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变 第一部分:恐惧(二)(2/2)
《异时空—中华再起》作者:中华杨 2019-12-28 12:32
“谢谢你,博士。”
坐在副驾驶位置,在莫斯科冬日正午的阳光下昏昏欲睡的托马斯没说话,只是随口哼了声,接着才反应过来,扭脸对维佳想说什么,维佳却不等他说话,接着又说:
“我知道,昨天是你给圣彼得堡来的谢苗诺维奇副局长说情,让我今天来陪你的,要不,我挨骂不说,这2个月没车开,每天的出车补贴就没有了……”
“维佳,是你救了我们大家……”
“博士,不要这么说,”维佳用他俄罗斯腔的川味中国话说:“要不是你帮我拖那个男人,我可能已经完蛋了――我是还有机会跑进那家小商店躲一下,可那个男人肯定就完蛋了。”
“维佳,你打死了那个男人的同伴,为什么还要救他?冒险救他?”托马斯干脆侧过声,手撑在副驾驶位的扶手上,注视着维佳认真的问道。
维佳直视前方,开着车,眉头皱起:“我不打死那个拿猎枪的男人,他就会打死我……”
“不对,”托马斯打断他的话:“你能在后来那个男人换子弹的时候冲上去打倒他,就不会不明白双管猎枪里面已经没有子弹了,猎枪上子弹更慢……”
维佳将车停在狭窄的乡间公路边,转头看着托马斯,皱着眉头不说话。
托马斯笑了笑,打开车门走到清咧的寒风里,朝寂静的乡间公路两侧看了看,判定风向后走到路边一棵橡树后开始撒尿。他一边撒尿,一边大声喊:
“维佳,我后来看见了那个拿猎枪男人身上的弹口,全都在心脏部位,你打过仗,不会不明白只要一枪就行了,”他从树后伸出脸,对着呆坐在打开车门的“雪弗来”里的维佳喊出结论:“你就是想杀了那个男人!”
维佳打开车门,跳出车外,走到路边对树后的托马斯激动的说:“我当时是想杀他!因为他刚刚杀死了阿廖沙!阿廖沙是我在打仗的时候认识的好朋友,我这份工作也是阿廖沙帮我找的,阿廖沙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托马斯系着皮带,从树后心满意足的走出来,讥讽着说:“好极了!维佳,你总算说实话了……所以你才会去救那个俘虏,对吗?因为那是个人,对吗?”
维佳先是愤怒地盯着托马斯,托马斯开始用真诚怜悯的目光看着他,轻声说:
“知道我这个历史学博士其实是干什么的吗?维佳。”
维佳用讥笑的语气说:“全俄罗斯的警察都知道内务部第7局是干什么的,谢苗诺维奇副局长陪的客人不会是个大学老师。”
“很好,推论过程清晰,看来你的思维还算正常。”托马斯满意的说,然后将目光投向冬日惨淡阳光下的雪野,接着慢慢说道:“维佳,我杀完人以后也很难受……包括昨天杀了那匹漂亮的白马,我也觉得难受……我不是在装样子,也不是怕什么良心的谴责,我是真的全身难受……我们因为愤怒、恐惧、仇恨,还有一些别的原因会去杀人,杀死其他的生命,但是因为我们还是人,知道知恩图报,知道宽恕,知道尊重别人的生命,所以过后我们会难受……这说明我们还是人,不是什么畜生……你能听懂我的话吗?维佳。”
维佳面色在托马斯的言语中逐渐变得苍白起来,然后就忽然弯腰开始往路边的雪地上呕吐起来。托马斯走过去,轻轻拍着维佳的后背,用温和的语气说:
“好好吐吧,维佳,都吐出来……吐出来就不难受了,别忍着……”
已经吐完的维佳慢慢站直身体,用手背擦擦嘴,点点头,认真的说:“你的话我没有全部听懂,但你的意思我明白。”说罢,他掏出一盒俄罗斯生产的香烟递给托马斯:“要来一根烟吗?托马斯耶维奇。”
托马斯听到维佳按照俄罗斯习惯称呼自己,笑着摆摆手:“我都快4个月没有抽烟了,不要诱惑我。”
维佳自己将烟点着,抽着烟,眯着眼看着远处的雪野,大声说:“有件事情和你有关……今天早上一上班,我们局长把我叫去,在他办公室有个英国人,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局长也没有给我做介绍就出去了……局长出去以后,那个英国先生用还算流利,但是带点口音的俄语问我有关你的事情。后来他让我注意你的行动,塞给我一大叠卢布,说有什么你的情况就通过我们局长转告他。他让我千万别告诉别人这件事,还专门请我们局长进来又给我交待了一遍……”
今天上午一见面你眼神里的那种闪烁就让我猜到肯定是生什么事了!这样想着,托马斯用平静的语气问:“这个英国客人年纪不到3o岁,个头比我矮一些,长相漂亮,说俄语的时候都是用书面语言,对吗?”
