴德国留学,同年加入中国**。
宋庆龄(董洁 饰):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学成归国后改革和建设祖国的抱负无由施展。她径直到流亡的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不久即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1915年10月25日,与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婚。
小凤仙(杨颖 饰):原名朱筱凤,民国初年名动公卿的名妓,1915年结识蔡锷,袁世凯称帝前夕助蔡锷逃离北京。
电影《建党伟业》主创阐述
导演韩三平对于《建党伟业》的阐述
电影《建党伟业》由三个单元构成。
第一单元:乱象纷纭
电影《建党伟业》开篇所表现的是一个战乱纷繁的时代。1911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延续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却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的中国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到1917年7月12日张勋复辟失败,短短六年间中国出现了两次帝制回潮,换了三任大总统,爆发了四场内战,造就了一大批大大小小拥兵自重割据地方的军阀。在此期间,东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压迫与掠夺依旧,劳苦大众的贫穷蒙昧依旧,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的陈旧腐朽依旧,而长期的军阀混战更是使得人民的苦痛和民族的危机极度加剧,战祸频仍,民不聊生。许多昙花一现的历史人物在这一时期走马灯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其中既有袁世凯、黎元洪、徐世昌、冯国璋、段祺瑞、张勋、曹琨、吴佩孚等乱世枭雄,也不乏孙中山、宋教仁、黄兴、蔡锷、廖仲恺、于右任这样的仁人志士,以及梁启超、康有为、蒋百里、陈其美、蒋介石、陶成章等风云人物。这些人物交织、碰撞,组成了《建党伟业》的第一个乐章。民国肇造,乱象纷纭,一个“乱”字准确地描述和概括了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状况,同时也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折射出了中国**诞生的复杂时代背景。在这一单元中担纲主演的主要是周润发、赵本山、刘德华、张震、张涵予、范伟、冯巩、吕良伟、柳云龙、黄剑涛、郭晓东、聂远、郭涛、马少骅等实力派明星。
第二单元:上下求索
辛亥革命之后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使得两千年来一直被尊奉的旧理念旧思想逐渐开始受到当时的中国知识阶层的质疑,在此基础上,一些知名学者和青年学生开始对洋务运动乃至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史进行反思,一场救国思想和救国理论的大碰撞由此发端。辛亥革命后无休止的分裂和内战,没能让中国人看到国家和民族的出路,在当时的中国,皇冠落地之后,中国向何处去,仍然是一个无解的命题。辛亥革命建立了共和制度,然而却没能形成一个拥有广泛民意基础的现代化政党,没有现代化政党政治的共和制度实际上徒具共和之形,而无共和之实,如何才能真正实现从帝制到共和的过渡,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力量始终在探索,接受了近代化思想和理念的知识分子仁人志士们也在进行着孜孜不倦的探索。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大时代,顽固守旧的人依然抱残守缺,锐意革新的人们却在阔步进取,由改革文风到变革体制,由对“德先生”和“赛先生”的追求到对科学**的探索,大浪淘沙,一群怀揣以天下为己任理想的先进分子逐渐站到了时代的最前列,他们当中,有李大钊、陈独秀、胡适、蔡元培、辜鸿铭、杨昌济这样的知名学者,也有毛**、周恩来、张国焘、蔡畅、向警予、邓中夏、邓恩铭、蔡和森这样的青年学生,正是这样一群人,领导了中国第一次有工人阶级参加的群众运动五四运动;也正是这样一群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具备现代化特征的新型政党中国**,开启了中国政党政治的先声。在这一单元中,发生在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和发生在1919年的中国五四运动是两个关键性的节点,前者使得一种全新的政治理念开始传入中国,后者则令这种全新的政治理念开始为更多的中国知识精英所关注,为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组织基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张勋复辟之后,旧的学说和理论开始受到知识界和学术界的广泛质疑,一场信仰危机随之爆发;巴黎和会上的失败,更是令辛亥革命的元勋们曾经寄予厚望的西方价值体系在国人心中彻底破产,然而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却令人们在绝望的黑暗中看到了一线希望的曙光。怀揣救国理想的人们以热切期盼的目光,开始关注俄国革命的成功经验,开始关注俄国的革命政党布尔什维克,开始关注指导其获得成功的先进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在激烈的思想碰撞和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中,理想主义者们逐渐意识到,旧有的道路已经走不通了,必须用政党政治来改造中国,来领导反帝反封建求民主求共和的事业。在这一单元中担纲主演的主要是冯远征、张嘉译、李雪健、陈道明、吴彦祖、刘佩奇、王学圻、梁家辉、张家辉等实力派中年演员。
