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明日帝国 第二章 开疆扩土(4)
《天烽》作者:碧海情深 2019-12-28 18:50
第十二卷明日帝国第二章开疆扩土(4)
“传令各营连做好射击准备,敌军将在一刻钟后抵达!”郭淮计算着时间,出了最后一道军令。此时,一千名火枪营官兵已经严阵以待,隐蔽于道路两侧的草丛林木之中,借助草绿色的染色军服,几乎看不出一点点踪迹。郭淮同样装扮,半蹲在一处草丛后观察来路方向,隐隐可闻脚步声、马蹄声接近。同时微微抬起了手,示意身边五名卫兵端起火枪,两名贴身侍卫拿起军号……
乌孙军兵很是谨慎微的缓步前行,别看规模过千,可表现的尚不如内地悍匪,可见西域各国缺少战争历练的下场。而这也是几次大会战皆遭败绩的核心原因。比起另一个时空的历史,汉军牵制住了右匈奴军力,使其无力袭扰西域诸邦,进而令乌孙、车师等大国感觉不到危险,空有十余万兵马,却不过是庄稼把式上不得台面。
前队五十人开道,贼眉鼠眼的四处查看,生怕遭到汉军骑兵突袭。中队以将领为核心里三层外三层的聚拢在一起,行军度不比蜗牛快多少,至于后队倒是跟上了行军节奏,可背负的作战物资却是压的兵丁呼呼喘气。
眼望这些稍显怪异的搭配,不少新兵都感觉莫名其妙,只有少数年岁大的官兵才能心生感触,自己以前何尝不是如此。
蜗牛的度也是度,耗费了半个时辰,这支兵马才进入两个山包夹着的官道。郭淮的目光倏然转冷,右手向下一挥。进攻的军号声骤然想起,同时五声勉强分得清前后的“砰砰”声响彻官道。虽然准度较差,可五枪仍然打翻了一名骑兵,三个喷血的窟窿眼,吓得周遭几人惊叫出来,可这叫声瞬间便淹没在砰砰的火枪射击声中。
两侧原本看不出丝毫异样的草丛林木中,突然站起了两排汉军兵士,第一排半蹲,第二排站立,然后在连尉的一声喝令下开始齐射,两轮枪声之后,士兵将火枪递给侧后方负责装填的人员,同时接过装填好的枪支继续射击,如此往复,确保了高频率的射击。
直到此刻,乌孙人才从震惊中恢复过来,可仍然满脸惊骇,毕竟这些穿着颜色怪异军服、脸上涂满了墨绿色燃料的敌军仿佛是天兵突降,带给人的震撼太大了。“反击!冲出去!”乌孙将领不是蠢货,自然看出来聚拢在一起的己军绝对是对方的活靶子,眼见三轮响声过后,外围倒下上百名士兵,知道如此下去绝对是死翘翘的结果。
然而,乌孙将领低估了这种砰砰响并喷出硝烟的新式武器的威力,在这距离不足百丈的狭窄范围内,面对着交叉射击的火力网,盲目的冲锋只能加快死亡度。可惜,乌孙将领知道这个结果的时候已经无力回天了。
射击开始后,郭淮拿过一支火枪平端着瞄准了敌军的将领,身边十几人也纷纷抬枪瞄准,紧接着一阵想过后,乌孙将领仰天摔落,全身七八个血窟窿登时吓傻了身边护卫,一阵混过后,乌孙将领用最后的气力下令撤退,可整支队伍已经陷入了崩溃的边缘,持续火枪射击,密集的弹雨,让他们进退失据,几百人倒在了官道上痛苦呻yín,余者轰一声喊后四散奔逃。
郭淮满意的点点头,“自由射击,传令骑兵围剿,不放跑一个敌人!”
