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安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学士章节目录 > 第三百六十四章 恰如黄河之水天上来(二)

第三百六十四章 恰如黄河之水天上来(二)

大学士作者:衣山尽 2020-01-02 08:13
    第三百六十四章恰如黄河之水天上来(二)

    木姓官员不过是七品官,同二品的赵尚书品级相差十万八千里。若换成清朝,这样的话他是断断不敢说的。可明朝读书人,在政治风气没有败坏之前都有一副铮铮铁骨。

    在木姓官员看来,孙淡此人的的诗词自然是非常精妙的,就这首《木兰辞》而言,已隐隐将同时代的读书人甩出去半条街。这是客观的事实,不容抹杀。而赵尚书却看不到,反说些什么靡靡之音之类的话,这不是欺心还能是什么?

    赵鉴却不生气,就事论事,文学讨论也没有官职之分。他心中虽然不爽,却并不想那官威来压木姓官员,只道:“孙淡也是读书人,学的是圣人之言。看这阕《木兰辞》,说得不过是男女之事,格调上首先不落了下乘,难道还不是靡靡之音?”

    木姓官员也急了,扯着嗓子道:“赵大人,词这种东西在宋时本就是市井之人唱着玩的,也谈不上什么格调。当年,有井水之处就有柳永词。写的是市井之事,唱的自然是饮食男女。又不是作道德文章,大人这么说,未免有鸡蛋里挑骨头的嫌疑。”

    赵鉴却回答道:“也不能这么说,词虽然发源于市井,说得也是民间的俗事人情。可苏大学士却也能做出大江东去,辛弃疾也写过醉里挑灯看见。可见,文学一事,在载体上也没什么讲究,关键是看写什么。我看孙淡此人虽然有些才华,却不是个正经人。”

    木姓官员有些哑然,若论起口才,他怎么比得上赵尚书这个老官僚。

    可他还是不服,正寻思着找话出来反驳,却听到“丁零”一声悠扬而来。

    木姓官员和赵鉴同时转头看去,却见孙应奎不知什么时候提起一把裁纸刀在盛水的洗子上一敲,然后悠悠地唱了起来。

    二人皆是愕然,仔细一听,正是孙淡刚才所写的那首词。

    老实说,孙应奎的嗓子极差,还有五音不全的嫌疑。可他却偏偏唱得摇头晃脑,一副乐在其中的模样。

    可木姓官员却高兴地一拍手:“好词好曲,孙静远这首《木兰辞》当配上幽怨的洞箫,于月夜之时那一片朦胧之中。让展布唱来才是最佳。”

    赵鉴心中突然有些恼怒,这个木姓官员已是个不醒事的书呆子,可孙应奎以前可是个梗直君子,今日怎么如此失态。明明是一首情诗,却说要让展布来唱。展不是什么人,一个戏子,平日间游狎于公卿贵胄之间,一提他的名字,就让人想到一边去。

    他咳嗽一声,孙应奎才发觉自己的失态,停了下来。

    赵鉴淡淡地说:“好了,孙淡这首《木兰辞》确实有些不错。不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也当不得真。由他去吧,你们若没事,不妨随我一同读读书,把心给静下来。”

    孙应奎将裁纸刀放了下去,胸口却因激动起伏不停。

    那木姓官员却不肯留在这里,一提衣摆:“二位大人,刚才这一耽搁,也不知道孙淡又有什么新作,下官的赶过去看看,就先告辞了。若他新作出来,我立即过来禀告。”

    “胡闹,胡闹,赋诗作词又不是写八股,怎么可能说来就来。”见他如此不稳重,赵尚书脸色难看起来。

    正在这个时候,那个姓李的官员却跑了进来,一边跑一边喊:“出来了,出来了。”

    再看他的模样,头发也散了,帽子也歪了。

    赵尚书一拍桌子喝道:“什么出来了,你现在这样子成什么模样?”

    李姓官员突然一声大笑,然后大放悲声,哽咽道:“孙淡又做了一首新诗,苍天,他怎么可能写这么快。难道真得了老天的垂青,将一只梦笔交给了他。老天爷啊,读了一辈子书,我怎么就不能写出这样的句子。”说着话,他眼泪不住落下。

    “混帐,混帐!”赵尚书还想骂娘,可一听到李姓官员口中念出孙淡所作新诗时,却僵住了。

    李姓官员边哭边笑,长声念道:“孙静远这首诗的名字叫《忆徐大将军出塞北》……

    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

    去国十年余泪血,登舟三宿见旌旗。

    欣将残骨理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

    亿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所谓徐大将军,就是明朝开国时期的大将军徐达。看孙淡字面上的意思,应该是描述徐达大军攻略北平,为大明朝鼎定北方边塞的旧事。

    诗词中,自有一股虽百死而不悔,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实际上,三人并不知道孙淡所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