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变法定策(下)(2/2)
《天劫炼仙录》作者:风檐 2020-01-03 22:29
萧规曹随继续做太平君臣,休再管死后洪水滔天。”
“哈哈哈,你别生气,我就是要你说真话,又怎会光听不动呢。”瑞圣帝笑嘻嘻地道:“你摆出一大堆问题,总得拿出解决的办法吧,我可是真的想做番大事业,给身后的子孙留下个千年万年的基业。”
“真要我讲?万一以后你后悔了要清算我我该怎么办?”
“快讲快讲,我给你发个毒誓让你安心。”瑞圣帝说罢真的立了个毒誓。
“呵呵,看在你真诚的份上我便真的讲了。”陶勋整整衣袍端正坐好,郑重其事地问道:“你怕不怕身后背骂名?”
“不怕,死了两眼一闭腿一蹬,别人爱咋咋地。”
“你怕不怕失去权力?”
“果然不出我所料,你是欲效法西番国度吧。”瑞圣帝毫不为忤地道:“做皇帝的权力太大负责也大,不是每个人都象太祖、太宗皇帝那样聪明睿智,也不是每个皇帝都勤政爱民,帝王家出不肖子孙的情况比百姓家要多得多,每逢改朝换代天家帝胄往往被杀个干净,我为子孙后代的性命计,只要能保住他们的性命,保住他们的财产,保住他们的声誉,就算做个木雕菩萨式的皇帝也行。”
“你有这种决心,你的后代不要埋怨就好。”
“有什么好埋怨的,有名有利只管享受还不用管事,唯一担心的就是万一别人篡位怎么办?”
“天朝也不能照搬西番的制度,我们的国家这么大,人口这么多,地域贫富差距惊人,而且外敌又那么强,只有保持一个推行政务高效迅速的集权的中央朝廷才能保证天朝强大不被人欺压、不会分裂。我们可以借鉴他们议会、朝廷、法官三方互相制衡而皇帝居其上不执权的方式,具体的方法须得不断试验,俗谓摸着石头过河是也。只要能够形成这种制度,尤其是在议会的牵制下,试问谁能有足够的声望将皇帝取而代之?”
“对啊,如果人人都可以做主,谁也不服谁,自然难以篡位。”瑞圣帝高兴地催他:“你要变法打算怎么变?”
“首先要确定立国之策,现在的儒学多尚空论而少实务,汉朝时代的确能够使帝国强盛,现时却不适应时事之变化,反阻碍工商业进步发展,国无工不强、无商不富,要想国家富强就必须取消儒学的独尊地位,重兴百家之学。”
“废除它后以什么代替?国策乃立国之本,不能真搞百学齐用,会乱套的。”
“以诚信取代仁孝,兴百学,首重工商。”
“呵呵,你是奸商子弟,难怪对诚信和工商情有独钟。”
“真正生意做大的商人是极重诚信的,生意往来必立契约,商人皆严格按照契约执行,钱物来往再繁钜也是一丝不苟不出差错,以诚信治天下,朝廷官府与百姓之间就要有契约精神,就象彼此订立好契约,朝廷不会乱来,百姓也恪守忠君爱国,以对国家、君主之忠信取代每个人建立于私爱之上的忠君,背信弃义者受到天下人的讨伐和唾弃,你认为哪一个更好?”
“我不同你争辩,我反正是信任你的,你出主意,我照做。”瑞圣帝重新提起笔:“要废儒学独尊的地位可大不容易,天下的言论都被儒生们把持着,朝廷上下的官员都是儒家弟子,这帮人的嘴皮子、笔杆子比那杀人的钢刀还要厉害,鼓动天下舆情、制造乱民生事也是一把好手的。”
“我有一策定可对付儒生扭转天下。”
“是什么?”
“科举!”
“科举?”
“正是。前朝以诗取士则天下文人莫不作诗,前朝以词取士则天下文人莫不作词,程朱之学在前朝本是歪理邪说信奉者寡,本朝科举只考此学,于是百年不到理学蔚成显学。以后朝廷科考不再以理学为唯一考题,将百学逐渐添加进去,不难使儒学地位渐渐丧失。”
瑞圣帝不无担忧地道:“话虽如此,做起来可不易,现在的百官都是考理学出身,各地官学、私学教授的亦全是理学,你说要改考题他们便如丧考妣,朝廷、地方各职司衙门的位置都由学理学儒士把持,就算勉强推行恐怕也要大打折扣。”
“哈哈哈,你别生气,我就是要你说真话,又怎会光听不动呢。”瑞圣帝笑嘻嘻地道:“你摆出一大堆问题,总得拿出解决的办法吧,我可是真的想做番大事业,给身后的子孙留下个千年万年的基业。”
“真要我讲?万一以后你后悔了要清算我我该怎么办?”