第三单元:热血青春
公元1921年的7月,一个名叫“中国**”的新型政党在上海悄然成立,当时这个政党在全国范围内只有57名党员,这个政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总共只有13名代表,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年纪最小的只有19岁。 这个政党到今天为止已经有了九十年的历史,六十年的执政经验,拥有八千万党员,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五千万人口的国家的执政党。据统计,从1921年到1949年,有超过370万中**员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自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建党伟业》所表现的那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变化最为剧烈的时代,各种思想理念频繁碰撞激烈交锋。那是一个年轻人的时代,是一个年纪轻轻做大事,年纪轻轻丢性命的时代。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志向远大意志坚定,他们对单纯的物质追求嗤之以鼻,粪土当年万户侯;他们对理想的追求矢志不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毛**、周恩来、朱德、邓恩铭等年轻人的身上,我们既能看到以天下为己任铁肩担道义的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理想,也能看到马克思主义这样的近代工业文明条件催生出的先进思想理念,正是这二者的结合,才有了中国**的诞生;也正是在这二者的相互作用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得以和中国革命及建设实践相结合,中国**才能够在短短28年间成为执政党。中国**的故事,是一个青春、激情、奋斗、献身的故事,在那一代年轻人的身上,担负着救亡图存、改写历史的大任,正是这批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描绘出了新生的中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文明之歌,我们今天的一切,都与他们当年的奋斗和努力息息相关,他们与我们,昨天和今天,血肉相连。在这一单元中担纲主演的是刘烨、陈坤、李晨、王学兵、周迅、李沁、张一山、张译、黄觉、邓超、周杰、黄轩等青年偶像派演员。
中国**给中国带来的是六十年的和平发展环境,是五千年历史上从所未有的教育推广和文化普及,是一个属于中国自己的工业文明时代。而这一切,都发源于八十九年前,发源于1921年的7月,发源于那些已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足迹的人们,在此,我们以电影故事片《建党伟业》向他们致敬,向他们的时代致敬。
导演黄建新自述
《建党伟业》有名有姓的演员有170多个,比《建国大业》还要多,光是片尾演员的字幕就很长时间。一个题材能够让很多好演员有兴趣,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拍摄《建国大业》的时候,我提前一个月才进的组,时间比较紧张,除了几个主角之外,其他一些演员经常是根据档期来确定他们的戏份,谁有档期谁过来拍,随时都有可能调整。但是这次不一样,时间相对充裕,确定演员基本是按照形象、演技和表演风格来综合考虑,谁的气质符合,他(她)与历史人物的相像程度等等。跟普通影片中选演员一模一样,谁合适就用谁。这其实是我们和演员共同完成的一个电影创作的过程、人物塑造的过程,这是一个整体。在后期制作阶段,因为影片的需要,又有一些人的戏份被剪掉,并不是他们演得不好,确实是最后考虑到影片整体的因素,只能舍弃主线之外的部分。剪片是个复杂的事情,但是仍然要对这些演员说声抱歉,所以我们就想做个花絮,把这些戏份放在网络上,总共大概有18分钟长,也算是对他们做出的补偿。
影片中的年轻人很多都是带着理想主义的热情参与到爱国运动中,动机是纯粹的,单纯的,这也是电影最打动人的地方。他们没有政治家的深思熟虑,但是热情却已经被点燃。和他们一样,参演的年轻演员们也都充满激情,他们演出完游行、演讲等戏份之后,经常是声音喊到嘶哑。包括我们的主创团队,好多也都是年轻人。年轻人能够保证电影和当代人审美习惯的结合,他们会有很多新的想法加入到影片的创作中。电影也是个体力活,年轻人的团队能够保证在激情下运转。朱德的形象跟我们在其它影视作品中认识的不太一样,以往认为朱德看上去总是显得十分憨厚,其实他是个骁勇善战的战将。廖凡在影片里饰演朱德,拍戏的时候从马上摔了下来,肩部的韧带拉裂了,打了12个钢钉。但是还是坚持拍了七天,拍完回到医院,医生说他是神经病,韧带都断了还不抓紧治疗。这些我都是后来才知道,我需要专门向廖凡这些敬业的演员表示感谢。
这部电影应该是近年来表现群众场面最大的,其中五四运动中的一场戏就有好几万的群众演员参与,而且像这种大场面群众戏还有很多,所以光是群众演员的费用就很高。影片片尾字幕包括演员在内就有1000多人,副导演有10个左右。因为韩总还有很多其它事务性工作,所以我和他分工前期都商量好,我在现场控制,韩总一有时间就会往现场跑,到了现场甚至还亲自掌镜拍摄。除此之外,我们还请了李少红、沈东、陆川三位导演各拍了一部分戏,李少红负责拍摄在俄罗斯取景的部分,沈东负责朱德领导的一场战争戏,陆川负责陈独秀演讲的戏份。这三位导演拍摄的戏加起来大概有十分钟。《建党伟业》的拍摄分成了ab组,这种分组拍摄的模式也是国际上常用的,b组主要交给这三位导演掌控,ab组同时进行拍摄才能保证按时完成。《建党伟业》拍摄将近5个月,b组工作20天左右,加起来光是拍摄就有180天。最后的成片130分钟左右。比《建国大业》短六分钟。
