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圣孙
《医道天下》作者:酸枣面 2019-12-29 13:25
第四百一十二章圣孙
陈洪同样满脸堆笑:“李总管,你这可是羞臊咱家,咱们哥们谁跟谁啊,咱家可至今还记得当年做小火者时,李总管对兄弟的照顾之情啊。(顶点手打)”
李芳觑着陈洪脸上如沐春风的笑意和手里托着的明黄锦缎包裹,心里松了一下,脸上的笑容更浓了:“难得陈公公还记得当年那点鸡毛蒜皮的小事。”
“哎,受人滴水之恩,咱家可还没涌泉相报呢,又岂敢忘了。”陈洪笑着,眼睛瞧着李芳的右肩。
李芳不明所以的顺着陈洪的目光瞧去,恍然,急忙笑着拂去右肩上掉落的大红鞭炮纸:“陈公公,请”
陈洪笑着迈步上了巨石台阶,李芳恭敬地引着从中门进入裕王府。
裕王府前院宽坪正中,摆放着一只半人高三足铭刻着道教符咒的青铜鼎冒着浓浓的檀香,铜鼎后,摆放着一张小叶檀长条书案,书案上则摆放着时鲜供果。
书案后,头戴亲王金冠,身穿紫红四爪盘龙流云纹宫服的裕王和同样穿着宫服,但盘起的还有些湿的锦缎秀发上仅插着几支金钗簪环的李妃,跪伏在地。他们身后跪伏着高拱。
陈洪迈步走了过来,微抬眼扫视了一下左右翼楼以及前殿汉白玉台阶上跪着的一干王府听事宫娥们,紧接着目光透过缭绕的烟雾,瞧向跪伏的裕王和李妃,尖着嗓子道:“主子万岁爷口谕,裕王听旨。”
裕王身子一颤,颤抖着大声说道:“儿臣朱载垕诚惶诚恐恭听圣谕。”
“赏裕王金丝双绣衮龙流云夏服一件。主子万岁爷说了,朕很满意,非常满意。”
裕王原本颤抖的身子一僵,猛地抬起头,苍白的脸上全是惊喜不敢置信之色望着陈洪。
身后跪伏的高拱低声道:“王爷,快谢恩。”
裕王惊醒过来,眼泪夺眶而出,哽咽着大声道:“父皇对儿臣的如天恩赏,儿臣感激涕零。”
陈烨微笑点点头,随即脸色一紧,沉声道:“裕王侧妃李氏听旨。”
“儿臣妾李氏诚惶诚恐恭听父皇圣谕。”李妃跪伏在地,脸上的惊喜瞬间被惊惧淹没了,颤抖着大声说道。裕王脸上的惊喜也僵住了,也急忙惊忧的跪伏在地。
“主子万岁爷说了,你有功,为朕生了皇孙,使皇室血脉绵延,赏裕王侧妃李氏暹罗国进贡上品息香一匣。”
陈洪复述的大统口谕,将李妃和裕王都弄呆了,都抬起头,不敢置信的望着陈洪。
陈洪微笑道:“李妃娘娘谢恩吧。”
“儿臣妾李氏感激涕零父皇如天的恩赏。”李妃谢恩的声音透出了哭音。
裕王同样是泪流满面,满脸悲喜交加的复杂之色瞧了李妃,低声哽咽道:“父皇终于承认咱们的儿子是他的孙子了。”颤抖着刚要伸手去搀扶李妃起来。
“裕王,李妃听旨。”
还有旨意?裕王惊得手一颤,停住了,低声哭泣的李妃也止住了哭声,抬起梨花带雨我见犹怜的绝色俏脸,吃惊的瞧了一眼同样震惊的裕王,两人又急忙望向陈洪。
陈洪喊完这一嗓子,并没接着宣读大统的口谕,而是捧着明黄锦缎包裹绕过三足铜鼎,站在小叶檀长条书案前,将明黄锦缎包裹恭敬小心的放在桌上,又轻轻拿起明黄锦缎包裹放在一边,露出下面压着的精美紫檀木匣子。
陈洪抬眼瞧着惊愕不解望着自己的裕王、李妃和高拱,脸上浮动着诡异的笑容,道:“裕王殿下,李妃娘娘,主子万岁爷说了,这道旨奴才不能用嘴说出,而是要让殿下您在奴才身上找。”裕王一愣,更加惊愕的看着陈洪。
陈洪迈步走了过去,搀扶起裕王,嘿嘿笑道:“殿下,奴才给你提个醒,旨意在奴才怀里。”