“年纪好象比你说的大一点……说俄语的时候确实是都用书上的老词,说的话好象全部是从过去那些里抄下来的一样……对了,他走的时候局长用英语给他说了句代问什么教授好的话。”
一定是当年伦敦小***里著名的俄罗斯文学爱好者格林姆-格雷!托马斯在心里说:格林姆的一个姨父就是个俄罗斯子爵,在苏珊-布来恩死以前,这位定居伦敦的子爵姨父还和格林姆一起参加过詹姆斯-布来恩教授家里举办的文学沙龙。托马斯一边判断着,一边听见自己继续用平静之极的语气说:
“这人以前还算是我的朋友……现在为一家专门和我过不去的机构工作……全世界都一样……维佳,我们回去吧。”
挂上挡后,维佳扭头用一种担心的表情看着托马斯说:“托马斯耶维奇,你一定要当心,那个英国客人在说起你的名字时眼睛里面……眼睛里面看上去就象个疯子!”
“是眼神,维佳,应该说眼神就象个疯子。”托马斯微笑着纠正了一下维佳的中国话,然后改了个话题:“你中国话说得真不错,就是带中国四川省口音,怎么回事呢?维佳。”
“哈哈,我当战俘开卡车的时候,大部分时候都是一个从中国四川地方出来当兵的中士押送我,他叫李正波,比我大1岁,当兵前上过中学,2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天天不停的说话,什么都说,说了整整2年多,我走的时候他马上也要退伍……”
汽车在维佳的笑语声中驶远,只留下路边雪地上呕吐过的痕迹,还有刚才因为打火停车而留在路面残雪上的黑灰污迹……
格林姆-格雷被派遣来跟踪自己,一定是获得了詹姆斯-布来恩教授的指派,而布来恩教授能这样做,一定是他说服了cI6同意他这样做。虽然在刚建立不久的cI6教授的地位很高,但是没有充足的理由,他是不可能派遣格林姆跟踪自己的。那么,是什么样的证据让cI6同意了格林姆进行这次花费巨大的跟踪呢?苦苦思索的托马斯突然想到应该已经通过另一条线路到达中国的保罗-波特和科柯-莱恩斯,他们两个这次被派遣到中国考察旅行,虽然圆点小***里都明白主要是为了避免白厅方面对几个月前“德国毒气实验室事件”的深入追查,但是谁也不能保证布来恩教授不会在自己另外一个得意弟子保罗-波特出前夹带私货,交待私下的任务。
波特先生,你可是个很难对付的小伙子啊!托马斯在心里说:不知道我给北京方面的警告能不能让他们提高警惕,防止你在中国给我找什么麻烦……
正在反复思考这些恼人问题的托马斯突然被车外传来的喧闹声吓了一跳!他睁大迷迷糊糊的双眼看去:车子已经到了莫斯科市中心地带,阴沉的天色下,大概几千个年轻人从车旁路口走过,群情激愤,手里都挥舞着小旗,还有一些横幅和标语牌被高高举着,人群中不时爆出口号声!几名外国记者贴着街道两侧的建筑物墙壁,不停的对着游行队伍照相,闪光灯此起彼落闪烁,每个记者脚下都飞快的出现一片用过的灯泡。
“都是些大学生,大部分是莫斯科大学的,”维佳将车停稳,袖着手,用一种旁观者的神情看着外面走过的人群:“他们抗议警察局昨天晚上抓了他们几十个同学,去红场示威。”
“他们都喊些什么?”因为今天这台“雪弗来”挂着普通车牌,维佳也换了便装,所以托马斯也轻松的用一种旁观者的心态好奇的问。
“除了要求释放他们的同学,”维佳侧耳听了听,接着有点失望的说:“其它的口号还是老一套,什么要民主啦,要自由啦什么的。”
“昨天那两个袭击我们的男人喊的又是什么?”