影片采用的三段式结构互相都是有紧密关联、贯穿到一起的。这三个历史时期,构成了这部电影。我们最早的设想是从1915年开始结构故事,还有一种想法是从1917年十月革命说起,但这两种就把北洋时期孙中山屡战屡败的过程忽略了,也就没有了一战巴黎和会后日本人要占领中国等等这些事件的交代。我们反复考虑,要想把事情讲清楚,必须把时间放长,要看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民族心灵的发展。巴黎和会是引发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看清这些,才能明白在300多个政党林立的时候,中国**作为一个新的政党为什么能够成长起来,并且变成未来的执政党。前期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查史料,研究细节,大的框架一边拍一边改,改了40稿。这部电影难拍就在于,不能有大的历史硬伤,还要艺术创作,编细节,要有时代氛围,还要符合今天观众的趣味,其实是挺难的。对我们来说,也是对这段历史的重温和学习,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我们对历史的态度变得更加客观、公正,这些尽量在影片中体现出来。
有人说,无论看《建国大业》还是《建党伟业》,最大的兴趣就是去看明星。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观众愿意冲着谁去都行,哪怕是闲着没事干正好从影院门口过,进去看场电影也行。《建国大业》的时候就是这样,但是好多人看过之后发现,原来电影还有好多其他东西。我们尽量做得让观众爱看,例如影片中有一段是毛**和杨开慧的戏,剧组里的几个女孩看过之后说是有韩剧的感觉,很浪漫。我们希望能从各个方面将这段红色历史进行商业化的表达,更容易让观众接受。
编剧董哲自述
在写作这个剧本之前,我先去罗列了大量历史事件的提纲。从1900年“庚子国变”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间大大小小的事件都拉了一个清单。后来产生几种意见,一种是表现1919年到1921年这个时间段,采取类似电影《开天辟地》的结构;还有一种是从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到1921年;另外一种也是最早的思路,就是从1914年一战爆发,日本人占领青岛起到1921年。但这集中方案都有一个问题,就是担心逻辑上会不完整。因为影片不是纯粹为表现全国57个党员,13个代表如何建立起来的,这些不是重点表现的对象。艺术表达的目的,是为什么在中国会出现中国**?通过影片,让观众感受到这一点。这是**的诞生在思想上,组织上,革命过程中的事件,同时也是历史的诸多因素堆砌到一个点上的社会结构的化学变化。最终在和导演的讨论之后,确定剧本选择1911年到1921年这个时间段。以辛亥革命做起点,以**建立做落点,这个结构从逻辑上完成了旧民主主义巅峰到新民主主义发端的过渡。1911年以前的部分就被舍弃掉了,尽管也有因果逻辑在,但它和建党的直接因素隔得相对较远。
剧本创作阶段,结构是对我最大的挑战,它困扰了我很长时间。到剧本进入讨论阶段,韩总提出要做三段式。三个段落中,第一段描述辛亥革命后国家混乱的状态,包括思想上的混乱。第二段是当时的仁人志士信奉的政治原则和理念以及他们做出的努力。这一时期什么样的政治流派、思想都有,出现了激烈的碰撞和交锋,还有中国命运的大讨论。有人还要坚
持儒家思想,认为需要改良求进步。包括辜鸿铭、章太炎、王国维等,还是站在旧文化的阵
线上。而鲁迅、胡适、李大钊等这些人站在新文化的阵地上,要搞新文化。大家其实都在求
发展,只是方式不同。举个例子,辜鸿铭这个人是南洋出生的,会七八个国家的语言,从小
接受西式教育,可以说学贯中西。但是他又反对男女平等和一夫一妻制,在跟别人争论时,他说过这么一句话,到底是一个茶壶配几个茶碗,还是几个茶壶配一个茶碗?可见他对新文
化的很多东西还是相当排斥。这是第二段百家争鸣的阶段,第三段主要表现五四运动之后,
**先驱们所做的努力。这个三段式的结构,也让影片的线索显得更加明晰。
这部电影有它的特殊性,要尊重历史,同时也还要留有一定的艺术创作空间。我尽量按照“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进行剧本的写作。比如五四运动时的某一天,李大钊上街了,陈
独秀没上街。但是李大钊上街演讲了没有,说了哪些话,他不一定是在这一天说的,不过我
们仍然可以用,进行一定艺术创作。因为电影不是历史研究,我们只是去表现,通过叙述把
这三个阶段表现出来就好了。当然在创作过程中也会有所取舍,不是摆在面前所有的菜都要夹到自己碗里。比如我开始想到的一场戏,是关于日本内阁的大讨论,因为我们对近代日本的认知不是特别明晰,所以想通过这场讨论对他们有个认知。但是最后仍然舍弃了,因为有些偏离主线。还有个趣闻,其实我们现在用的“**”这三个字是从日文里扒出来的。“**宣言”是日文的译法,如果引文直译的话,是“国际社会主义者宣言”。而且我们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都是留日的一些人,像李大钊、陈望道等人。
五四运动这一段落非常精彩,全景式展现了五四运动起因、经过、结果,从语言,行为,动作描画等方面,基本还原了当时五四青年的状态,可以说是全片中最大的**点。从党史上讲,五四运动为**成立做了组织准备。**成立时有三分之二的人员是参加过五四运动的。另外,棉花坡战斗也很精彩。虽然战斗很小,只有旅级,但这场战斗的直接影响是,袁世凯宣布取消抵制,不久后黯然死去。这里面朱德的形象也跟以往影视剧中完全不一样。他英勇善战,所以在这一时期也创下不小的功绩。当然我们也没有义务去为历史人物重新定位,表现的是他那个时代做过和说过的事情,而不是重新塑造这个人物,没有这种狂妄的想法,不管他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还是坏人。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寻找他们的内心逻辑。比如表现袁世凯称帝,签订二十一条,背景是什么,内心逻辑是什么?为什么能够称帝?因为他有资历,有权力。这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非评判由观众自己决定。