“快讲快讲,我给你发个毒誓让你安心。”瑞圣帝说罢真的立了个毒誓。
“呵呵,看在你真诚的份上我便真的讲了。”陶勋整整衣袍端正坐好,郑重其事地问道:“你怕不怕身后背骂名?”
“不怕,死了两眼一闭腿一蹬,别人爱咋咋地。”
“你怕不怕失去权力?”
“果然不出我所料,你是欲效法西番国度吧。”瑞圣帝毫不为忤地道:“做皇帝的权力太大负责也大,不是每个人都象太祖、太宗皇帝那样聪明睿智,也不是每个皇帝都勤政爱民,帝王家出不肖子孙的情况比百姓家要多得多,每逢改朝换代天家帝胄往往被杀个干净,我为子孙后代的性命计,只要能保住他们的性命,保住他们的财产,保住他们的声誉,就算做个木雕菩萨式的皇帝也行。”
“你有这种决心,你的后代不要埋怨就好。”
“有什么好埋怨的,有名有利只管享受还不用管事,唯一担心的就是万一别人篡位怎么办?”
“天朝也不能照搬西番的制度,我们的国家这么大,人口这么多,地域贫富差距惊人,而且外敌又那么强,只有保持一个推行政务高效迅速的集权的中央朝廷才能保证天朝强大不被人欺压、不会分裂。我们可以借鉴他们议会、朝廷、法官三方互相制衡而皇帝居其上不执权的方式,具体的方法须得不断试验,俗谓摸着石头过河是也。只要能够形成这种制度,尤其是在议会的牵制下,试问谁能有足够的声望将皇帝取而代之?”
“对啊,如果人人都可以做主,谁也不服谁,自然难以篡位。”瑞圣帝高兴地催他:“你要变法打算怎么变?”
“首先要确定立国之策,现在的儒学多尚空论而少实务,汉朝时代的确能够使帝国强盛,现时却不适应时事之变化,反阻碍工商业进步发展,国无工不强、无商不富,要想国家富强就必须取消儒学的独尊地位,重兴百家之学。”
“废除它后以什么代替?国策乃立国之本,不能真搞百学齐用,会乱套的。”
“以诚信取代仁孝,兴百学,首重工商。”
“呵呵,你是奸商子弟,难怪对诚信和工商情有独钟。”
“真正生意做大的商人是极重诚信的,生意往来必立契约,商人皆严格按照契约执行,钱物来往再繁钜也是一丝不苟不出差错,以诚信治天下,朝廷官府与百姓之间就要有契约精神,就象彼此订立好契约,朝廷不会乱来,百姓也恪守忠君爱国,以对国家、君主之忠信取代每个人建立于私爱之上的忠君,背信弃义者受到天下人的讨伐和唾弃,你认为哪一个更好?”
“我不同你争辩,我反正是信任你的,你出主意,我照做。”瑞圣帝重新提起笔:“要废儒学独尊的地位可大不容易,天下的言论都被儒生们把持着,朝廷上下的官员都是儒家弟子,这帮人的嘴皮子、笔杆子比那杀人的钢刀还要厉害,鼓动天下舆情、制造乱民生事也是一把好手的。”
“我有一策定可对付儒生扭转天下。”
“是什么?”
“科举!”
“科举?”
“正是。前朝以诗取士则天下文人莫不作诗,前朝以词取士则天下文人莫不作词,程朱之学在前朝本是歪理邪说信奉者寡,本朝科举只考此学,于是百年不到理学蔚成显学。以后朝廷科考不再以理学为唯一考题,将百学逐渐添加进去,不难使儒学地位渐渐丧失。”
瑞圣帝不无担忧地道:“话虽如此,做起来可不易,现在的百官都是考理学出身,各地官学、私学教授的亦全是理学,你说要改考题他们便如丧考妣,朝廷、地方各职司衙门的位置都由学理学儒士把持,就算勉强推行恐怕也要大打折扣。”