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安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上古泰皇章节目录 > 第二十五章:神与人的智慧

第二十五章:神与人的智慧(2/2)

上古泰皇作者:通话中的亮哥 2020-11-01 07:25
头,想要挣脱少年的手。她不再是当初那个懵懂的小白蛇,如今已是造物的神。受人类膜拜且高高在上的女娲。

    “在低等智慧生物眼中,他们会认为那就是聪明,是智慧。很可笑,也很愚蠢,不是吗?在神的眼中,那只不过是常识罢了。只需要一秒钟,就能读取他们数千年的文明。所以你不用刻意,等到你的智慧足够高的时候”

    少年调皮的一笑,又去弄乱女孩的头发。他很喜欢这样表达感情的方式。不管对方是否乐意接受。反正他很享受。

    “呵呵。你会发现今日的自己是多么的幼稚可笑。而那些低等的智慧生物根本不值得你为他们流泪。所以不要哭了。”

    少年将手指停在女孩的眼眶下。似乎是打算接住对方的泪珠。

    “你说过地球是我的,我是那里的皇。所以我要守护人类,他们是我创造出来的。即便并不完美。”

    女孩拨开少年的手指,言语中少了一丝底气,显得十分柔软。

    “知道啦!地皇陛下!你是最了不起的神,是大地之母,是守护人类的女娲。”

    女孩浅浅的笑了。她喜欢被这个无所不能的少年赞美。

    幻境消失了。王诩缓缓的睁开双眼。一缕午后的阳光透过高大的木窗,洒在他的脸颊上。他抬起手来用袖袍遮挡着刺眼的光线。

    此刻的脑袋好似快要爆炸一样。头疼欲裂的感觉迫使他紧紧的咬起牙关。额头已经被汗水浸湿了。接收了如此多的讯息,一时间难以消化。他没有起身,只是静静的依靠在墙边。希望疼痛的感觉能稍稍缓解。

    他试着不去想那些幻境中的事情,但是脑海中抑制不住的浮现出那名与他长相相似的少年,还有女娲,以及他们之间的对话。

    当达尔文的进化论无法解释两千年前的人类与现代的人类根本毫无区别时,许多专家学者便开始怀疑人类的祖先并非猿。因为猿的脖颈没有人类这般脆弱。人类的瑕疵被戏谑的称为上帝造物时的疏忽。王诩的两世经历,跨度了近2500年。自然知晓那所谓的疾病是什么?

    癌症的出现,正是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认为癌细胞的扩散是属于人体内正常的细胞分裂,所以才不会自愈或是将其杀死。

    想想这些匪夷所思的事情,竟然可以从科学的角度去解释清楚。甚至于女娲创造人类的神话故事亦是真实的存在,而人类居然是神不完美的作品。那套诠释智慧的理论,更是振聋发聩。像是以倒推的模式来解释智慧真正的涵义。好像游戏中的天赋点,只要智慧到达一定的层次,那些发明创造便会自动解锁。

    他细细的体会,发现是这么个道理。古代人不是不够聪明,而是生产力低下,掌控的资源太少。物质基础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又有人谁会浪费可以救活千万百姓的资源去搞研究创造呢?

    后世的时候,他能看到事情发展的三四步便被称作商业奇才。然而女娲成神十年就能看到第五步。王诩很想知道,那幻境中的少年究竟强大到何种程度?能看到第几步?

    脑袋胀痛的感觉稍稍淡去。王诩立即起身将守藏馆内的每一处房间仔细检查了一遍。然而好运气到此为止,他并未发现守藏馆内还有其他的黑色金属。时辰也不早了,借了两卷医术后,他匆匆离开。行至主街食肆的附近,瞧见许多人聚在一起。将一高一矮的两名蓝袍男子团团围住。

    “掌柜就收留我二人吧。”

    “这哎不是在下不愿收留。我知小兄弟学识渊博,只怕委屈了您。”

    “无妨!我们墨者崇尚苦修,自不拘小节。”

    匆匆路过的王诩,猛地停下脚步。他踮起脚尖,向人群中望去。只见食肆的掌柜上前行出两步,扶起那弯腰施礼的低矮男子。

    “以小兄弟的才学何不去学堂任教?像您这样的士人,我们野宰大人定会十分赏识。”

    王诩细细打量着二人。在他的想象中,墨者应该是提着三尺长剑,仙风道骨的洒脱,如同侠客一般的存在。为何眼下的墨者看上去如此的不伦不类。金刚与正大的组合又是个什么鬼?

    他自嘲一笑,觉得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毕竟春秋战国时期,墨家是强大的。非儒即墨,能与儒家平分秋色。在街上遇见个墨者也不是奇怪的事情。活的墨者也见过,准备转身离开。只听。

    “不知掌柜可否为在下引荐?”

    “好说!”

    掌柜笑眯眯的应承,刚扶起少年,一抬头便瞧见了王诩。

    “咦?大人!”

    围观的人群霎时间全部向他投去目光并纷纷抱拳施礼。这尴尬了。

    随后众人被掌柜劝说,各自散去。王诩无法逃遁只好彬彬有礼的带着二人进入食肆,在二楼寻了处僻静的位置坐下。准备开始面试。相互自报家门后,他直接切入正题。

    “礼、乐、射、御、书、数,不知仁兄可以教授哪儿些?”