主创团队好多人都很年轻,我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和年长的人可能不一样,有年轻人的元素在里面。当时的年轻人和我们现在又什么不一样?其实差不多,他们也追星,只不过我们追的刘德华,他们追的思想先锋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他们才是年轻人的偶像。金一南教授曾经在书里说过,那是一个年纪轻轻做大事,年纪轻轻丢性命的时代。蒋介石39岁当上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毛**38岁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周恩来29岁任**中央*****,这些都是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的。韩总虽然已经57岁,但是他自己身上有着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激情和冲动。想事情也很单纯,希望集中全力把事情做好。他很关注年轻人的想法,会考虑年轻观众的接受程度和感受。还有就是不喜欢把事情做小,不会纠结于某个点,然后很明确地去做。比如在故事的处理上,他就要求不是去描述这个党如何躲着特务,怎么开会。因为一大会议本身很小,但它的重要性在于对后来历史的影响。需要关注的是,之前的整个积累和变革,还有它对后来的深远影响。
我是业余玩历史的票友,很多东西表面化的了解,关注的角度比较多。所以在拍摄现场也会对服装、化妆、道具等提一些建议。如果这些细节不重视的话,会影响影片的质量。比
如以往表现过的宋希濂出来挂着上将军衔,但他一辈子都没做过上将。常识性错误会降低影
片的品质。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因为年代戏必须讲究这些,一部电影就是由无数细节构成
的。这部电影美术团队也非常强大和完备,很少能让人挑出毛病。有一次我看到外景中的一
辆洋车,车上的铭牌是“北平”,但当时应该是“北京”,我就简单跟工作人员提了下,没
想到第二天早上开拍时所有的铭牌都换了,后来了解到,其实这些镜头未必带的上,但是大
家都是想把这部影片做精细。
美术指导易振洲自述
易振洲入行多年,是影视美术界的大腕,参与制作的电影包括《英雄》、《墨攻》、《投名状》、《东风雨》等等,获得过包括金鸡奖、金像奖等多项荣誉。因为刚刚和另外一部电签订了合同,易振洲错过了参与《建国大业》的机会。这一次,他早早就已经被导演提前预定,“就算其它戏不拍也要接这个,不能再留下遗憾”。
这部电影时间跨度大,事件也多,涉及到很多场景都需要重新搭建。大部分是已经不存在了,还有就是现有的空间环境很多也不适宜拍戏。在中影怀柔基地,我们几乎占用了所
有的摄影棚,从800平米到3000平米的都有,所以这部电影光是搭景就花了很大的精力。比如毛**工作过的北大图书馆,**召开一大会议时的游船,还有孙中山在日本期间的会议场所,无论大小,都要经过精心的设计重现。
有一部分特别重要的戏,还是在千方百计协调下去做实景拍摄。比如当时剧组还去了俄罗斯的列宁办公室和克里姆林宫进行重要场景的拍摄。虽然也能在棚里搭建,但考虑到戏份的重要性,为了追求真实感,还是跑到了俄罗斯去拍。虽然到那边之后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毕竟是那么重要的地方,在协调上就没有那么顺畅,但是最后拍下来,大家还是觉得值得。影片里还有一段巴黎公社墙的部分,预计是在巴黎拍摄,但经过实景考察之后发现季节和现有的环境都不合适,它隐藏在公墓的一个角落里,我们想突出的气势、感觉都没有,后来还是选择了搭景拍摄。
在影片开拍前的一个月,我们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收集当时的历史资料,去各地进行实景考察。我们希望尊重历史,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艺术再创造。首要的一点必须是尊重史实,让人觉得真实、可信,通过场景和道具带观众进入那个历史时期。那段时间实际上还留有清末的痕迹,包括图案、纹饰都比较花哨。通过添加那个时代的视觉语言,给观众带来真实感。但这些又不是完全还原,还要符合拍摄的需要,这也是导演提出的要求。
像**召开一大会议时的游船,是根据董必武还有其他一些元老当年的回忆设计的。那个船早就已经不在了,当地有个模拟的也拍不了,所以还得重新设计。空间结构基本还是按
照原来的木船做的,但是内部空间加大了,有利于拍摄。北大图书馆完全是重新搭建的,但
也不是完全的还原。在这里面的戏份比较多,包括原来可能发生在操场上的学生演讲、辩
论,都挪到这里拍,这也是从成本和拍摄操作的角度考虑,这样的话就必须加大内部空间。
设计的时候也参考了清华大学阅览室的感觉,包括里面书架的格局、取暖炉等细节都按原样
摆放,这些都是非常讲究的。
为了拍摄火车站的场景,我们专门去了辽宁的一个车站,那有老式的火车头,车厢也可
以改造,因为过去的车厢比现在的要短,车站也都经过了我们的改造。拍《建国大业》的时
候,有些景都是通过绿布抠像合成的,但是这里面涉及到这样的景比较多,都这样做的话就
太假了,我们就搭了两个车站,后来又根据这两个套出来三四个车站,包括上海、南京、北
京,还有些过场戏的小车站。
对我来说,每个场景都很重要,尤其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要做到位,否则影片的质量就会显得不够档次。这部影片让我更加有一种责任感,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本来在《建国大业》的时候导演就请我来做美术指导,但当时是刚和《东风雨》签完了合约,所以也留下了一些遗憾。当时导演就跟我预约了这部戏,所以就算其它戏都不接也要参与《建党伟业》。
胡适(吴彦祖 饰):字适之,1917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并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罗家伦(王力宏 饰):字志希,1917年进入北京大学文科,成为蔡元培的学生。1919年成立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同年当选为北京学生界代表,到上海参加全国学联成立大会,支持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起草了白话宣言并在5月26日的《每周评论》上第一次提出“五四运动”这个名词,一直沿用至今。