半个时辰后,官道上的枪声渐渐停歇,只余下一地尸体。骑兵营尉看过之后久久无语,更让他震惊的则是火枪营居然无一伤亡,他们可是在战斗中击杀敌军六百有余,就算是精锐的机步师也要付出一定代价。火枪,真的要成为未来的主宰吗?对于这一点,郭淮毫不怀疑,就如同杨凌、沮鹄一般,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个新创军种当中。
又半个时辰,所有乌孙军兵尸体被抬到了道路边,排成整齐的两排。郭淮看了看,向这些阵亡的敌军默哀片刻后下令撤军。
很快,火枪营独自伏击一千乌孙军,斩杀过半,自身无一伤亡的消息传遍了第一军团上下。其实,郭淮心中清楚,乌孙缺少骑兵,否则纵使火枪再厉害,也要付出伤亡。当然,如果有火炮加入战斗的话,相信仍会保证无一伤亡。可惜的是,火炮的体型过大,不适合伏击。不过,要不了几天,他就将在进攻赤谷城的战斗中大放异彩。
这场的战斗并没有引起乌孙的警惕,只是每次出城巡逻的兵马增加到了两千。不过,在统帅部的战史中,这次伏击被记录在册,并成为火枪兵这个新兵种的经典战例。
七月二十二日,左匈奴派遣使者进入蓟县,希望恢复与汉朝的商贸往来。孙泰心中冷笑,面上却笑呵呵的把他护送到了奉天。陈群指派华歆负责接待,双方本着“友好互利”的原则展开了“艰苦”的谈判,并最终达成了一致,每年匈奴提供一等战马五千匹、驽马一万匹,换取急缺的生活物资(主要是茶、粮食和布匹),交换价格比十年前提高了五倍。饶是如此,匈奴使者仍然欣喜若狂。
得到陈群禀报的高勇摇头苦笑,“几年下来,匈奴已经没了往日雄风与傲气,再有几年压迫……嘿嘿,长文啊,你说草原大漠该怎么设立州郡呢?”
陈群心领神会,指着地图道:“再简单不过,取匈奴一字,换做匈州,下设奴郡、鲜郡、桓郡,如何?不过,限于草原人的特xìng,必需设立人口上限,过则立即内迁,确保其形不成气候。”
“哈哈!”高勇抚掌大笑,这个政策与后世清廷控制蒙古的策略如出一辙,“妙!长文现在即可琢磨制度,省得将来繁琐。还要注意移民,确保人口比例。也许,几百年后就不必如此麻烦了,那时候天下一家,都是国人了!”
七月二十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传令各营连做好射击准备,敌军将在一刻钟后抵达!”郭淮计算着时间,出了最后一道军令。此时,一千名火枪营官兵已经严阵以待,隐蔽于道路两侧的草丛林木之中,借助草绿色的染色军服,几乎看不出一点点踪迹。郭淮同样装扮,半蹲在一处草丛后观察来路方向,隐隐可闻脚步声、马蹄声接近。同时微微抬起了手,示意身边五名卫兵端起火枪,两名贴身侍卫拿起军号……
乌孙军兵很是谨慎微的缓步前行,别看规模过千,可表现的尚不如内地悍匪,可见西域各国缺少战争历练的下场。而这也是几次大会战皆遭败绩的核心原因。比起另一个时空的历史,汉军牵制住了右匈奴军力,使其无力袭扰西域诸邦,进而令乌孙、车师等大国感觉不到危险,空有十余万兵马,却不过是庄稼把式上不得台面。
前队五十人开道,贼眉鼠眼的四处查看,生怕遭到汉军骑兵突袭。中队以将领为核心里三层外三层的聚拢在一起,行军度不比蜗牛快多少,至于后队倒是跟上了行军节奏,可背负的作战物资却是压的兵丁呼呼喘气。
眼望这些稍显怪异的搭配,不少新兵都感觉莫名其妙,只有少数年岁大的官兵才能心生感触,自己以前何尝不是如此。
蜗牛的度也是度,耗费了半个时辰,这支兵马才进入两个山包夹着的官道。郭淮的目光倏然转冷,右手向下一挥。进攻的军号声骤然想起,同时五声勉强分得清前后的“砰砰”声响彻官道。虽然准度较差,可五枪仍然打翻了一名骑兵,三个喷血的窟窿眼,吓得周遭几人惊叫出来,可这叫声瞬间便淹没在砰砰的火枪射击声中。
