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福兮祸兮
《执掌盛唐》作者:黑火药之木炭 2019-12-28 03:36
第四十三章福兮祸兮
李瑛率众人赶到玉门关外的时候,就听来往的商人传来了焉耆战事的消息,据说岐王李范率领援军击败了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的女婿松江扎措的队伍。商人们进出关卡皆要与守关军士打通关节,所以消息也颇为灵通,若是道路不靖,他们是不敢出关的。据他们所说,这次松江扎措亏吃得狠了,全军三万余人只有几十人突围逃了出去,剩下的要么被俘,要么被杀,可以说是吐蕃近百年来败得最惨的一次。
而商人们的消息都是从来往的驿卒们嘴里传出来的,具体他们送的战报是什么内容,谁也不清楚,不过玉门关镇守高怀仁乃是西征将领高仙芝的父亲,所以高仙芝也有家书捎到,详细向父亲诉说了焉耆战事的具体情况。高怀仁见有子如此,也是老怀大慰,逢人便说岐王殿下慧眼识人,知人善用,所以便有这焉耆大捷,没过了几日,焉耆战事的大概情况整个玉门地区都知道了。
李瑛到了玉门关下,由薛绣前去拜见高怀仁,向他出示了皇帝的手谕。高怀仁大惊,刚刚送走了一位岐王殿下,没想到又来了一位太子殿下,这可是玉门关多年未有之大事了。
高怀仁命中军大开辕门,在薛绣的带领下,亲自出营迎接李瑛。
“臣高怀仁参见太子殿下千岁”高怀仁全身批挂,虽然是甲胄在身,仍然双手抱拳,单膝下跪,向李瑛行大礼。
李瑛赶紧上前双手扶起高怀仁,笑着说道:“高将军甲胄在身,就不用行如此大礼了。久闻高将军之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父皇命本王巡视九边,如今西域有战事,玉门关乃是重中之重。本王上承天意来此处查看,若是有什么不当之处,还要高将军多多提醒才是啊”
“哪里殿下英明神武,善于决策,又岂是我等凡夫俗子能够揣测的。提醒不敢当,殿下但有所命,末将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高怀仁属于典型的中间派,他并不偏向李瑛或者是后妃党,但是现在李瑛是堂堂正正的皇储,又是用兵厉害的战将,让高怀仁想不佩服都难。毕竟行伍出身的人们与那些朝堂之中的士大夫不一样,在军营里只认实力。士兵没有实力,被别的士兵欺负;将军没有实力,被别的将军笑话。原因无它,只有实力才能在战场上为你带来活命的机会,而死人是不能嘲笑挖苦任何人的。
众人一边相互引见,一边走进了玉门守备大营,大营内数万名士兵列阵相迎,万人列阵却鸦雀无声,这充分显示出了高怀仁一定的军事素养。
玉门关所部兵源,除了当地的府兵之外,另有部分募役兵。本地的府兵大概占了三分之二,主要是陌刀兵、骑兵之属。这些人多是父子兄弟传承,乃是玉门关的主要力量。而募役兵分为长短期,长者五年十年,短者三年,多是一些运送粮草辎重等非战斗人员和少量步兵。这些募役兵,多以肃州、瓜州、凉州、灵州、兰州等地为主,身材也属于高大魁梧型,与玉门本地的府兵相比也不落下风。
众人进入大帐内,李瑛自去那帅位上坐了,高怀仁和玉门本地将领坐在左边,李瑛所部坐在右边。
众人落座之后,李瑛向高怀仁问道:“听说高将军有子在岐王帐下,不知可有家书到此?有否提到此次战况?”
“有有有。”见李瑛询问,高怀仁赶忙说道,他本就是个大嘴巴,这事更是他的得意之处,本来正愁不知如何向太子殿下开口,如今见太子主动问起这话题,当下便手舞足蹈的向众人说起当时的状况来。
李瑛等人是首次听高怀仁叙说,还比较能接受这种声情并貌的方式,对于李瑛来说,顶多也就是单田芳评书的唐朝版而已。可是放眼看去,只见玉门本地将领的表情怎么都那么奇怪,莫不是他们没有听过评书?
李瑛当然不知道,在他来之前的几天,高怀仁已经如同怨妇一般,几乎在场的每个人他都絮叨了好几遍,对于他的措词几乎都能背下来了,简直是听到就快脑袋裂开了一般,没想到这太子殿下刚刚一到,又开始絮叨上了。只是这是太子殿下让他说的,众人也不敢走,只好坐在那里忍受着。
起点
听完高怀仁那如同怨妇叙事般的评书之后,李瑛问向众人:“不知道关于焉耆的战事,大家是怎么看的?”