梁启超(张家辉 饰):字卓如,1916年赴两广地区参加反袁斗争。袁世凯死后出任段祺瑞北洋**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1917年11月段祺瑞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
王会悟(周迅 饰):拥护新文化运动,赞成采用白话文,关心妇女解放运动,曾以白话致函陈独秀,得到其复信鼓励。1921年4月,与李达在上海法租界渔阳里二号陈独秀寓所结婚。王会悟为中国**的建立,特别是“一大”改址南湖做过重大贡献,被誉为“一大”幕后功臣、“**第一任保卫部长”。
朱德(廖凡 饰):字玉阶。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3年后在滇军任营长、副团长、团长、旅长。曾参加护国、护法战争。1922年赴德国留学,同年加入中国**。
宋庆龄(董洁 饰):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学成归国后改革和建设祖国的抱负无由施展。她径直到流亡的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不久即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1915年10月25日,与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婚。
小凤仙(杨颖 饰):原名朱筱凤,民国初年名动公卿的名妓,1915年结识蔡锷,袁世凯称帝前夕助蔡锷逃离北京。
电影《建党伟业》主创阐述
导演韩三平对于《建党伟业》的阐述
电影《建党伟业》由三个单元构成。
第一单元:乱象纷纭
电影《建党伟业》开篇所表现的是一个战乱纷繁的时代。1911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延续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却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的中国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到1917年7月12日张勋复辟失败,短短六年间中国出现了两次帝制回潮,换了三任大总统,爆发了四场内战,造就了一大批大大小小拥兵自重割据地方的军阀。在此期间,东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压迫与掠夺依旧,劳苦大众的贫穷蒙昧依旧,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的陈旧腐朽依旧,而长期的军阀混战更是使得人民的苦痛和民族的危机极度加剧,战祸频仍,民不聊生。许多昙花一现的历史人物在这一时期走马灯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其中既有袁世凯、黎元洪、徐世昌、冯国璋、段祺瑞、张勋、曹琨、吴佩孚等乱世枭雄,也不乏孙中山、宋教仁、黄兴、蔡锷、廖仲恺、于右任这样的仁人志士,以及梁启超、康有为、蒋百里、陈其美、蒋介石、陶成章等风云人物。这些人物交织、碰撞,组成了《建党伟业》的第一个乐章。民国肇造,乱象纷纭,一个“乱”字准确地描述和概括了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状况,同时也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折射出了中国**诞生的复杂时代背景。在这一单元中担纲主演的主要是周润发、赵本山、刘德华、张震、张涵予、范伟、冯巩、吕良伟、柳云龙、黄剑涛、郭晓东、聂远、郭涛、马少骅等实力派明星。
第二单元:上下求索
辛亥革命之后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使得两千年来一直被尊奉的旧理念旧思想逐渐开始受到当时的中国知识阶层的质疑,在此基础上,一些知名学者和青年学生开始对洋务运动乃至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史进行反思,一场救国思想和救国理论的大碰撞由此发端。辛亥革命后无休止的分裂和内战,没能让中国人看到国家和民族的出路,在当时的中国,皇冠落地之后,中国向何处去,仍然是一个无解的命题。辛亥革命建立了共和制度,然而却没能形成一个拥有广泛民意基础的现代化政党,没有现代化政党政治的共和制度实际上徒具共和之形,而无共和之实,如何才能真正实现从帝制到共和的过渡,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力量始终在探索,接受了近代化思想和理念的知识分子仁人志士们也在进行着孜孜不倦的探索。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大时代,顽固守旧的人依然抱残守缺,锐意革新的人们却在阔步进取,由改革文风到变革体制,由对“德先生”和“赛先生”的追求到对科学**的探索,大浪淘沙,一群怀揣以天下为己任理想的先进分子逐渐站到了时代的最前列,他们当中,有李大钊、陈独秀、胡适、蔡元培、辜鸿铭、杨昌济这样的知名学者,也有毛**、周恩来、张国焘、蔡畅、向警予、邓中夏、邓恩铭、蔡和森这样的青年学生,正是这样一群人,领导了中国第一次有工人阶级参加的群众运动五四运动;也正是这样一群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具备现代化特征的新型政党中国**,开启了中国政党政治的先声。在这一单元中,发生在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和发生在1919年的中国五四运动是两个关键性的节点,前者使得一种全新的政治理念开始传入中国,后者则令这种全新的政治理念开始为更多的中国知识精英所关注,为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组织基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张勋复辟之后,旧的学说和理论开始受到知识界和学术界的广泛质疑,一场信仰危机随之爆发;巴黎和会上的失败,更是令辛亥革命的元勋们曾经寄予厚望的西方价值体系在国人心中彻底破产,然而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却令人们在绝望的黑暗中看到了一线希望的曙光。怀揣救国理想的人们以热切期盼的目光,开始关注俄国革命的成功经验,开始关注俄国的革命政党布尔什维克,开始关注指导其获得成功的先进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在激烈的思想碰撞和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中,理想主义者们逐渐意识到,旧有的道路已经走不通了,必须用政党政治来改造中国,来领导反帝反封建求民主求共和的事业。在这一单元中担纲主演的主要是冯远征、张嘉译、李雪健、陈道明、吴彦祖、刘佩奇、王学圻、梁家辉、张家辉等实力派中年演员。