“比今天这些要激烈点,昨天喊的是打倒沙皇独裁**……”维佳没精打采的说,突然,他好象意外现了什么,低声用俄语咒骂了一句便麻利的启动汽车,打转方向盘,拼命摁着喇叭,开始在人流里调转车头。
“怎么了?”托马斯抓紧扶手,扭脸看去:只见在刚才维佳注视的街口出现另一群示威者,这些人有老有小,打头是一些举着沙皇尼古拉画像和十字架的老头老太太,旁边跟随一些手持木棍,衣衫不整,气势汹汹的壮汉。这只队伍大人数不多,也就几百人,但是他们高唱着圣歌,面无惧色的拦腰朝大学生队伍挤过去。
“那是我们警察局组织的支持沙皇陛下,反对学生游行的示威队,等一下他们就要开始什么都砸,反正砸烂的东西都会算到大学生头上……”维佳大声说着,已经成功将轿车转了个方向,几乎是挤着大学生们的身体在行驶。一些对这辆显得莽撞的汽车心怀不满的大学生们纷纷用拳头砸着车顶,出阵阵“砰砰砰”的巨响,维佳不得不开始大喊:“……他们和大学生一动手!早就准备好的哥萨克骑兵就有道理出来镇压了!”
“是借口!维佳!应该说哥萨克骑兵就有借口出来镇压了!”抓着扶手,侧着身体,努力扭脖往后看的托马斯大喊着纠正维佳的用词,他一边这样喊着,一边看见在渐渐远去的示威人群人头攒动的上方,骑着高头大马的哥萨克骑兵们的身影开始出现……
急于逃离危险的托马斯和维佳都没有注意到:刚才,就在维佳忙着在人流中调转车头的时候,一个站在街边的路透社记者觉得构图很不错,于是举起相机将这个画面拍摄了下来。
伦敦,泰晤士河南岸,英国海外军事情报6处临时办公室。
一名4o多岁模样的女秘书走进cI6二号人物詹姆斯-布来恩教授幽静的办公室,将2页文件放在教授的办公桌上:
“先生,这是有人从莫斯科领事馆来的密电……这份是有人通过香港领事馆来的密电。”
“谢谢你,温妮小姐,你可以出去了。”布来恩教授放下手中的资料,拿起那两张密电,看着秘书快要出门,他问了句:“温妮小姐,不知道你对我这个新机构还满意吗?”
老小姐温妮抓住门柄,转过身来:“谢谢你布来恩教授,是你给了我重新工作的机会。我对能再次为你服务感到很满意。”
布来恩教授笑了起来:“温妮小姐,在这工作,你至少再不用担心有人会不怀好意领你去吃饭,害得你染上急性肝炎了!”
温妮小姐咬咬嘴唇,语气冰冷的说:“教授,我会永远记住有些事情的。”说罢便出去了,并仔细关上了门。
布来恩教授满意的咂了咂嘴,低头看着这两张只有一组组数字的电文。他看了看电文上的报日期,又认真核对了一下桌上的日历,算了算时差,然后拿起铅笔,对照着电文,耐心的做着加减法,半个小时以后,在他桌面上出现了另外两张写满一组组数字的纸。
接着,布来恩教授起身走到屋角,打开保险柜,取出两本书:一本是牛津1914年出版的《布列颠年鉴》,另一本也是牛津出版的《布列颠年鉴》,但版本是1915年的。教授拿着这两本年鉴回到桌前,自言自语道:“从谁开始呢?”接着叹了口气:“唉,格林姆,你更让我担心,还是先从你开始吧!”