两侧原本看不出丝毫异样的草丛林木中,突然站起了两排汉军兵士,第一排半蹲,第二排站立,然后在连尉的一声喝令下开始齐射,两轮枪声之后,士兵将火枪递给侧后方负责装填的人员,同时接过装填好的枪支继续射击,如此往复,确保了高频率的射击。
直到此刻,乌孙人才从震惊中恢复过来,可仍然满脸惊骇,毕竟这些穿着颜色怪异军服、脸上涂满了墨绿色燃料的敌军仿佛是天兵突降,带给人的震撼太大了。“反击!冲出去!”乌孙将领不是蠢货,自然看出来聚拢在一起的己军绝对是对方的活靶子,眼见三轮响声过后,外围倒下上百名士兵,知道如此下去绝对是死翘翘的结果。
然而,乌孙将领低估了这种砰砰响并喷出硝烟的新式武器的威力,在这距离不足百丈的狭窄范围内,面对着交叉射击的火力网,盲目的冲锋只能加快死亡度。可惜,乌孙将领知道这个结果的时候已经无力回天了。
射击开始后,郭淮拿过一支火枪平端着瞄准了敌军的将领,身边十几人也纷纷抬枪瞄准,紧接着一阵想过后,乌孙将领仰天摔落,全身七八个血窟窿登时吓傻了身边护卫,一阵混过后,乌孙将领用最后的气力下令撤退,可整支队伍已经陷入了崩溃的边缘,持续火枪射击,密集的弹雨,让他们进退失据,几百人倒在了官道上痛苦呻yín,余者轰一声喊后四散奔逃。
郭淮满意的点点头,“自由射击,传令骑兵围剿,不放跑一个敌人!”
半个时辰后,官道上的枪声渐渐停歇,只余下一地尸体。骑兵营尉看过之后久久无语,更让他震惊的则是火枪营居然无一伤亡,他们可是在战斗中击杀敌军六百有余,就算是精锐的机步师也要付出一定代价。火枪,真的要成为未来的主宰吗?对于这一点,郭淮毫不怀疑,就如同杨凌、沮鹄一般,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个新创军种当中。
又半个时辰,所有乌孙军兵尸体被抬到了道路边,排成整齐的两排。郭淮看了看,向这些阵亡的敌军默哀片刻后下令撤军。
很快,火枪营独自伏击一千乌孙军,斩杀过半,自身无一伤亡的消息传遍了第一军团上下。其实,郭淮心中清楚,乌孙缺少骑兵,否则纵使火枪再厉害,也要付出伤亡。当然,如果有火炮加入战斗的话,相信仍会保证无一伤亡。可惜的是,火炮的体型过大,不适合伏击。不过,要不了几天,他就将在进攻赤谷城的战斗中大放异彩。
这场的战斗并没有引起乌孙的警惕,只是每次出城巡逻的兵马增加到了两千。不过,在统帅部的战史中,这次伏击被记录在册,并成为火枪兵这个新兵种的经典战例。
七月二十二日,左匈奴派遣使者进入蓟县,希望恢复与汉朝的商贸往来。孙泰心中冷笑,面上却笑呵呵的把他护送到了奉天。陈群指派华歆负责接待,双方本着“友好互利”的原则展开了“艰苦”的谈判,并最终达成了一致,每年匈奴提供一等战马五千匹、驽马一万匹,换取急缺的生活物资(主要是茶、粮食和布匹),交换价格比十年前提高了五倍。饶是如此,匈奴使者仍然欣喜若狂。
得到陈群禀报的高勇摇头苦笑,“几年下来,匈奴已经没了往日雄风与傲气,再有几年压迫……嘿嘿,长文啊,你说草原大漠该怎么设立州郡呢?”
陈群心领神会,指着地图道:“再简单不过,取匈奴一字,换做匈州,下设奴郡、鲜郡、桓郡,如何?不过,限于草原人的特xìng,必需设立人口上限,过则立即内迁,确保其形不成气候。”
“哈哈!”高勇抚掌大笑,这个政策与后世清廷控制蒙古的策略如出一辙,“妙!长文现在即可琢磨制度,省得将来繁琐。还要注意移民,确保人口比例。也许,几百年后就不必如此麻烦了,那时候天下一家,都是国人了!”
七月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