第三单元:热血青春
公元1921年的7月,一个名叫“中国**”的新型政党在上海悄然成立,当时这个政党在全国范围内只有57名党员,这个政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总共只有13名代表,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年纪最小的只有19岁。 这个政党到今天为止已经有了九十年的历史,六十年的执政经验,拥有八千万党员,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五千万人口的国家的执政党。据统计,从1921年到1949年,有超过370万中**员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自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建党伟业》所表现的那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变化最为剧烈的时代,各种思想理念频繁碰撞激烈交锋。那是一个年轻人的时代,是一个年纪轻轻做大事,年纪轻轻丢性命的时代。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志向远大意志坚定,他们对单纯的物质追求嗤之以鼻,粪土当年万户侯;他们对理想的追求矢志不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毛**、周恩来、朱德、邓恩铭等年轻人的身上,我们既能看到以天下为己任铁肩担道义的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理想,也能看到马克思主义这样的近代工业文明条件催生出的先进思想理念,正是这二者的结合,才有了中国**的诞生;也正是在这二者的相互作用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得以和中国革命及建设实践相结合,中国**才能够在短短28年间成为执政党。中国**的故事,是一个青春、激情、奋斗、献身的故事,在那一代年轻人的身上,担负着救亡图存、改写历史的大任,正是这批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描绘出了新生的中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文明之歌,我们今天的一切,都与他们当年的奋斗和努力息息相关,他们与我们,昨天和今天,血肉相连。在这一单元中担纲主演的是刘烨、陈坤、李晨、王学兵、周迅、李沁、张一山、张译、黄觉、邓超、周杰、黄轩等青年偶像派演员。
中国**给中国带来的是六十年的和平发展环境,是五千年历史上从所未有的教育推广和文化普及,是一个属于中国自己的工业文明时代。而这一切,都发源于八十九年前,发源于1921年的7月,发源于那些已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足迹的人们,在此,我们以电影故事片《建党伟业》向他们致敬,向他们的时代致敬。
导演黄建新自述
《建党伟业》有名有姓的演员有170多个,比《建国大业》还要多,光是片尾演员的字幕就很长时间。一个题材能够让很多好演员有兴趣,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拍摄《建国大业》的时候,我提前一个月才进的组,时间比较紧张,除了几个主角之外,其他一些演员经常是根据档期来确定他们的戏份,谁有档期谁过来拍,随时都有可能调整。但是这次不一样,时间相对充裕,确定演员基本是按照形象、演技和表演风格来综合考虑,谁的气质符合,他(她)与历史人物的相像程度等等。跟普通影片中选演员一模一样,谁合适就用谁。这其实是我们和演员共同完成的一个电影创作的过程、人物塑造的过程,这是一个整体。在后期制作阶段,因为影片的需要,又有一些人的戏份被剪掉,并不是他们演得不好,确实是最后考虑到影片整体的因素,只能舍弃主线之外的部分。剪片是个复杂的事情,但是仍然要对这些演员说声抱歉,所以我们就想做个花絮,把这些戏份放在网络上,总共大概有18分钟长,也算是对他们做出的补偿。
影片中的年轻人很多都是带着理想主义的热情参与到爱国运动中,动机是纯粹的,单纯的,这也是电影最打动人的地方。他们没有政治家的深思熟虑,但是热情却已经被点燃。和他们一样,参演的年轻演员们也都充满激情,他们演出完游行、演讲等戏份之后,经常是声音喊到嘶哑。包括我们的主创团队,好多也都是年轻人。年轻人能够保证电影和当代人审美习惯的结合,他们会有很多新的想法加入到影片的创作中。电影也是个体力活,年轻人的团队能够保证在激情下运转。朱德的形象跟我们在其它影视作品中认识的不太一样,以往认为朱德看上去总是显得十分憨厚,其实他是个骁勇善战的战将。廖凡在影片里饰演朱德,拍戏的时候从马上摔了下来,肩部的韧带拉裂了,打了12个钢钉。但是还是坚持拍了七天,拍完回到医院,医生说他是神经病,韧带都断了还不抓紧治疗。这些我都是后来才知道,我需要专门向廖凡这些敬业的演员表示感谢。
这部电影应该是近年来表现群众场面最大的,其中五四运动中的一场戏就有好几万的群众演员参与,而且像这种大场面群众戏还有很多,所以光是群众演员的费用就很高。影片片尾字幕包括演员在内就有1000多人,副导演有10个左右。因为韩总还有很多其它事务性工作,所以我和他分工前期都商量好,我在现场控制,韩总一有时间就会往现场跑,到了现场甚至还亲自掌镜拍摄。除此之外,我们还请了李少红、沈东、陆川三位导演各拍了一部分戏,李少红负责拍摄在俄罗斯取景的部分,沈东负责朱德领导的一场战争戏,陆川负责陈独秀演讲的戏份。这三位导演拍摄的戏加起来大概有十分钟。《建党伟业》的拍摄分成了ab组,这种分组拍摄的模式也是国际上常用的,b组主要交给这三位导演掌控,ab组同时进行拍摄才能保证按时完成。《建党伟业》拍摄将近5个月,b组工作20天左右,加起来光是拍摄就有180天。最后的成片130分钟左右。比《建国大业》短六分钟。