随着教授不断对照着新写出的一张密码上的数字翻动1915年的年鉴,这张纸上的一组组数码下面不停的被标注出单词,又过了半个小时,教授标注完最后一个单词后终于放下年鉴,拿起已经被翻译好的格林姆的来电仔细。
看完格林姆的最新汇报,教授抬头看着对面墙上贴着的托马斯-莫兰特的照片,微笑着感叹道:“孩子,你又给了我一个惊喜,没想到你的身手居然这么好……你大概又要说这一切多亏了你少年时经受的贵族式家庭教育了吧?……唉呀呀,我怎么忘了,还有伦敦大学的运动场生涯和‘独眼铁钩射击俱乐部’可以当借口……嗯,还是没有什么破绽……”他有点失望的随手将这张纸抛到一边,开始翻动那本1914年版的年鉴,解译起保罗-波特的秘密报告。
又过了差不多15多分钟,布来恩教授克制住自己想提早的冲动,认真的,不带任何理解的解译完了来自保罗的报告后,这才急不可耐的起报告正文:
到达香港后和本地中国武术界的人士初步接触,正如出前预计的那样,中国的武术界和传统医学界的关系很密切,但是关于Liuuyi医生的最后行踪还是没有收获。我们期待几天后在到达Foshan的aozhi1in制药厂时能获得意外惊喜。
布来恩教授看完信,皱眉又翻看了一下刚刚用过的那本年鉴最后的索引,然后他放心的舒展了眉头:1914年的《布列颠年鉴》上ushu这个词出现了7处呢,不用担心因为某个位置的词汇过多重复使用而被别人锁定密匙。要是涉及到极其怪僻的词汇,按照规定再麻烦也要用一个一个字母来表达。
布来恩教授看着密件上的Liuuyi字样,轻轻笑起来。他从自己办公桌抽屉内取出一本书页黄线装版的中文书,这本书的封面上用隶书题写着书名《豫西奇人录》,然后下面是楷体的作者署名:“洛阳大嘴真人”,封面的最右下角还有很小字体的一列“同治三年洛阳常记书局承印”的字样。他熟练的翻到其中一页,从右至左,自上而下,用音有点生硬的中文开始轻声念起这页被铅笔标注过多处的文字:
“……柳如风,自号轻候,洛阳之万安桥人氏,本为书香世家,三世单传。轻候年十九,父母染疾,有庸医误治皆丧,讼之,因庸医姻亲为朝中某大人故旧,并复以阿堵物使阴人,轻候家财散尽而不得之,愤而欲习歧黄之术,本邑医者惧某大人之威皆拒授之,遂大笑而行,远履澳门习夷人之西洋医技,十二年乃成。后赴京兆,为三贝勒愈多年隐疾,声达贵胄官绅。轻候诊问间神色甚蔼,唯其言必称西洋医技,不可与之语华夏歧黄之术,否则大呵。时逢某大人侧室疾急,屡遣人请轻候,轻候皆以事由谢,某大人遂布衣小轿亲赴请之,乃应,乃医,乃愈。其后月余,昔年之庸医于洛阳因它事致枷栲五日,毙。其年,轻候子十岁,则异名“布衣”,携子归洛阳,出城西居。凡官绅请医,皆遣子出迎而其掩隐不见,屡之,官绅悟其子名义为“不医”,遂罢。但凡寒儒农贫之辈请医,则携子出,医则必尽其技,坊间皆曰其子名义为“布医”。逆势初巨,流民过邑者众,轻候携子昼旦奔走,集善款而济膳食,需医者皆医之。一日,流民有鄂男股折,家人担之求医,轻候视之则断为骨裂日陈无治,告之,大号而去。复月半,轻候惊见鄂男趔趄行城西,问其,则告有医僧挂单白马寺医之。轻候携子即赴白马寺与医僧舌论医技三日,后共赴城西流民聚处各医之,围观者众,其间有皖女颊于途有流兵马伤裂骨,其状不堪,医僧以手捏之柱香间,皖女大号,视之颊则正,轻候惭服之,欲留僧而不可以,遂遣子柳布衣师僧而去。轻候余年行医如故,言及华夏歧黄术则面慎而语敬。同治二年正月初一夜,西城外火起,天明则曰轻候因匪祸而亡,坊间多有流言而不敢述此。今闻柳布衣于粤桂滇黔间医名甚誉,盖尽得轻候与医僧绝技矣!”
多么奇异的复仇心态和复仇过程!多么神奇的中国传统整形医学技术!每次读完这段拗口的中文,詹姆斯-布来恩教授都要在心里感叹赞叹一遍。然后他又翻了翻抽屉内搜集到的关于神医柳布衣的报道资料,这些公开资料都只是截止到189o年代初期的,其后的就没有了。
“真的很有意思,对吗?老托马斯。”布来恩教授摘下眼镜,用麂皮擦拭着镜片,有点疲倦的靠在椅背上,眯眼看着墙上托马斯-莫兰特的照片低声说道:“你的脸当年是不是也被神奇的柳布衣大师或者他的某个弟子捏过?……除了我和死去的苏珊,谁都想不到你有多聪明!可我一定会揭穿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