“殿下这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瑛率众人赶到玉门关外的时候,就听来往的商人传来了焉耆战事的消息,据说岐王李范率领援军击败了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的女婿松江扎措的队伍。商人们进出关卡皆要与守关军士打通关节,所以消息也颇为灵通,若是道路不靖,他们是不敢出关的。据他们所说,这次松江扎措亏吃得狠了,全军三万余人只有几十人突围逃了出去,剩下的要么被俘,要么被杀,可以说是吐蕃近百年来败得最惨的一次。
而商人们的消息都是从来往的驿卒们嘴里传出来的,具体他们送的战报是什么内容,谁也不清楚,不过玉门关镇守高怀仁乃是西征将领高仙芝的父亲,所以高仙芝也有家书捎到,详细向父亲诉说了焉耆战事的具体情况。高怀仁见有子如此,也是老怀大慰,逢人便说岐王殿下慧眼识人,知人善用,所以便有这焉耆大捷,没过了几日,焉耆战事的大概情况整个玉门地区都知道了。
李瑛到了玉门关下,由薛绣前去拜见高怀仁,向他出示了皇帝的手谕。高怀仁大惊,刚刚送走了一位岐王殿下,没想到又来了一位太子殿下,这可是玉门关多年未有之大事了。
高怀仁命中军大开辕门,在薛绣的带领下,亲自出营迎接李瑛。
“臣高怀仁参见太子殿下千岁”高怀仁全身批挂,虽然是甲胄在身,仍然双手抱拳,单膝下跪,向李瑛行大礼。
李瑛赶紧上前双手扶起高怀仁,笑着说道:“高将军甲胄在身,就不用行如此大礼了。久闻高将军之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父皇命本王巡视九边,如今西域有战事,玉门关乃是重中之重。本王上承天意来此处查看,若是有什么不当之处,还要高将军多多提醒才是啊”
“哪里殿下英明神武,善于决策,又岂是我等凡夫俗子能够揣测的。提醒不敢当,殿下但有所命,末将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高怀仁属于典型的中间派,他并不偏向李瑛或者是后妃党,但是现在李瑛是堂堂正正的皇储,又是用兵厉害的战将,让高怀仁想不佩服都难。毕竟行伍出身的人们与那些朝堂之中的士大夫不一样,在军营里只认实力。士兵没有实力,被别的士兵欺负;将军没有实力,被别的将军笑话。原因无它,只有实力才能在战场上为你带来活命的机会,而死人是不能嘲笑挖苦任何人的。
众人一边相互引见,一边走进了玉门守备大营,大营内数万名士兵列阵相迎,万人列阵却鸦雀无声,这充分显示出了高怀仁一定的军事素养。
玉门关所部兵源,除了当地的府兵之外,另有部分募役兵。本地的府兵大概占了三分之二,主要是陌刀兵、骑兵之属。这些人多是父子兄弟传承,乃是玉门关的主要力量。而募役兵分为长短期,长者五年十年,短者三年,多是一些运送粮草辎重等非战斗人员和少量步兵。这些募役兵,多以肃州、瓜州、凉州、灵州、兰州等地为主,身材也属于高大魁梧型,与玉门本地的府兵相比也不落下风。
众人进入大帐内,李瑛自去那帅位上坐了,高怀仁和玉门本地将领坐在左边,李瑛所部坐在右边。
众人落座之后,李瑛向高怀仁问道:“听说高将军有子在岐王帐下,不知可有家书到此?有否提到此次战况?”
“有有有。”见李瑛询问,高怀仁赶忙说道,他本就是个大嘴巴,这事更是他的得意之处,本来正愁不知如何向太子殿下开口,如今见太子主动问起这话题,当下便手舞足蹈的向众人说起当时的状况来。
李瑛等人是首次听高怀仁叙说,还比较能接受这种声情并貌的方式,对于李瑛来说,顶多也就是单田芳评书的唐朝版而已。可是放眼看去,只见玉门本地将领的表情怎么都那么奇怪,莫不是他们没有听过评书?
李瑛当然不知道,在他来之前的几天,高怀仁已经如同怨妇一般,几乎在场的每个人他都絮叨了好几遍,对于他的措词几乎都能背下来了,简直是听到就快脑袋裂开了一般,没想到这太子殿下刚刚一到,又开始絮叨上了。只是这是太子殿下让他说的,众人也不敢走,只好坐在那里忍受着。
起点
听完高怀仁那如同怨妇叙事般的评书之后,李瑛问向众人:“不知道关于焉耆的战事,大家是怎么看的?”
“殿下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