影片采用的三段式结构互相都是有紧密关联、贯穿到一起的。这三个历史时期,构成了这部电影。我们最早的设想是从1915年开始结构故事,还有一种想法是从1917年十月革命说起,但这两种就把北洋时期孙中山屡战屡败的过程忽略了,也就没有了一战巴黎和会后日本人要占领中国等等这些事件的交代。我们反复考虑,要想把事情讲清楚,必须把时间放长,要看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民族心灵的发展。巴黎和会是引发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看清这些,才能明白在300多个政党林立的时候,中国**作为一个新的政党为什么能够成长起来,并且变成未来的执政党。前期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查史料,研究细节,大的框架一边拍一边改,改了40稿。这部电影难拍就在于,不能有大的历史硬伤,还要艺术创作,编细节,要有时代氛围,还要符合今天观众的趣味,其实是挺难的。对我们来说,也是对这段历史的重温和学习,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我们对历史的态度变得更加客观、公正,这些尽量在影片中体现出来。
有人说,无论看《建国大业》还是《建党伟业》,最大的兴趣就是去看明星。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观众愿意冲着谁去都行,哪怕是闲着没事干正好从影院门口过,进去看场电影也行。《建国大业》的时候就是这样,但是好多人看过之后发现,原来电影还有好多其他东西。我们尽量做得让观众爱看,例如影片中有一段是毛**和杨开慧的戏,剧组里的几个女孩看过之后说是有韩剧的感觉,很浪漫。我们希望能从各个方面将这段红色历史进行商业化的表达,更容易让观众接受。
编剧董哲自述
在写作这个剧本之前,我先去罗列了大量历史事件的提纲。从1900年“庚子国变”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间大大小小的事件都拉了一个清单。后来产生几种意见,一种是表现1919年到1921年这个时间段,采取类似电影《开天辟地》的结构;还有一种是从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到1921年;另外一种也是最早的思路,就是从1914年一战爆发,日本人占领青岛起到1921年。但这集中方案都有一个问题,就是担心逻辑上会不完整。因为影片不是纯粹为表现全国57个党员,13个代表如何建立起来的,这些不是重点表现的对象。艺术表达的目的,是为什么在中国会出现中国**?通过影片,让观众感受到这一点。这是**的诞生在思想上,组织上,革命过程中的事件,同时也是历史的诸多因素堆砌到一个点上的社会结构的化学变化。最终在和导演的讨论之后,确定剧本选择1911年到1921年这个时间段。以辛亥革命做起点,以**建立做落点,这个结构从逻辑上完成了旧民主主义巅峰到新民主主义发端的过渡。1911年以前的部分就被舍弃掉了,尽管也有因果逻辑在,但它和建党的直接因素隔得相对较远。
剧本创作阶段,结构是对我最大的挑战,它困扰了我很长时间。到剧本进入讨论阶段,韩总提出要做三段式。三个段落中,第一段描述辛亥革命后国家混乱的状态,包括思想上的混乱。第二段是当时的仁人志士信奉的政治原则和理念以及他们做出的努力。这一时期什么样的政治流派、思想都有,出现了激烈的碰撞和交锋,还有中国命运的大讨论。有人还要坚
持儒家思想,认为需要改良求进步。包括辜鸿铭、章太炎、王国维等,还是站在旧文化的阵
线上。而鲁迅、胡适、李大钊等这些人站在新文化的阵地上,要搞新文化。大家其实都在求
发展,只是方式不同。举个例子,辜鸿铭这个人是南洋出生的,会七八个国家的语言,从小
接受西式教育,可以说学贯中西。但是他又反对男女平等和一夫一妻制,在跟别人争论时,他说过这么一句话,到底是一个茶壶配几个茶碗,还是几个茶壶配一个茶碗?可见他对新文
化的很多东西还是相当排斥。这是第二段百家争鸣的阶段,第三段主要表现五四运动之后,
**先驱们所做的努力。这个三段式的结构,也让影片的线索显得更加明晰。
这部电影有它的特殊性,要尊重历史,同时也还要留有一定的艺术创作空间。我尽量按照“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进行剧本的写作。比如五四运动时的某一天,李大钊上街了,陈
独秀没上街。但是李大钊上街演讲了没有,说了哪些话,他不一定是在这一天说的,不过我
们仍然可以用,进行一定艺术创作。因为电影不是历史研究,我们只是去表现,通过叙述把
这三个阶段表现出来就好了。当然在创作过程中也会有所取舍,不是摆在面前所有的菜都要夹到自己碗里。比如我开始想到的一场戏,是关于日本内阁的大讨论,因为我们对近代日本的认知不是特别明晰,所以想通过这场讨论对他们有个认知。但是最后仍然舍弃了,因为有些偏离主线。还有个趣闻,其实我们现在用的“**”这三个字是从日文里扒出来的。“**宣言”是日文的译法,如果引文直译的话,是“国际社会主义者宣言”。而且我们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都是留日的一些人,像李大钊、陈望道等人。
五四运动这一段落非常精彩,全景式展现了五四运动起因、经过、结果,从语言,行为,动作描画等方面,基本还原了当时五四青年的状态,可以说是全片中最大的**点。从党史上讲,五四运动为**成立做了组织准备。**成立时有三分之二的人员是参加过五四运动的。另外,棉花坡战斗也很精彩。虽然战斗很小,只有旅级,但这场战斗的直接影响是,袁世凯宣布取消抵制,不久后黯然死去。这里面朱德的形象也跟以往影视剧中完全不一样。他英勇善战,所以在这一时期也创下不小的功绩。当然我们也没有义务去为历史人物重新定位,表现的是他那个时代做过和说过的事情,而不是重新塑造这个人物,没有这种狂妄的想法,不管他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还是坏人。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寻找他们的内心逻辑。比如表现袁世凯称帝,签订二十一条,背景是什么,内心逻辑是什么?为什么能够称帝?因为他有资历,有权力。这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非评判由观众自己决定。