    少年轻握了几下手心。

    “呃书倒是没什么问题。数嘛,也知晓一些。”

    “不知仁兄可有佳作,让在下拜读一番。”

    这时的书并非四书五经,而是教人识字与写作。一般想要成为教书先生的人都会拿着自己写的文章前来应聘工作。面试的人大底看看文章的深度就能知晓对方的学识。

    “没带在身上。”

    “无妨!口述即可。”

    少年犹豫了半天,猛地一拍手,开始复述起自己的大作。

    这时的学问人写文章,总喜欢选取先贤名人提出的一两个问题,然后进行解读,再附上自己深刻的理解。有些自负才高八斗的人还会影射些治国的方针在里面。

    王诩没想到面前的少年居然是在讲述木匠的技艺。比如,如何制作榫卯?木楔应当怎样接连?甚至还提到,经他反复试验,得出燕尾榫最是牢固。诸如此类的木匠术语。

    王诩一脸懵逼,听得莫名其妙。他们开办的是学堂不是技术学校。心中虽是佩服这年轻人在木匠方面的造诣,但谈论的话题似乎跑偏了。他想打断少年拉回正题,却不想对方滔滔不绝,说个没完没了。直到少年身旁的大汉腹中发出一阵打雷般的声响,这才停了下来。

    “滑厘!不就两天没吃饭嘛。至于在大人面前这般失礼?”

    王诩尴尬的笑笑。

    “呵呵怠慢了。”

    随即让掌柜张罗了一桌饭食。准备请这两人吃顿饱饭后,打发他们离开。

    “诩尚有要事,先行一步。二位慢用。”

    “且慢!大人莫非是觉得工匠之道粗鄙不堪?”

    “岂敢。”

    少年似乎看清了王诩的心思。

    “崇尚工匠之道,既可强国富民,又可教化百姓。熟不知尚礼乃愚民尔。唯工匠之道可开民智。”

    或许是骗吃骗喝惯了,少年很懂得把握时机。

    “好大的口气。今日你若能自圆其说,诩不仅赠送钱粮,亦亲自为仁兄举荐。”

    王诩才不相信学了木工,人就会变聪明。他在幻境中早已被那套神的智慧理论深深折服。而少年的理论恰恰与之相反。他认为工匠的发明创造十分严谨,如果一个国家的百姓都崇尚工匠之道。久而久之,这个国家不仅在科技方面会突飞猛进,就连人们的逻辑思维也会受其影响发生好的变化。形成全民崇尚学术研究的思潮。而其中最关键的,是这么做会影响到人们的交流与写作方式,做事的态度以及道德品行。

    姑且听听这新奇而有创意的想法。少年为了取信于他,拿出齐国来举例说明。

    崇尚经商与利益的国家,政府在决策上只懂得权衡眼前的利弊得失。长此以往民风也会受其影响,发生不良的变化。比如百姓会贪财惜命。倘若爆发战争将无人为国出力。齐国表象上强大,事实上只不过是纸老虎而已。

    听到此处,王诩一惊。少年似乎早已预见到齐国的没落,这与历史完全吻合。他随即又提出了更有深度的见解。

    周礼教化百姓要诚信待人。然而大周的统治阶级却未曾以身作则。想要人人都信守承诺,世间只有君子,没有小人。本质是在于通过工匠之道开启一条漫长的学习之路。人们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明辨是非,最终人人都能看清谎言,便不会被人蒙骗。如此一来,小人难做,世间的君子自然会多起来的。

    或许这少年人的话别人恐怕无法理解,而王诩却深谙其中的道理。纵观历史,这样的真知灼见,就连王诩这个现代的人也未曾仔细思考过。他不禁心中暗赞。

    礼教约束了人性,被压抑的人们只能通过想象来逃避现实。因为他们无法承受世人鄙夷的眼光,最终选择随波逐流,放弃挣扎与抵抗。

    在交流与写作方面,人们喜欢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来体现自身的学识,崇尚朦胧的美。因此,交流时彼此间喜欢揣测对方的心意。写作时则追求别人看不懂的意境。

    在做事方面,正是受到了长期交流与写作习惯的影响。往往重人,而不重事,这样的行事风格看似有些本末倒置。

    道德品行方面,是靠着礼教的行为标尺来衡量。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对自己或是对他人有什么好处?似乎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与认知,而是一味的盲从。也正是礼教的影响导致流言在百姓中可以疯狂快速的传播。民众无法在第一时间以单一的行为准侧去判断是非,而是臆想后将流言扩散。如此有所图谋的人便能借机愚弄百姓,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追求工匠技艺产生的教化作用,则与礼教截然不同。工匠为了发明创造在交流与写作方面会十分的直白易懂。做事更是脚踏实地的务实派,以智慧的成果来体现个人的成就。道德品行方面则更为质朴聪慧。在对抗流言时,他们会以工匠的严谨逻辑来衡量对错。更多考虑的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流言出现?散播流言的人想达到什么样目的?谁是最终的受益者?或许看清其中的门道后,也只是冷冷的一笑,然后撂下句话。

    “关我屁事?”

    少年足足讲了一个时辰。满桌的饭菜早已被身旁的壮汉一扫而空。此刻王诩的内心波澜起伏。他傻傻的望着眼前的少年,惊叹墨家真是人才济济。

    “仁兄高才!受教了。”

    王诩恭敬的行礼后,从怀中掏出一袋铜钱置于案上。

    “明日巳时诩在此处等候仁兄。我们一同前往学馆。”

    说罢,他告辞离开。

    “嘿嘿。矩子真厉害!”

    “喂!你怎么都吃完了?也不给我留点?”

    王诩行出几步便听到那壮汉称呼年轻人为矩子。之前相互自报了家门,只是知道少年名翟,来自宋国,其他的并未多想。

    此刻瞬间不淡定了。他转身跑了回去。对方以为他要拿回相赠的钱财,忙将案上的钱袋收入袖中。

    “你你是墨翟?墨子?”

    “啊?我们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