裕王瞧着陈洪古怪诡异的笑脸犹,豫了片刻,慢慢伸手摸进陈洪怀里,入手摸到仿若是纸的东西。
陈洪嘿嘿笑道:“殿下,摸到了。”
裕王暗咬咬牙,将手从陈洪怀里抽出,定睛瞧去,果然是一张叠着四四方方的宣纸。
“请殿下打开。”裕王急忙将折叠的宣纸小心翼翼的打开,瞧着宣纸上熟悉的大统墨宝,依旧是一脸不解。
陈洪躬身笑道:“恭喜裕王殿下,李妃娘娘,这是主子万岁爷给世子爷取得名字。”
裕王身子一震,握着宣纸的手哆嗦起来,急忙跪倒,大声说道:“儿臣朱载垕代皇孙谢父皇赐名。”
李妃也跪倒在地,喜极而泣道:“儿臣妾叩谢父皇为皇孙赐名。”
陈洪陪笑搀扶起裕王,裕王感激的看着陈洪,拱手道:“陈公公,有劳你在府外等候,真是多有怠慢,小王赔罪了。”
陈洪满脸堆笑道:“这可万万使不得,奴才又不是第一次来您府上传旨,最是清楚王爷纯孝,臣子孝道不敢有丝毫的马虎,一定会焚香沐浴更衣,然后才来接旨的。王爷您的这份孝心,每次奴才回去复旨,主子万岁爷都会说你孝顺的。”
“这都是陈公公为小王美言,小王从心里感激陈公公对小王一家的恩惠。”裕王感激的拱手施礼道。
陈洪忙翻身跪倒:“奴才只是在主子面前说了实话,也没做什么,可万万不敢当王爷如此谬赞。王爷,奴才传旨完毕,您若没什么话让奴才转禀主子,奴才就告辞了。”
“哎,陈公公何必走得如此匆忙,进去喝杯茶再走也不迟。”裕王笑道。
陈洪微转头瞧了一眼府外,满脸赔笑道:“不是奴才不给王爷面子,实在是主子万岁爷还等着奴才回去复旨呢,奴才不敢耽搁太久。”
裕王还要再挽留,高拱笑道:“王爷,既然陈公公还要回去复旨,您就不要再强留,让他为难了。”
裕王一愣,望着高拱那双隐含着其他味道的虎目,忙点头笑道:“既然如此,本王也不敢强留陈公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洪同样满脸堆笑:“李总管,你这可是羞臊咱家,咱们哥们谁跟谁啊,咱家可至今还记得当年做小火者时,李总管对兄弟的照顾之情啊。(顶点手打)”
李芳觑着陈洪脸上如沐春风的笑意和手里托着的明黄锦缎包裹,心里松了一下,脸上的笑容更浓了:“难得陈公公还记得当年那点鸡毛蒜皮的小事。”
“哎,受人滴水之恩,咱家可还没涌泉相报呢,又岂敢忘了。”陈洪笑着,眼睛瞧着李芳的右肩。
李芳不明所以的顺着陈洪的目光瞧去,恍然,急忙笑着拂去右肩上掉落的大红鞭炮纸:“陈公公,请”
陈洪笑着迈步上了巨石台阶,李芳恭敬地引着从中门进入裕王府。
裕王府前院宽坪正中,摆放着一只半人高三足铭刻着道教符咒的青铜鼎冒着浓浓的檀香,铜鼎后,摆放着一张小叶檀长条书案,书案上则摆放着时鲜供果。
书案后,头戴亲王金冠,身穿紫红四爪盘龙流云纹宫服的裕王和同样穿着宫服,但盘起的还有些湿的锦缎秀发上仅插着几支金钗簪环的李妃,跪伏在地。他们身后跪伏着高拱。
陈洪迈步走了过来,微抬眼扫视了一下左右翼楼以及前殿汉白玉台阶上跪着的一干王府听事宫娥们,紧接着目光透过缭绕的烟雾,瞧向跪伏的裕王和李妃,尖着嗓子道:“主子万岁爷口谕,裕王听旨。”
裕王身子一颤,颤抖着大声说道:“儿臣朱载垕诚惶诚恐恭听圣谕。”
“赏裕王金丝双绣衮龙流云夏服一件。主子万岁爷说了,朕很满意,非常满意。”
裕王原本颤抖的身子一僵,猛地抬起头,苍白的脸上全是惊喜不敢置信之色望着陈洪。
身后跪伏的高拱低声道:“王爷,快谢恩。”
裕王惊醒过来,眼泪夺眶而出,哽咽着大声道:“父皇对儿臣的如天恩赏,儿臣感激涕零。”