主创团队好多人都很年轻,我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和年长的人可能不一样,有年轻人的元素在里面。当时的年轻人和我们现在又什么不一样?其实差不多,他们也追星,只不过我们追的刘德华,他们追的思想先锋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他们才是年轻人的偶像。金一南教授曾经在书里说过,那是一个年纪轻轻做大事,年纪轻轻丢性命的时代。蒋介石39岁当上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毛**38岁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周恩来29岁任**中央*****,这些都是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的。韩总虽然已经57岁,但是他自己身上有着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激情和冲动。想事情也很单纯,希望集中全力把事情做好。他很关注年轻人的想法,会考虑年轻观众的接受程度和感受。还有就是不喜欢把事情做小,不会纠结于某个点,然后很明确地去做。比如在故事的处理上,他就要求不是去描述这个党如何躲着特务,怎么开会。因为一大会议本身很小,但它的重要性在于对后来历史的影响。需要关注的是,之前的整个积累和变革,还有它对后来的深远影响。
我是业余玩历史的票友,很多东西表面化的了解,关注的角度比较多。所以在拍摄现场也会对服装、化妆、道具等提一些建议。如果这些细节不重视的话,会影响影片的质量。比
如以往表现过的宋希濂出来挂着上将军衔,但他一辈子都没做过上将。常识性错误会降低影
片的品质。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因为年代戏必须讲究这些,一部电影就是由无数细节构成
的。这部电影美术团队也非常强大和完备,很少能让人挑出毛病。有一次我看到外景中的一
辆洋车,车上的铭牌是“北平”,但当时应该是“北京”,我就简单跟工作人员提了下,没
想到第二天早上开拍时所有的铭牌都换了,后来了解到,其实这些镜头未必带的上,但是大
家都是想把这部影片做精细。
美术指导易振洲自述
易振洲入行多年,是影视美术界的大腕,参与制作的电影包括《英雄》、《墨攻》、《投名状》、《东风雨》等等,获得过包括金鸡奖、金像奖等多项荣誉。因为刚刚和另外一部电签订了合同,易振洲错过了参与《建国大业》的机会。这一次,他早早就已经被导演提前预定,“就算其它戏不拍也要接这个,不能再留下遗憾”。
这部电影时间跨度大,事件也多,涉及到很多场景都需要重新搭建。大部分是已经不存在了,还有就是现有的空间环境很多也不适宜拍戏。在中影怀柔基地,我们几乎占用了所
有的摄影棚,从800平米到3000平米的都有,所以这部电影光是搭景就花了很大的精力。比如毛**工作过的北大图书馆,**召开一大会议时的游船,还有孙中山在日本期间的会议场所,无论大小,都要经过精心的设计重现。
有一部分特别重要的戏,还是在千方百计协调下去做实景拍摄。比如当时剧组还去了俄罗斯的列宁办公室和克里姆林宫进行重要场景的拍摄。虽然也能在棚里搭建,但考虑到戏份的重要性,为了追求真实感,还是跑到了俄罗斯去拍。虽然到那边之后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毕竟是那么重要的地方,在协调上就没有那么顺畅,但是最后拍下来,大家还是觉得值得。影片里还有一段巴黎公社墙的部分,预计是在巴黎拍摄,但经过实景考察之后发现季节和现有的环境都不合适,它隐藏在公墓的一个角落里,我们想突出的气势、感觉都没有,后来还是选择了搭景拍摄。
在影片开拍前的一个月,我们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收集当时的历史资料,去各地进行实景考察。我们希望尊重历史,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艺术再创造。首要的一点必须是尊重史实,让人觉得真实、可信,通过场景和道具带观众进入那个历史时期。那段时间实际上还留有清末的痕迹,包括图案、纹饰都比较花哨。通过添加那个时代的视觉语言,给观众带来真实感。但这些又不是完全还原,还要符合拍摄的需要,这也是导演提出的要求。
像**召开一大会议时的游船,是根据董必武还有其他一些元老当年的回忆设计的。那个船早就已经不在了,当地有个模拟的也拍不了,所以还得重新设计。空间结构基本还是按
照原来的木船做的,但是内部空间加大了,有利于拍摄。北大图书馆完全是重新搭建的,但
也不是完全的还原。在这里面的戏份比较多,包括原来可能发生在操场上的学生演讲、辩
论,都挪到这里拍,这也是从成本和拍摄操作的角度考虑,这样的话就必须加大内部空间。
设计的时候也参考了清华大学阅览室的感觉,包括里面书架的格局、取暖炉等细节都按原样
摆放,这些都是非常讲究的。
为了拍摄火车站的场景,我们专门去了辽宁的一个车站,那有老式的火车头,车厢也可
以改造,因为过去的车厢比现在的要短,车站也都经过了我们的改造。拍《建国大业》的时
候,有些景都是通过绿布抠像合成的,但是这里面涉及到这样的景比较多,都这样做的话就
太假了,我们就搭了两个车站,后来又根据这两个套出来三四个车站,包括上海、南京、北
京,还有些过场戏的小车站。
对我来说,每个场景都很重要,尤其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要做到位,否则影片的质量就会显得不够档次。这部影片让我更加有一种责任感,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本来在《建国大业》的时候导演就请我来做美术指导,但当时是刚和《东风雨》签完了合约,所以也留下了一些遗憾。当时导演就跟我预约了这部戏,所以就算其它戏都不接也要参与《建党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