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9,重生(下)
《郑屠》作者:奉旨把妹. 2019-11-23 04:09
没过多久,耿南仲的奏章送到了汴梁,赵桓基本同意了最终的议和方案,而对“李纲”之死,虽然在朝中引起了一场极大的轰动,但赵桓除了下令将安阳县令革职查办、命令全力侦破此案与缉拿凶手外就没有了什么下文,既没有为李纲平反,也没有确定李纲是否有罪,仍按李纲现有的官职操办后事,等于说是承认了李纲确实死于意外,并且一切功罪皆不再深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对于这个结果,李纲的政敌用沉默表示了同意,反正李纲已死,主战派元气大伤,这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个很不错的结果。
朝中的主战派大臣却不满意,他们要为李纲讨个公道,一定要彻查死因以及公开为李纲恢复名誉,可还没等他们行动,几位主要大臣就被赵桓诏进了宫,赵桓严令他们谁都不准闹事,他质问这些大臣,李纲是怎么得知朝廷正在议和的?是谁在给他通风报信?如果不是因为他提前得到消息,他会做出抗旨的事情吗?而且他抗旨也是事实,查到最后,就算他现在死了也免不了要被追罪,可能还会祸及家人,这件事要闹大了,谁都逃脱不了干系!更重要的是,大宋现在已经经不起折腾了,若因为这件事搞得朝中大乱,继而引得天下大乱,到时候谁能担得起这个责任?!
几位大臣都明白了赵桓的意思,赵桓恐怕也知道李纲出事出得极为蹊跷,但他已不愿去深究,因为他刚继位没多久,才刚刚掌控了朝廷,立足还未完全稳住,这个时候要彻查这件事的话只会越搞越大,搞不好就会在朝中引起一场混乱,甚至影响到他的帝位,所以他才会这么安排,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不清不楚的处理办法,不再追究李纲的抗旨之罪,不再追究谁在给李纲通风报信,也不再追究李纲到底是怎么死的,就让这件事成为永远的一个谜来换取大宋目前的安稳太平。
面对这已经不可更改的事实,主战派的大臣们都选择了屈服,因为也确实没有别的道可以走了,皇帝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再做无谓的挣扎就等于跟皇帝对着干,大宋虽然有不杀士大夫的组训,但此时已不比从前,大宋还规定不准政变,不准谋反,不准囚禁皇帝呢,但那又怎么样?这位新任的皇帝还不是囚禁了他老爹,先从杀蔡京、童贯、王黼,再到杀郑居中一路杀过来的,惹急了他,威胁到他的统治,他肯定还敢杀!
就这样,因李纲之死而起,并极有可能会在大宋内部引起一场最猛烈的政治风暴的事件便就此终了了。
不过也不知道究竟是李纲在那晚写给赵桓的奏章打动了他,还是他的死触动了赵桓,赵桓决定修改一下停战协议的有关条件,他下圣旨给耿南仲,协议的别的内容可以不变,但河北东路不能全给对方,具体给对方多少由耿南仲做主,但底线是一半,绝对不能超过一半。
又几天后,圣旨送达大名府,耿南仲在两天前就已得到了信儿,出现这样的结果本就在他的意料之中,因为他太了解赵桓了,而且李纲才跟了赵桓几天,哪比得上他耿南仲患难与共、不离不弃近十年的陪伴!
现在对耿南仲来说唯一的威胁就是来自于姚古,但姚古却对这个结果表现得极为平静,甚至还强令前线宋军坚守驻地,谁都不准再闹事,
耿南仲得知后心中更加得意,暗道这姚古也不过是个懂得识时务的人罢了,前两天还威胁自己,此刻一看皇帝都不怪罪自己这不也老实了?
但对赵桓临时更改的条件却让耿南仲犯了难,明明已经答应了对方,这又临时反悔,对方要是恼了,不再议和了怎么办?
耿南仲忐忑不安的派人出城去向天道军传达了这个改变,
郑飞得知后自然是大怒,但没办法,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谈判,粮草越来越少,根本没有时间再耗下去了,郑飞想了想,便派出吴用去往大名府,明着质疑大宋出尔反尔,摆出一副议和不用再谈的架势,实则打探大宋的底线,
耿南仲原本就在担心天道军不谈了,正在焦虑不安中,单论心眼儿也压根不是老油条吴用的对手,结果被吴用三言两语就套出了所有的底线,
吴用回去给郑飞一说,郑飞一看原来如此,反正只要能跟辽国接壤就行,一半就一半吧,立刻铺开地图与众人一番算计,很快就敲定了要哪几个州。
再派人给耿南仲一说,耿南仲没想到这件事还真成了,大喜过望,马上派人去通知天道军可以完成谈判的最终步骤了,生怕天道军再反悔。
第二天,在大名府外,吴用代表天道军与代表大宋的耿南仲在大名府前正式交换国书,达成了停战协议。
随后几天,根据协议的内容,天道军如约开始了分批的撤离,并首先将临清、博平等地归还给了大宋,当然,归还给宋国时这几个地方的百姓基本上都撤走了,留给大宋的只是一座座空城。
在天道军完全撤走,将与宋的边境线基本上恢复成战前的状态,双方相互释放了俘虏后,停战协议第一方面的内容宣告完成,
眼见天道军如此守信,耿南仲长长的松了一口气,随即下令开始实施第二方面的内容,准备将河北东路东部沿海一线的数个州割让给对方,而按照协议,天道军将给大宋七天的时间,以让这些州内的大宋各级官府与宋军能够撤离到大宋一边,
这些都有朱武、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于这个结果,李纲的政敌用沉默表示了同意,反正李纲已死,主战派元气大伤,这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个很不错的结果。
朝中的主战派大臣却不满意,他们要为李纲讨个公道,一定要彻查死因以及公开为李纲恢复名誉,可还没等他们行动,几位主要大臣就被赵桓诏进了宫,赵桓严令他们谁都不准闹事,他质问这些大臣,李纲是怎么得知朝廷正在议和的?是谁在给他通风报信?如果不是因为他提前得到消息,他会做出抗旨的事情吗?而且他抗旨也是事实,查到最后,就算他现在死了也免不了要被追罪,可能还会祸及家人,这件事要闹大了,谁都逃脱不了干系!更重要的是,大宋现在已经经不起折腾了,若因为这件事搞得朝中大乱,继而引得天下大乱,到时候谁能担得起这个责任?!