陈烨微笑点点头,随即脸色一紧,沉声道:“裕王侧妃李氏听旨。”
“儿臣妾李氏诚惶诚恐恭听父皇圣谕。”李妃跪伏在地,脸上的惊喜瞬间被惊惧淹没了,颤抖着大声说道。裕王脸上的惊喜也僵住了,也急忙惊忧的跪伏在地。
“主子万岁爷说了,你有功,为朕生了皇孙,使皇室血脉绵延,赏裕王侧妃李氏暹罗国进贡上品息香一匣。”
陈洪复述的大统口谕,将李妃和裕王都弄呆了,都抬起头,不敢置信的望着陈洪。
陈洪微笑道:“李妃娘娘谢恩吧。”
“儿臣妾李氏感激涕零父皇如天的恩赏。”李妃谢恩的声音透出了哭音。
裕王同样是泪流满面,满脸悲喜交加的复杂之色瞧了李妃,低声哽咽道:“父皇终于承认咱们的儿子是他的孙子了。”颤抖着刚要伸手去搀扶李妃起来。
“裕王,李妃听旨。”
还有旨意?裕王惊得手一颤,停住了,低声哭泣的李妃也止住了哭声,抬起梨花带雨我见犹怜的绝色俏脸,吃惊的瞧了一眼同样震惊的裕王,两人又急忙望向陈洪。
陈洪喊完这一嗓子,并没接着宣读大统的口谕,而是捧着明黄锦缎包裹绕过三足铜鼎,站在小叶檀长条书案前,将明黄锦缎包裹恭敬小心的放在桌上,又轻轻拿起明黄锦缎包裹放在一边,露出下面压着的精美紫檀木匣子。
陈洪抬眼瞧着惊愕不解望着自己的裕王、李妃和高拱,脸上浮动着诡异的笑容,道:“裕王殿下,李妃娘娘,主子万岁爷说了,这道旨奴才不能用嘴说出,而是要让殿下您在奴才身上找。”裕王一愣,更加惊愕的看着陈洪。
陈洪迈步走了过去,搀扶起裕王,嘿嘿笑道:“殿下,奴才给你提个醒,旨意在奴才怀里。”
裕王瞧着陈洪古怪诡异的笑脸犹,豫了片刻,慢慢伸手摸进陈洪怀里,入手摸到仿若是纸的东西。
陈洪嘿嘿笑道:“殿下,摸到了。”
裕王暗咬咬牙,将手从陈洪怀里抽出,定睛瞧去,果然是一张叠着四四方方的宣纸。
“请殿下打开。”裕王急忙将折叠的宣纸小心翼翼的打开,瞧着宣纸上熟悉的大统墨宝,依旧是一脸不解。
陈洪躬身笑道:“恭喜裕王殿下,李妃娘娘,这是主子万岁爷给世子爷取得名字。”
裕王身子一震,握着宣纸的手哆嗦起来,急忙跪倒,大声说道:“儿臣朱载垕代皇孙谢父皇赐名。”
李妃也跪倒在地,喜极而泣道:“儿臣妾叩谢父皇为皇孙赐名。”
陈洪陪笑搀扶起裕王,裕王感激的看着陈洪,拱手道:“陈公公,有劳你在府外等候,真是多有怠慢,小王赔罪了。”
陈洪满脸堆笑道:“这可万万使不得,奴才又不是第一次来您府上传旨,最是清楚王爷纯孝,臣子孝道不敢有丝毫的马虎,一定会焚香沐浴更衣,然后才来接旨的。王爷您的这份孝心,每次奴才回去复旨,主子万岁爷都会说你孝顺的。”
“这都是陈公公为小王美言,小王从心里感激陈公公对小王一家的恩惠。”裕王感激的拱手施礼道。
陈洪忙翻身跪倒:“奴才只是在主子面前说了实话,也没做什么,可万万不敢当王爷如此谬赞。王爷,奴才传旨完毕,您若没什么话让奴才转禀主子,奴才就告辞了。”
“哎,陈公公何必走得如此匆忙,进去喝杯茶再走也不迟。”裕王笑道。
陈洪微转头瞧了一眼府外,满脸赔笑道:“不是奴才不给王爷面子,实在是主子万岁爷还等着奴才回去复旨呢,奴才不敢耽搁太久。”
裕王还要再挽留,高拱笑道:“王爷,既然陈公公还要回去复旨,您就不要再强留,让他为难了。”
裕王一愣,望着高拱那双隐含着其他味道的虎目,忙点头笑道:“既然如此,本王也不敢强留陈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