几位大臣都明白了赵桓的意思,赵桓恐怕也知道李纲出事出得极为蹊跷,但他已不愿去深究,因为他刚继位没多久,才刚刚掌控了朝廷,立足还未完全稳住,这个时候要彻查这件事的话只会越搞越大,搞不好就会在朝中引起一场混乱,甚至影响到他的帝位,所以他才会这么安排,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不清不楚的处理办法,不再追究李纲的抗旨之罪,不再追究谁在给李纲通风报信,也不再追究李纲到底是怎么死的,就让这件事成为永远的一个谜来换取大宋目前的安稳太平。
面对这已经不可更改的事实,主战派的大臣们都选择了屈服,因为也确实没有别的道可以走了,皇帝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再做无谓的挣扎就等于跟皇帝对着干,大宋虽然有不杀士大夫的组训,但此时已不比从前,大宋还规定不准政变,不准谋反,不准囚禁皇帝呢,但那又怎么样?这位新任的皇帝还不是囚禁了他老爹,先从杀蔡京、童贯、王黼,再到杀郑居中一路杀过来的,惹急了他,威胁到他的统治,他肯定还敢杀!
就这样,因李纲之死而起,并极有可能会在大宋内部引起一场最猛烈的政治风暴的事件便就此终了了。
不过也不知道究竟是李纲在那晚写给赵桓的奏章打动了他,还是他的死触动了赵桓,赵桓决定修改一下停战协议的有关条件,他下圣旨给耿南仲,协议的别的内容可以不变,但河北东路不能全给对方,具体给对方多少由耿南仲做主,但底线是一半,绝对不能超过一半。
又几天后,圣旨送达大名府,耿南仲在两天前就已得到了信儿,出现这样的结果本就在他的意料之中,因为他太了解赵桓了,而且李纲才跟了赵桓几天,哪比得上他耿南仲患难与共、不离不弃近十年的陪伴!
现在对耿南仲来说唯一的威胁就是来自于姚古,但姚古却对这个结果表现得极为平静,甚至还强令前线宋军坚守驻地,谁都不准再闹事,
耿南仲得知后心中更加得意,暗道这姚古也不过是个懂得识时务的人罢了,前两天还威胁自己,此刻一看皇帝都不怪罪自己这不也老实了?
但对赵桓临时更改的条件却让耿南仲犯了难,明明已经答应了对方,这又临时反悔,对方要是恼了,不再议和了怎么办?
耿南仲忐忑不安的派人出城去向天道军传达了这个改变,
郑飞得知后自然是大怒,但没办法,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谈判,粮草越来越少,根本没有时间再耗下去了,郑飞想了想,便派出吴用去往大名府,明着质疑大宋出尔反尔,摆出一副议和不用再谈的架势,实则打探大宋的底线,
耿南仲原本就在担心天道军不谈了,正在焦虑不安中,单论心眼儿也压根不是老油条吴用的对手,结果被吴用三言两语就套出了所有的底线,
吴用回去给郑飞一说,郑飞一看原来如此,反正只要能跟辽国接壤就行,一半就一半吧,立刻铺开地图与众人一番算计,很快就敲定了要哪几个州。
再派人给耿南仲一说,耿南仲没想到这件事还真成了,大喜过望,马上派人去通知天道军可以完成谈判的最终步骤了,生怕天道军再反悔。
第二天,在大名府外,吴用代表天道军与代表大宋的耿南仲在大名府前正式交换国书,达成了停战协议。
随后几天,根据协议的内容,天道军如约开始了分批的撤离,并首先将临清、博平等地归还给了大宋,当然,归还给宋国时这几个地方的百姓基本上都撤走了,留给大宋的只是一座座空城。
在天道军完全撤走,将与宋的边境线基本上恢复成战前的状态,双方相互释放了俘虏后,停战协议第一方面的内容宣告完成,
眼见天道军如此守信,耿南仲长长的松了一口气,随即下令开始实施第二方面的内容,准备将河北东路东部沿海一线的数个州割让给对方,而按照协议,天道军将给大宋七天的时间,以让这些州内的大宋各级官府与宋军能够撤离到大宋一边,
这些都有朱武、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